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出版视野中的第三波“日本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柠 参加讨论

    对中国来说,日本人一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本版介绍了最近出版的一系列跟日本有关的图书,并有请日本研究学者刘柠撰写了导读的文章,读完这些书,或许你能对日本有新的了解,而不再只是停留在《菊与刀》——要知道,这本名作的作者居然从未亲临过日本。
    国内的日本问题研究,作为一个学术分野,至少在规模上已堪称“蔚然大观”,单就目前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准而言,其背后显然有出版的推动。这种推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波退潮,一波再起,有种类似“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浪涌效应”。
    出版的三次浪潮
    就笔者粗浅的观察,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国中的涉日图书出版历经了三次浪潮: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为第一波。随着“开眼看世界”的冲动和“文化热”高烧,以商务印书馆的“日本丛书”为代表,一些日美学者的经典著作(如远山茂树的《日本近现代史》和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等)首次“登陆”中国,王芸生的八卷本煌煌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也由三联书店推出;80年代末至2000年前后,为第二波。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及戴季陶民国时代的旧著《日本论》等陆续出版,并长期盘踞图书排行榜。
    从2005年至今,是涉日图书出版的第三波浪潮。这一波的特点大致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广角、深耕:不再拘泥于对单一的历史问题或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个别关注,而是广泛扫描,已鲜有未发掘的“处女地”,且不乏跨学科的成功“越界”之作;同时,对某个学术领域的关注,也不再只局限于那些名头最响的作家和著作,而是向纵深开掘。以纯文学为例,既有对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村上龙等“老炮”的持续性包装,也有对诸如远藤周作、藤泽周平、等“新面孔”的开发。远的不提,仅今年春天以来,坊间便骤然多了不少“日货”(或“谈日货”),且颇不乏精品。
    外国人眼中的日本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的《日本镜中行》和荷兰学者伊恩·布鲁玛的《面具下的日本人》可以说代表了美国以外的西方社会的“日本学”学术水平。作为一本新近出版的著作,前者延续了自《菊与刀》以来人类学者关注日本问题的“学术传统”,作者连不通日语的障碍都与本尼迪克特如出一辙。作为西方学者,作者对日本充满了各种想象,结果自然是有多少种预设,便遭遇了多少个挑战。学者夫妇深入日本腹地,做长达15年的田野调研,拿出了一套破解“日本镜像”的密码。
    《面具下的日本人》在我国也并非头一次付梓,它曾以一个颇商业的书名被包装出版过(《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1989年光明日报版)。布鲁玛显然比麦克法兰更了解日本,对某些东洋文化现象,不仅从表面上诠释,而且对其发生机制问题,往往能从文化心理学的深层做一针见血式的剖析。
    日本人说日本
    出自日本文化学者之手的《何为日本人》,是一部厚重之作。以诸如“何谓(为)日本”、“何谓(为)日本人”这类“大而无当”的问题做书名的书籍,大概全世界只有日本才会有。这本板砖一样的《何为日本人》绝非可有可无之作,作者山本七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出任日本政府的文化高官,见多识广。其研究被媒体称为“山本文化学”。作者以全新的史观和独特的分析框架解释了日本社会及日本人集体无意识中的种种潜规则和隐蔽的遗传密码,不失为对“何为日本人”问题的一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悦读日本生活史
    《图说日本住居生活史》是对日本文化的一个侧面——居住文化的一次精致的检讨。说“精致”,单口说无凭,但“有图有真相”:多达半部以上篇幅的精致钢笔画插图,形象地再现了日本人从史前的穴居生活到村落,到町家,到都城,直至现代城市社区的发展史;从榻榻米到鹿鸣馆时代的“和式洋馆”,到近代工业化时代矿工居住的长屋杂院,带着历史的风尘扑面而来,宛如一个建筑博物馆。对笔者来说,最是附录中收录的建筑名词解释,是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料。
    “深耕”日本文学
    《影武者》和《黄昏清兵卫》的出版,兴许标志着国中出版界终于结束了对日本文学泛泛扫描的草创时期,从此步入深耕阶段。由于前者的作者隆庆一郎是日本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作为其历史小说代表作的《影武者》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时代剧色彩。
    旅日作家李长声精心迻译的《黄昏清兵卫》,是对已故小说家藤泽周平的致敬。国人对这位小说家所知甚少,但在强手如林的日本纯文学界,藤泽却是一位风格卓尔不群,遗世独立的俊逸之才。虽大器晚成,但勤于笔耕,著作等身。虽说是武士小说,但与《影武者》相比,其笔下的下级武士、浪人的生活更贴近今天都市社会的上班族的心态。
    日本《文艺春秋》(2010年6月号)发表纪念藤泽的文章,在一帧作家生前照片旁边,注着一行文字:“我有时会梦想,东西不增,反而一点点减少。就这样,把活着的痕迹逐渐消灭,然后蓦地就像消失一样,生涯戛然而止的话,大概是最幸福的。”寥寥数笔所表达的生死观,令人想到小津安二郎墓碑上的那个“无”字。
    原载:《新京报》2010年6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