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记忆、回眸与呈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郭艳 参加讨论
最近,我集中阅读了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是一个触摸不同民族文化脉搏的过程。在这些作品中,不同民族的作者倾诉着对于当下生存的体验,这些体验具有非常宝贵的多元文化特性,同时又带有如此相同的对于当下历史情境的困扰与焦灼。他们带着不同的母语文化背景,叙述自己对于中国本土生存的认知和感悟。在文学性的叙述中,文本呈现出了色彩斑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远离当下文坛烂熟的题材与主题,天然地与情感欲望的过度表达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同时,文本又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文化思维的异质性。在这些小说、散文与诗歌中,对于乡土的记忆、呈现与深情回眸,像怅惋的牧歌,吟唱出现代文明给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全球性的城市化过程中,人日益成为痴呆麻木的城市动物,逐渐丧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神秘感。作为命中注定无法超越自然的人本身来说,丧失自然之子的感受无疑是一种荒谬的悲剧。在远离自然的现代性情境中,对于自然的回归应该是后现代文化情境中应有的文学呼应。生存在莽莽群山与湍急河流之地的民族,往往因为身在自然的威慑之中,摆脱不了自然所带来的贫穷与闭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穷山恶水同义。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人才能真正从内心为自然伟力发出赞叹。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身处贫穷匮乏又丰满瑰丽的大自然,他们对于自然的体验不是一般意义的游记和叙述,而是一种出自灵魂深处的感动和倾诉。《三江并流》写到:一种不属于孤独的孤独感沿江风袭来,山的影子成了我的影子,大江的魂魄成了我的魂魄。带着这种情绪,孙宝廷所写的三江并流圣地保留的是一种自然风物孕育下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怒江上的溜索,怒族的石板房,傈僳族的坚韧勇敢,对于苦难平静超然的态度。这些呈现在文本中,我们读到的是对于这片土地真正的敬意。对于灯火通明的都市来说,月亮和星星失去了自然之光,已经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月亮和星星。而在编选的文本中,我们又重新找到了对于月亮、星星、夜晚、牛羊的歌唱。《写在青海》中对于父辈念念不忘的青稞地、草地的深情凝视,怒族《石月亮》的传说,《所触及到的事物》傈僳族袅袅炊烟中的包谷地、村庄和水桶……这些遥远的意象在历史的时空中纯净明艳,拨开现代性狂躁的迷雾,我们的心在回归乡土的同时,开始安静和淡然。
    当下的民族诗歌在对于乡土的深情回眸中,依然呈现出困惑与焦虑。无论是西北青稞疯长的欲望还是西南村庄里的鸡犬之声,诗人们对于故乡事物的回忆、思念最后转化成内心的疼痛。这种发自内心直至最终喊出的疼痛是对乡土的一种唱挽,民族性中所蕴含的牧歌诗意与当下生存的功利性物化是一对无法协调的矛盾。面对诗意而又式微的乡土,忧郁深沉的歌吟回荡在无数个民族歌手的诗歌里。玖合生的诗歌纯净空灵意蕴悠长,阿爸的咳嗽声/随着赶山的太阳/落在我吃力的笔上/爬山的月亮/落在了他的酒杯里。短短几句,密集的极具象征性的意象,勾勒出了民族的(阿爸、赶山)田园的(太阳、月亮)又是衰老(咳嗽声)的忧伤的(酒)意境,而一句“落在我吃力的笔上”,又显示出诗人对于当下的困惑与犹疑,笔力有所不及或者说笔无法诉说出自己对于传统、历史、民族与当下所有的思索与情感……诗是不可解读的,但是玖合生所歌吟的故乡事物的确让读者回到一种悠远宁静又充满忧伤的审美意境中,引发纯净的美感体验。
    一方的自然风物养育了一方民众,而给予这方水土精神气息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与历史。《沧源崖石上的精灵》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记忆与缅怀,沧源崖石上飞舞的是三千年前佤族先民的性灵与诗意。在探寻先祖的一组组崖画,在披荆斩棘的深度接触中,作者体验着佤族文化流动的血脉。在天地时空的画布上,“帕典姆”记录着时光的印痕又消解着时光的无情。几千年之后,凭借着沧桑而绚烂的画面,佤族崖画向当下诉说着远古生命的丰满刚健。
    当我们回眸乡土和记忆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诗意,诗意不经意间流淌在对于过去和历史的倾诉中。但是我们深植于当下历史之中,我们无法忘却现实的生存,直面当下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在对于现实的文学性观照中写出诗意,无疑是比较困难的。《霜晨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当下乡土又充盈着诗意的小说。文本短小精致,现实的沉思隐藏在诗意的情境中。当下的生存在对于历史的投射中,获得了一种穿越时空的自由和灵动。非常主流意识形态的铺桥修路引水到村的题材,在作者的精心构思下,融进了对于人性多层面的摹写:父爱的理解与宽容,夫妻之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阴阳纠葛,乡人之间冷淡的隔膜与深刻的认同……文本中的“花坟”原本应该是死灭的冰冷的意象,而通过庄三伯内心的观照,它呈现温暖的动人气息。庄三之所以能够面对冷酷的死亡,或许正是因为内心时时涌动不息的爱,爱子、爱妻、爱乡土,乃至爱乡土中所有可爱与不那么可爱的人。温暖的是人性中的爱意,以及对于生存不那么现实的一抹亮色。同样的现实题材,有的更加关注于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纠葛,探询现代人身心的困惑与无助。《碑文》中,在生命终结的墓地,墓地看守者看到的却是人在尘世的种种遭遇。《日全蚀》通过独龙族一个普通女性的命运,诉说了一个民族女性的生命体验,语言充满独特的乡土气息,具有相当浓郁的独龙族特色。《一个屋子里的邻居》对于普通乡民的心理和行为做了相当精彩的摹写。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民族作家的眼界往往并不局限于自己的乡土叙事,整个中华文明尤其是汉文化的传统精髓也成为民族作家认知与思考的对象。想写出《中国的事物》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挑战,中国太大可写之物太多,这是一个难写的题目,然而从作者不经意的挑选中,除了女性直觉的体验之外,我们无疑读到了民族作家一种凝视中华文化的企图。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在漫漫黄沙中缥缈,袅袅的身段,旗袍或明或暗的影子,投射在东方幽暗的背景中。结着丁香忧愁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踟蹰在幽暗的雨巷。于是,眼光透过高门大户的围墙,映射到后花园飞扬的秋千,姹紫嫣红的情欲青春与残垣断壁的传统犬牙交错,在昆曲的咿呀声中,我们无疑会回味生死与传统。清明的雨和云,在断肠的思念中,生命从终结的诗意中找回一丝谦卑与感念。在汉语文学经典与传统竞相被解构的时代,作者回眸先哲、道德与传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尽管只是一己的视角,却用随意而真挚的文字,记录尘世中不经意的丝屡情愫。倾诉,是一种需要,更是一份执着的心意。
    这些作品在自然乡土的抒情中呈现出日渐式微的民族文化的风貌,在对现实生存尴尬与挣扎的描述中,凸显出中国当下无处不在的现代性的困惑,人们困扰于功利性与内心道德的矛盾,这种困扰同样纠缠着这群从乡土中脱身而出又无时不在乡土情境中的作者。如果说能够给作者、读者和评论者灵魂带来安宁的,恐怕就是那些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和记忆:古老的崖画、神奇的石月亮以及在自然情境中的一个个奇异的民族。文本带着山野的清新,平实的叙述显示着纯净,也透露着稚嫩。如果从文学性的角度,文本仍然存在着可以商榷的空间。首先作为非母语写作,一部分作品依然需要凝练汉语的表达方式;其次如何将本民族文化中最瑰丽的语言和故事转化成恰当的汉语表述,同时这种转化又是一种对于本民族乡土文化的一种提升和再创造。再次如何选取最能表达当下乡土、民族与地域的题材,依然非常值得关注。最后,对于民族作家以及所有的中国作家来说,还要对当下历史情境进行深度思考,并在思考中投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