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中国作家与《红楼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吴若增 参加讨论

    在中国当作家,你谁都可以不服,就是不可以不服曹雪芹。
    这几年来,我厌倦甚至是厌恶了小说(原来也没喜欢过),看见它们就感到面目可憎。但有一回,为了查找一首诗,不得不打开《红楼梦》时,我却从打开的那页起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那种饥饥渴渴,真的是想不读下去都不行。于是我始明白:什么叫做伟大的小说?伟大的小说就是在你厌恶小说的时候,你却还是忍不住要读它的小说。
    而且我就奇怪,按说《红楼梦》里边的人物特别是贾宝玉我并不喜欢,里边的吃喝玩乐也与我的兴趣无关……然而,怎么一读起来就手不释卷呢?那么是不是说,伟大的小说就是里边所写的人物和事情本不是你所喜欢的,但你读起来却仍然是津津有味的小说吧?
    也许我这样地说话有点儿夸张:举凡世界文学史上的种种流派,比方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你都能够在《红楼梦》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当然,雪芹先生是没有学习过这些主义的,但是作为一种现象,它使我感到真正伟大的作品似乎天然地具有这样的跨越时代、跨越国际的品格。
    从文学的角度看,《红楼梦》的确精妙得像个谜。
    《红楼梦》我只完整地读过一遍,还是在“文革”后期没事干的时候读的,算起来已有了30多年。以后虽然也会不时地读上一读,但更多的却是在报刊上看见红学家们吵架。老实说,我很爱看他们吵架,因为值得一吵的小说才是了不起的小说。何况,尽管雪芹先生写这小说的时候“举家食粥酒常赊”,死后却养了一大批红学家。这批红学家养得值,他们发掘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令我们受益,令雪芹先生和他的《红楼梦》这个文学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步步地得以明晰。为此,我们要感谢他们。只是,或者是因了我的太过孤陋寡闻吧,我就十分怪异于红学家们怎么不肯下些力气去把那丢失了的后40回找回来?以我之见,找全了《红楼梦》才应该算是对于这部作品的最关键、最根本、最重大的“研究”吧?
    对于《红楼梦》,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确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显见了他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珍视。既是珍视,怎么可能轻易地就丢了呢?据说是一个朋友借了去看而给他弄丢的,那么,面对这样要命的打击,曹雪芹就总该是有所反应的吧?起码也应该是有些文字留存吧?据说在《红楼梦》写着的时候,曹雪芹的朋友们就开始了手抄,那么,现在把那些朋友们当年手抄的残稿找出来,不是也不错吗?
    自二战结束,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事情就至今未停。报刊上关于寻找的进程的报道,也至今未停。这当然是必要的,也十足令人感动。但是,难道寻找《红楼梦》原稿后40回的意义,就可以小觑吗?那40回的原稿,难道不应该视若国宝中之国宝吗?
    无疑,曹雪芹是个文学的天才,否则,你就无法想像、无法理解他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一部作品来。是的,他有生活,但有生活就够了吗?是的,他很勤奋,但很勤奋就够了吗?他从30多岁开始写作这部作品,之前,除开了跟朋友们进行诗词唱和以及画几张画借以维生之外,没听说他还写过什么,也就是没听说他曾经有过怎样深厚的文学准备和历练。奇怪的是,《红楼梦》中几百个人物被他整治得各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且每个人物的行为举止,表情言谈,还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实在不是一般作家能够做到的。此外,《红楼梦》中的大量的诗词歌赋都写得异常精美,大量的艺术评论都写得异常精到,这当然也不是一般作家能够做到的。还有,《红楼梦》中的那些吃喝玩乐的知识,那些社会生活的知识,不管是高在庙堂,还是远在江湖,曹雪芹居然都能够表述得如数家珍,分毫不差,这显然也不是一般作家能够做到的。而且,他没有图书馆,没有资料室,这一切还都只是从他的脑子里边往外拿,这就更不是一般作家能够做到的了。
    然而,生活与勤奋之外再加上一个天才,就能够写出《红楼梦》了吗?二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界冒出来的天才还少吗?这二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翻天覆地、地覆天翻为作家们所提供的写作素材何等丰富,怎么至今没有出现另一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对于这个问题,个人原因之外,我曾经从文学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种种角度想过几想,甚至想到了神秘主义。结论是:我是没有能力答出的,只有作为问题提出来求教于方家了。希望有以告我。
    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包括不同的文学样式,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时代毕竟过去了。而且,也不能说写不到《红楼梦》那样的程度就没有价值。今天,据说全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1000多部,堪称洋洋大观矣。其中,也未必就没有能够传之后世者。但垃圾,却也肯定不少———不过如今这时代,文学垃圾好像也是需要的吧?所以,只要是付出了努力,当也无憾。
    只是,曹雪芹和《红楼梦》总在中国作家们的心中。
    原载:《今晚报》2006-04-29
    
    原载:《今晚报》2006-04-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