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农民研究红楼梦结合当地的实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强 参加讨论

    在花塘村,有村民爱好《红楼梦》研究,也是一个文化特点,他们主要的方法是结合当地实情,找出与《红楼梦》中内容的相似点。这里就举个例子。 农民朋友施德荣同志是一位勤劳的木匠师傅,他研究红楼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发现贾雨村正是花塘村附近的兴隆村人,他的理由是有根据的。他向我指出,《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有这么一段话:“正说着,有人来回话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人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可见“兴隆街的大爷”就是贾雨村,贾雨村就是兴隆街里走出的人 。很巧的是,花塘村附近就有这么一个村,叫做兴隆村,它距离花塘只有四公里,它属于陆郎社区,这个村比较大,因此这个大村的街,就叫兴隆街。这就与贾雨村走出的兴隆街的地名完全吻合。更妙的是,这里的兴隆街里也有一个贾氏大族,与贾雨村的家族竟是同宗的家族。《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与贾雨村谈论过贾雨村的同宗家族,原文曰: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的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笑道:“荣国贾府中,可也不玷污老先生的门楣了!”雨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自不少,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能逐细考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认他,故越发生疏了。” 可见贾雨村的同宗家族起源于“东汉贾复”。如今在兴隆街这地方生活着的贾氏子孙们又是如何说的呢?施德荣曾经数次访问过兴隆村,探寻过这里的贾氏家族。起初他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随着探访的深入,他终于找到了这里的贾氏家族。他在当地贾德鉴(后来我也向我的姨父说了这事,他说这人是他堂哥)先生的家中见到了他们珍藏的贾姓家谱,谱序中说:“自汉高祖举贾彪于新息,后裔子孙遂以为姓矣。……自清间,门户众多,人丁繁盛,世称金陵望族。”但是,族谱中的贾彪其人,是不是就是如族谱序说的是西汉汉高祖刘邦时的人呢?查1979版缩印本《辞海》即有贾彪其人,字伟节,东汉定陵(今河南舞阳)人,也曾为新息,还严禁过堕胎溺婴。看来,贾彪就是东汉以后从河南迁入南京的金陵望族了,而不是西汉汉高祖时的人。由此可见,兴隆贾雨村的金陵望族老祖宗是“东汉贾复”,与如今兴隆贾德鉴(我姨父的堂哥,我姨父叫贾德发)先生的金陵望族的老祖宗“东汉贾彪”,乃一声之转,一个是《红楼梦》小说中的模特儿,一个是历史上实有其人,为同宗家族无疑矣。所以,花塘村村民和《红楼梦》爱好者施德荣同志根据他们的学术考察,作了以下三个结论:一、 贾彪的后裔居于现在的兴隆,《红楼梦》中东汉贾复得后裔即贾雨村也曾经居住在兴隆,一个是一虚一实的东汉时期的两个人,一个是他们的后裔同居欲一地,由此可以推想到,小说中的贾复,就是历史上的贾彪,或者说以贾彪为原型,把这样一个金陵望族写进了小说。曹雪芹的创作手法,假中隐真,时而流露于《红楼梦》小说之中。二、 花塘村的民间传说普遍认为,曹雪芹家族原居于南京城里,但是在南京住的时间并不长,在秣陵陆郎买了好几百亩地,一部分捐给寺庙,一部分自用,后来举家搬迁至花塘村和曹上村一带,这不仅在小说中可见一斑,就是在花塘村附近的曹、贾、王、史、薛五村地名和传说中,其脉络都依稀可见。尤其花塘村距兴隆这么近,贾雨村之类的人来去便利,正因为是经常串门,而使主人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贾宝玉听说贾雨村来了就“不自在”。三、 花塘村与曹上村的村民认为,曹雪芹对花塘一带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状况,乃至历史情况,极为了解和熟悉,曹雪芹点明贾家的起源于金陵也是有据的,至清代发展为金陵望族,就成为小说的主要内容。曹雪芹若不是非常了解他祖父曹寅、南京江宁的实情,又怎么会把它融于《红楼梦》小说之中呢?
    以上就是我们这里农民朋友们对曹雪芹家族和《红楼梦》的看法。这些意见是很宝贵的,虽然,曹雪芹是否到过这里尚不得而知,我还能只能认为他是一种传说,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但是它是真知灼见,是《红楼梦》民间故事的延续,《红楼梦》小说伟大的影响力和概括力在农村中的显现,是曹雪芹在农民中被第一次认祖归宗,和农民研究红楼梦的创见,这些都是非同寻常的事情,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花塘村附近兴隆贾氏望族的存在,却是真实地再现了这里酷似《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一依据。那一本贾姓家谱是1948年的手抄本,封面题有“民国三七年(即1948年)仲冬月念五日”字样。贾琢之题有“木本水源”四个大字,第二页载有一篇(贾氏支谱原序)。全文如下:贾氏支谱原序常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有史则帝王之岁历可纪,家有谱则世代之宗支可稽,是谱之为用也大矣。上溯先祖之源流,而考妣之生卒有叙;下为后裔之本根,而子孙之系派攸分,是谱之宜修也明矣。我族自汉高祖举贾彪于新息,后裔子孙遂以为姓矣,降及汉晋以至唐宋元明清间类不乏后杰之人,其中忠臣孝子,节妇义士,亦不可尽述,自清雍、乾、嘉、道间,门户众多,人丁繁盛,世称金陵之望族,迨至咸丰年间,粤兵入寇,攘夺中原,荼毒江南,烽火连年,宗祠为之灰烬,谱牒为之毁坏,人民散居江、浙、皖、豫、鄂、闽、粤各省者,又不知凡几,由是年远代湮,宗支难考,门户分别,系派莫知,余姑无论矣。溯自之豪工所生二子,长曰世华,次曰世窗,冒锋剑之余,脱罗网之生,蹂躏以还;重寻故址,始构茅庐,位于此焉。华、窗两工受奔波之摧折,早逝于尘世,生卒为之失考,惟祖母孙氏得延寿命,苦练成家,嗣生一子,名曰序洪,朴直忠厚,勤俭治家。所谓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大德之人,必得其寿;并有厚报,胥是道耳。是为序。时维中华民国三七年岁次戊子仲冬月念伍日 谷旦 第肆世裔孙贾琢之敬撰(印章)应当指出的是,贾氏支谱原序中所叙金陵望族至清代咸丰以后战乱的时代背景,现今在当地流传的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故事中,其故事背景大都与之吻合。其原因可能是当地老一辈农民的记忆与之吻合,或者贾氏得金陵望族果真与南京的曹雪芹家族有关。曹上村与曹雪芹的红楼梦故事,可以说集中表现了南京与曹雪芹家族和红楼梦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红楼梦的人文背景整个来说是在南京而非北京。北京的有些红学家,当然不会支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北强南弱”嘛。《贾氏支谱原序》的作者贾琢之自称“第肆世裔”。《周礼。秋官。大行人》云:“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这就是说父子相承为一世,那么,咸丰到同治,到光绪,到宣统,再到民国,正是金陵贾氏认为的第肆世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