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盘点2007:少数民族文艺新天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明江 参加讨论
如果要用一个词总结2007年的少数民族文艺,应该是“异彩纷呈”或“热点频出”。这些听似耳熟、普通却无法绕开的词汇表达了少数民族文艺最本质的特点:丰富性、多样性与独特性。2007年的少数民族文艺领域,各文化艺术门类的演出、展览和活动,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不再是简单地艺术重现与展示,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开创了新的天地。
    正如有专家针对今年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所言:原生的素材重新编排,是一种浅层次的发展;最高境界,是把民族的精髓完全幻化成创作者身体或者整个精神世界里的一种语言,再呈现出来。在把握民族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文艺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也是十七大报告中“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思想的具体体现。
    对于正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少数民族文艺而言,一年的成绩难以用一篇文章来盘点,我们只能把眼光集中在一些亮点上,再次回味这些精彩的片断。
    歌舞演出:创新品牌效应
    近年来,各地精心打造的少数民族歌舞演出已渐入佳境,许多演出或与旅游联姻或直接面对市场,成为当地文化的新景观,甚至成为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品牌。如以贵州舞蹈大赛为基础打造的“多彩贵州”品牌,以“云南映象”为首的系列云南品牌——“云岭天籁”、“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等,以民族服饰展演为基础的“多彩中华”品牌等等。
    今年,各地全新打造的歌舞演出层出不穷。如以《神奇的九寨》为代表的系列作品近期推出了新的热点——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剧《藏谜》。由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推出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甘嫫阿妞》。云南7月推出了国内首部以纳西族古老传说为题材的大型音乐剧《鲁般鲁饶》,9月推出了“梦·云南”大型民族风情舞台剧。
    西藏地区今年来的舞台演出更是新作频出,如反映山南地区民俗风情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雅鲁藏布》、大型民族歌舞《天上西藏》、原生态民俗风韵荟萃舞台剧《珠峰彩虹》、话剧《雪域王子》等。实际上,藏族音乐近年来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作品,跨出了与世界乐坛接轨的步伐。今年8月,中国第一支全部由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儿童组成的合唱团在北京举行了“五彩传说”大型演出,孩子们用5种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了30余首代代相传的童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人们对较少民族儿童的关注。
    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是宁夏乃至我国首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 今年1月份在银川成功首演,被称为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12月8日至10日, 该舞剧在北京中国剧院演出3场,拉开其全国巡演的序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人”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兴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保护传承人、奖励文保杰出人物”与“保护文化生态”成为新的两大热点。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这两方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的重要举措。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166位民间艺人获得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云南命名了来自22个民族的207名传承人。黑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的保护单位和传承人。浙江省决定从每年1500万元的“非遗”资金中抽出一部分用于保护传承人:“对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在65至74岁之间的,每人每年可获政府津贴3000元;75岁以上的每人每年补助4000元”。新疆自治区在部分地区每月为民间艺人发放低保金和生活补贴,保障民族民间长诗的传承工作。
    学术界也广泛展开了如何给予传承人实质性帮助的专家研讨会。一些专家建议政府资助时避免影响到传承群体原有的和谐,要制定严格的传承人标准,指导、管理经费的使用,监督遗产传承的状态。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近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最终将评出10位年度杰出人物和20位杰出人物提名奖。
    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生态保护也开始受到关注。今年6月,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日前从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传出的消息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
    大赛与节日:面向大众的盛筵
    民族艺术大赛与民族文化节日向来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最好舞台。2007年,各项盛大的民族文艺赛事和节日更加注重群众参与性与普及性,使之不仅是专业人士的舞台,更是群众参与、文化推广的舞台。
    作为国内四大顶级舞蹈赛事之一,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吸引了10多万人、29个民族、320个节目参赛,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台名副其实的舞蹈盛筵。
    内蒙古8月底举办的首届科尔沁民歌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和蒙古国近4000名选手报名参加,搜集民歌6000余首,原创歌曲500多首。
    黔东南8月举办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节历时近半个月,内容丰富,吸引了国内几百家媒体前往报道。
    在成都举办的首届 “非遗节”规模宏大,引来了57国捧场,共展出11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6个项目组织传承人到展场现场表演。期间举办的天府大巡游,共有国内外2000余名原生态表演队员登场。
    9月中旬在银川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有12个省区的25个节目参加展演,曾作为“相约北京”活动首场演出的蒙古族大型民族音画《草原传奇》为展演拉开了精彩的序幕,并荣获特别奖。
    10月中旬举办的第一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进行了为期10天的盛大展演,演出了13台20多场精品剧目。入选的参演剧目均是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剧目,包括白剧《白洁圣妃》、黄南藏剧《格桑花开的时候》在内的许多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为观众奉上了一道民族艺术的梨园盛宴。
    三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今年已是第7届,本届共有22个国家参与。艺术节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主,同时包括器乐、声乐,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喜事多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评论、翻译和出版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界更是喜事频传: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迎来了成立60周年大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迎来了55周年庆典,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也相继迎来了50华诞,湘西作协为此出版了《湘西建州50年优秀文学作品选》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
    今年,我国首家专门研究少数民族作家和少数民族文学的基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奠基仪式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举办无疑是今年诗歌界的一大盛事,34个国家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200多名诗人齐聚青海,参加了青海湖诗歌宣言签名、诗歌朗诵会、研讨会和音乐诗歌演唱会等一系列活动。
    少数民族文学的母语创作和翻译工作依然是今年文坛关注的重点。9月4日至5日,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笔会在延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翻译家和作家欢聚一堂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其间成立了新疆作家协会翻译家分会。10月23日,新疆第16届“汗腾格里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共奖掖了来自新疆的30位使用维文创作的作家。
    今年,中国作协举办了“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研讨班”,组织了22个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作家采风团赴东部采风等活动。今年6月开始,西藏作家协会举办了系列文化讲座,邀请各界文化知名人士研讨西藏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美术书法、戏曲舞蹈等。这一系列鼓励创作的活动,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载:《文艺报》2007-12-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