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植根于热土中的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冉隆中 参加讨论
彝族作家选择峨山
    峨山是云南玉溪的一个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诞生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和许多的彝族聚居地一样,峨山彝族也坚信本民族的始祖阿普笃慕就诞生在本县本土,而且连具体地点都言之确凿。作为有50多年彝族自治史的峨山县,彝族文化居于主流和主导地位,这是毋庸质疑的。峨山彝族丰厚的历史和民间文化资源,加上峨山社会发展中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催生出峨山本土几代彝族作家。最近该县主动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规模颇大的“新农村文学创作基地”,云南楚雄、昭通等地的彝族作家也慕名而往,到峨山基层挂职深入生活。一时间,峨山,成了云南彝族实力作家最为集中、彝族文学创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06年至2007年,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云南的两部长篇小说,其作者如今都挂职生活于峨山。
    峨山本土彝族作家中,普飞是资望最高、名气最大的第一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普飞的作品就得到茅盾等名家的好评。峨山县志亦称:“彝族作家普飞,是峨山彝族人民的骄傲。”普飞作品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等约90种选本并译介到多个国家。如今73岁的普飞依然笔耕不辍,他居然用背篓背回了电脑,用曾经握枪、握镰的粗糙大手,开始了自己的换笔生涯。近年他出版的文学自传《笔杆儿童话》,是他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这是普飞在写作了大量记录时代、反映社会的作品之后,第一部“向内转”的作品。他试图以个人的阅历和被自己感知过的生活事实为依据,来表达作家的喜怒哀乐并折射时代生活的变迁。普飞文风的简洁质朴和老辣幽默,叙事策略的内敛持重和不动声色,都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与文风的老道相交融的是,作品中处处可见普飞纯粹的童心跃然纸上。普飞亦因这部作品,获第四届云南省文学奖。
    柏叶是峨山本土另一位重要的彝族作家。20多年的写作经历,三部诗集和两部长篇小说,使这位山旮旯里的彝族后生也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柏叶的作品厚重而本色,他坚持“用心去感悟各类事物的原始面貌”的写作方式,不取巧,不懈怠。他的长篇新作《疯狂的野兔》得到云南省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并以双语(汉彝对照)出版,这对彝族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发展,其意义不容低估。
    来自云南楚雄的彝族作家米切若张和昭通的彝族作家吕翼,现在也都加盟到峨山彝族的文学创作阵营。擅长文化长卷散文写作的米切若张,曾经写作过长篇村落文化散文《三潭日月》等作品。从楚雄彝区到峨山彝地,熟悉中的陌生化,为散文作家带来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巨大冲击力。长期生活于昭通汉族地区的彝族作家吕翼,初到峨山,有种回家的感觉。在他很快融入峨山彝族农村生活后,一部名为《土壑》的长篇小说已经进入到创作阶段并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
    在峨山,本土彝族作家和外来彝族作家的交叉,彝族作家和汉族作家的交融、碰撞,正产生着意想不到的灵感火花,瑰丽的文学果实,必将诞生在这块奇诡的热土上。
    小凉山诗人聚集宁蒗
    宁蒗有泸沽湖,世人皆知。宁蒗有小凉山各族诗人群,鲜为人知。其原因,不外乎前者因风光奇丽且民风独特,乘着旅游的风帆而声名远著;后者则匍匐大地默默耕耘,虽结硕果却悄无声息。宁蒗同样是一个彝族自治县,但是宁蒗的诗人群却是多民族的集合体。来自普米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摩梭人等族群40多人组成的诗歌阵容,使宁蒗小凉山的天空诗意盎然,泸沽湖的湖水柔波荡漾。如果要开一个大致的名单,他们是: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和文平、殷海涛、何顺明等;彝族诗人阿克·雾宁石根、阿卓务林、杨洪林;汉族诗人李黑、李永天、任尚荣;摩梭诗人拉木·嘎土萨、和建华;白族诗人彭咏梅等。鲁若迪基为这个群体写下了铿锵的诗歌宣言:“我以树的名义/生长在滇西北高原/相信这片土地/能收获语言/——我扎下深根/相信这片星空/能孕育美的意境”。另一位诗人阿卓务林则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在小凉山/再苦的荞花/也能酝酿出香甜的蜂蜜。”一个还处于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在较短的时间里,涌现出如此庞大的诗人群落且成绩不凡,他们以“苦荞”一样清新苦涩的气息,描写乡土,抒写乡愁,让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据统计,近年来,这一诗歌群体在《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等刊物发表的诗歌作品就达千余件,七人出版了诗歌等作品集,五人次获得过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此外还有多人获得过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各类奖项。
    这个诗歌群体的代表者是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鲁若迪基将他的诗歌创作的文化根系深扎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在他笔下,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母亲”的形象。他诗歌里的母亲,既是具象意义的,给自己肉体生命的普通妇女,又是意象意义的,给自己“文化生命”的母族、以及原始苍茫的凉山。鲁若迪基对这种文化身份的认同,既便于确立自己的写作姿态,又可以获取无尽的创作资源。鲁若迪基诗歌的出发点就从这里开始。小凉山是隐现在鲁若迪基诗歌深处的文化母亲,正是这块世代生活在自己民族的原始苍茫之地赋予了他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让他在当下漂泊的文化河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根。这种文化选择使得鲁若迪基的创作与凉山这块深厚的土地保持了一种亲缘关系,与这土地上顽强、鲜活的生存状态获得了血肉联系。正因为如此,鲁若迪基的创作具有了民族与地域的特点。
    彝族诗人阿卓务林是这个诗歌群落中的一位新秀。他以故乡、亲人为自己不竭的写作源泉。阿卓在一篇谈诗的文章中,把他的诗歌创作概括为八个字:“歌吟凉山,翻译生活”。他试图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写作姿态。阿卓务林的作品《云南》获文学奖时,评委给出的授奖词是:“诗固要清纯,清纯不等同于单薄;诗亟需真情,真情亦应隐含哲理。清纯与真情中多几分丰厚与深邃,真的好诗就出现了。”这或者可以道出阿卓务林诗歌呈现的魅力所在——清纯、哲理、丰厚、深邃而不失真情。他的诗歌既坚持口语,又较为精粹,究其原因,大约与诗人注重研习古典汉诗有关。他说:“我写诗,是因为我学习彝语/是从一则则扣人心弦的民间故事开始的/它们让我明白/我的民族曾经有过值得书写的灵感”——“我写诗/是因为我学习汉语/是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绝句开始的/它们让我坚信/诗歌是这个世上最美的语言。”这样的诗歌宣言,可以看出另一个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对他的明显影响。
    原载:《文艺报》2007-12-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