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论坛的魅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建江 参加讨论
曾几何时,各抒己见、有一说一的批评,变成了众口同声的颂扬。认真严肃的学术批评,变成了“红包伴侣”、“评奖热身”、“赞美工程”。一针见血的指谬没了,开诚布公的交流没了。批评成了掌声和鲜花的代名词。批评的功能消解了。
    优秀的作品,当然值得表扬和赞美。但没有分析、没有己见、没有参照物的表扬和赞美,一定也不是真正的表扬和赞美。就更不用说那些大而无当、信口开河、神龙不见首尾的表扬和赞美了。
    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红楼论坛”的意义正在于此。
    当然,红楼论坛并非只是挑刺、挑毛病的论坛。它秉承的基本原则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实事求是,开诚布公。被研讨作家接受批评者现场提问、质询,现场对话,现场交流。举办这样的论坛,并不是件容易事。作家那么多,选择哪位作家进行研讨,其实也体现了举办方的全局眼光和整体意识。被选择的作家本人是否乐意前来接受批评,也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据我所知,有些作家,尤其是名作家,就因吃不消这种现场批评方式而婉言予以谢绝。
    红楼论坛的气氛是温馨、坦诚、热烈的。主办者真诚相邀,批评者实话实说,被批评者大度接受批评。有的作家,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肯定; 有的作家,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批评,甚至是严厉的批评。但这都不影响论坛的进行。
    有一位年轻作家,创作势头甚好,连续推出数部系列长篇,各方好评不少。可在研讨会上,与会者们更多的是讨论其创作的不足。后来有人问其感觉,回曰:当时虽然有点难堪,但挺好,批评者的直言能促使自己回看创作上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反省和思考。还有一位颇具影响的年轻作家,一直喜欢某著名作家的作品,作品自觉不自觉受到该著名作家的影响。研讨会上,有批评者当场指出两人某段某句行文相似或相近。该青年作家则坦言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喜好。其雅量获得了与会者们的肯定。当然,被研讨的作家们除了虚心接受、认真倾听,也会据理力争,与批评者一辩高下。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曾获全国奖的实力派青年作家作品的阅读效果被批评者质疑后,该青年作家针锋相对,力陈自己的写作理念和艺术追求。青年作家的坦诚和自信,同样也得到了与会者(包括批评者本人)的尊敬。
    前不久,陪台湾作家林芳萍去浙师大参加红楼论坛之“林芳萍儿歌研讨会”,颇有感触。研讨会前,为不致出现尴尬,主办方反复与芳萍沟通,告知红楼论坛的宗旨及其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希望芳萍认真考虑,先有个心理准备。芳萍回曰:“若这次研讨会和以往的研讨有很大的不同,我可不依。特别厚待我,就是姑息我、纵容我,并且剥夺了我听取坦诚、纯粹意见的机会,而且若坏了红楼儿童文学新作系列研讨会独立、严谨、客观、公正的金字招牌可不行,我万万不从。”当红楼论坛的主持人方卫平教授披露这位被研讨对象的回复后,与会者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果然,研讨会开始不久,有批评者就对其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作者在一首《春雨》的儿歌中,出现了“彩虹”,这是有悖常识的。因为“彩虹”只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夏季或初秋,不可能出现在春雨之后。芳萍当场表示接受,并感谢批评者给自己上了一课。她说,虽然自己一直很注重作品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当年资讯不发达、互联网远不及现在畅通,自己写到动物,会专门打电话到台大动物系,或亲自去动物园了解核实相关知识。她的落落大方,赢得了与会者们的阵阵掌声。
    这位有着台大中文专业背景和美国休斯顿大学幼教专业背景的作家,不仅在研讨会之前就请专业演员录制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朗诵视频供批评者研讨,而且更在研讨现场自告奋勇引导、鼓动、指挥在座的研讨者们朗诵起了儿歌。最初仅几人随之朗诵,后来朗诵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所有人都起身随之手舞足蹈朗诵了起来。会场的气氛被一次次推向了高潮。现场的成年人们在抑扬顿挫的儿歌引领下,忽然之间,都回到了童年。看来,严肃、尖锐、不留情面的学术研讨会也能开得很童趣、很温馨、很浪漫……
    这,也许就是红楼论坛的魅力所在吧。
    原载:《文学报》2012年08月02日
    
    原载:《文学报》2012年08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