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终极解密冰山一角 ——虎兔相逢探曹寅密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萍梁睿 参加讨论

    本文题目出自《红楼梦》贾元春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根据底本属早期脂本的《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和“已卯本”中“虎兔”作“虎兕相逢大梦归”,或因字迹难辨,目前持“虎兕”为大多观点。笔者认为,作“兔”解为妥为要。为妥者,盖因正确合理,为要者,则是极其关键能说明问题。其中“虎”即寅,指曹寅;“兔”指1711辛卯康熙五十年。
    书中人物贾元春,暗喻曹寅长女,平郡王妃曹佳氏是不争的事实。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传旨令曹寅之妻送女北上与王子完婚,此王子即讷尔苏,袭封平郡王。曹佳氏所生长子即福彭,为雍乾之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批本随园诗话》卷上有一条批云:“乾隆五十五、六年间见有钞本《红楼梦》一书,或云指明珠家,或云指傅恒家,书中内有皇后,外有王妃,则指忠勇公家为近是。”笔者以为后人多曲解此语,认为皇后、王妃之说当指元春和探春,但元春并非为皇后,第六十三回也仅是暗示了贾家已有一个王妃,贾探春将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王妃而已。此批与《红楼梦》有不合之处,研究者们也是各执一词。笔者坚持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红楼梦》书内这位皇后(妃)的角色,在书外是指一位王妃,就是曹佳氏王妃。至于“或云指明珠家,或云指傅恒家,……”。显然是,《批本随园诗话》书的作者也没有搞清楚《红楼梦》的真事隐。
    再看贾元春的画、判词、曲及笔者之探妙旁注:
    遂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皇宫),弓上挂着香橼(佛手,这里仅指福彭。雍正和福彭,就是书中僧人对通灵石头幻化宝玉之缘。隐喻福彭他英年早慧,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赏识)。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辨是非”谐音“便是妃”,曹佳氏成亲的1706年的20年后,就是雍正四年,丈父讷尔苏因贪婪之罪,遭削去爵位,子福彭袭爵。)
     榴花开处照宫闱。(曹佳氏之子福彭,他早年就被康熙看中,养育宫中读书,“王幼而侍圣祖仁皇帝宫中,躬承恩眷”,雍正四年袭爵,入宫陪皇子弘历、弘昼读书。)
     三春争及初春景,【甲夹批:显极。】(生于末世的曹寅次女探春争到王妃时,据萧爽《永宪录续编》记:“寅……二女皆为王妃。”此处夹批不是脂砚斋的探春,就是畸笏叟的妙玉。)
     虎兔相逢大梦归。(曹寅“虎”家族在1711辛卯 “兔”年发生重大变故。)
    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夹批:悲险之至!】  。
    所有红学真事隐研究者们唱到此曲,都停住了索隐探佚的脚步,好像到了岔路口,一是朝廷夺嫡之争混乱,二是因清文字狱,史料缺失。所以茫茫然不知所终,于是乎猜测纷纭,杜撰纷纭。如果这首曲仅是唱贾元春的命运结局,从福彭的死及以后的庆宁袭爵等,平郡王府还算安然,这首曲是如何的“悲险之至”?怎么也对不到福彭母亲——曹佳氏王妃个人身上。
    以下笔者的探妙:曲中“喜荣华正好”,理解为曹佳氏王妃“榴花开处照宫闱。”和康熙四十八年的曹寅奏折:“……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兴言及此,皆蒙主恩浩荡所至,不胜感激涕零。”笔者还要再补充就是曹家的康熙南巡接驾有功,此时的曹家蒸蒸日上,春风得意。但《红楼梦》第八回有:“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令曹寅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就像秦可卿死前曾托梦给凤姐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这接下来曹家既是“虎兔相逢大梦归”,又是“生于末世运偏消”,最后是[好事终]的“画梁春尽落香尘”,和究其因是“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而导火索就是贾元春曲中的转折:“恨无常又到”。笔者认为还是要在判词“虎兔”里面找答案。锁定时间1711辛卯康熙五十年。查看载《栋亭诗别集》卷四,曹寅《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
    其一
    老不禁愁病,尤难断爱根。
    极言生有数,谁谓死无恩。
    拭泪知吾过,开缄觅字昏。
    零丁摧亚子,孤弱例寒门。
    其二
    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
    承家望犹子,努力作奇男。
    经义谈何易,程朱理必探。
    殷勤慰衰朽,素发满朝簪。
    其三
    聋耸双荷异,凄迷复此晨。
    那堪无事老,长做不情人。
    薄福书囊远,偷生药里亲。
    磋跎非一致,丰啬恐难论。
    曹寅的这组诗没有收录在《栋亭诗钞》里,而是门人补入《别集》中,借用乾隆堂兄弟私昉对《红楼梦》评语中的一句话:“……恐其中有碍语也。”组诗作于1711年中历三月二十六日,诗题中有“闻”字,说明曹寅并不在珍儿身边。
    笔者探妙到这里,遇到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曹寅曹荃到底分别有几个子女?年龄排行如何?红学者们没有把这个基础问题做好,而是人云亦云 ,众说纷纭。以致《红楼梦》索隐探佚者们死对硬套,盲人摸象,各执一词。梁睿的《红楼梦》探妙学观点是:曹寅有三子两女,长子曹顺(过继亡叔曹荃支,一为袭官,填补曹荃亡故造成的代沟,二为安慰曹荃生母,就是康熙奶娘诰命夫人孙氏,曹寅为顾氏所生而非孙氏),次子曹颜(珍儿),三子连生(后康熙准奏官名定为曹颙,此乃曹荃前一殇子之名,曹天祐生父),长女曹倾(笔者考证,倾国倾城之意,因避讳“清”,改为曹佳氏),次女曹频(脂砚斋,均为笔者考证,曹寅妾生),曹頫(曹荃子,袭官后过继曹寅支)。剩下有史可查的,还有“骥儿” 曹頔和“桑额”曹颀为曹荃之子。关于曹寅子女名字偏旁有“页”字,可能随了曹寅生母顾氏的“顾”字,偏旁有“页”。《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有:“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复接前文未及,正词源三叠。]】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
    下面还是从借用乾隆堂兄弟私昉对《红楼梦》评语中的一句话:“……恐其中有碍语也。”这个思路进行探妙曹寅三首组诗。
    组诗其一有“爱根”、“亚子”,说明曹寅非常爱这个儿子。“极言生有数,谁谓死无恩。”意思是(长子曹顺过继后,)自己全部仅只有曹颜、连生两个亲生儿子了,谁说曹颜死没有原因?只是在心里不能说而已。“拭泪知吾过,开缄觅字昏。”意思是曹寅自己非常懊悔让曹颜进京当差。悲恸之极,不能选用字描述。这里要交代,曹寅是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文特点之一就是深奥,典多喻多谜多且生僻,很多时候一般人看不懂。更重要是曹寅有一个要务,就是给康熙密报,关键时候是要用密语的,所以他是一位密语专家。还有就是,曹寅不是一位酸秀才,他文武双全,智勇过人,意志还是比较坚强的。老年丧子的他,是不会在这组诗里说废话、无用话的。“零丁摧亚子,孤弱例寒门。”这句诗很可怕,就是“零丁”二字,道出了杀人凶手。“零丁”就是孤家,“丁”又是两画,直指太子胤礽。当然我们还要多方面取更多的证据来确认,这是红学研究的大事。
    组诗其二有“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令研究者非常之迷惑不解,曹寅自己是“孤弱例寒门”,其弟曹荃孩子也不富裕呀!都这个时候了,自己又过继了一个长子曹顺给亡弟,还写什么“成材在四三”?这让活着的“二”和“一”有何感想?就像研究者分析的,这是加剧兄弟之间的不和。像曹寅这样的,曾是康熙帝身边成功的奴才宠臣,精诗经达情理,应该是很会做人做事的。曹荃没六没五的,怎么还敢叫“多遗息”?让我们马上换个思路,如果这句诗,说的是康熙家族,看看情况会如何?康熙儿子众多为人所周知,拿“成材在四三”来分析康熙诸位皇子,就说老四胤禛,后来的雍正,当皇帝后如何对待曹寅的外孙子福彭,成为广为流传的美谈。老三胤祉,论才学人品个人兴趣,被曹寅看好一点都不奇怪,这里不用多说。“经义谈何易,程朱理必探。”这句诗可以两种理解。如果从表面理解曹寅的组诗,一是曹寅都“开缄觅字昏”了,还有心谆谆教诲经济之道,显然很不合时宜、情理。二是不能忘记曹寅组诗涉嫌“……恐其中有碍语也。”下句 “经义谈何易”可以是诗人想要了解爱子死的原因经过已经不容易了。“程朱”谐音为“惩诛”, “理必探”意思是必须为曹颜死讨个公道。接着“殷勤慰衰朽,素发满朝簪。”显然有人安慰曹寅老先生了,谁呢?曹寅是康熙帝的老臣,表面上奴才主子的,在一定层次上亲如兄弟。曹寅是康熙帝的内臣、伴读,和康熙帝的宫眷皇子亲密关系可想而知,特别是康熙几个大一点的皇子。在康熙面前,曹寅是能说上话的。作为康熙发小,和曹寅的才学,于情于理,康熙也愿意向曹寅倾诉。如果再往深里说,“经义(易)谈何易”就是作为密语,理解为要想谋取太子地位很不容易,这和后句形成了一个交换条件。现在停下来,回头再看组诗题目,是《栋亭诗别集》卷四,曹寅《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其中的“卷四”和“四侄”是巧合吗?如果说是给四皇子胤禛的,诸位会有何感想?这首诗是“其二”,谐音就是“弃二”,废掉太子胤礽,问诸位又会有何感想?题中“寄西轩诸(住)友”,请注意曹寅长女是平郡王妃,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 ”。可以推测,曹寅这组三首诗,是回复写给皇四子胤禛和自己女儿的。《红楼梦》第三回(此三照应三首诗)有:“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胤)往王夫人处来,正(雍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曹频之女)虽不知原委(年方两岁),探春(曹寅次女曹频)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接着就是一段批注,可以对应曹颜之死理解,【蒙: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面对此处蒙批,笔者探妙至此,您能品出其中之味吗?
    最后是其三,“聋耸双荷异,凄迷复此晨。”从正常词语理解,没有什么深意。从密语角度分析,诗里有“龙从(双)耳(儿)”字的元素及“双荷异”,可以认为其中包含了曹寅的两个女儿“双荷”及两个孩子“聋耸”,“ 异”是说她们的景况截然不同。“此晨”是隐语“兹辰”一词,一个很好的九九卦签谶语用字,后文张云章诗探妙有全部解签分析。意思是曹寅次子、次女进京本是一件好事,就像应一个极好的解签,卦象很好,但结果却换来的是曹寅此时此刻的“凄迷”。 “那堪无事老,长做不情人。”说的是康熙,若无其事,这么长时间,装个不知情的人一样。“薄福书囊远,”暗指的是外孙福彭,年纪尚幼,生于1708戊子康熙四十七年,那时才三岁而已。“偷生药里亲”,体现了曹寅次女的孩子,体弱多病,这不正是《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吗?“偷生” 从曹寅对孙子孙女角度,不能理解为苟且求活,探妙为她是曹寅次女和“臣婿”胤礽还没成亲就生的孩子。《红楼梦》第二回说道林黛玉: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日”是康熙孙辈名字的偏旁,)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小说大胆写出了 “敏”和“密”两字,分别是福彭和胤礽的谥号,可以说是在生母贾敏描写中,暗示了林黛玉和此二人密切的关系,一个是表兄加恋人,一个是生父。文中“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反映出是有爱有恨,爱恨交织之意。“磋跎非一致,丰啬恐难论。”暗示意思是,对四皇子胤禛说,重立太子(经易)一事,很复杂困难,鹿死谁手很难定论。历史的结果说明,胤禛他们成功了,但曹寅他却没有等到二废太子的那一天,这是真实的曹寅的故事。
    应该说曹颜死在1711年1月15日以后不远的某个时候,直到3月26日曹寅才得到消息。是皇四子胤禛密信告诉曹寅的,并表示了安慰。
    《红楼梦》第一回: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甲戌侧批:此则是幻像。】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甲戌侧批:奇怪!所谓情僧也。】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笔者提示,请看接着的眉批如何触动,因为眉批作者就是小英莲,曹寅次女脂砚斋。)【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僧隐喻雍正,不只是舍我,宝钗得了他一个金锁,暗示了日后对曹寅次女的捉拿和关押。)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蒙侧批:如果舍出,则不成幻境矣。行文至此,又不得不有此一语。】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甲戌侧批: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
     菱花空对雪澌澌。【甲戌侧批:生不遇时。遇又非偶。】
     好防佳节元宵后,【甲戌侧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
     便是烟(颜)消火灭时。【甲戌侧批:伏后文。】
    这是《红楼梦》特有的幻学文化,文中批书人正是曹频脂砚斋。从曹颜的死那一刻开始,其实就是曹寅丢掉了自己酷爱的一双儿女——曹颜(惨死)和曹频(一生颠沛流离、隐姓埋名、和女儿妙玉/黛玉悲欢离合)。您可以按这个启示,在古本《红楼梦》的字里行间里探妙吧。
    现在回到贾元春的红楼梦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关于“无常”的意思,笔者探妙为指的就是曹颜,1688戊辰年生,小名“珍儿”,在《红楼梦》里分别有死去的贾珠和活着的薛蟠隐喻。所以在李纨(隐喻曹颜遗孀)红楼梦曲[晚韶华]中也有:“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这和[恨无常]曲中的“无常”都指的是曹颜。影射在《红楼梦》里,就是薛姨妈、薛蟠、薛宝钗进京投亲,就是1709己丑康熙四十八年,曹佳氏的哥哥曹颜进京当差和陪同妹妹曹频进京成亲。一直到1711辛卯康熙五十年佳节元宵后,“眼(颜)睁睁,把万事全抛(曹颜);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曹频动荡的一生)。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曹颜)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夹批:悲险之至!】”此乃曹颜之悲,曹频之险也。
    让我们再回到1709己丑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八日,再探妙曹寅奏折所云:“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拟于东华门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兴言及此,皆蒙主恩浩荡所至,不胜感激涕零。”再翻历史,曹寅长女曹佳氏成亲时,曹寅以为母亲办丧为由,并未亲往婚礼。顺便提示,曹寅嫁长女,和康熙宗辈分上降了两辈。而今曹寅嫁次女,何其诚惶诚恐,何其积极主动。这位“臣婿”是 “再梁九功(宫中皇子们的近人)传旨”,还是皇上的左右侍卫,怎么要岳父大人曹寅“置房移居臣婿”?以曹寅的经济能力,能置什么档次的房产让爱女曹频“王妃”居住?再者这位王子侍卫还需要曹寅的房子住吗?再者“移居”一词,让人感觉这位“臣婿”原有居所,好像还欲动不能,且没有自理能力。这位臣婿是何人呢?就在不久前的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一废太子”,因突发“帐殿夜警”事件,太子胤礽被废,之后被迫离开毓庆宫,“设毡帷于上驷院侧”圈禁,并派皇长子胤褆和四皇子胤禛负责看守。上驷院是皇家养马的地方,恰恰就在东华门内。请注意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八日,据史料记载,就在这年正月二十二日,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二月,巡幸畿甸;三月初九日,以复立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三月初十日,复立皇太子及太子妃。曹寅就是在这个时间档里,送子女进京的。而小说也交代了薛宝钗随母兄进京但却是选秀未果。针对曹寅奏折实在是多有不近情理之处,笔者仍然按照密语进行分析探妙:“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意思是曹寅自己(曾经)是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今)在江宁离京稍远。“拟于东华门外(恰恰废太子胤礽拘禁在东华门内),置房移居(复立)臣婿(应是康熙曹寅已有婚约,书中的金玉良缘),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意思是奏请复立太子胤礽——未来的臣婿,其中的“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是曹寅组诗“此晨”和张云章贺诗“兹辰”的隐语解签内容,后文分析。
    曹颜(珍儿)死的那年冬天,(1711康熙五十年冬),曹寅的好友张云章贺曹寅得孙男而作的“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诗云:
    天上惊传降石麟,【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先生谒帝戒兹辰。
    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
    书带小同开叶细,凤毛灵运出池新。
    归时汤饼应招我,祖砚传看入座宾。
    关于张云章,字汉瞻,号倬庵,又号朴村,生于1648顺治五年,年长曹寅十岁,卒于1726雍正四年,太学生,嘉定六君子之一,国子监生。康熙初举孝廉方正,议叙知县。尝从陆陇其(清代理学家)游,讲学论道,究心周、程理学,有悠然自得之趣。游京师,客徐乾学家,为校勘宋元经解。后受李柟邀请,校补其父李清所著之《南北史合注》。由此张获得声名,“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张伯行抚吴,延纂《礼经》,成《服制》四卷,秉性静默,不驰逐声气,惟以名节相砥砺。陆陇其为当路所排,云章上书徐乾学以救之。张伯行与噶礼互劾,奏谳久未决,云章复上书李光地,责其别白是非。后吏部尚书汤右曾以孝廉方正荐于朝,赴京与修《尚书汇纂》,书成,议叙知县,不谒选。张伯行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逾年,辞归。雍正四年,卒,年七十九。以上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张云章也是位学究,精于诗词,年长曹寅且为诗词知音,江南名士。二是虽然“有悠然自得之趣”但还是好事,讲交情。三是有通天能力,可以上书李光地。这首诗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起因是这样的,就是曹颜死后,曹寅三子曹连生随堂兄被召入京,冬季恰好曹寅进京述职。从诗的第一句看出,“石麟”出生在京城(“天上”指京城,古代用石麟比喻降生之男孩),是曹连生回到金陵,并告诉张云章这一消息,张云章贺诗一首,再由曹连生带回京城交给在京父亲曹寅。应该是曹寅年底进京面见康熙帝,次年三月乃还。有说张云章当时随从李煦,代司笔札文牍之事。也就是因这首诗,二人才在曹寅返还后的那年五月首次见面。由此探妙,曹连生是到了舅舅李煦家,告诉家讯,因为李纨隐喻的是李煦家,张云章因此赋诗。自曹颜1709年春21岁进京当差,到了死时的1711年春,期间家眷随身,就是李纨。曹颜死后,遗孀李纨已有身孕,并未回到金陵老家,而是留在京城,一是曹寅在东华门外置有房产奴仆可供居住,二是有妹妹王妃曹佳氏照料,三是还有神秘的曹寅次女,只是没有史料记载。
    下面进入诗中探妙,“先生谒帝戒兹辰”, 戒:准备的意思。兹辰,研究者理解不统一,笔者探妙认为,同前文的“此晨”,隐的是一个解签,就是:天开寿域在兹辰,南极星辉映紫宸。自是蓬壶天不老,碧桃花里醉长春。九九: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同曹寅奏折“并置庄田奴仆,为永远之计。”恰好此去当差的曹颜戊辰年属龙,五行“戊”为土为田。卦签意思是你初步取得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地位,你所创造的事业初步为世人带来利益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能够见到、得到大人物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对于你所创造的事业,将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知道,张云章曾为国子监生,在《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有:“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甲戌侧批:起笔写薛家事,他偏写宫裁,……】父名李守中,【甲戌侧批:妙!盖云人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曾为国子监祭酒(九),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里面的“国子监祭酒,……”似乎有着对应隐喻。联系曹寅组诗其三,“聋耸双荷异,凄迷复此晨。”在无比悲恸之际,含蓄委婉一点,把“兹辰,”写成“此晨”,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曹寅送爱子爱女进京,是抱着极大的期望的,是他在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投注。《红楼梦》里有非常精彩抽签描写,曹寅应该认为自己是抽了一个上上签。比如第六十三回,贾探春抽到写着“瑶池仙品”的杏花签,上面的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根据传统习惯,“日”是皇帝的象征,“日边红杏”应是指皇帝身边的贵妇人,起码也是和太子有关。签上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于是就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张云章在第一句先祝贺曹寅喜得爱孙,接着又说见着康熙帝后,准备迎接一个好事吧!起码当时曹寅三子曹连生正有一个皇亲运作,康熙作为给曹寅痛失爱子做补偿。《红楼梦》第一回: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笔者探妙,这就是康熙和曹寅在宫里,关于曹颜死的谈话精神。因此,笔者还认为,诗中“戒”,是戒忌、界限、防备之意。因为曹颜死了,“兹辰”签就成了忌语。诗人张云章是要告诉曹寅,见了康熙皇帝,千万不要提曹颜死之事。这样理解,就和后面的诗连贯起来了。
    接着“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这句诗非常神秘,应该是李煦转达的告诫,笔者探妙认为所用的是密语。“俶装”,整理行装。“继相”,明刘世儒,号雪湖,画梅画家。“萧为侣”语出【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不忍遣之留匿经久。后以事发。引萧为侣。所在督课追征赴狱。会朗善俱亡。又兼匿罪。便振锡徂南路经蒲阪。时沙门道积神素道杰等。晋川英彦素与……】。不说文字内容,其中的“二十二”就令人悚然。正月二十二日,是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日子。下句“取印提戈彬作伦”好理解。“取印提戈”的典故见《宋史》卷二百五十八《曹彬传》:“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康熙上元县志曹玺传记载,曹彬是其祖先。笔者的探妙结论是:“俶装继相”,就是告诫要曹寅坚强振作起来,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萧为侣,”就是针对太子胤礽害死曹颜一事。“取印提戈彬作伦”是说曹家祖祖辈辈建功立业至此不易,要曹寅珍惜,行事慎重。“书带小同开叶细,凤毛灵运出池新。”引用典故明显,笔者要探妙的是,诗里面包含了曹颜遗腹子“石麟”贾兰,还有就是曹寅两个女儿的孩子,两岁左右的外孙女“凤毛”林黛玉和三岁半的外孙子“灵运”通灵石头福彭。“归时汤饼应招我,祖砚传看入座宾。”这是诗人遥祝曹寅从京中回来,希望自己能参加“汤饼会”, “祖砚”的意思有两种解释。第一,祖砚是实物。曹寅一生最喜红丝砚,红丝砚内有红丝,故得名。曹寅《楝亭十二种》,内有一篇《砚笺》写道:“红丝砚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富察明义《题红楼梦》诗其十八有:“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不排除这是脂砚斋名字的出处。“传看”一词,有宋欧阳修《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应该是见了面,希望传看曹寅的最新诗作,以诗会友贴切。“入座宾”,出自宋郑元秀《贺新郎》“入座夫人难老甚,炯炯金霞照眼。”指的就是曹连生的皇亲婚事。但如果诗是李煦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告诉内弟曹寅,外甥曹连生办喜事的时候,希望曹佳氏、曹频姐儿俩也回来参加。可以探妙,曹寅次女就是脂砚斋曹频,曹寅酷爱此女,有咏絮之才,因书法极好,故称“脂砚斋”。“祖”就是暗示姐曹佳氏,“砚”就是妹曹频。《红楼梦》中有脂砚执笔事和探春书斋笔砚誊写之透漏描写。
    太子胤礽,在康熙五十年(1711),正月二十四日,元宵节后曹颜死的不久,巡视通州河堤;四月二十二日,避暑塞外;七月,行围;十一月,谒暂安奉殿、孝陵。康熙五十一年(1712),正月,巡幸畿甸;四月二十四日,避暑;八月,行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因“狂疾未除,大失人心”被拘执看守;十月初一日,康熙谕旨再废皇太子,锢于咸安宫,表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最后再说曹寅,号荔轩,又号楝亭,生于1658顺治十五年,卒于1712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于1712年初秋,自编刻《栋亭诗钞》八卷,其中收有本年所作诗,但是却没有将作于前一年的这三首组诗收进去,“不欲付梓”。寅殁后不久,其门人郭振基等又“网罗搜辑”,刻别集四卷,词二卷,文一卷,成于1713年。这组诗正收入在《栋亭诗钞别集》。曹寅生前所刻《栋亭诗钞》,是自己选订的,其删下来的则“命小胥钞录藏诸箧衍”,虽说曹寅故有“披砂砾而检晶荧”之意,但这组诗作或许真是有“碍语”之隐情。
    附梁睿探妙《红楼梦》诗:
    品红妙吟
    五彩晶莹映岭峰,戚序髯苏录情僧。
    彬伦垂空绛珠泪,史汉唐宋魏明争。
    妙探脂砚石头记,恍入畸笏红楼梦。
    鹤渡梅溪巫山雨,子见雪芹春发生。
    《红楼梦》是花的世界,诗词歌赋曲的海洋,历史典故密语谜语星罗棋布,到处都弥漫着妙字妙词的花絮。“彬伦”包含了曹寅次女探春脂砚斋、外孙女妙玉畸笏叟、外孙五彩晶莹通灵石头福彭、才学子建的孙子曹雪芹和雪芹妻子孤鹤梅溪史湘云。是他们倾注全部血泪,完成鸿篇巨著《红楼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