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人物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付可人 参加讨论
 潇湘妃子 
    林黛玉,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即使被贾母接到贾府,百般呵护,锦衣玉食,但天生的悲观性格使­她喜散不喜聚,总有种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被害妄想症,所以她总是用歪派尖酸刻薄来保护自己,那怕会因此伤的更深。说实话我很羡慕黛玉,她收获的感情其实很丰富。作为女人,她得到了宝玉唯一的真爱;作为亲人,她得到了宝钗、湘云的关心与爱护;作为孙女,她得到了贾母的庇护;作为朋友,她得到了紫鹃真挚的友情......但黛玉是来还泪的绛珠仙草,泪尽人亡两不知,她的结局从故事的开始就已决定。情起源灭,既然情起于神话,那么缘还是让它在诗意中湮灭吧。所以她选择在浪影中回归天际,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欲绝却又恋恋不舍的地方。至此,黛玉的旅程告一段落,她用自己的生命历程谱写出了一曲忧伤的天籁,回荡在生命的蓝天下。­
    蘅芜君
    宝钗自幼丧父,但她没有像黛玉一样流于乖张和孤癖,宝钗被封建礼教塑造成了一个符合封建妇道标准的女性。但她满腔的热情是封建礼教压抑不住的,宝钗扑蝶,就是热情外泄的表现。虽然只有一次,但她至少打破了礼教的束缚,走出了自己的命运格局。宝钗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连湘云也不得不佩服;宝钗是一个宽容的人,对黛玉的挑衅大都能一笑而过,从不计较;宝钗还是一个能干的人,协助探春理家,他表现出了只有宰相才拥有的能力,处理好了大观园里的各种利益关系;宝钗还是一个冷静的人,过犹不及,有时她处理事情来过于冷静,难免表现出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诚然。
    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是复杂的,亲情,友情,有可能还混杂有一丝连她自己也未曾察觉的情愫。关于宝钗的结局,我们只能从‘金簪雪里埋’推测出她病逝于寒冬。风雪中,那朵艳压群芳的牡丹凋零了,只剩下幽幽冷香。
      蕉下客
    ­  探春很美,不同于黛玉弱柳扶风的柔弱,也不同于宝钗过分压抑自己的内敛,探春的美带上了一丝与王熙凤相似的泼辣与英气,如同‘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爽朗秋空。‘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是怎样的英姿飒爽;‘文彩精妙,见之忘俗’又是怎样的意气昂扬;探春因此与众不同
     也许更与众不同的是探春对生母的态度,以名分之利剑斩断亲情的纽带。不管这个生母多么猥琐,多么阴贱,但她毕竟是生养过自己的母亲。探春在于生母的每次冲突中,在心里要承受多么沉重的矛盾和挤压,她的灵魂开辟了怎样惨苦激烈的战场,才能表现出那近乎冷漠的潇洒。她就像朵高傲的玫瑰花,在用刺来反击自己母亲的同时,自己也被伤的体无完肤。‘我若是个男人,早出去了,立一番事业,那是自有我一番道理’亲情的扭曲使探春变得刚强和果决。­
     后来,探春拥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如同断线的风筝,远嫁海外,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幸或不幸?但探春不会后悔,我们相信这是探春自己的选择,这朵‘无人不喜,无人不爱’的铿锵玫瑰,一定会在异地的高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  枕霞旧友  
    湘云的身世其实比任何人都可怜。‘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几乎没有任何享受父母关爱的机会。不幸的身世不但没有使湘云变得孤僻怪诞,反而使湘云养成了‘是真名士自风流,惟大英雄能本色’的豪气甘云。湘云就像是自然的缩影,湘云醉卧不同与黛玉葬花的精心设计,也不同于宝钗扑蝶的偶一为之,这是湘云最自然的姿态。­
    ­  但这个美丽的女孩却仍然没能逃离‘云散高塘,水涸湘江’的命运,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劫难后,纵有千言万语能淘洗尽‘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人生沧桑吗?唯有大嚼过鹿肉,醉眠过芍药圃的女儿‘霁月光风’的魅力依旧。­
    湘云在经历‘湘江水逝楚云飞’的命运后,还能够‘展眼吊斜晖’,它还能够在黄昏时分平静的看着逝水东流,然后继续自己的旅程。这是一种怎样的刚强啊!将坚强建立在‘接受’的基础上,一次次的接受了命运的不公,但又绝不会被命运打败,倔强的立于这个世界。
    槛外人 
    栊翠庵品茶梅花雪,气度不凡的首次出场在宝、黛、钗的陪衬下,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性格发挥到极致。­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张写有‘槛外人妙玉恭恕遥叩芳辰’的贺贴,引来了无数的猜疑和遐想,了解到了槛外人内心的缕缕情愫。­
      凹晶馆联诗悲寂寥,‘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佛门弟子展现出了自己的‘闺阁面目’,然我们看到了在冷澈的容貌下那个寂寞的灵魂。­
      她总是在出人意料,总是游走于世界边缘的她又总会站在风口浪尖。为何如此不合时宜?的确,‘不合时宜’是唯一可以用来形容妙玉的词汇。寒冷?却有一种破茧欲出的挣扎;骄傲?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冷清;神秘?却有一种不忍揭示的哀伤……­
      妙玉一生都在抗争,既然带发修行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那么就没必要让自己的青春被青灯古佛束缚。她要率性的生活,要像闺阁中的女子一样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她要抗争不公的命运,抗争那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哪怕最后红颜不得不屈从枯骨,但这是坚强的妙玉选择的生存方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诚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