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玄关(三)《石头记》即《明史》之“副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逗红轩 参加讨论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第五十回李纨姐妹之连环灯谜,道出了万斯同即《石头记》作者及其创作手法。第五十回“灯谜诗”和第五十一回“怀古诗”,则道出了《石头记》创作背景、创作内容以及创作目的。
    一、《石头记》创作背景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谜底:(1)“明史” (2)清初文字狱
    解读:
    “赤壁沉埋水不流”:明朝已成为历史。“赤壁”,可以别解为“朱姓王朝”,即明朝;“沉埋”,入土,成为历史;“水不流”,不再延续。(“赤壁”也可以别解为“朱家墙垣”,即明长城;代指明朝。明时长城称“边墙”、“边垣”。)
    “徒留名姓载空舟”:只留下名姓记载在“明史”里。“空舟”,指“书”;“载”,记载;记载明朝“名姓”之书即“明史”。
    “喧阗一炬悲风冷”:“明史”被清廷在冷风中付之一炬。“喧阗一炬”,借“火烧赤壁”代指清廷禁焚“明史”,即清初文字狱。“喧阗”,喧哗,热闹。
    “无限英魂在内游”:“明史”记载着无数历史人物。“英魂”,指明朝历史上的忠臣义士。
    “庄氏明史案”: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告病返乡后,编有《皇明史概》和《列朝诸臣传》。明亡后,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从朱国祯后人处购得部分史稿,延揽江南一带才子加以修订,并补写了崇祯朝和南明史事。书成不久,庄廷鑨去世,其父庄允城将书刻印行世,书名《明史辑略》。该书对清室并没有过分讪谤之语,只是对清兵入关之事,直书为“夷氛”、“夷寇”,对“奴酋(努儿哈赤)”名号,也没有加以避讳。在李成梁传中,称努尔哈赤为李成梁所豢养。这是清廷最忌讳之事,被归安知县吴知荣告发,清廷派人查究。庄允城被逮捕上京,惨死狱中,庄廷鑨被毁棺戮尸。康熙二年(1663)凡作序者、校阅者及刻书、卖书、藏书者均被处死。此案被处死刑者70多人,其中18人被凌迟处死,入狱者2000余人。“庄氏明史案”被史家称为“清初文字狱第一案”。
    此灯谜诗点出万斯同是在清廷因“明史”大兴文字狱,部分明史可能湮灭的情况下,才将“明史”写成了“反文”,即《石头记》。
    二、《石头记》即“晚明史”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九首和第五十回湘、钗、黛灯谜诗三首。
    1、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谜底:(1)鼓 (2)黄皆令
    解读:
    (1)鼓
    “铜铸金镛振纪纲”:“铜铸(的乐器)”与大钟节制军队。“金镛”即大钟;“钟”,古乐器。“纪纲”,法度,这里指指挥军队。《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汉代高诱注:“金,钟也。击金则退,击鼓则进。”所以所谓“铜制(的乐器)”代指鼓。
    “声传海外播戎羌”:战鼓声传遍了海外绒羌。“戎羌”,指周边少数民族。
    “马援自是功劳大”:“马援”,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封伏波将军,曾带兵西击羌族,南征交趾,北逐匈奴。所以其在战鼓声的传播中自然是功劳大。
    “铁笛无烦说子房”:金属乐器就不用说张良了(因为张良用“笛”)。传说项羽被围垓下时,张良命军士用笛吹楚歌,瓦解楚军军心。明代沈采《千金记》:“听楚歌叫人悲伤,思亲泪汪汪,品梅花铁笛断人肠……我和伊把铁衣卸却早还乡,早离了战场。”“铁笛”,代指金属乐器。“无烦”,不需烦劳,不用。
    (2)黄皆令
    鼓为“铜铸”,色乃“黄”;鼓用以号令全军,即“皆令”。黄皆令,明末清初江南名妓。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二):“黄媛介字皆令,嘉兴人,儒家女也,能诗善画。其夫杨兴公,聘后贫不能娶,流落吴门。媛介寺名日高,有以千金聘为名人妾者,其兄坚持不肯。……”
    附
    (1)关于两个谜底的问题:其实万斯同曾在第二十二回“灯迷”中做过示范,即贾环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谜底:①“枕头”②“兽头”。
    (2)关于谜语中暗藏人名的问题: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说:“明末人作诗词,往往喜用本人或对方或有关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于字句之中。斯殆当时之风气如此,后来不甚多见者也。”
    2、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谜底:(1)傀儡(木偶) (2)陈圆圆
    解读:
    (1)傀儡(木偶)
    “名利何曾伴汝身”:受人操纵的木偶谈不上什么名利。
    “无端被诏出凡尘”:“出凡尘”,应理解为“出到”或“去到”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傀儡戏有多种,这里指演员拉动丝线操纵木偶(提线木偶)进
    行表演。
    “莫怨他人嘲笑频”:“嘲笑”,戏谑,开玩笑。
    (2)陈圆圆
    陈圆圆,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擅梨园之胜”(冒襄《影梅庵忆语》)。陈圆圆被国戚田畹带进京城,准备献给崇祯帝,正所谓“无端被诏出凡尘”。其时崇祯焦虑国事,无心逸乐,陈圆圆被转送给吴三桂。(清代邹枢《十美词纪》:“陈圆,女优也……后为田皇亲以二千金酬其母,挈去京师。闻又属之某王,宠冠后宫,入滇南终焉。”)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经。因陈圆圆被李部所掠,镇守山海关之吴三桂降而复叛,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中国历史因此改写。吴三桂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庭闻录》卷一)此即所谓“牵连大抵难休绝”。但陈圆圆只不过是身不由己之木偶,故谓“名利何曾伴汝身”。后吴梅村之《圆圆曲》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正所谓“莫怨他人嘲笑频”。
    3、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谜底:(1)大便 (2)杨云友
    解读:
    (1)大便
    “壮士须防恶犬欺”:太平闲人释此谜曰:“此是打狗棒,诸恶业,死有余恐。北俗,人死则以饭一碗,插三秫桿,煨面为槌供之,槌名打狗棒,供亡者过恶狗村用之。”但并非只有“打狗棒”可以“防恶犬欺”,“蹲下”也是一招,此乡间小童皆知也。当恶犬扑来,万不可仓惶逃遁,应速蹲下,手在地上做抓拣瓦砾状,恶犬见之则扭头逃之夭夭矣。所以此句意指“蹲下”。
    “三齐位定盖棺时”:两条腿及屁股各就各位,事后盖上马桶盖之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告诉世间不要轻视它。“轻鄙”,小看,轻视。
    “一饭之恩死也知”:“(化为)屎”了也不要忘记一“饭”之恩(意指屎由饭化)。“死”谐“屎”。
    (2)杨云友
    杨云友,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杨云友三嫁董其昌》(改编自李渔传奇《意中缘》):“明时钱塘女子杨云友擅丹青,善摹董其昌之画,并在是空和尚画肆出售,以资家用。董其昌与陈眉公到画肆见杨云友之画,赏其才。是空和尚于是假董其昌之名妄图自娶杨云友,以阉人黄天监扮董其昌骗娶杨云友。杨云友识破,将是空沉于江。杨父嫁女多日,未见归来,寻至华亭董府,董其昌言无娶亲事,只得回转钱塘。杨云友回家不见父亲,追到华亭。时董其昌已赴京,遇陈眉公。陈眉公命妾林天素易男装代董其昌娶杨云友,又为杨云友识破。陈眉公于是携杨云友入京,杨云友始获见董其昌,终成婚姻。”
    《杨云友三嫁董其昌》,正所谓“三齐位定”。“恶犬”指“是空和尚”。杨云友擅长模仿董其昌之画,靠卖模仿之画养家,正所谓“一饭之恩”。
    4、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1)柳 (2)柳如是
    解读:
    (1)柳
    “蝉噪鸦栖转眼过”:点出“树”。
    “隋堤风景近如何”:点出“柳”。“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只缘占得风流号”:“风流号”指“柳眉”、“柳腰”、“花街柳巷”、“花柳病”等等。
    “惹得纷纷口舌多”:意谓柳树之“风流号”容易引起口舌是非。
    (2)柳如是
    此灯谜诗第一联点出“柳”,第二联则意为:“柳”正“如是”,即柳如是。
    柳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河东君柳如是,……丰姿逸丽,翩若惊鸿。性狷慧,赋诗辄工,尤长近体七言,作书得虞、褚法。年二十余,归虞山蒙叟钱宗伯,而河东君始着。”(清初钮琇《觚剩·吴觚下》)
    柳如是“丰姿逸丽,翩若惊鸿”,又工诗善书,是秦淮名妓。又多与当世名士交往,其与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东林领袖钱谦益之间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世人褒之者有之,贬之者亦有之。正所谓“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5、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谜底:(1)春联 (2)卞玉京
    解读:
    (1)春联
    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贴春联,故又代指春联。春联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上联、下联、横批。横批是对联的题目或对联的中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补充内容的作用。
    “衰草闲花映浅池”:秋天门窗上的春联已残破下垂。“衰草闲花”点出秋天,又比喻秋天残破下垂的春联。“映”,照。“浅池”,比喻门、窗。
    “桃枝桃叶总分离”:上联和下联总是从门窗边上脱落而去。“桃枝”,指桃符,代指贴上下联的地方;桃叶代指上下联。
    “六朝梁栋多如许”:南京的屋宇有那么多横梁。“六朝”,指六朝古都南京。“梁栋”,屋宇的大梁。
    “小照空悬壁上题”:只有横批徒然吊挂在墙壁顶端。“小照”,画像,代指横批。“悬”,吊挂;表明横批也已下垂。“题”,额头;代指物品的顶端。
    (2)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后为女道士,自称玉京道人,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清初余怀《板桥杂记》:“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一落笔,画十余纸。”卞玉京对才子吴梅村一见钟情。“与鹿樵生(吴梅村)一见,遂欲以身许。酒酣,拊几而顾曰:‘亦有意乎?’生固为若弗解者。长叹凝睇,后亦竟弗复言。”(吴梅村《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后有人为吴梅村邀请卞玉京,卞玉京虽至但“终不肯出”相见。吴梅村叹曰:“吾自负之,可奈何!”归而作《琴河感怀》四首。数月后,卞玉京携琴而至,“梅村学士作《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卞玉京后来“归于东中(会稽)一诸侯,不得意”,“复归吴……长斋绣佛,持戒律甚严……又十余年而卒,葬于惠山只陀庵锦树林。”(清代余怀《板桥杂记》)吴梅村“为诗吊之”。
    此灯谜诗意谓卞玉京和吴梅村虽然互相倾慕(横批),但最终没能结合在一起(上联和下联一起贴于横批下,组成春联)。
    6、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谜底:(1)墨斗 (2)马湘兰
    解读:
    (1)墨斗
    “黑水茫茫咽不流”:“黑水”,指蘸斗中的墨汁,渍在棉子中,所以“不流”。“茫茫”,模糊不清楚。“黑水茫茫”,墨汁渍在棉子中的样子。“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这里指拽动墨线使木轮转动时发出的声音。
    “冰弦拨尽曲中愁”:指用墨斗画直线。“冰弦”,琴弦的美称,代指墨线。“曲”,指曲直之“曲(qū)”。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意谓墨斗真值得赞叹,臭椿杂木应作万古羞。“樗栎”,臭椿杂木,指不能成器的东西。
    (2)马湘兰
    马湘兰,名守真,号湘兰,明末清初江南名妓。马湘兰擅画兰竹,尤擅墨兰。清初徐沁《明画录》道:“其墨兰一派,潇洒恬雅,极有风韵。”清代姜绍书《无声诗史》:“兰仿赵子固(赵孟坚),竹法管夫人(管道升),俱能袭其余韵。其画不惟为风雅者所珍,且名闻海外,暹罗国使者亦知购其画扇藏之。”马湘兰所绘墨兰为各地青楼人所效仿,以其名义流传的伪作,数量、影响均大,见于史籍。
    “兰”,繁体为“蘭”,古时假借为“籣”,所以墨兰即墨籣。“籣”是指盛弩矢的一种器具,所以“墨籣”可以别解为盛墨之器,即墨斗。(籣从竹,墨斗则木制)
    7、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谜底:(1)扇子 (2)李香(李香君)
    解读:(1)扇子
    “寂寞脂痕渍汗光”:因天热胭脂浸在汗水里。
    “温柔一旦付东洋”:用扇子一扇就干了。“温柔”指风,代指扇子。“旦”,谐“掸”,用掸子轻轻拂打或抽,借指“扇”。“付东洋”,付之东流,消失。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因为衣衾上已经留下了随汗流淌的胭脂,所以这天还有香味。
    (2)李香
    李香君,又名李香,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清初余怀《板桥杂记》:“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宛转,调笑无双,人题之为‘香扇坠’。”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一见倾心,嫁与侯方域作妾。阉党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李香君得知,让侯方域退还,因此得罪阮大铖,侯方域逃走。阮大铖又强逼李香君嫁人作妾,李香君以死抗争,头撞栏杆,额血溅于侯方域送她的宫扇上(“寂寞脂痕渍汗光”,有如用水调朱砂,指“血”)。友人杨龙友就斑斑血迹,点染出一幅桃花图(“只因遗得风流迹”),桃花扇因此得名。此时正值马士英、阮大铖大肆迫害东林党人,侯方域也被捕入狱,李香君则被阮大铖送入宫中。后清军南下,侯方域降清。李香君趁乱从宫中逃出,下落不明(“温柔一旦付东洋”)。李香君的故事流传至今(“此日衣衾尚有香”)。后孔尚任据此作《桃花扇》。
    在这个谜语中,谜底李香之“香”与谜面“此日衣衾尚有香”之“香”相犯,这有两种可能:①当时制谜与猜谜,要求没有后来那么严格。谜语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才逐渐有了许多规定。②属于“露春格”,作者有意为之。比如第二十二回探春“风筝谜”之“风”与谜面“莫向东风怨别离”之“风”相犯;惜春“海灯谜”之“海”与谜面“莫道此生沉黑海”之“海”相犯。本人倾向于二者兼而有之。
    8、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谜底:(1)眉 (2)寇白门
    解读:
    (1)眉
    “小红骨贱最身轻”:“眉(媚)骨”贱,眉毛最轻。“眉”,常借指美女,故谓“小红”。
    “私掖偷携强撮成”:“私掖偷携”,指皱眉。“掖”,挟扶。“强撮成”,指哭时用力皱眉。“撮”,聚合,聚拢。
    “虽被夫人时吊起”:人笑时眉自然吊起。
    “已经勾引彼同行”:已经勾引眼泪流出。“彼”,指眼泪。“同行”,谓哭时皱眉与流泪同时进行。
    (2)寇白门
    皱眉加上泪水,即“眉”加“水,便为“湄”,乃寇白门之名也。寇湄,字白门,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清初余怀《板桥杂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甲申三月,京师陷,保国公生降,家口没入官。白门以千金予保国赎身,匹马短衣,从一婢南归,归为女侠……”
    “小红”即小朱,小朱即保国公朱国弼,后叛明投清,故谓其“骨贱最身轻”。朱国弼曾花重金赎娶寇白门。按当时风俗,金陵妓女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即所谓“私掖偷携”。“强撮成”,指朱国弼位高权重,强势娶妾。清代陈维崧《妇人集》:“朱保国公娶姬时,令甲士五十,俱执绛纱灯,照耀如同白昼。”“虽被夫人时吊起”,指朱国弼之所作所为遭人议论。“已经勾引彼同行”之“勾”,亦“购”也。
    9、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谜底:(1)荷叶    (2)董小宛
    (1)荷叶
    “不在梅边在柳边”:与梅树不同,垂柳耐水性强,多依水而种,可用于防浪护堤。如“广陵怀古”中的隋堤之柳;又如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所谓“在柳边”表示在水里。此句点出荷叶生长水中。
    “个中谁拾画婵娟”:此中是谁拾取荷叶比对着画月亮呢?意指荷叶与月亮皆圆形。“个中”,此中,这当中。“婵娟”指月亮。
    “团圆莫忆春香到”:不要把圆形荷叶当做中秋圆月而思念春天的到来。“团圆”指圆貌。唐代元稹《高荷》诗:“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颭(zhǎn)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此诗之“团圆”即指荷叶的圆形形状。元代曾瑞《哨遍·古镜》套曲:“寒光皎洁明盈室,素魄团圆照满天。”此处之“团圆”则指月之园。“春香”,代指春天。
    “一别西风又一年”:因为西风一吹,就只有明年再见了。(荷叶生于夏天,西风起在秋天)
    (2)董小宛
    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明末清初江南名妓。清初余怀《板桥杂记》:“天姿巧慧,容貌娟妍……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其名之“白”与字之“青莲”,皆因仰慕诗仙李白而取。青莲,本指青色莲花,也可以别解为“青(绿)色的莲(不含荷花)”,即荷叶。
    10、史湘云《点绛唇》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谜底:(1)(耍的)猴儿 (2)杨宛叔
    解读:
    (1)(耍的)猴儿(此谜底已由宝玉猜出)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猴儿离开自己的栖息之地,到人间耍猴把戏,这难道真的很有趣吗?
    “名利犹虚”:被耍的猴儿谈不上什么“名”和“利”。
    “后事终难继”:湘云亲自对这一句作了解释:“哪一个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2)杨宛叔
    杨宛叔,明末清初江南名妓。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杨宛”条:“杨宛,字宛叔,金陵名妓也。能诗,有丽句。善草书。归苕上(浙江湖州)茅止生。止生重其才,以殊礼遇之。宛多外遇,心叛止生。止生以豪杰自命,知之而弗禁也。止生殁,国戚田弘遇奉诏进香浦陀,还京道白门(旧时南京别称),谋取宛而篡其赀(zī同“资”)。宛欲背茅氏他适,以为国戚可假道也。尽槖(tuó囊也)装奔焉。戚以老婢子畜之,俾教其幼女。戚死复谋奔刘东平。将行,而城陷,乃为丐妇装,间行还金陵,盗杀之于野。宛与草衣道人为女兄弟。道人屡规切之,宛不能从。道人皎洁如青莲花,亭亭出尘,而宛终堕落淤泥,为人所姗笑,不亦伤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此谜将“名妓”之“金陵”比喻为“猴儿”之“溪壑”。而离开金陵之杨宛叔正是为国戚田弘遇所耍之“猴儿”。“盗杀之于野”,亦正所谓“后事终难继”也。
    11、薛宝钗灯谜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谜底:(1)蓑衣 (2)王修微
    解读:
    (1)蓑衣
    蓑衣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防雨用具,用茅草或棕毛一缕挨一缕,一层压一层,密密匝匝编制而成。
    “镂檀锲梓一层层”:此句写蓑衣的制作过程。“镂檀锲梓”,指从棕榈树上用镰刀等工具割取“棕衣”(又叫“棕榈布”)。“檀”、“梓”,代指棕榈树。“锲”,本义镰刀,《说文》:“锲,镰也。”“镂”,雕刻。“一层层”,指用晒干并经过处理的“棕衣片”,一层一层地编织蓑衣。
    “岂系良工堆砌成”:编制蓑衣并不需要什么能工巧匠。“良工”,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堆砌”,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此句之“堆”则指层层叠叠地拼接棕衣片;“砌”指缝制。
    “虽是半天风雨过”:点明蓑衣的使用场合。
    “何曾闻得梵铃声”:蓑衣又称草衣,唐代景云《溪叟》:“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草衣又指草服,草编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唐代孔颖达疏:“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草服又指黄冠。《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而黄冠又指道士之冠,代指道士。唐代唐求《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所以此处之蓑衣已转而代指道士,故有所谓“梵铃”之说。“梵铃”,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
    (2)王修微
    蓑衣(草衣)转而指黄冠,代指道士,从而引出此灯谜诗的另一个谜底“草衣道人”,即王修微。
    王微,字修微,号“草衣道人”,明末清初江南名妓。王修微才情殊众,明末钟惺《名媛诗归》:“其诗娟秀幽妍,与李清照、朱淑贞相上下。”早年“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所与游,皆胜流名士”。又曾“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王修微在问法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名德清、号憨山)后,在杭州建“生圹”(生前预造的坟墓,又称寿域、寿坟),并自号“草衣道人”,以示从此皈依佛道。(陈继儒《王修微生圹记》)但王修微并未从此“长斋绣佛”、持戒诵经,而是“红尘游戏”依旧,并先后做了名流茅止生、许霞城的家姬。此即所谓“何曾闻得梵铃声”。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钱谦益)谓天下风流佳丽,独王修微杨宛如与君(柳如是)鼎足而三。何可使许霞城茅止生专国士名姝之目。”
    12、林黛玉灯谜诗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谜底:(1)云 (2)林天素
    解读:
    (1)云
    “騄駬何劳缚紫绳”:云如良马,何劳系上“闪电”之缰绳。“騄駬”(lù ěr),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紫”,与天帝、仙人有关的颜色;“紫绳”指闪电。
    “驰城逐堑势狰狞”:云之势。
    “主人指示风雷动”:“风雷”之“主人”即天,表示在天上。
    “鳌背三山独立名”:“鳌背三山”,云之形。
    (2)林天素
    林雪,字天素,福建三山人,明末清初江南名妓,寓居西湖,工书善画,有“三山才女”之称。
    林天素之“素”,本义为没有染色的丝绸,借指白色、雪白。“天素”,天上白色的(东西),可以指“雪”,这也是林天素的名与字之间的关联处。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吾国人之名与字,其意义多相关联,古人固如此,今人亦莫不然。此世所习知,不待例证。”“天素”也可指“云”,这也是此谜语诗两个谜底之间的关联处。
    “三山”,福州之别名,因福州城内有于山、乌石山、屏山三山鼎立而得名。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四》记“河东君尺牍首载三山林雪天素书于翠雨阁之小引”云:“余昔寄迹西湖……再十年,余归三山……”
    “三山才女”之称,可谓“鳌背三山独立名”。
    第五十一回“怀古诗”九首和第五十回“灯谜诗”三首,都有两个谜底,其中第二个谜底都是明末清初江南名妓,可谓“金陵十二钗”。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之江南名妓,都色艺双全,“所与游,皆胜流名士”,又都见证了明清之交替,所以她们的经历也是明末清初历史的一部分。正如清初余怀《板桥杂记》之序所说:“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
    所谓“金陵十二钗”,点出了《石头记》之“明史”范围。其中马湘兰为明万历年间人(努尔哈赤即兴起于万历年间),所以《石头记》是一部主要记载明朝从万历朝到南明之历史的“晚明史”,即“明末清初史”。
    三、《石头记》即《明史》之“副史”
    第五十回宝玉灯谜诗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谜底:(1)虹霓()  (2)《明史》与《石头记》
    解读:
    (1)虹霓
    “天上人间两渺茫”:“天上人间”之间模糊一片,指雨天。“渺茫”,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琅玕节过谨隄防”:谓雨后就要注意。“琅玕”,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琅玕节”即“竹节”,也可以别解为“竹的节日”,即“竹日”、“竹生日”,又称“竹醉日”。清吴雷发《香天谈薮》:“《文心雕龙》:‘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四民月令》:‘是日谓之竹醉,栽竹多盛。’”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五月十三日既是竹醉日,又是龙生日(或雨节、下雨节),民间以为是日必雨,民谚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倘若不雨,求之关帝则必验,故是日又为“关帝诞”(关帝生日)。所以琅玕节即雨节(五月十三日)。“隄防”,小心防备。
    “鸾音鹤信须凝睇”:要注视天上的彩虹(虹霓)。“鸾音鹤信”,比喻从仙界来的音信,此处指夏天雨后之彩虹。“凝睇”,凝视,注视。
    “好把唏嘘答上苍”:以便用惊叹来报答“上苍”的神奇。“唏嘘”,叹息。
    (2)《明史》与《石头记》
    彩虹即虹霓,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主虹称虹,副虹称霓。《尔雅·释天》疏:“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
    《明史》与《石头记》正如虹霓,一主(主体)一副(补充),一明(官修)一暗(私撰)。
    所以《石头记》即《明史》之“副史”,是一部清初官修《明史》所讳言和隐没之“晚明史”。正如为“宝玉”(缺角传国玺)补缺之通灵宝玉,《石头记》是为官修《明史》补缺之反文“明史”。《石头记》和万氏《明史》稿一起全面公正地记载了大明王朝的历史,即“朱明之梦”,即《红楼梦》。
    《石头记》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史》与《石头记》就像雨后挂在天空的虹霓,我们必须凝睇注目,感叹万斯同的神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