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西”字内涵之我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增宝 参加讨论
 
    作为行文中的避讳字,“西”字在红楼梦脂批中两见。第一次,在第二回贾雨村和冷子兴谈论贾府的的气象处:“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其中为一个“后”字,脂批人和曹雪芹在侧批上有对话:
    ( 脂批人):“后”字何不直用“西”字?
    (曹雪芹 ):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
    第二处见于十三回秦可卿死后“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处。天香楼原来为“西帆楼”,批语就是针对这个“西”字来的。靖藏眉批:  
    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酸鼻!
    对比后就发现,甲戌本和靖藏本不是一个时间内的抄本,两条批语明显也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因为无论哪个版本在前(实则靖藏本在前),要是曹雪芹写到“西”字时,是针对同一个批书人,引起了他的的不快,而且进行了回避,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再来旧话重提。只能说,写“西帆楼”时,第二回批语人不知道,既不在一起,又在不同时间。明显是曹雪芹回避之后,(甲戌本)第一个人不知道,看到“后”字后想起了往事,觉得用“西”字更符合真事,才询问的。知道曹雪芹在为他着想,也就不再多说。
    一个“西”字引起两个人的不愉快,一定是这件用“西”替代的文字背后有非常让人辛酸、伤心地事情存在、发生过。要不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只是,两个人面对同一个“西”字反应,因为其中一个人,还是另一个人才产生不快,由于这方面的证据没有,史料上、文献中不见记载,不好直接下结论,只能从文字的分析中来找了。
    这有两点应该做作为分析的重心。其一,释义。从“堕泪”和“酸鼻”比对中找关键点。堕泪,就是忧伤、悲痛的落泪;酸鼻,则是因为辛酸、痛苦之事难受。从语义程度上看,后者是没有达到落泪的地步,限于是面对上层面上。其二,从作品里看,堕泪者在心态上应该是直接的受伤者,处于被动地位。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和谐”,强忍悲痛,对曹雪芹的处理,想保留真实,又照顾他人勉强同意的;后者是直接的,有愧的、内疚的,不想看到字眼引起伤心事。于是可以说,两个人的心态是明显的。可见,靖藏本的做法是在极力回避,不想再一次引起甲戌本批语人的不愉快,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西”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宁荣两府的位置布局。从作品里知道,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把本来在西边的花园,即西花园,改为后花园,已经说明让甲戌本批书人受伤者就是曹家人。西花园,本来就是江宁织造府的花园,在这里被作者当做人物的暗示语用了。这一点和近几年来研究所得,荣国府是曹家的原型,宁国府是苏州织造李家吻合。
    巧的是,甲戌本、靖藏本的这两条批语也有这种关系。甲戌本的眉批只要是在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版本中不存在转化成夹批,又没有形成侧批的,都是畸笏叟(曹頫)的批语。相反,那些存在转化、转移的批语皆出自脂砚斋(李鼎)之手。这就告诉我们,甲戌本的这一条批语是李鼎,靖藏本的眉批作者为曹頫。
    宁荣两府是相连的,也就是两位一体的。这种关系来源于当年康熙的教导。用作品里的话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有这种关系,作品里怎么又会出现暗示曹家有伤害李家之事发生呢?首先可以说,不是小事,这用不着斤斤计较。只能是致命的事情让人家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伤害,人家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的,而且是证据确凿,不但曹頫自己也承认,曹李两家都知道。于是,唯一能说明问题的只有李煦的革职抄家和曹頫有牵扯,别的事情相对于这件事来说都是小事,不值得揭短、回避。
    揭开这迷雾的关键应该是,同样是面对亏空,李家首当其冲被雍正革职抄家,曹頫却不知什么原因,又多做了五年的织造。之前我们一直都在研究两家被败落的经济问题,回避了其中时间差,只关注共性,没有把两个人对比分析。现在看来,同样是经济问题,雍正在处理过程中的是有区别的。这样一来,定有有不被人所知的秘密存在。
    之前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把曹頫交给允祥看管在有意培养他,后来发现曹頫的确办事不利,才不得已处理他的。在没有确凿史料之前,面对现有的史料很容易得出这种结论,符合常规看法。现在看来,这观点站不住。因为作品里已经暗示出,曹頫有出卖李煦的资料出现。曹頫能多做五年的织造,是雍正利用曹頫交代李煦所作所为,换来的回报。(我另有《张如圭其人》一文,找到相关资料,未刊)
    但一开始,雍正是在利用、玩弄曹頫,根本就没有诚意想培养他。中间使用计策给曹頫处处挑刺、难为他,利用噶尔泰随时监控他,又暗示噶尔泰上奏折说曹頫无才,办事不利等话都是借口。其目的是想最终用刁难曹頫,设计陷害、办事不利、罚薪,逼他转移财产,找立罪的证据,从织造上赶他下来。只有这样出现在蒙古王府本上的批语才好理解(这个本版据我分析属于后出,而且是曹頫一人独立完成)。
    1、蒙府侧批:
    有此功劳,实不可轻易摧折,亦当处之道,厚其赡养,尊其等次。送人回家,原非酬功之事。所谓汉之功臣不得保其首领者,我知之矣。(第七回)
    2、蒙府总评:鸳鸯女从热闹中别具一副肠胃,不轻许人一事,是官途中药石仙方。(四十六回)
    象“所谓汉之功臣不得保其首领者,我知之矣”、“ 不轻许人一事,是官途中药石仙方”,这种话作品里不少见,就是作者把贾政塑造成遇事左右为难,没有主意,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应该说不是实际上的曹頫形象,是借雍正的评价文字刻画其形象的。原因就是为了客观反映曹頫的处境,刻画他在出卖李煦后的心情。这是曹頫用自己的行为赎罪,也是看清事实真相后的应付表现。从发掘出的资料显示,曹頫后来无心于功名,也不怕得罪雍正带来的罪过,完全是一幅无所谓的姿态。
    以上是理解“西”字内涵的关键,也是正确领会曹雪芹把“后”字替代“西”字的用心所在。因为,“西”字在作品里不光是两府位置的表述,有暗示“西花园”的指代意义,同时还有借拆字术中“凶恶之首”之意的来源。
    凶恶之首,是罪魁祸首的同义词。取这层意思,不是曹雪芹的本意,更不是曹頫自己的默认,是曹雪芹站在李鼎角度,为达到传递“真事”的内涵做出的选择。
    2010.7.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