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直面生死的自我重逢 ——读心理小说《重逢》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郁清 参加讨论
 《重逢》[荷]西蒙妮·凡·德·弗拉戈特著 高一雯译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重逢从来都是一件与孤独有关的奢侈性追溯,它能够在一瞬间凝聚那些美好或痛楚的灵魂记忆,也能在重逢前的漫长等待中,使你支离破碎,分裂出无数的你,离自己倏然远去。我们大抵缺乏此般灵肉分离的体悟,而《重逢》的到来,却是一次穿越文本,真正直面生死的自我重逢。
    《重逢》的选材和当代欧洲的社会背景有着极大关联。以寻找失踪女孩伊莎贝尔为主线索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可以让人猜测结局,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心理治疗经历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现实世界中凡是失忆者参与的失踪案件,其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凶手的选择性记忆而造成行凶失忆,只是读者都不愿相信以善良标榜的莎宾娜是凶手。由此,在不相信与逐渐证实中,阅读趣味此起彼伏。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当下欧洲诸如法国女孩爱斯黛尔·穆赞失踪案、英国女孩马德琳·麦肯失踪案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在如此大张旗鼓寻找失踪者的社会环境下,作者西蒙妮不知是否用自己的笔触对此做出了一厢情愿的解释,又或许《重逢》只是一个用来安放自我灵魂分裂的场所。总之,《重逢》执果索因的写作手法,以及让读者用常识就可以猜测的结局设置,颠覆了我们对心理悬疑小说疑云重重、难解难分的阅读印象。西蒙妮用平淡的生活营造了一场足够严重的心理危机。《重逢》强调的不是悬疑成分的惊悚,而是直面自我,寻找真实的自己的过程。正是《重逢》平凡中的不凡,使之成为获2009年诺奖得主赫塔·穆勒推荐的心理小说。
    《重逢》中的女人们都是在西方多层人文意识形态下压制出的经典女性形象。主人公莎宾娜·克罗斯是一个看似正常的白领,实为掩藏着一段缺失记忆的“问题”女性。问题起源于莎宾娜儿时的心理郁结。童年时期的不自信、自卑、自闭导致莎宾娜成为一如既往被学校强势团体所欺凌的对象,成年后又再次成为办公室冷暴力的受害者。伊莎贝尔·哈特曼集众多宠爱于一身,玩弄男人与弱者于股掌之间,实则是一个身患癫痫,外强中干的最大弱者。至于蕾妮、泽兹、珍妮则是权欲、妥协、退让三种职场女性的代表。女人们在《重逢》中熙熙攘攘,在让你为她们纠结的同时,也提醒你任何看似荒谬的事件,从来不乏女性的暗流涌动。对于爱情,至少作者西蒙妮用了过多的笔调着墨于莎宾娜,让读者足以为她身边的三个帅气男子而嫉妒。女性们游离于《重逢》中,无形中串联起所有的情节片段。
    《重逢》中的男人们同样是经典中的经典,抑或都不完美。看似柔情实则暴力凶残的奥拉夫,初恋永远纯净美好但已有妻儿的巴特,亲情泛滥但缺乏诚实的罗宾。他们三个都有着俊朗帅气的外表,但成为他们共同致命缺陷的是,他们三人之间的交集——伊莎贝尔。他们都曾对伊莎贝尔顶礼膜拜,最后却在莎宾娜面前矢口否认。这是作者对《重逢》中男性人物的总概括,西蒙妮并没有在小说中集中展示他们,而是漫散全书的微微点缀性的泄露。这是现实,也是对男性“游离”本质的批判。在现实的男女关系中,男性常常是“身体游离、精神游离”的主导者,出轨于爱欲之间,无论是在身体与精神上。
    西蒙妮确实是十足的现实主义作家,《重逢》中的人物都有着两面性,而且时代感与真实感丰腴。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矛盾哲学定理所言,西蒙妮作为作家的自己与她的写作手法是矛盾的。西蒙妮在荷兰以写青春小说著名,而她最负盛名的却是成年小说《重逢》。《重逢》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是西蒙妮却使主人公莎宾娜灵魂分离,而且置之于一些现场感极强的环境中加以描写,使《重逢》蒙上玄幻色彩。因此,对比手法是西蒙妮的代表性写作手法之一。而我,也更愿意称西蒙妮为“矛盾主义现实作家”。
    在当下精神匮乏,人性轰塌等问题凸显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审视自己。如《重逢》的论述核心——“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一般,让自己重新做回自己。
    莎宾娜最终舍弃了自己拥有的一切,以孑然游走于世界的姿态,与自己重逢。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3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