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我的诗是心灵的碎银”——记女诗人茨维塔耶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龙飞 参加讨论
茨维塔耶娃6岁开始写诗,16岁发表作品,18岁出版诗集,19岁放弃学业到诗人沃洛申主办的“创作之家”,专攻创作。她接连出版了两部诗集,充分显示出才气,引起文坛瞩目。
    她在“创作之家”结识了大学生埃夫伦。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终身伴侣。但他们只拥有十分短暂的幸福时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埃夫伦应征入伍。十月革命时他所在部队被红军击溃,他本人生死不明。茨维塔耶娃焦虑万分,但没放弃创作。她写了数以百计的抒情诗,还有好几部长篇叙事诗和诗剧。1921年和1922年出版了两部诗集。她的创作已臻成熟,在诗坛的地位也已确立。
    爱伦堡出国访问时得知埃夫伦在布拉格读书,便马上告诉了茨维塔耶娃。她欣喜若狂,携女儿出国,同失散多年的丈夫团聚。初到国外,茨维塔耶娃受到俄国侨民作家的热情欢迎,几家出版社争相向她约稿。两年内她出版了6部诗集,刚过而立之年已登上事业的巅峰,成为俄国流亡作家中的佼佼者。她满怀雄心壮志,着手创作大型作品。
    不久儿子穆尔出生。为了爱子的教育问题,她没等丈夫毕业,便带着儿女移居巴黎。埃夫伦毕业后也来到巴黎,但因病不能工作,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茨维塔耶娃的肩上。
    女诗人在巴黎的处境每况愈下。因为她那孤僻、高傲的性格,也因为她对苏维埃政权的同情引起侨居法国的俄国人的不满。她写成的诗稿不计其数,但无处发表和出版,不得不束之高阁。全家失去了这惟一的经济来源,只靠女儿阿利娅钩织帽子每天挣5个法郎来维持生活。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在饥饿线上挣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否回到俄罗斯,但我知道直到最后一行诗,我都要写得铿锵有力……”
    在异邦他乡遭到冷遇与歧视,使得她思乡之情倍增,写下许多怀念祖国的诗篇:
    你啊,我就是断了一只手——/哪怕是一双!我也要用嘴唇蘸墨/在断头台上书写:令我肝肠寸断的土地——/我的骄傲啊,我的祖国!
    又如:
    一切家园我都感到陌生,一切神殿/对我都无足轻重,/一切我都无所谓,一切我都不在乎,/然而路上如果出现树丛,/特别是那——山楂树……
    1935年帕斯捷尔纳克到巴黎参加反法西斯大会时来看望她一家。埃夫伦和阿利娅向客人述说了茨维塔耶娃的处境。他们认为她应当返回俄罗斯,因为作为一个诗人,她在巴黎毫无出路。茨维塔耶娃本人也征求好友的意见。而帕斯捷尔纳克一想到祖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担心她回去会遇到一些困难,没敢提出自己的明确意见,她的回乡之梦就这样拖延了下来。
    德国进犯捷克,激起女诗人的满腔怒火,写下著名组诗《献给捷克》。她用笔参加战斗,丈夫和女儿则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1937年满腔热血的阿利娅返回祖国。埃夫伦的政治态度也由中立变为拥护共产主义。茨维塔耶娃同儿子在巴黎无法再呆下去了,1939年终于返回她日夜思念的俄罗斯。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毁灭性的打击便接踵而至:8月27日阿利娅突然被捕,10月10日重病在身的埃夫伦也被抓走。她顿时从充满希望的云端被重重地抛到了绝望的深渊,想到了死。但为了儿子,她以极大的精神力量接受命运的挑战,一面为女儿、丈夫奔走求救,一面从事翻译维持生计。
    莫斯科的一些作家对她十分冷漠,甚至怀有敌意。回国以来她没有住所,一直寄人篱下。她向苏联作协领导人法捷耶夫提出住房要求,得到的答复是:“一平方米也没有”。
    1941年夏,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茨维塔耶娃母子被疏散到鞑靼共和国的小城叶拉布加,在那里她的特长——写作和翻译派不上用场。她请求到作协基金会开设的一家餐馆当洗碗工,但连这个很低的要求也没能获准。再加上儿子自幼受娇宠,脾气蛮横,经常顶撞母亲。凡此种种,使得茨维塔耶娃的精神彻底崩溃,1941年8月31日自缢身亡,终年49岁。
    茨维塔耶娃钟爱的儿子穆尔在母亲死后被作协基金会疏散到塔什干,在那里读完中学。1944年2月刚满19岁的穆尔应征入伍,同年7月牺牲在战场上。后来才得知,埃夫伦在1941年10月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处决。阿利娅则因“里通外国”罪被流放西伯利亚17年,1956年获得自由回到莫斯科时已家破人亡,她痛不欲生。帕斯捷尔纳克不断给予资助,她才活下来,从此埋头整理、注释母亲的遗作。
    茨维塔耶娃死后被草草埋葬。1960年她的妹妹到叶拉布加寻找姐姐遗迹,去她当年住过的房子,访问当地居民。经过认真调查,最终没有准确找到茨维塔耶娃之墓,只能认定一个大致地点,于是在那里竖立了一个简陋的木十字架,写上亡者姓名和生卒年月日。1970年,鞑靼共和国作协在叶拉布加公墓由诗人妹妹认定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巨大的花岗石纪念碑,上面刻着:“在墓地的这块地方安葬着玛·伊·茨维塔耶娃”。
    茨维塔耶娃长期被官方定性为“颓废派”,作品遭禁。直至60年代才解禁,从此她立即成为读者最喜爱的诗人之一。布罗茨基认为:女诗人的创作发展速度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她决不重复别人的旧辙,总是自己另辟新径,一步一步前进,始终不懈地走下去。他甚至断言,茨维塔耶娃在艺术技巧和感情炽烈方面比阿赫玛托娃更具优势。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将她的许多著名诗篇谱成了歌曲,为什么茨维塔耶娃拥有如此众多读者?为什么许多大作家、大诗人和大艺术家都被她所折服?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读一读她在1920年写给流亡国外丈夫的那首诗——《我在青石板上写……》,就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情。这首爱之歌有40多份草稿,是她精雕细刻之作。女诗人说,她写的每一行诗都是心灵撞击出来的碎银,那么这首诗就是银中之银!充满激情——这是茨维塔耶娃的最大特点。而激情之产生则源于真诚。这点同叶赛宁非常相似,她总是真实地、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内心,绝非矫揉造作之辈所能做到。
    此外,茨维塔耶娃总那么朝气蓬勃:
    我剖开血管——生命喷射涌出,/不容遏止,无法回收。/请把碗碟放在下面!/然而任何碟碗都嫌既小又浅。/溢过边缘——流淌进黝黑的土壤,把芦苇浇灌。/我的诗啊,不容遏止,无法回收。/一去不返地喷射涌出。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8-7-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