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约翰·欧文:像狄更斯一样讲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余扬 参加讨论


    “好故事是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可谓写作的基本常识。惟其如此,当我们看到美国当代作家约翰·欧文在不同场合不厌其烦地强调故事在小说写作中的重要性时,多少会读出一点复杂的况味。“我是一个19世纪传统的追随者,那时候主题思想很重要,性格在情节过程中发展,主人公和我们一同成长。”“作家的任务就是身历其境地设想每一件事,使虚构也能如个人记忆般栩栩如生。”在出版于1998年的长篇小说《寡居的一年》中,欧文还借角色之口重申他的创作观,书中一位成名作家宣称:“一本小说不企图解释任何事,就只是一个故事。”
     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先锋实验写作盛行的时代,欧文反其道而行之,以“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编织一幅幅关于纷繁复杂的现代世界的立体图景,却获得了众多名家的交口称赞。读者常把他与狄更斯、沙林杰等重量级小说家相提并论;于去年过世的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冯内古特称其为“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将他视为自己最喜爱的作家。他的小说不仅受到欧、美、日、德书评界的推崇,更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而由于作品戏剧性强、情节精彩细腻,欧文还搭上了好莱坞的“顺风车”,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经他亲自改编、米高梅电影公司发行的同名电影《苹果酒屋的规则》(又译《总有骄阳》),获得2000年两项奥斯卡奖及另外五项提名,欧文为此也赢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上海译文出版社几年前就出版了他的这部小说。近日,《寡居的一年》连同他的成名作《盖普眼中的世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似乎预示着新一轮欧文阅读热潮的到来。
     利用有限的空间讲述各种人性故事
     因为故事的复杂微妙,即使用最精练的语言复述欧文小说的故事,都需要很大的篇幅,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有关欧文作品的介绍,都逃不开大段大段对其故事的转述。然而通读欧文几部小说后,我们就会发现他的题材其实有着很强的局限性、自传性。作品中通常有一座大宅、一个无父的孩子,总是有婚外恋,总是有个作家。故事通常发生在新英格兰,有着古怪的配角及道德理念。无怪乎他的作品被形容成一幅“常春藤名校气质的费里尼式世界图景”。但环境的局限性并不妨碍他和读者沟通,故事元素的雷同也不会有老调重弹的单调。欧文的独特就在于,他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来讲述各种人性的故事,赢得五湖四海读者的共鸣。《为欧恩米尼祈祷》讲述的是人的信仰问题;《新罕布什尔旅店》讲述的是如何面对心底的阴影和手足之情;《苹果酒屋的规则》则针对有关堕胎的社会问题……
     即使在近期大陆推出的两部长篇中,《寡居的一年》在很多方面都可视为《盖普眼中的世界》的翻版。两书的主要角色都是作家与编辑、拈花惹草的父亲和一群苦闷的弃妇,父母为了弥补在车祸中失去的儿子而生育的女儿,年长妇人与年轻男孩通奸……重复出现的元素不胜枚举,使人无法相信这仅是巧合。然而,这两本书却又真的是讲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其实,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欧文对自己作品的这种特性,做了很好的示范。盖普给孩子讲床边故事,一个故事可以有无数个版本,只要听众提出质疑,讲故事的人就随时修改。对欧文而言,“真实”取决于听到的人是否相信。我们生活在今天八卦、假消息充斥的世界里,天天有“罗生门”上演,早已见怪不怪。欧文高明的是,对他而言,“变动不居”不仅是人生的真相,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玩具和阅读乐趣的来源。
     题材紧密联系当下美国社会现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讲故事的能手,小时候却患有严重的阅读困难症。欧文作品的题材多涉及失踪的孩子或缺席的父母,这显然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他1942年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艾克斯特。在他出世之前,父母离异,6岁时,他的母亲再婚,其丈夫领养了欧文。于是,欧文跟着母亲和当历史教师的养父长大成人。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也不曾萌发过寻找生父的念头。
     欧文小时候性格内向,所以学业平平,但他很早立志要当作家。在写作生涯之初他认为自己缺乏天分,但他强迫自己重写,决心要成功。在新罕布什尔大学学习期间,他结识了年轻的南方作家约翰·杨特,两人的交往进一步增强了欧文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不久,他获得一笔去欧洲学习的奖学金,他选择了地处维也纳的欧洲研究学院。这段求学经历为他的长篇处女作《将熊释放》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1981年,欧文与第一任妻子离异。在他母亲看来,经历了婚姻不幸的欧文应该能够理解她与他生父之间的恩恩怨怨,于是交给他一扎信件和剪报。欧文从中了解到,二战期间,他的父亲曾经服役于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奔赴亚洲战场作战,可不幸的是,他驾驶的飞机在日军占领下的缅甸上空被击落,他和其他的机组成员下落不明,直到四十天之后,他们才奇迹般地徒步抵达中国。父亲这段死里逃生的不寻常经历被欧文写进了《苹果酒屋的规则》中,顺理成章地成了故事主人公华力·华辛顿的英雄之举。
     要在关于欧文简单的生平介绍里,找出他选择追随十九世纪写实主义创作传统的缘由是徒劳的。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医学(科学)证据认定欧文的选择出于他个人那神秘的病症使然,作家的创作自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欧文认同的宗师是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他自称为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作品的题材却紧密联系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现实。在《苹果酒屋的规则》中,既有对穷人生活的细致描写(如孤儿、黑人),也有对现代文明的诙谐指涉(如汽车影院、温水游泳池、费里斯转轮),还有对历史事件的微妙影射(如大选、战争、麦卡锡主义)。很显然,遵循传统的写实主义创作路数,有助于欧文在小说中传达出足够丰富复杂的社会内容,然而面对他在小说写作中有什么创新之举的诘问,欧文交出的又将是怎样的答卷呢?
     事实上,我们很难想象要欧文仅止于对写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亦步亦趋,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在他的写作技法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小说的布局。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中,娴熟地运用分叙、插叙、补叙等技巧,在大起大落的场景之间游刃有余地来回穿梭,驾轻就熟地操纵着画面的切割与连接、情节的转折与拼合以及主题的阐发与过渡。无怪乎中国台湾作家张大春通读其作品后发出这样的慨叹:较诸他心仪的前辈狄更斯,欧文更绵密、大胆地运用这种岔题、插叙的手法编就一种十九世纪写实主义大师们所无从想象的“乱针绣”般的布局,让一个繁琐复杂的现代世界有了属于它独有的叙事风格。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不少作家的写作都凸显了这种回归传统的趋势,这是否意味着在小说技艺的求索创新之后,文学写作又“退回”到了原点,诚如欧文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好故事是好作品的必要条件。”
    原载:《文学报》2008-07-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