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莱辛的《金色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梅 参加讨论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而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金色笔记》通常被视为她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打破了莱辛以往所采用的按时序叙事的写作方法,从数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表现女主人公安娜·弗里曼·吴尔夫的生活。全书以名为“自由女性”的第三人称叙述为框架,故事分为5个小节,讲述安娜及其女友莫莉的生活和事业。每两节之间夹有一连串所谓的“笔记集”,内容取自安娜的4个笔记本(即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如此反复4次,在最后一节“自由女性”之前还插入了一个独立的“金色笔记”部分。如此结构方式,颇似多层的夹心蛋糕。
    黑色笔记本中记载着女作家安娜年轻时在非洲的生活,特别是她在当地一个左翼小团体中的活动,以及因此历经的幻想、激情与失望。红本记录着与政治有关的事。黄本中是一束草稿,描写一个叫爱拉的虚构人物的爱情纠葛和写作生涯。蓝本是安娜的日记,所记的内容包括她为英国共产党的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情形,她退出英共前后的痛苦心境以及与她多年相处的男友迈克尔离去造成的孤独迷惘。
    全书呈一种刻意安排的万花筒式的混乱。读者可以依照原书顺序读;也可打破原有排列重新组合。小说的多重结构是与作品的多重主题相对应的,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矛盾重重的精神世界。安娜和女演员莫莉都是离了婚的单亲家长,各自有工作,独立抚育儿女。在“自由女性”各节中她们每每在莫莉的厨房会面,讨论生活中和思想上的难题。她们一直在苦苦求索,不愿盲从,也不肯随遇而安。然而她们这样的女性并不“自由”,相反却陷入种种困境之中。首当其冲的是思想危机。像许多在上世纪30年代成人的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一样,安娜们曾热忱介入谋求变革的政治活动,后来却因种种原因,被失望和疑虑所折磨。但另一方面她们对资本主义现状仍多有批评,不能无视世间的剥削压迫、冲突动乱而心安理得地吃一份中产阶级的黄油面包,对世界大同的理想和对左派事业仍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联系。由于思想上的惶惑,她们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信心也几乎消磨殆尽。
    在私生活里“自由女性”们也进退维谷。就像“黄色笔记”中那位爱上了有妇之夫的爱拉,她们不愿做老式的贤妻良母,又尚未摆脱渴求保护和依傍的心情;既要应对男友离弃或“不忠”时自己油然而生的嫉妒心与失落感,又要对付把她们当作候补消遣物的那些妻儿俱全、功成名就的“体面”男人。养育子女是另外一种挑战。安娜的女儿决心反母亲之道而行之,上寄宿学校,做从众随俗、循规蹈矩的“正常人”。而莫莉的儿子则既继承了母亲们的激进思想、批判精神,又继承了她们的惶恐疑惑。他时而愤世嫉俗,时而消极绝望,以至企图自杀,造成双目失明。安娜深感自己被困于矛盾之中,人格分裂,无所适从,于是求助于一位绰号叫“甜大妈”的心理医生,向她吐述自己的焦虑,描述各式各样的梦,并倾听她的分析。
    《金色笔记》一书精心构思的多重奏式的复合结构,与作者早期作品的传统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照,常被认为是莱辛对文学和小说的一种再思索。
    在这篇小说里“故事”被打成了碎片,分裂成许多片断的记录和叙说,其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具有权威性。“自由女性”从传统的全知角度以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描写安娜和莫莉的生活,但是安娜的4个笔记本表明,人的思想和活动是如此多面化,不可能被干净利落地收入任何“全知”叙述中。“虚幻”与“真实”的界限和关系也变得难以确定。
    在《金色笔记》里,形式是和内容融合一体的,讲述了四分五裂、迷惑不安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笔记本中支离破碎的片断记述又都具有“真实性”: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或表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困境。安娜们作为具有正义感的独立不羁的“自由女性”在思想上和实践中都无所归依,彷徨苦闷,但又不肯就此彻底放弃。安娜的一本本笔记就记录了她们痛苦徘徊的思想轨迹。
    原载:《人民日报》2007-11-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