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多米尼克·奥利:一个勇敢的女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冯磊 参加讨论
《多米尼克·奥利:藏在 〈O的故事〉背后的女人》  [法]安吉·大卫著 袁筱一译 新星出版社出版
    对于世人而言,多米尼克·奥利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对于世人而言,色情小说《O的故事》的名字却是如雷贯耳。不少读者大概仍旧记得,那个叫做O的女人,为了顺从自己深爱的情人而进入了一个城堡。在城堡里,她被动地戴上适合自己的项圈,接受鞭打和喜欢SM的一群男人……在那里,她服从并且安于那种生活,一直到自己的情人将自己转让出去为止。
    需要强调的是:她是爱的。所以,她愿意为了爱而作为祭礼将自己奉献出去。
    我曾经很难理解这个故事,更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人将《O的故事》称作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色情小说”——尤其是,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多米尼克·奥利:藏在〈O的故事〉背后的女人》是一本传记。这本传记的作者是法国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安吉·大卫,因为这本书,大卫获得了2006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如很多读者猜测的那样,该书是一本严肃的传记作品。尽管,这本书的所有话题都是围绕一本叫做《O的故事》的色情小说展开的。在这本书里,法国二战前后那些活跃在文坛上的知名作家们反复出场:让·波朗、埃迪特·托马斯、阿拉贡、安娜·德克洛甚至萨特……这些响亮的名字,都因为这本小说和多米尼克而走到一起。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多米尼克·奥利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并且,这本小说是写给她的情人、著名出版人让·波朗的。多米尼克之所以写作这本小说,并非因为要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或者获什么大奖,她的目的很简单:取悦于自己的情人,并且继续得到他的爱。那一年,她47岁。但是,这个名叫《O的故事》的故事无疑让出版家波朗感到异常有趣。凭多年的出版经验,他认为,这是一部有必要公开出版的小说。于是,这本作者署名为波利娜·雷阿热的书就正式问世了。小说问世以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过,这种轰动并不是公开的,而是得益于口口相传。在巴黎,大家私下里都在谈论一本名字叫做《O的故事》的色情小说,并且私下里猜测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不仅如此,那些体面的读者,往往都指使自己的仆人到书店老板那里购买这本书,然后一个人躲到隐蔽的墙角去进行急不可耐的阅读……
    外面风浪很大,但是,小说的作者多米尼克·奥利却一直静静地审视着外面的反响。她一直在玩“藏猫猫”的游戏,因为采用笔名的方式进行署名,更因为情人波朗的周旋,尽管也有人私下里猜测甚至知道多米尼克就是《O的故事》的作者,但是,她一直安然无恙。长期以来,很多巴黎人大概都没有想到,他们在谈论《O的故事》的时候,小说的作者其实就坐在他们的对面、或者背后,她眯起那双优雅漂亮的大眼睛,暗暗品评着大家对这本书的评头论足……
    这很有趣。但是,一部色情小说的命运显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开始,这部小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双偶文学奖;随后,这本书被有关方面盯梢,让·波朗遭到传讯;再后来,在小说面临查禁的时候,多米尼克·奥利充分展开了自己的交际手腕,让主管当局放这本小说一条生路。而相关官员之所以如此开恩,则据说是出于对多米尼克这位女士的尊敬……当然,如果我们的读者将视线仅仅放在情爱的描写和故事的离奇上,那显然就错了。实际上,《O的故事》在巴黎引发的更多是对宗教和女性自我的关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与女权主义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藏在〈O的故事〉背后的女人》这本传记,不仅围绕《O的故事》展开叙述,更重要的是,作者试图通过这本小说将多米尼克作为一个评论家、女权主义者、情人以及色情小说作者的一生全面展示给大家。作为读者,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的,还有多米尼克同性与异性的爱情,以及二战前后整个巴黎出版界和文化界的裂变与分崩离析。
    多米尼克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世人关注女性的权利。尽管很多读者在阅读《O的故事》的时候,看到的更多是色情,但是,更多的人却因此认识到了女性体验和女性视角的重要。当然,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多米尼克·奥利是一个聪明的人,几乎一直到死,她都没有公开承认自己就是《O的故事》的作者。她喜欢神秘,“这一切要等我不在了才会发生,就让那些人自娱自乐去吧”。她说。
    这个女人,和她的小说一样,简直就是一个谜。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10-0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