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东等人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对文学中的“民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民间”(民间文化、民间形式、民建立场等等)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研究中,它却获得全新的阐释和足够的关注,甚至这样说也并不夸张: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1994年陈思和先生在用这个视角考察抗战以后的文学史时,不但高度评价“民间”存在的积极意义,而且还为文学史的研究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启示。王光东就是一位获得启示并以自己的学术成果积极而执著地推进对这个问题探讨的学者。在他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关于民间研究的鲜明特色: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民间审美表达的多样性,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对民间精神资源的强调和对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的修正等等,这些特色在由他领衔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有了新的开拓。作者在谈到本书的研究内容时是这样概括的:“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围内考察民间文化的发生学意义。直接的对象是具有民间特征的叙事文本,以叙事文本为中介,我们考察的主要内容将包括:1.民间性因素在叙事文本中的不同审美表现形式,分析由民间文化到民间审美表现之间的符号及形式生成关系;2.现代文学对民间文学传统的形式继承及创造性转化;3.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与民间客体之间的叙事关系;4.民间的现代价值及其伦理维度。”对于这些内容作者一再强调的是“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而“不能被某种单一的价值尺度所规定和覆盖”。这个强调是王光东等人的“民间”研究的一贯特色,对于研究对象本身来说,这样既符合“民间”的自身特点和精神特征,又考虑到了民间价值立场与各种文化思潮的纠结及复杂的生存状况,也考虑到作家在创作中因个人经验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所作出的不同选择。这样的研究思路也扩大了民间研究的空间,增强了思维的开放性,使之真正能够激发出相应的学术活力。比如在本书第二章“1927-1937:大众化与民间”之中,作者就是充分考虑到“民间”的这种复杂性,并结合文本来阐述不同文化观念的纠结。1927年至1937年这十年,上承五四,下启抗战,是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最关键又非常微妙的时期,在这样的转换时期,民间文化形态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发挥中介作用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对此,作者首先区分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形态与五四启蒙时期的不同,考察了他是怎样与政治性、革命性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从传承关系上,作者梳理了他与胡适、周作人、鲁迅等人启蒙者民间观的差异,与李大钊的民间观的前后承继关系,指出了这两种民间观的转换和差异:“由人性的、个性的、文化的启蒙转向了阶级的、政治的、革命的启蒙。”但在作者的这种研究中,没有止于这样的结论并用它“概括”掉某种文学现象,而是以具体的文本来呈现出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的自身特点和丰富性。由此,作者又区分了“民间想象”与“想象民间”的不同。指出老舍和沈从文等自由作家不是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来理解民间文化,而是从民间的角度去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思考文学和人生的意义。而在对艾芜创作的考察中,研究者充分意识到“针对民间性的叙事文本,如何摆脱单维的价值判断去理解和表现民间——这事实上对作家叙事主体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实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和要求,正像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虽然作家并不可能完全从叙事中退隐,但是作家可以与民间的各种声音一起形成一个开放性对话结构,而不是毫不掩饰地滑向一极。”这种作家与民间的关系可以置换为研究者(本书作者们)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这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也是他们在处理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最大的特征,这样避免了对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的遮蔽,同时在互相咬合之中,更为真实更为坦诚地表达了研究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特色。 在这一前提下,本书的另外两个特色也不容忽视。一是它从民间的视角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常”与“变”,是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视角。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抓住了每一个阶段文学形态的总体特点,也论述了民间文化掺入的独特性。陈思和先生在考察文学史的时候强调抗战以后的“民间”特点,本书作者又将这一考察时限前推到五四并综贯20世纪中国文学,在这么长的时间段看“民间”风起云落,能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民间”的独特魅力和所蕴涵的精神能量。二是选择有特征的研究对象和文本来考察民间审美的多样化。探讨民间审美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难以将一些问题厘清和深入,作者不尚空谈,总是深入到具体研究对象和文本中去发掘民间的魅力和意义。比如在考察五四时期民间与新文学生成的关系时,作者选择了《歌谣》周刊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周刊的研究,以往多从民俗学的意义上考察,鲜有从对新文学生成作用的认识,作者考察了“歌谣”作为新文学资源,与早期新文学理论建立的关系,特别是对于早期诗歌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影响,于此作者深入地分析了刘半农的创作与民间歌谣之间的复杂关系,呈现了新诗从观念的确立到形式的选择和文本时间的孕育过程。如果说对于民间研究,我们还有什么期待的话,就是这样深入文本和民间叙事原型之间内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对此西方学者有着非常切实有值得研究的成果,相信也是我们此类研究应当深入的方向。 原载:《文学报》2007-12-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