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仲富兰:民俗显学的研究脉络 ——从《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到《民俗传播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杨子 参加讨论
毫无疑问,冷寂多年处于低温状态的中国民俗学,随着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掀起的热潮,始料未及地被激活而逐渐升温,并在当下成为一门热门学科。
     谁都不能否定,中国民俗学自从上世纪初发端以来,经历着近百年惨淡、严酷、甚至濒临绝境的冰冻时期,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全民族的民俗文化遭遇着毫无任何政府干预的毁灭性的破坏、打压甚至禁绝。经过拨乱反正,民俗学随着民俗文化的自发修复和恢复而劫后余生,以顾颉刚、钟敬文为代表的老一辈民俗学家重整旗鼓,重建民俗学。从上世纪80年代始发展至今,经过老中青几代民俗学人的努力,民俗学学科尽管在业内取得一定成绩,但和相邻近的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相比,民俗学依然遭受冷落,学术地位偏低,这其中有其较为复杂的时代和社会原因。
     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仍有许多甘于寂寞的民俗学人在这块清冷的土地上投入满腔热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先生即是其中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青年时期的仲富兰便开始“不务正业”,工作之余埋首于民俗文化研究,不断有佳作问世。除此之外,他还召集一群执共同理想和抱负的青年学人,定期组织民俗学研究活动,主编民俗学期刊《国风》,并于1988年牵头创立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担任学会会长至今。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热潮带动民俗学研究的逐步升温,然而传统的民俗学更多关注的是民俗事物和现象,对民俗文化千百年沿袭不断的传承、传播机制和方法手段,缺乏具体的调查研究,对民俗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流变缘由、流变过程及结果,也缺乏细致深入的论证阐释。
     1997年,仲富兰出版《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那本书的全部努力在于,它给予中国民俗文化一种理论上全新的解释模式,改变以往这门学科里长于资料搜集和泛泛而论的现象;它将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一个透视点去了解整个社会形态,从文化传统、学术观念、民间思潮、群体心理、习俗积淀等不同层面,努力揭示作为民间文化传承载体的中国民俗文化学的文化内涵。这种努力在海内外学术界赢得了肯定。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版的《中国新闻月刊》(CHINAINFORMATION MONTHLY)在2007年3月以整整3页的篇幅介绍了仲富兰关于民俗文化学的学术观点。十年来,已经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仲富兰,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近来他又推出了新著《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从《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到《民俗传播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以贯之的研究脉络。
     对于中国民俗学界来说,《民俗传播学》的出版无疑是个厚重而及时的惊喜。适逢中国民俗学呈现出蓬勃向上发展的态势,《民俗传播学》不但第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民俗传播学”这个新的民俗学研究范式,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榜样,将民俗学家的眼光从传统的民俗学研究扩延到以“传”为核心的、动态的、崭新的、勾连历史与现代的、甚至当下正在被每个人创造的新民俗研究。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关于民俗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仲富兰教授民俗学研究的代表作。当然,作为当代重要的民俗学家之一,仲富兰教授对民俗学最大的贡献包括他的已出版的《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国民俗流变》、《现代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等著作。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作者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效勾连,格外注重从人的民俗心理和行为模式角度探讨民族文化心理。联系当今现实,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独到和深刻之处。“从传播的意义上来认识民俗文化,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生活模式、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民俗文化活动逐渐变调,诸多传统民俗式微甚至消失。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愈演愈烈,甚至成为各大中小城市的节日新民俗,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却越来越丧失了它们原本的文化内涵,逐渐演变为单调乏味的月饼节、粽子节。传统民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蕴涵着华夏祖先深厚的生活经验、智慧、淳朴的情感及崇尚自然的态度,而这些正是我们现今所缺乏的,对传统的摈弃也是对历史精神的丧失。在这个语境下,《民俗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具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必然成为也应当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
     作为一门民俗学与传播学相交叉的边缘学问,民俗传播学第一次被系统地进行范式建构和理论阐释,一方面反映出民俗学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精神危机与身份缺失的人们提供了一条重建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的路径,正如作者所说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生命,也是一国的基础文化”,“不论中国社会以何种方式变革,我们仍然生活在中国民俗传播之中,既不可能脱离这个基础,也不能自由地选择这个基础。”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传”的研究,树立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在这个从“传”到“立”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民俗传播学》展露出一种显学光彩,也为新时期中国民俗学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予以深刻的启示。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1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