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从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观解读《杰克逊的困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伍良胜胡晓琼 参加讨论

    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坛上有名的哲学家和小说家,四十多年里共发表了26部小说、5部哲学著作、1部诗集,还创作改编了5部剧作。她不仅是“把萨特式哲学小说引入英国文坛的第一人”,也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把叙事艺术与专业水准的哲学思考结合起来的人”(阮炜等,2004:234)。她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
    Jackson’s dilemma是艾丽丝·默多克1995年所出版的一本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从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观解读Jackson’s dilemma。
    
    (一)小说的叙“事”和哲学的叙“思”的完美结合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点:作家有意识地通过叙事作品来表述思想,表现创作主体倡导、关注和发现的世界观, 她把发表议论、阐发思想的任务分派给了笔下的某些人物,由他们来阐释和图解。在小说的叙“事”和哲学的叙“思”两种文体的张力之间, 默多克借哲理为叙事增加了力度。爱是对个体的知觉。爱的实现相当困难,它指的是某种非自身东西的一种真实。爱就像艺术和道德那样,是对实在的发现。”(阮炜等,2004:215) 在Jackson’s dilemma中,主人公Edward Lannion 与Anna之间的爱,却因为Edward was falling madly in love with Marian, who was madly in love with him. They (Edward and Marian) are going to marry 而被迫中断。Anna伤心地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但由于“Forgive me, I am very sorry, I cannot marry you. Marian.(Murdoch ,1995:26)”一张小纸条而改变,最后经过曲折的过程,让Edward Lannion 与Anna终成眷属。
    

    (二)新闻式小说
    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对人性的理解都不可能再保持原来的模样,一切都成了不可确定的。人们追问人性、寻求自我, 为自己定位。在默多克看来,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作家所创作的小说只能是“晶体式”的或“新闻式”的。她解释到:“晶体式”的小说是“一种描述人类处境的半寓言式小作品, 不含有19世纪作品中那样的‘人物’”;“新闻式”的小说是“一种不成型的半文献式长篇作品,这是19世纪小说退化的结果,它平铺直叙地讲述某个充满了直接经验的事实的故事,其中都是些俗透了的传统人物”。 (阮炜等,2004:291) “晶体式”小说是象征主义对“形而上学客体”的崇拜,希望自己是一首诗,或者试图(常常以神话的形式)传达某种有关人类生存状况的真理。“新闻式”小说则是象征主义对社会制度的关注,是一种松散的新闻体史诗,它的灵感来自社会文献,甚至可能来自某些教条,宗旨就是对现存制度或某些历史事件进行评论。默多克这样评价:当代小说“只给我们东西,或者只给我们道理。我们失去的恰恰是人” (阮炜等,2004:278)。
    Jackson’s dilemma,就是具有“新闻式”小说特点的小说,人们追问人性、寻求自我, 为自己定位,Marian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故事情节的展开也是一种“新闻式”的,就在Edward and Marian准备结婚的前夜,却突然传出推迟婚礼的新闻。
    (三)形式与偶然
    在批判20世纪小说的同时,默多克对19世纪的小说创作却是大加褒奖。她在《重访崇高与美丽》中指出,19世纪小说都体现了一种“非黑格尔特性”,即“它们都含有好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都是“在广阔的社会场景中自然地展现真实人物的多元性”,而且不同的人物是“互为相对独立的意义中心”。再者,这些小说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尊重它们的特殊性、偶然性(阮炜等,2004:271)。人物的所有偶然性都必须得到尊重。偶然性也必须得到维护, 因为这正是个性的本质(阮炜等,2004:285)。”
    小说家要注重生活中的偶然,因为偶然性才是人的个性和生活的本质。她进一步说,当人面对生活的偶然时心中充满恐惧,于是就为它强加上一个“形式”来达到自己认知上的理性和谐。小说家的创作也是如此,在描绘现实生活以及现实中的人时,作家也总是要把偶然的生活装进一种“模子”里,因为惟有如此才容易让人接受。因此默多克说,“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它使作品成为一个微型神话,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我满足的个体”(Murdoch ,1997:294)。它试图通过给原本非规则性的、非统一性的偶然的现实加上一个规则,把它们统一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使“处境得以圆满,人物得以总结”(Murdoch ,1997:285),但是却没有把人类生活和人的个性的不完整性显示给我们,这就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正确理解。
    小说的形式不断地被人物独立的力量所打破,而人物又不断地被作家的创造性的“模式”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同时人物自身的自主性和偶然性又不被剥夺。因此,“理想的小说就是要保持形式和偶然之间的张力” ( Antonaccio ,1996:120)。
    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从Edward and Marian的相爱,到取消婚礼,再到Marian认识那个澳大利亚男人并决定与他结婚,到最后Edward与Anna终成眷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形式和偶然之间的张力,使小说的故事跌宕起伏。
    每一部小说都有只适合它要讲的特别道理的形式,因此真正的小说家不害怕偶然,偶然的存在是小说形式多样化的本质性基础,因为“小说的形式体现的就是艺术的不稳定性和无法改变的多样性,生活的偶然性和近似无法交流的恐惧性”(Murdoch ,1997:96)。
    (四)“美”和“崇高”
    默多克的这种小说观的理论渊源是康德对“美”和“崇高”的论述。康德把美(the beautiful)和崇高(the sublime)加以区别,认为美是产生艺术的源泉,而崇高则与艺术无关。因为:“美是对想象和理性之间和谐状态的一种体验,而崇高却是对想象和理性之间的冲突的体验。美使我们归于恬适,而崇高却把我们的情感搅得四分五裂。”(Murdoch ,1997:208)
    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Jackson为了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引导人们做出正确选择。Jackson体验到了想象和理性之间和谐状态,同时也体验到了想象和理性之间的冲突。这样使Jackson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Jackson的两难境地正是“美”和“崇高”的体现 。
    每一部小说都有只适合它要讲的特别道理的形式,因此真正的小说家不害怕偶然,偶然的存在是小说形式多样化的本质性基础,因为“小说的形式体现的就是艺术的不稳定性和无法改变的多样性,生活的偶然性和近似无法交流的恐惧性”(Murdoch ,1997:96)。
    (五)人物和类型
    根据默多克的观点,小说中的人物是相对于作者而独立存在的,是偶然的。小说中一般排列以下几种人物“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人,他们人数众多,大都沉湎于某种观念和幻想,甘愿在那种虚妄的盲流中寻求某种寄托。他们是一个大的“人物背景”,以群体性出现。
    第二类人物是追求或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人,他们代表的是“权力”,可使别人臣服。
    默多克的小说中还有一种类型的人物,他们代表的是“善”,他们时常以行为和语言来引导、矫正或者惩罚“恶”的行为和思想。默多克小说中人物的“类型化”主要源自她对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的理解。
    以上三类人物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都出现了,比如Montague 、his wife Millie就属于第一类人物;Jackson, Benet就属于第二类人物。Jackson同时也是第三类人物的代表,他手中有一些权力,但他时常以行为和语言来引导、矫正或者惩罚“恶”的行为和思想,引导人们做出正确选择,当然也包括他本人在内。
    理念可以使人能从某个角度看见物,善则可以使人从理智上把握物之本身(Murdoch ,1997:4)。默多克所理解的“现实”有两种:
    其一,“现实”是历史的,是人的理念下的一种真实;
    其二,“现实”是超验的,是一种客观实在。
    惟有“善”可以引导人把握客观的实在,是不可见的,虽然它具有使我们经由它看见其他物的作用,却不是一种人肉眼可见的客体,而是人们生活中像真理那样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真实而又绝对存在的。它是一种包含有道德价值的形而上学的结构,隐于人的道德生活中,虽不可见,却真正是知识的源泉和人存在的根本。默多克对“善”的发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是她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反思。“善”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体现得十分充分。Jackson的两难境地就是“善”在道德生活中的体现,也正是Jackson的“善”才引导年轻的男女作出他们的决定。
    
    

    (六)无我境界
    在英国文学或英国现代小说史中, 默多克的名字很少被列入“女性作家与女性题材小说”之列,更没有被冠以“女性主义”的标签; 如果说女性主义作品主要关注的是女性问题,即女性的经验、女性的地位、女性的意识、女性的语言等等,那么,默多克的小说所关注的则是人的问题,即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与表述的关系,以及善和美的本质等问题。因此她的小说创作无论是在题材还是在叙事话语上都超越了女性性别的“小圈子”,真实地描写了那个人人都必须面对的“大世界”,即男性和女性共同拥有的世界。她的名字总是被归入“实验小说”或“讽刺寓言小说”的行列,并且总是同塞缪尔·贝克特、安东尼·伯吉斯、威廉·戈尔丁、约翰·福尔斯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实验小说家相提并论。
    默多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身为女性作家却不刻意从女性的视角、不用女性的声音去叙述故事,并且她小说的叙述者和主人公大都是男性。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主人公Edward,Jackson , “Uncle” Tom 都是男性,小说都是以男性的声音叙述故事,女性的声音总是只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
    她在叙事手法上主要采用了“书信体”和“对话体”的形式来避免作者的直接现身,让人物尽情自我演绎。她以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就某件事所进行的多封信件交流,或一个人与多个人的信件交流,来隐匿明显的线性叙事,力求把人物思想的变化加以显性描述,使之内心活动外在化,因此,书信的“共时性”叙事充分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再者,默多克还以人物精神活动的其他形式(如梦境、内心独白等)来展示他们的世界观或所持的意识形态。
    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也使用了“书信体”和“对话体”的形式,从而避免了人物直接现身,让人物尽情演绎。比如Marian留给Edward 的纸条“Forgive me, I am very sorry, I cannot marry you. Marian.( Murdoch ,1995:26)”,在寻找Marian的过程中,也是根据“书信”展开的,充分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话体”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也使用较多,比如Rosalind 与Tuan 的对话:
    “Tuan, I love you, I want to marry you.”( Murdoch ,1995:164)
    Edward与Anna的对话:
    “So do I .Sometimes it was torture. But I didn’t know what you knew.”
    “And I didn’t know what you wanted.”
    “Really? I came back to see you marry another woman! That was the final torture, the last giving up of all things.(Murdoch ,1995:190)
    这些人物对话力求把人物的观点、思想的变化加以显性描述,使之内心活动外在化。
    另一方面,默多克也不是只以阐释思想形象为宗旨,她并不忽视和冷落小说的故事情节,其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并不在思想性之下。虽然默多克的每一部小说都是以人物之间的爱情来展开的,但任何一部的复杂的感情纠葛都令人扼腕。在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也是是以人物之间的爱情来展开的,但Marian、Edward and Anna以及其他人物间的爱情不是令人扼腕的那种,却不得不思考他们之间的爱情,小说中的爱情令人思索。诚如巴赫金所说,杰出的文学家在创作中不是抽象地描述思想,而是在展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形成的生动过程。所谓的思想形象说到底还是思想者的形象。
    默多克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物的道德观不作评价。小说Jackson’s dilemma中,故事中描述了许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展示了人物不同的道德意识,但作者没有对他们的意识做出任何评价。
    作者就是通过让读者进入人物的内心来创造读者与人物的亲近关系,这种内视角的叙事手段使得读者不受中介的阻碍而直接介入人物的故事。布斯这样写道:“持续的内视角导致读者希望与他共行的那个人物有好运,而不管他所暴露的品质如何。”(马克·柯里,2003:25)
    (七)结语
    默多克的小说世界是多维的,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和研究。她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有着自己创作理念的小说家,一个敢于通过自己的小说探讨哲学问题的哲学家;同时,她又是一个神话编撰家,一个编织故事的能手……”我们只是从几个典型的方面对小说Jackson’s dilemma进行了解读,从而能够更好地阅读、理解默多克的小说Jackson’s dilemma。
    参考文献:
    [1] 阮炜等,20世纪英国文学史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2]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 [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Murdoch, Iris. Existentialist and Mystics [M]. Ed.Peter Conradi.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97.
    [4] Antonaccio,Maria and William Schweiker ed. Murdoch,Iris and the Search for Human Goodness [M].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5] Murdoch, Iris. Under the Net [M]. London: the Penguin Group,1954.
    [6] Murdoch, Iris. The Fire and The Sun: Why Plato Banished the Artist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7] 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Murdoch, Iris. Jackson’s dilemma [M]. London: the Penguin Group , 1995.
    

作者简介: 伍良胜(1970-),男,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文学理论研究。
    

胡晓琼(1967- ),女,湖北宜昌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100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