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诗人晓雪同志跟我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们是同时代人,都是上世纪50年代进入大学学习而后参加工作的。我知道他是从评论诗人艾青的长篇论文《生活的牧歌》开始的。那时读到他的这部成名作,深为他的才华,他的充满激情的诗一样的语言和对艾青的切中肯綮的评论所折服。后来才知道,他为了这本评论受到许多批判和磨难。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在谢冕家里才第一次见到他。我们相见如故,从此成为好朋友。他来京开会,多次来我家看望我,我去云南出差,也总要去他家做客。上世纪80年代到90后代,我们在冯牧同志的领导下,还共同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许多工作。他担任研究会的副会长兼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的会长,为研究会的会务开展和学术研讨,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晓雪同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闻名全国并有世界影响的优秀诗人和散文家、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还是个担负过云南文艺界领导的组织工作者。他的诗歌和散文有广阔的题材。他歌唱云南的美丽风光和各族人民,歌唱祖国辽阔的大地和灿烂的文化,歌唱他访问过的许多国家的昨天和今天。他还汲取民间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传说写成像《蝴蝶泉》《望夫云》《美人石》《大黑天神》那样的叙事诗。他的诗美创造,既富个性又深具民族色彩。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诗人对于祖国与人民的深沉挚爱。他不但歌赞祖国的新生和欣欣向荣,也悲吟农民的苦难,揭露社会的痛疽。对于美和光明的赞颂,对于恶和黑暗的诅咒,构成他许多诗歌和散文的二重唱,而主旋律则是对美和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而作为诗歌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晓雪又兼有丰富而细腻的艺术感受和广博而深致的理性思辨。他的《诗的美学》和408则《诗的断想》堪称是富于时代精神与精美语言的,将传统继承、横向借鉴和经验升华完美结合的诗论,可谓字字珠玑,流光溢彩。他强调诗美创造的独创性和真善美的统一,强调必须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强调风格就是人格,要作诗就要先学会做人,等等。这种诗论凝结了他自己对诗歌本质的深刻体悟,兼有丰富的内涵和格言般的精粹,既给读者以诗美的享受,又给读者以诗歌哲理的启迪。晓雪的评论以诗歌评论居多,但广及小说、散文、影视、摄影、书法等多个领域,既包括他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介,也包括他的许多视野开阔的宏观性概评。他的诗歌评论,包括对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和艾青、臧克家、田间、光未然、郭小川、贺敬之、李瑛、杜甫、苏轼、陆游、李清照等名作的研究,以及对外国著名诗人,像俄罗斯大诗人丘特切夫的介绍。他的诗歌评论也总强调诗与人民和时代的结合,强调诗美的个性化创造,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充沛的激情和独有的鉴赏力分析作家的创作道路和他所创作的作品,给读者以审美的感受和智慧的营养。他对云南作家和诗人的评论占有很大的篇幅,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云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关爱,特别是他对文坛新人的评论,体现了他对后辈的热情扶植与奖掖之心。对于评论家来说,尤为可贵!他的宏观评论,像《中华诗词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试论云南各民族的新民歌》《时代旋律,民族心声——新时期十年的少数民族诗歌》《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新诗》等篇章,都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厚重之作,兼有史家的眼光和评论家的敏锐。这样的评论不仅使读者长知识,也为文学史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我深感晓雪同志的勤奋,大学毕业后,他有许多时间下放在农村或被批判,他还有许多时间是从事文艺组织领导方面的工作,而他却在文学的多个领域都做出令人感佩的成绩,写出这么多的作品和评论,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已年过古稀,但愿他继续为我国诗坛和文坛作出新的贡献! 原载:《文艺报》2008-4-1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