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为什么贾母“是算贾赦死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柴志义 参加讨论

    (原文叙述)第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连诗悲寂寞》第592页:贾母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可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庚辰双行夹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
    (分析评价)为什么脂砚斋(庚辰本)批语说“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如下数种观点发表(完全引用原文):
    一、小雨点002ABC:
    我看这段脂批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贾敬孝满两年多了,等贾敬三年孝瞒就到贾赦死了,也就是贾赦死期不远了。所以: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贾赦死期。
    二、沈墨:
    批语大致是想强调的是那个时间“二年多”。因此,除了楼上(小雨点)的孝期满贾赦死一说外,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中秋夜宴两年后贾赦死。当然,楼上的说法可能性更大些。如果这样,80回后的次年,立即就到抄家事发了。贾赦之死应与抄家获罪有关。
    三、蒲正兴:
    据我理解,这则脂批所注明的是贾敬、贾赦原型的情况。曹雪芹有一伯父曹骥,为茶房总领。康熙58年(1719)因进茶误做两样,内务府奏请将茶房总领法通、佛伦、曹骥议处。雍正11年(1733)7月,庄亲王等奏,因曹骥等身故,请补放缺额。此人似即贾敬原型。其同事法通、佛伦似均为佛教信徒,则曹骥亦可能信佛或信道,与贾敬相似。倘真如此,则贾敬原型当死于1732年——1733年7月之间,与小说所写贾敬死期大致相符。曹雪芹另有一伯父桑额,为茶上人。雍正5年(1727)3月因罪受审,后判枷号两月,鞭责一百,追还债务,发往打牲乌拉充打牲夫。此人似即贾赦原型。小说亦写贾赦获罪,被充发。此人到充发地,估计三四年后即死去,很可能是在曹骥之前。若按贾母所说,则此人死于1731年。
    四、轻轻的飞动:
    按贾敬死于六十三回,到七十六回只有一年多,与贾母语和脂砚批不冲突。贾赦于现在的八十回里没有死,这个显然是早期文本。《红楼梦》从二十到八十回共三年时间,从七十六回倒推两年多,贾赦应死于约四十回处。若是这样,讨鸳鸯、石呆子、偏心眼等情节可能就不存在了。邢夫人若仍居丧,不宜出席中秋宴会,故设计贾赦崴脚一节让邢夫人离场,后面的文字就不必修改了。因此,七十六回的其余大部分应是早期文字。这条早期的批注也被无意中留了下来。
    五、偶像的清晨:
    我认为脂批是在告诉大家:贾母替尤氏算对贾敬的孝期:已二年多了,这个已经算出来的“二年多”,既是贾敬的孝期,也是贾赦的死期(再过二年多,贾赦死)。只是贾母自己不知道,书外人脂砚知道,所以感叹。
    六、雨后余香:
    从贾敬死到中秋家宴,时间安排上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我相信是多次修改造成的。贾母说贾敬死了两年多,而书中看来只有一年多,就是一处。也许是作者改动后,时间上缩短了一年,而此处脂批仍为旧文所留。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说,这个两年多就是指贾赦死了两年多。后文王夫人逐芳官时,说:“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去皇陵和贾敬死是前后脚,贾敬死在五六月份,如果是死了一年多,王夫人就应该说是头年,去年,而不是前年了。所以我相信,旧文里,贾敬确实是死了两年多,只是后来文章改动,两年多变成了一年多。
    综上所述,大家的观点比较近似:都是认为贾敬死期和贾赦死期有关联,至于“二年多”时间的认识则略有差异。
    笔者的观点是:脂砚斋批评到这段文字时,不禁触文生情、大发感慨:你们只知道贾敬已经死了两年多了,却不知道再过两年多贾赦也要死了。
    至于“二年多”时间的推算:根据《红楼纪年审计报告》论述,红楼十四年四月二十日贾敬服药暴亡,至红楼十六年八月十五日贾母中秋赏月,推算是两年四个月(不足四个月少五天),确实是“二年多”时间。红楼十九年正月十二日贾赦查抄家产(如果这就是贾赦死期的话),这时距离红楼十六年八月十五日贾母中秋赏月,推算也是两年四个月(超出四个月多二十七天),确实也是“二年多”时间。脂砚斋批语丝毫不错。
    从这个问题可以推想:《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大部的作者都是曹雪芹(程高本不但后四十回有增删修改,前八十回也有增删修改,关于贾政回京时间是夏末秋初的一段文字就是证明。)。
    从这个问题可以证明:笔者《红楼纪年审计报告》关于红楼十六年的分析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还要补充上这个审计证据),而周汝昌老先生将贾母八十大寿判定为红历十五年则斟酌失误了。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于长沙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