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 ——兼与hulh63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柴志义 参加讨论

    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一般都使用“周岁”来计算年龄。然而,我国古代一般都使用“虚岁”来计算年龄,至今我国广大农村多数还是使用“虚岁”。所以,研究《红楼梦》也要使用“虚岁计龄”,不然就会造成人物年龄的混乱和年代判断的混乱。研究《红楼梦》使用所谓“实岁计龄”法,是脱离历史实际的方法,也是不符合科学的错误方法。
    然而,古代并非没有“周岁”的名称和说法,只是应用于特殊的年龄而已。这些特殊的年龄主要有三个:“周岁”,“及笄之年”,“及冠之年”,这些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是非常重大的年龄,所以要用周岁来计算。“周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大节日”,在周岁生日这天让小孩“抓周”,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将来的志向、抱负和理想。贾政正是看到贾宝玉不抓笔砚抓脂粉,便料定将来必定是色鬼无疑,从此便不大喜欢。而且贾宝玉也确实不是庙廊之器,最终只能是“半生潦倒,一事无成”“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则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当然荣国府到了玉字辈草字辈的青年,就多数都是早婚了。在不使用“周岁”计算岁龄的情况下,古代一般使用“年满”“未满”的说法来表示周岁年龄。“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及冠之年”,就是男子年满二十岁,即二十周岁。《红楼梦》也有具体实例如:北静郡王世荣“年未弱冠”,贾珠“不到二十岁”,孙绍祖“未满三十”,这些说法都是指周岁。
    (原文叙述)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第178页: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因止步问是何话。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了主意?”凤姐道:“大生日料理,不过是有一定的则例在那里。如今他这生日,大又不是,小又不是,所以和你商量。”贾琏听了,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我原也这么想定了。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贾琏道:“既如此,比林妹妹的多增些。”凤姐道:“我也这们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说着,一径去了,不在话下。
    (分析评价)从这段话可以做出如下结论:薛宝钗这年十五岁是虚岁,是“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理由和证据阐述如下:
    一、词义解释:“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笄年”;“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所以,“将笄之年”是将到“笄年”,“及笄之年”是已到“笄年”,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这个概念凤姐没有混淆,是hulh63先生混淆了。
    二、“周岁”解释:《汉典》和《汉语词典》都解释为:“年满一岁”。
    三、“及笄”或“及笄之年”解释:查“汉语词典”“百度百科”“搜搜百科”和“互动百科”都解释为:“及笄之年”是“年满十五岁”,而“年满十五岁”,就是十五周岁。所以,红楼十三年薛宝钗十五虚岁,不满十五周岁,所以凤姐说是“将笄之年”。
    三、“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成年人的盛大仪式,所以这个生日是“大生日”。凤姐说薛宝钗十五岁生日,“大又不是,小又不是”,证明薛宝钗十五岁生日不是“及笄之年”的“大生日”,也证明“将笄之年”确非“及笄之年”。
    四、“及笄之年”是一个家庭成员的盛大成人仪式,只能在自己家里由自己家长主持举行,而不可能在亲戚家里由亲戚主持和操办。薛家在京都有多处房产,又是皇家富商,薛宝钗要过“及笄之年”的“大生日”,怎么会由贾母来主持,凤姐来操办呢?这也证明“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
    五、另外笔者搜集了许多“及笄之年”的应用实例,有小说作家之言,也有新闻记者之言,还有名词解释,都证明“将笄之年”和“及笄之年”是两个年龄,请读者参考。如有疑问,我可将上述资料再发贴子。
    六、hulh63先生引用“百度百科”对于虚岁周岁相差0-3岁的解释,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一转头,我引用“百度百科”对于“及笄之年”的解释,hulh63先生就不认账了,说是错误的。看来,hulh63先生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对己有用的就是正确的,对己不利的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鸵鸟政策怎么能研究好学问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