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以“修理海塘’’来讨论《石头记》定稿于乾隆二十七年以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推荐人: 参加讨论

    本文所言《石头记》,专指《红楼梦》的前八十回。
    《红楼梦》(《石头记》)的考证到头了吗?答日:非也!
    《红楼梦》(《石头记》)的作者、版本、时代背景、成书过程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吗?答日:非也!
    仅仅一个《石头记》定稿时间的问题,就够我们思索了。
    所谓“《石头记》定稿”,即创作《石头记》第五次增删写到第八十回。
    一、传统说法存在的问题
    《石头记》的定稿时间,传统说法是甲戌年——乾隆十九年。
    这种说法存在许多问题。我今略举一二。
    (一)丁淦先生提出的问题——曹雪芹的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交际圈
    丁淦先生在《脂砚斋辨》里写道:
    “最后,有一个问题始终令人纳闷:脂砚、畸笏等批书‘诸公’都是作者曹雪芹的至亲好友,敦敏、敦诚、明义、明琳等人也是曹雪芹的莫逆之交,前后双方都出生‘世家’,又都生活在京城,又都经常‘诸豪宴集’,并且都紧紧围绕曹雪芹与《红楼梦》交往活动,都由同一作家、作品紧相绾联,按理他们应当是相互认识,至少相互知晓的。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在前者所作的批语或所提的‘世家兄弟’中,全无一丝儿敦氏兄弟们的信息或影子?在后者所作的诗文中,又全无一丝儿脂、畸‘诸公’的蛛丝马迹?他们明显地形成了曹雪芹著作、生活、交往的两个圈子,而这两个圈子又是那么界线分明、全然绝缘、两不搭界、老死不相往来,这究竟是为什么?是贫富悬殊?是地位差距?是宗室子弟与‘罪家’子弟的限止?好象理由都不充足。——这或许也算是红学史上的一个谜。”【1】298
    (二)刘相雨先生提出的问题
    刘相雨先生在《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再考察》里写道:
    “……无论明义见到的《红楼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本子,都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回答。假如明义见到的《红楼梦》是属于80回的脂评本系统,那么书的题名为什么是《红楼梦》而不是《石头记》?……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明义的这组诗写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左右,而此时的甲戌本(1754年)已经颇为成熟,那么,为什么明义看到的还是如此简略的一个本子?”【2】214
    (三)明义《题红楼梦》写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我对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写作时间,有专门的论证。
    我在《(题红楼梦)写作抄寄时间及序中“先人”歧义论析》中写道:“明义《题红楼梦》七绝二十首的写作时间当定在乾隆二十五年。”【3】684
    因此,迟至乾隆二十五年,“明义看到的还是如此简略的一个本子”,这就意味着——“《石头记》的定稿时间,传统说法是甲戌年——乾隆十九年”,是极有问题的。
    二、赵嬷嬷的讲话
    甲戌本第十六回写道:“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
    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三、赵嬷嬷讲话的真实性
    从总体看,《石头记》的主要创作方法有三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我今天专门来简要的说一说《石头记》的现实主义方法。
    作者在第一回宣称:“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追踪蹑迹”,“追”谁之“踪”?“蹑”谁之“迹”?
    《石头记》的主要人物的原型,已不可能寻觅,也没有必要寻觅(主要人物的形成,是由许多原型综合成一个人物)。倒是个别的次要人物,其原型却能寻觅。例如,林如海的原型多半是康熙五十二年的探花魏廷珍,我在2000
    年《鄂州大学报》副刊上发表多篇文章论证之。
    赵嬷嬷也是有原型的。在庚辰本里,第十六回写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此处有脂批“文忠公之嬷”。
    查遍《清史稿》,清代的文忠公只有两人:索尼与傅恒。
    索尼卒于康熙六年四月,无论如何,索尼与《石头记》是不相干的,傅恒卒于乾隆三十五年七月。所以,此脂批必在傅恒去世之后。
    脂批说“文忠公”,史实真的有个“文忠公”,可见此脂批不是向壁虚构!
    甲戌本第十六回回前总批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此脂批将小说情节与脂批直接挂钩。
    傅恒生于康熙六十一年。而康熙帝最后一次南巡在康熙四十六年。因此,傅恒的乳母能看到的南巡,只能是乾隆年问的乾隆帝南巡。
    既然“文忠公之嬷”到《石头记》里变成了赵嬷嬷,那么,我们就要高度重视赵嬷嬷的讲话。
    四、“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
    在赵嬷嬷的讲话中,“修理海塘”与“预备接驾”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清代历史中,与“修理海塘”联系在一起的“接驾”是否专指接“南巡”之驾呢?
    在清军入关以后、程甲本出版之前,南巡的清帝只有康熙帝、乾隆帝。两位皇帝的南巡,专指到山东省以南的巡视——实际上专指江苏省、浙江省。
    山东省虽在北京的南方,但两位清帝专程到山东省的巡视有专名——“东巡”。《清史稿·高宗本纪二》写道:“(乾隆)十三年春……二月二日戊午,上东巡,奉皇太后率皇后启銮。……戊寅,上驻跸曲阜县,……壬午,上驻跸泰
    安府。……三月……戊子,上至济南府,……壬辰,上奉皇太后率皇后回跸。”
    【4】66
    《清史稿第一百二十八卷·海塘传》写道:“海塘惟江、浙有之。於海滨卫以塘,所以捍御咸潮,奠民居而便耕稼也。”【4】859
    因此,在清代历史中,与“修理海塘”联系在一起的“接驾”专指接“南巡”之驾。
    五、清代两帝的南巡
    康熙帝的首次南巡在康熙二十三年,第二次南巡在康熙二十八年,第三次南巡在康熙三十八年,第四次南巡在康熙四十二年,第五次南巡在康熙四十四年,第六次南巡在康熙四十六年。
    乾隆帝的首次南巡在乾隆十六年,第二次南巡在乾隆二十二年,第三次南巡在乾隆二十七年,第四次南巡在乾隆三十年,第五次南巡在乾隆四十五年,第六次南巡在乾隆四十九年。
    六、乾隆帝四次阅视海塘
    康熙帝、乾隆帝是否都视察了海塘呢?
    查《清史稿》,康熙帝六次南巡都没有视察海塘。
    乾隆帝四次阅视海塘:
    《清史稿第一百二十八卷·海塘传》写道:“(乾隆)二十七年,帝南巡,阅海宁海塘工。”【4】868
    《清史稿·高宗本纪三》“(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朔,上奉皇太后临幸杭州府。乙未,上幸海宁阅海塘。”【4】77
    《清史稿第一百二十八卷·海塘传》写道:“(乾隆)三十年春,帝南巡,阅视海宁海塘。谕日:‘绕城石塘,实为全城保障。塘下坦水,祗建两层,潮势似觉顶冲。若补筑三层,尤资裨益。著将应建之四百六十馀丈一律添建。’三月工竣。”【4】868
    《清史稿·高宗本纪五》写道:“(乾隆)四十五年……三月辛巳,上幸海宁州观潮。”【4】86
    《清史稿·高宗本纪五》写道:“(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己亥,上幸海宁州祭海神。……庚子,上幸尖山观潮。阅视塘工”【4】88
    七、《红楼梦》的作者只能看到乾隆帝的南巡
    甲戌本第十六回回前总批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对此“南巡”,许多红学家认定为康熙年间的南巡。我以为值得商榷。
    首要的问题是:《红楼梦》的作者能看到哪个皇帝的南巡?
    首先,我们来看曹雪芹的生年。
    关于曹雪芹的生年有多说。影响较大的有两说:
    一说是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认为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
    一说是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认为曹雪芹是曹顒的遗腹子。
    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新雷教授认为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我完全赞同吴教授的观点。
    “康熙五十年”之说,是曹雪芹生年时间最早的一说。
    既然康熙帝的第六次南巡在康熙四十六年,显然,生于康熙五十年的曹雪芹是根本看不到的。
    其次,我们来看看曹雪芹的卒年。
    关于曹雪芹的卒年有三说:
    “壬午除夕说”、“癸未除夕说”、“甲申春季说”,即乾隆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
    乾隆帝的第三次南巡在乾隆二十七年,第四次南巡在乾隆三十年。
    因此,即使曹雪芹看到了皇帝的南巡,也只能是在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看到乾隆帝的三次南巡。
    八、乾隆帝的首次阅视海塘
    对应《红楼梦》第十六回的“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具有讨论意义的只是“乾隆帝的首次阅视海塘”。这就是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乙未的“上幸海宁阅海塘。”
    康熙帝的六次南巡,皆至杭州而返,没阅视海塘。乾隆帝的首次南巡在乾隆十六年,第二次南巡在乾隆二十二年,皆沿袭其祖父康熙帝的南巡路线——至杭州而返,没阅视海塘。
    因此,乾隆帝的第三次南巡是否“阅视海塘”,是无法提前猜测的。 --
    两位清帝的南巡,让地方官民“预备接驾”,其时间提前量皆只有半年。
    因此,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乙未的“上幸海宁阅海塘”,让地方官民“预备接驾”的起始时间,是乾隆二十六年九月。
    在乾隆二十六年九月,住在北京西郊“黄叶村”的曹雪芹,长时间没进城,他是否能及时知道朝廷的机密信息——半年后将有“上幸海宁阅海塘”之事,这是难以肯定的。
    即使曹雪芹能及时知道朝廷的机密信息——半年后将有“上幸海宁阅海塘”之事,那么,他在《红楼梦》第十六回写上“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其时间也要到乾隆二十六年九月。
    九、《石头记》至早定稿于乾隆二十七年以后
    君命莫测,世事难料。即使乾隆帝在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向极少数官员颁发了“明年三月幸海宁阅海塘”的旨意,也不能保证乾隆帝到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就一定“幸海宁阅海塘”。
    即使在现代,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改变预定行程之事,比比皆是。
    因此,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乙未的“上幸海宁阅海塘”之事,作为素材写进小说,应在事情发生之后,而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前。
    所以,《石头记》至早定稿于乾隆二十七年以后。
    【参考文献】
    [1]丁淦.脂砚斋辨[J].红楼梦学刊,1996,(3).
    [2]刘相雨.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再考察[J].红楼梦学刊,2004,(3).
    [3]童力群.《题红楼梦》写作抄寄时间及序中“先人”歧义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5,(6).
    [4]赵尔巽.清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