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曹宣即“石头”的一个硬证据 ——兼及香菱和冯渊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晓琦 参加讨论

    作品中的“石头”即贾宝玉到底是生活中的什么人,当然是彻底揭开《红楼梦》谜底的首要问题,我证明曹宣即贾宝玉和“石头”的依据是大量的,下面再谈一个最为过硬的证据。
    作品第一回交代,甄士隐在梦中遇见和尚道士将石头变成通灵宝玉携带其下凡历劫,造历幻缘之时,香菱是3岁。石头变成通灵宝玉,是指在皇宫中没有生命的曹宣即“石头”,流落曹家后就有了生命即“灵气”。作品同时还交代,和尚将石头变成通灵宝玉是“大展幻术”的结果,这个细节的寓意是:由于顺治在史书的记载中已经成了死人,故他出面证明曹宣就是自己的皇七子和皇太子,也就好比梦幻一样不真实即“大展幻术”了。曹宣是在1662年被孙氏带到曹家的,在不了解真相的世人眼里,曹宣是曹家的二儿子,故他在人世间的出现,在这个意义上就是1662即他3岁之时了,这就是香菱出场时3岁的寓意。至于作品又写她次年即4岁时丢了,则是指:1、由于孙氏是1662年嫁给曹玺的,故曹家不得不对外说曹宣生于1663年,而该年曹宣四岁。2、曹玺在1663年出任江宁织造,携家赴江宁即今日的南京。曹宣离开了北京皇宫,成了江宁织造府曹家的二公子,也就好比顺治的儿子从此就从京城丢失了一样。
    关于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陪她下凡,眼泪还债之事,作品有如下诸多说明。“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个说法的寓意是:顺治和曹宣是在五台山相认和最后一起隐居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曹宣“下凡历劫,造历幻缘”,顺治“眼泪还债”的经历。根据《康熙实录》中的记载,从1683年到1710年之间,康熙曾五次去五台山看望顺治,前后共带去了八个儿子。其中的允礽当时是皇太子,允祥后来是康熙皇位的真正继承人,胤禛即雍正后来是康熙皇位的事实继承人。这三人到底谁是康熙皇位的真正继承人,与康熙和曹宣到底谁才是顺治皇位的真正继承人,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即“风流案”。故康熙的这八个儿子也就好比陪顺治和曹宣“了解此案”的“风流冤家”了。
    其中最有史笔性质的说法是下面一句:“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此处甲戌本有侧批:“若从头逐个写出,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这个批语的寓意是:如果把这里的“一半”所指的具体人物挨个写出来,《红楼梦》也就成了普通的史书了,也就不成其谜书和小说了。《石头记》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作者既采用了史书的写法,同时也采用了谜语的写法,即在写出历史事实的同时又不让读者发现,这就是该书的“得力处”。
    当我们了解了该书的真正谜底后,自然不难发现“如今虽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这个说法的寓意了:清太祖努尔哈赤16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11个儿子,在正史的记载中顺治8个儿子,总数是35人。在1662年即曹宣被孙氏领到曹家即石头“下凡历劫”之时,这35个皇子全都出生了。而康熙共35个儿子,故到康熙朝为止,三代皇子总数共为70人。因此,在1662年时,三代皇子自然是“有一半落尘”即已经有35人出生完毕。
    由于曹宣作为顺治的皇七子没有被记入皇室家谱《玉牒》,1662年时康熙的儿子们一个也没有出生,所以作品便说:“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解,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将就将此蠢物夹带于其中,使他去经历经历。”其中的“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是指康熙五次去五台山前后所带去的八个儿子当然同时也包括康熙的其他儿子们都没有出生。而“将蠢物夹带于其中”的说法,一是暗示石头即曹宣在1698年康熙第三次去五台山时也一起去了,康熙第四次去五台山和第五次去五台山时曹宣都和顺治在一起,否则他就不能和康熙的去五台山的儿子们并列在一起即“夹带于其中”;二是暗示石头并不在这“一半落尘”的皇子之中即曹宣并没有被载入皇室家谱,即已经“落尘”(出生和死亡)和还没有“投胎入世”(出生)的共70名皇子中没有曹宣的位置,否则他就无须“夹带于其中”。三是暗示曹宣也是皇子,否则他就没有资格加入在这些皇子之中,即“夹带于其中”。
    由于顺治的儿子最小的隆禧和永干都出生于1660年,故已经落尘即出生的一半皇子的时间上限是1660年,以此为起点,三年即香菱三岁就只能是指1662年了。这就是说,出生于1660年的曹宣,如果他被领导曹家的时间是1661年,香菱出场时的年龄就是2岁了;如果他被领到曹家的时间是1663年,香菱出场时的年龄就是四岁了;……。
    这就是说,曹宣三岁时即石头“下凡历劫”时,“如今虽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这个说法,是曹宣即“石头”的一个十分过硬的证据。曹家中的其他任何人,在与清代皇子数量的联系中,都无法形成上述关系即这个解是唯一的。
    这个硬证据可能仍然不能令许多人信服,尤其是那些只把《红楼梦》当成小说来读的人;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理解并不是孤立的,是有大量其他相关情节配合的,即它不是一个孤证即孤立的证据。比如甄士隐出场时即香菱三岁时,作品交代甄士隐“年过半百”,我曾指出这是在1662年8月19日与1688年8月19日的干支相同的联系中同时也就是在与曹宣生母董鄂妃死于1660年8月19日的联系中进一步交代人物的身份,所以顺治在1688年时就是51岁即“年过半百”。如果作者直接写出1662年时甄士隐即顺治25岁,就有泄漏天机之嫌了。此其一。1662年时顺治是25岁,“二十五”反读就是“五十二”,正是年过半百之时,此其二。
    下面再就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这个奠定了一部红楼全部内容的基础即实际上是一部红楼的缩影的重大事件来进一步展开和完善上面的论述。
    这里的冯渊,隐写的是康熙,这里的香菱和薛蟠,隐写的都是曹宣。发现不了这一点,也就无法发现这个故事的真正谜底和这个事件在《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在64卦中乾卦为龙,坤卦为马,而古代帝王被称为真龙天子,据此,就可以用乾卦来喻指帝王了。清代的皇帝,从努尔哈赤算,到乾隆为止共为六人:努尔哈赤即清太祖、皇太极即清太宗、福临即顺治、玄烨即康熙、胤禛即雍正、弘历即乾隆。如果把这六个人组成64卦中的乾卦,每个人就都是六爻中的一爻了。按照这六人生存的时间顺序,努尔哈赤就好比初九爻、皇太极就好比九二爻、顺治就好比九三爻、康熙就好比九四爻、雍正就好比九五爻、乾隆就好比上九爻了。
    由此才能发现冯渊命名的寓意。乾卦九四爻的爻辞是:“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其中的“或跃在渊”,就是“冯渊”命名之本。这个人物的谜底就是如此简单明了。这也就是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个说法的真正谜底:古人认为男为阳,女为阴,乾卦六爻都是阳爻,也就好比都是男人了,而“冯渊”即乾卦的九四爻也就好比六个男人之一,此爻的“左邻右舍”都是阳爻即“男人”,一个阴爻也没有即一个“女子”也没有,自然就是“酷爱男风,最厌女子”了。
    另外,张守节《谥法解》:“渊源流通为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商务印书馆,第244册,971页上栏)据此,按照作品中例示的射覆手法,康熙中的康扣渊字。康熙生于1656年甲午年,死于1722年11月13日甲午日,生年死日的干支都是甲午,即两个干支中含两个午,午为马,故两个甲午为“二马”即冯字,故康熙其人的隐语为“冯渊”。
    香菱是在与顺治的假七子隆禧的联系中来写曹宣的皇七子身份,即在与清代人物的联系中来写曹宣的真实身份。比如“根并荷花一茎香”这个说法的史实内涵是: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是1661年1月7日,顺治假七子真八子隆禧死亡之日是1679年7月15日,顺治假八子真九子永干死亡之日是1667年12月2日,把这三个日子按照时间顺序连在一起计算一下:
    月份是1+12-7=6月。
    日子是7+2+15=24日。
    结果就是6月24日。古代民俗,6月24日是荷花生日。按照上述算法,算到最后即隆禧死日,就是6月24日,于是隆禧死日就好比荷花生日了。就是说,如果顺治死日好比荷花之根(这就是藕官这个人物的寓意所在,因为藕即荷花之根),则从顺治死日到永干死日再到隆禧死日即把三个日子连在一起就好比荷花之茎,隆禧死日本身就好比“荷花”,把这三个日子连在一起也就好比“根并荷花一茎香”了。
    香菱本名英莲,就是由此而来的,因为荷花又名莲花。至于英字,则是在扣瑛字,因为神瑛侍者也是隐写曹宣的。把日子反过来排列计算,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也就变成了6月24日,这就是指代了顺治的迎春房中的一个丫头名莲花的史实寓意。
    这也就是“香菱”之名中的香的寓意。由此也就不难明白金桂为什么要给她改名“秋菱”了:隆禧死日即1679年7月15日是秋天!
    那么为什么不将“香菱”直接命名为“香莲”呢?这是因为“菱”字可以写出顺治和曹宣父子1698年在五台山相认之事,同时也可以暗示该人与顺治的联系。
    这其中的奥妙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真的很难发现罢了。菱角主要有两角和四角之分,即这两种菱角最为普遍。在1698年的时候,顺治活着的兄弟共二人,即他和七哥常舒也就好比两角菱角了。而曹宣的亲兄弟活着的是四个人,即二哥福全、三哥康熙、五五哥常宁和曹宣本人,也就好比四角菱角了。这就是说,“香菱”之名,是在与顺治的联系中来写曹宣与顺治1698年在五台山相认之事的隐语。而且,古人将1月7日作为菱花生日,而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就是1月7日。故“香菱”中的菱字还可以直接表示曹宣与顺治的联系。
    作品中配合这个重大构思的最主要的细节,就是宝玉打趣黛玉时所讲的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其中的红枣是指曹宣出生在皇宫的日子及其皇七子身份,栗子是在写他被立为太子之事,落花生是指他离开皇宫流落曹家,菱角是写他1698年第一次去五台山和顺治相认,香芋是写他后来离开曹家去五台山和顺治团聚。就是说,这五种果品写出了曹宣一生的遭遇,也概括了《红楼梦》一书的最为核心的生活内容。比如曹宣在曹家的假生日是花生日,花朝日,“曹宣花朝日在曹家出生”或者“花生日”,简称就是“花生”。而落花生就是花生,正是曹宣在曹家的假生日的隐语,因此可以暗示和隐写曹宣流落曹家之事。至于红枣、栗子和香芋的具体寓意,此处无暇细论。
    按照作者“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的谜语手法,唐太宗的皇九子李治和李治的皇七子是类比和影射顺治(因为他是当了皇帝的皇九子)和曹宣(因为他是当了皇帝的皇九子的皇七子)父子的最为重要的人物。而李显的生日是656年11月5日,故用李显来影射曹宣时,把李显生日落实到曹宣身上,就是1660年11月5日,这个日子是24个节气中的大雪,此日的干支是丙辰,辰为龙。故此日的隐语是“雪龙”。这就是薛蟠命名之本:薛蟠就是“雪龙”的意思。《尚书大传.虞夏传》:“蟠龙賁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方言》第十二:“未升天龙谓之蟠龙。”曹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未被承认,自然就好比蟠龙了。而这一点通过与李显的联系落实到1660年11月5日丙辰日,就是“雪蟠”,谐音就是“薛蟠”了。这个日子在卦气图中,可以变成贲卦的初九爻,而贲卦的卦义是“文饰”,故薛蟠就字文龙。等等。
    冯渊被打死时是十八九岁,这个细节的寓意是:从康熙死亡的1722年11月13日戌时,回数到1705年为18年,到1704年为19年。之所以数到这两年,则是因为:曹宣是在1662年被康熙的保姆孙氏领养到曹家的,于是曹家对外说曹宣生于1663年。曹宣在1701年年底去五台山后,他一去不归,最后曹家不得不对外说他死于1705年。而从1662年到1704年是43年,从1663年到1705年也是43年(故作品写元春活了43岁)。这就是说,冯渊死时十八九岁的说法,是在与康熙之死和曹宣在曹家表面上活了43岁之事的联系中所精心设计出来的一个谜语,是反数年历即让时光倒流的结果。这个细节与香菱在作品中出现时3岁,她丢失时4岁的构思是前后相呼应的,这些细节合在一起就完整地写出了曹宣的一生经历。
    香菱五六岁被拐的寓意是:李显生于656年11月5日,死于710年6月2日,活了55岁,而曹宣55岁时是1714年。从1714年回数到康熙把顺治和曹宣从五台山接回到北京畅春园中居住的1710年,为五年,到顺治和曹宣还在五台山隐居的1709年,为六年。这个拐子指的就是顺治其人。香菱说拐子是她的亲爹,其实就是指顺治实际上是曹宣的亲生父亲。
    冯渊命案时又说香菱如今十二三岁。这个细节的寓意是:从1714年回数到1703年为12年,回数到1702年为13年。这个构思的寓意是在影射曹宣的皇位继承人即皇太子身份。因为李显被复立为太子之时是698年9月15日,该年他43岁。而1703年曹宣是44岁,1702年曹宣是43岁。曹宣与父亲团聚后知晓了自己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也就好比复立为太子一样了。
    李显活了55岁,而他55岁时即710年时李治若活着是83岁(这就是作品写具有影射顺治功能的贾母活了83岁的真正原因),因为李治生于628年6月13日。而顺治83岁时是1720年。康熙死亡之年是1722年,反数的时候,1722年在前,1720年在后,故才有香菱先许冯家(指康熙被立为太子之事),后许薛家(指在康熙被立为太子之前曹宣才是真正的太子)的细节。
    拐子把香菱先是许给冯渊,是指顺治告诉了曹宣康熙的这个皇位原本是曹宣的这件事。拐子后来又将香菱许给了薛家,是在表现作者通过李治和李显关系来写顺治和曹宣关系的构思。同时拐子的行为也暗示了如下史实:顺治先是将皇位传给了曹宣,好比拐子将香菱先许给了薛家;但顺治生母矫诏立康熙为太子,好比拐子后将香菱许给了冯家。反过来看,即让时光倒流,也就是顺治先将皇位传给了康熙,后将皇位传给了曹宣了。虽然顺治并没有做过将皇位传给康熙的事情,但他生母矫诏即是以顺治的名义立康熙为太子的,也就好比顺治真的曾经传位给康熙一样了。
    这就是说,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这个故事本身的寓意是:康熙的这个皇位,原本是属于顺治的皇七子曹宣的。
    综上所述,作品关于香菱遭遇的描写,其实已经概括了一部红楼的基本内容:香菱的出现和丢失,结合石头下凡历劫,交代了曹宣从前生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即“石头”,变成“通灵宝玉”即流落曹家成了曹家二儿子的经历,即写出了曹宣的“前生”即“身前事”;并通过甄士隐出家,写出了顺治出家五台山之事。这是正叙。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的故事,在与康熙和李显的联系中,写出了曹宣的皇七子和皇太子身份,写出了曹宣离开曹家到五台山、又从五台山回到北京畅春园之事,即其“来生”也就是其“身后事”。此时采用了让时光倒流的反写法。而曹宣“生平遭际实堪伤”的一生经历,就在这前后两个故事中给予了按照常理十分难以发现的准确交代和说明。
    怪哉《红楼梦》,奇哉《红楼梦》,难怪几百年来,始终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