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铁说《红楼梦》——说《红楼梦》中人物角色的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铁安 参加讨论

    象我们已经指岀的《石头记(红楼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曹雪芹是笔名。在《石头记》中有名有姓、无名有姓、无姓有名、无姓无名的人物有近千名,包括作者、点评者在内,而唯一在《石头记》评批中留下真实姓名的人就是当时有名的"三风太守"吴绮。这不仅仅因为绮园与荪友有几十年的友谊,更因为他对书中的主要角色的本事,那些活跃于当时诗壇的文人都了如指掌。他比严绳孙还年长四岁,他评批《石头记》时已是七十四、五岁的高龄,再密的文网他也无所畏惧,这可能也是他实名评批的原因之一。但是书中主要人物的本事却都是当时在文壇活跃的人物。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人物的"死",并不一定是真的去世,而有可能只是被罢官、或弃官而已。至于"岀家"也一样,他们其实活得好好的,不是当尼姑,也不是去当和尚。有位网友考证秦可卿死于九月,又有网友说黛玉死于中毒。...... 故把死作为一个问题,谈谈我们了解的本事。
    《石头记(红楼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考证一些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内证和外证的区别。所谓内证就是从《石头记(红楼梦)》书中所提供的信息来互校。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到公元一七零二年脂砚严绳孙去世《石头记(红楼梦)》只完成了八十回,还有一个第二十二回未完的小尾巴。正如张爱玲所云"《石头记(红楼梦)》未完"。而在当时,已有评批当成正文在抄录过程中被混入的情况,如绮园指岀的那样。虽然后四十回已经完成但显然不是脂砚严绳孙所写。正如我们从立松轩陆楣给畸笏秦松龄的七律三首中可以判定是他们补足了后四十回,但是否是脂砚严绳孙的原意,我们觉得还是有怀疑的。可以肯定这个后四十回应是最接近脂砚严绳孙的原意的。回顾三百年来续《石头记(红楼梦)》的人有几十人。但由于他们根本不知作者是谁,续出的《石头记》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柄。必须知道严绳孙的脂批虽然给了不少隐意,那只是为女子的本事所设。并非非要用在后四十回中。最明显的事例是史湘云。她的本事是维崧陈其年。在后四十回中并未提及陈维崧去世的信息。所以我们考证中更重要的还是強调要有外证。因为我们知道《石头记》不仅是一部小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野史,是作者几十年中所见所闻的记录,由于恢恢文网,作者巧妙地把主要人物女性化,又将真事隐去,包括作者、评批者在内都有笔名或假名,这都增加了索隐的难度。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还是有几条可能含有真实信息的传闻,如乾嘉年间周春及陈镛的记录以及乾隆所云此明珠家事也的口谕。直到蔡元培,很多人都认为《石头记(红楼梦)》是康熙年代的作者描写的顺康年间的事。但由于恢恢文网,他们不能发现直接证据。正如我们现今发现的作者、评批者群的确凿的事实根据所显示的证据那样,除了展成尤侗的《弔严绳孙》应该说相对比较容易发现以外,王彦泓的《疑雨集》从乾隆年代开始已被打入冷宫直到光绪年间才被重印;陆楣的《铁庄文集》被私人珍藏了两百余年后才刊印;而华坡的画作更是由于文革抄家打砸抢后再清退时才被江南陶氏澄怀馆所收藏,而于公元一九八七年被自愿捐让给无锡市博物院;人们并沒有认识此幅画作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内证外证互相参证的证据才能揭露历史真象。我们对于作者的考证是这样;对书中描述及评批中议论的十几件特征事件的考证也是如此;而对于人物本事的考证我们更加仔细。首先要有评批的参照,又根椐本事硏究他们的生平简历并考察他们之间的友谊和诗词倡和。由此每当我们读到所谓大师的文章时不免哑然失笑。这篇短文就着重介绍一下《石头记(红楼梦)》主要人物本事的死。
    《红楼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它写作于康熙年代。书中女子都是当时的著名文人。史湘云的本事陈其年,公元一六八二年因头痈去世于京城,判词中云"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隐意为不长寿,史实是他举博学鸿儒后仅三年,康熙二十一年,去世于京城。由李纨的本事徐乾学资助得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可以有而没有,因为严绳孙到公元一七零二年(壬午) 去世前只完成了八十回。这也被有人用来构成曹雪芹与史湘云成亲的笑话。还被自吹自擂称为考证最得意的事件。由此也知此位红学大師并不知道《红楼梦》真正的作者以及史实背景。因为他们错了一甲子。秦可卿的本事吴兆骞病逝于京师,卒于公元一六八四年十月。因为贫穷,成容若资助了葬礼。他从"养生堂"宁古塔赎归关内仅三年,这就是《红楼梦》第十三回托梦中所云"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意思。凤姐的本事成容若去世于公元一六八五年,享年三十一岁。属英年早逝。妙玉的本事姜宸英死于公元一六九九年,因科场案死于大牢。这三人的死《红楼梦》书中后四十回有描述。还有刘姥姥的本事湯斌、薛宝琴的本事汪楫、李绮的本事徐元文、迎春的本事李因笃、李纨的本事徐乾学他们都去世于公元一七零二年以前,《红楼梦》的后续四十回都没有写到。而这些在判词或赋中都有提示。去世最早的当是香菱的本事潘承恩,他去世于顺治末年。
    黛玉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魂归离恨天是指秦松龄公元一六八四年因甲子顺天科场案被人陷害而投入大牢又被罢官的史实。据清康熙叶梦珠《阅世编》载"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京师放榜后,物议沸腾。九月初三日,上谕九卿、詹事、科道、进士出身者,即刻赴午门外,公同磨勘顺天乡试朱卷,将不合式原中举人汪起蛟等十二名,交礼部看守。主考秦松龄、王沛思,同考官王谆等七员,着吏、礼、刑三部会讯口供。十一日启奏:徐树屏、徐树声、史麒生、汪起蛟、朱廷迪五名,革去举人。其余七名,俱罚停科。主考二员、同考二员俱革职。其余同考,降罚有差。奉旨:这次顺天乡试,情弊显然,严审立见。朕从宽免其严审。其文体不正、文理悖谬举人徐元文之子等,革去举人。其余照例议处。顺天府进呈题名录。奉旨:录内第二名高曜,是何项监生。八十七名陈于荆,江南人,乃注廪膳生,明系讹误,着明白具奏。原录并发。秦松龄的玄孙小砚山人秦瀛所著《康熙.己未詞科》中高士奇条有秦松龄"甲子顺天科场之獄皆文恪密为主之"。也就是说秦松龄是被人陷害,而这个幕后人就是邢岫烟的本事高士奇。高士奇卒于公元一七零五年。想来事后宫谕秦松龄也有所知。畸笏有评批"写宝钗岫烟相叙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乐。时方午夜,灯影幢幢,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57007) 评批当是有感而发。这段评批当在丁亥左右。回忆起他们曾经是朋友,也曾有过过节。写书人脂砚早已离世。高士奇也已经去世,秦松龄尚在灯下读书。而且当时的秦府秦松龄长子秦道然被康熙带入京都辅导九皇子读书,寄暢园也是多次被康熙选为南巡的仃歇之地,正如《红楼梦》中所云是"嗳哟哟,好势派"的顶峰时刻。也正是立松轩评批七絶中所云"积德于今到子孙,都中旺族首吾门"的意思。深谙生命之旨的畸笏先生怎能不"掩卷出户""默立阶除良久"?注意畸笏秦松龄有批云"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似乎他认为严绳孙是将钗黛合而为一的。实际上从脂砚在《红楼梦》批语中有云"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04045) 以及"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48006) 都明指钗黛为两人。又宝钗的本事顾贞观实有人在。(后我们还有讨论) 故我们遵从脂砚。而秦松龄误认为他也是宝钗的本事,故发出了如上的感叹。有意思的是,严绳孙与高士奇后来关系比较好。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复杂,并不是象权威们所鼓吹的就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话说公元一六八四年(甲子,康熙二十三年) 康熙帝第一次南巡。由杭州回京途中来无锡,幸寄畅园。时松龄已因磨勘入罪,尚未归家。弟松期接驾,垂问家世甚悉。并询问了堂外一古香樟树。蒙询秦松龄,曰:"莫不就是尔一家么"。并留有“朝游惠山寺,闲饮惠山泉”诗句。而在罢官归家途中的对岩秦松龄在七律《潞河寒食》中云
    
    浮云北望怅何依,寒食余威未减衣。柳色独随行骑没,桃花仍见钓人归。
    青烟禁烛谁家散,紫燕春泥到处飞。自别帝城多岁月,西山朝爽尚晖晖。
    
    十分贴切地表露了罢官后的心情。京城遭陷的情形,他留下了七绝《歌行赠侯弟汉仪》
    落拓都城耻干谒,有文百轴谁当传,呼朋犹饮一石酒,囊中那得青铜钱。
    
    以表清白。回想当年《荆南春日感怀》
    
    圣主崇文雅化新,天书初下访儒臣,汉廷有意尊经术,宣室何妨对鬼神。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上林春色应如旧,憔悴当年献赋人。
    
    把酒临江感慨多,西南天地正横戈,登楼有客依刘表,使粤何人下赵佗。
    浪接三巴声激壮,观名一柱势嵯峨,偶逢春昼无烽火,听得琵琶几曲歌。
    
    对比几年前响应圣上召博学鸿词的那股热血沸腾,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元春在《红楼梦》第九十五回薨逝是指朱竹垞公元一六九二年被罢官的史实。袭人出嫁是隐尤侗在举博学鸿儒试三年后,公元一六八二年告老还乡。探春远嫁是隐潘耒因被嫉而借丁忧弃官远游,发生在公元一六八四年。惜春出家、宝玉岀家是一回事,指严绳孙公元一六八五年弃官回无锡,开始撰写《石头记》。严绳孙去世于公元一七零二年,尤侗去世于公元一七零四年,朱彝尊去世于公元一七零九年。宝钗的本事顾贞观、黛玉的本事秦松龄去世于公元一七一四年。尤侗有《弔严绳孙》七律一首,朱彝尊撰《承德郎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严君墓志铭》,秦松龄请代笔撰《严中允传》和《公祭严藕漁先生》。从这些文章中分析,我们感觉到他们了解严绳孙去世前十年在干什么,但沒有象尤侗那样直接说岀来,这一定与当时的文网有关。
    刘心武先生一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二不知道《红楼梦》中主要女子与她们的本事之间的关系,三不了解《红楼梦》书中第五回中的判词与赋是作者严绳孙为那些女子的本事所设。刘心武先生的续《红楼梦》只能是象贾瑞一样从风月鉴的正面看。如此能写续集,还说是忠于曹雪芹原著,更有鼓吹者说成是什么"当代文坛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真不知以后如何收场。康熙年代的礼部侍郎,"昆山三徐"的兄长徐乾学,《红楼梦》中李纨的本事,所说:"做官时少,做人时多;做人时少,做鬼时多"。人的寿命有限,《红楼梦》看来还能再活几百年。几百年来人们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读不懂可再读,迷底早晚都可解开"。落得百世的骂名就有得玩儿了。
    今天的红学界,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贾妃是顺治时的宁妃,有说《红楼梦》是写雍正,也有说秦可卿是康熙的皇太子的私生女,等等等等。我们只想说,尊重一点历史好不好,这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候了。诸位可以不同意我们的分析,但我们提供的证据是否定不了的。三百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现今的很多红学大师都未见过这些重要证据,不过可以放下架子来也去查一查。目前发现的大批资料就彻底摧毁了所谓"研究红楼梦很难,主要是资料太少"的谎言。附带说一句,如果我们不发现一幅画、两本书、三位文人和四首七律,我们也不会懂。这只能说是缘分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