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非精英主义的胜利——中国大众网络时代的文化报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谢永祥 参加讨论

       引言:网络文明的兴起
    西方电脑技术一声开机,给我们送来了网络文明。互联网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把信息从四面八方召唤了出来,又把它们撒播到世界各地。这种信息的全球性共享打破了地域、国家、时间的疆界,填平了阶级、性别、种族的鸿沟,使世界最终在虚拟意义上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电脑的发明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电脑作为一种文化而载入史册却是最近二十年才有的事情。正如任何西学东渐总有一个时间差一样,电脑所衍生的文明——网络文化——在中国的出场也比西方推迟了好几年。甚至在十年前,也即是九十年代的中期,中国的经济已相当发展,文化也相对开放,网络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仍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未来话题。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区的中国硅谷中关村虽然在崛起,IT业蒸蒸日上,号称朝阳产业,但此时的一般民众对网络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电脑硬件的水平,至多不过把电脑和电脑游戏(不是网络游戏)简单的等同。
    然而,新生事物的魅力是不可估量的,它的繁衍速度是惊人的。像孢子分裂一样,电脑在经过最初的缓慢衍生后,一下子爆裂扩张起来。电脑迅速走进人们的日常工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上网不再是一个神话,网络遍地开花,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短短四五年时间,也就是公元2000年前后,电脑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已经在各大中小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霸权,并迅速向农村和边缘地区渗透和蔓延。政府部门、企业、公司单位办公的信息化以及个人电脑在千家万户的落地生根,最终宣告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时代催生了网络的精神:一位网民的签名档(个人说明)说得好:“如果我不在网上,那么我就在上网的路上。”在这个庞大的虚拟帝国里,千百万计的幽灵日日夜夜在其中往返穿梭,迷醉其中,乐不思蜀。无法想象是怎样一种魔力,居然让沉寂了数千年的中国人拖着鼠标起舞。仿佛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中国冒出了一亿多网民①,神州一片按键声。尽管我们有理由相信2006年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文化的繁盛时期,但若要说网络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时代则还为时过早。在电脑尚未充分占领农村之前,网络文化的大众化还多少是一个假象。
    尽管网络的大众化还是一个假象,但这种不充分的网络文化的威力已经显著地暴露了出来。它已经在深刻地改变当代人的生活。网络所至,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信息的垄断日益变得不可能,知识的流动和传递大大加速。新兴网民力量的增长,改变了政治经济文化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精英和权威的地位摇摇欲坠,话语中心被消解,话语权分裂撒播到了网络的各个角落,并自下而上挑战传统的权力格局。
    也许现在对网络文化的大众化进行价值评判还操之过急,但对当下的网络文化现状作出描述确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职责所在。我将重点考察网络写作、网络爱情、网络名人和网络政治四个方面,力图揭示出当前中国网络文化的一般现状,而经济和电子贸易等则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一、网络写作:一种全民的写作运动
    如果单纯从技术层面考虑,那么当然,网络的软件构成要素就是程序和编码。如果从操作界面来说,我们所能看到的一般就只有文字和图片(当然也包括视频和声音)。因此,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所有的网络活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的活动,而支撑网络活动的无非就是书写:是书写使得网络的交流变得可能。网络的开发者固然用语言在书写故事,网络的运用者——网民——又何尝不是在写作:发帖(粘贴文章)是写作,跟帖(回复作者)也是写作。写作如果不是网络维系的唯一手段,也是最主要的手段。理论上我们当然可以把所有的书写者都看成是后现代意义上的作者,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那些在屏幕上闪闪发光的文字,哪一个不凝结着发文者的心思呢?甚至那些以传统文学观点来看最了无意义的呻吟和嘟囔都是网民心态和心情的反映,都打上了时间的印记,具有日记体般的文学属性。“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是一股清新自然的平民写作潮流。
    一亿个网民,就是一亿位作者。网络会留下他们的痕迹,因为他们曾经留言。任何时代都没有见证过这么多作家,同样,任何时代都不曾涌现出这么多庸才。这是一个全面平庸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主流的年代。当“什么都没关系”、“怎么做都行”成为网络主导意识形态之后,深思熟虑自然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庸俗的时代产生庸俗的作家,但问题在于没有人以庸俗为耻。高雅还顽固地盘踞着它的领域,但它的伟大荣光已经失却。古典主义文学那种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在浮躁和喧嚣的网络环境中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就是现代主义文学那种精美的画面也难以重现。一切都那么现实,现实生活原封不动地搬进了网络的写作。这是一种比机械反应论还要懒惰的写作方式。平常人的生活,平常人的观点,我们的网络文化创造者有自己的信念:因为真实,所以珍贵。网络文学因为其天然去雕饰而获得了合法性。
    每个人都在拼命地书写,其中当然也不乏偶尔浮泛出来一些精辟的只言片语。中心是没有的,或者说“我”在哪,哪里就是中心。写作的中心无处不在,因而也不在任何地方。这是一个作者过剩的年代。作者的过剩导致文字的过剩,一时间多少沉渣泛起:那些最为秘而不宣的个人隐私如今以网名的名义揭露了出来,成为公众共有的经验;那些最为无聊的话语也从一个个隐藏在虚拟身份之后的网民口中宣泄而出。星座、算命、灵异事件、情感、婚姻、旅游、购物、时尚、美食、型男索女、流行歌曲、影视……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吸引大批共同的兴趣爱好者集体讨论,集体参与书写一部没有开头、亦不会有结尾的大书。
    经典意义上的作者已经瓦解,拙劣的文字也可能赢得巨大的网络声誉。千百万作者为了争取网络知名度而各自为政、相互厮杀,竞争的法则决定了脱颖而出的毕竟是极少数。在这场全民写作的浪潮中,绝大多数人沉没了下去。一般的,一篇文章还没写出来,就已经死去。汹涌的跟帖不会让那些没有特色的帖子(文章)有浮上来的机会。所以成名就要趁早,就要敢于冒险。文字的姿色是无关紧要的,关键在于内容是否有噱头,它是否能够抓住网络读者的猎奇心理。忙碌而浮躁的网民们是不会花时间去读那些老生常谈的故事的。故事必须要新奇,要敢于叫板,要敢于裸露;谁脱得彻底,谁脱得艺术,谁就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并不是所有的帖子都要一脱到底,因为不是所有的网民都是用下半身写作的作家。网络允许多元性,但木子美大师② 毕竟只是其中的一元。很多的网络写作首先是一种自娱自乐。每一个博客空间都如同一个私人花园,为了博得过客的赞誉,他们也舍得花心思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雕饰。但是先天的素养不足和后天的想象力贫乏已经决定至少目前的网络文化是产生不了划时代的巨著了。
    网络社会也许缺乏想象力,但网络并不缺乏原材料。实际上正好相反,这里的文学创作要素是最充足的了。网络有我们这个世界上最浩大、最方便、也最廉价的数据库。网络作家们只要挥舞戏仿、拼贴的剪刀,就可以裁剪出最令人惊讶的文学图案出来。前人创造出了庞大的艺术作品并且透支了我们当代人的想象力,我们在文学的深度上和高度上大概是无法和他们比肩了,那么我们就偷他们的成果,轻轻按动鼠标,对成果加以灵活组装,裹上后现代的大衣,变成我们自己的作品。复制进行得毫不费力,复制之后的组装则纯粹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这样一来,写作的问题在某一种意义上成为了数学的问题。即使最没有文学感觉的人也可以随意进行拼贴的试验。后果是没有的,成果则是自己的,如此划算的买卖,只要是网民都会做。
    文字的写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早就不新鲜。但是图片写作则是一个新生事物。都说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电视电影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毕竟容量有限,网络上面那些无所不包的图片才真正令人大开眼界。只要输入关键字,按一下搜索键,一个会基本网络操作的网民就可以找到各种各样他所需的图片。人们乐意把他们所拍摄或绘制的图片上载到网上,让网友共享,那些商业的或者善意的用户也舍得花力气对这些图片进行整理。这样图片写作者理论上可以轻易找到他所需的图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对图片进行编辑,制造出一种类似于连环画的效果。有时候那些对比强烈的图片编辑在一起所制造的效果是震撼人心的,而后现代的拼贴艺术则能产生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网民们对图片作品的阅读甚至超过了文字。因为无论如何,文字的描述不管怎么逼真,也不如图片直观形象。慵懒的读者抱怨冗长的文字使人生厌,太累,读图就省力多了,何况那些美丽、新奇、匪夷所思的图片是那般的赏心悦目。
    网络写作,重在参与。既然每个人都会做白日梦,每个人都受到利比多的驱动,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利比多化为文字,圆了自己的白日梦呢?网络大潮的冲击,终于使写作这个原来神秘而神圣的职业从神坛中跌落,作家的森严等级结构土崩瓦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每个人都是作家。网络的大众化需要作家的大众化,而作家的大众化最终为网络的大众化铺平了道路。
    二、网络爱情:一种新爱情主义
    电脑文明一声开机,给我们送来了网络爱情。网络像一只无形的温柔手,牵动着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它通过调动一切爱情的要素,产生规模效益,批量生产出无数的爱情,并把他们一一送入了洞房。
    几万年以前,当我们的祖先匍匐于大自然的淫威之下,交媾范围仅仅局限于家族或者氏族之内,他们可曾想到会有这样一天,个人可以和几万英里之外的另一个人,进行爱情的交易?甚至是在几百年前,马车和木船可以使我们跨越一些我们最古老的祖先原先不能跨越的疆界和障碍,但爱情的生产仍然不能摆脱地域的限制。是的,几十年前的那些电脑的始作俑者估计也没有预料到今天这样的局势吧。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好像有一种魔力,一下子从这地底下召唤起这么多爱情出来。有哪个时代能够想象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居然蕴藏着这样巨大的爱情生产力呢!
    首先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使得高速度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成为可能。轮船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跨洋越海;汽车和火车的发明,使得同一个国家的居民交往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过去要用一个月、一年来完成的相亲旅途,今天半天、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飞机和航道的开辟,使超远距离的爱情不再是梦想。新型的交通工具为网络爱情的出现和繁荣提供了亲密接触方式。资本主义和跨国公司发明了新的信息技术,并把电脑推销到了世界各地。一流的宾馆服务和方兴未艾的餐饮业为网恋的全球化提供住宿、娱乐和食粮。这一切最终使得有资本就可走遍天下,哪里有情人哪里就是家园。
    其次是人类思想的解放。几千年来全球性的性压抑,在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在中国,伴随着五四运动,一下子解禁了。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这么多的爱情自由,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敢于走进一切爱情的禁区,品尝一切世间情果。新人类,新新人类,新新新人类,每隔两三年就是一代人。这些新人类们强烈要求打破一切爱情壁垒,摧毁一切道德藩篱,建立一个爱情要素可以自由流通的必然王国。而且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也对思想的启蒙和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人们爱情观念和性观念的更新。人们的观念的进步反过来又推动了网络文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因此,当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网络居民达到一定数量,随着对爱情需求的增加,当旧的恋爱方式再也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多快好省的发展爱情的要求呼之欲出,一种全新的爱情模式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网络爱情,或者叫虚拟爱情,简称网恋。
    网络大大降低了爱情的成本,提高了爱情的效率(前提当然是有余额支付上网费用)。过去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建立起的情感,今天在网络上几天就可以建立,有时甚至只需短短几个小时。不过这取决于个人的魅力和花言巧语的技巧。过去可能要花费昂贵的彩礼和见面费,今天则可以用种种虚拟的网络符号来代替。伊妹儿(E-mail)使书信成为一种奢侈,OICQ或者ICQ及视频聊天使电话成为浪费,手机和短信使有情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保持情话联系。而且我们看到目前网络的成本仍在降低,并且没有丝毫减缓的迹象。
    网络大大增加了爱情的机会,提高了爱情生产力。世界上,两个人,能相遇,不容易,但是网络使这种机会增加了。过去不敢想的现在敢想,过去敢想的现在可以实现了。那个将要和你发生爱情的人往往不再局限于身边的人。她/他可能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也可能是和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陌生人,他/她甚至可能天天和你擦肩而过,但是你们在过去是注定没有交集。今天不同了,网络的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能和任何人存在激情面对面的机会,网络使一切变得可能。不过前提是,这个任何人须是网络社区的一员。
    常规的婚姻介绍所跟其他的常规爱情模式一样,虽然还有着它本身的活力,但网络征婚发展迅猛,并且效率更高。网络征婚的力量来源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封征婚帖,面对着的是数以亿计的潜在求婚者,这个数量是常规婚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征婚帖可以写的更明晰些,征婚的条件一二三四五,写得一清二楚,最后再附上自己的照片(多附几张也可以,甚至更好),在网络上一公布,那么,种种可能性就出现了。应聘者如过江之鲫,其中也可能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那就择优录取。也可能应聘者寥寥,这就要反思征婚帖是否写得有艺术,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又恰到好处的把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搪塞过去。
    向天下发布征婚令毕竟还是比较冒险的事,可能要面临压力、指责和讥讽,那么我们可以隐蔽一点,改用聊天的方式偷偷进行。一切都在虚拟中开始,给自己一个定位,然后扮演自己的角色,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那些平时不敢说的话,那些让人耳红心热的字眼一个个都蹦出来了。我们发现,在网络的那头,那个情感游戏者也并不会比我们保守。一方面是不可思议的坦白、直接,甚至赤裸裸,另一方面则是话语的古战场,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或者情话绵绵,滔滔不绝。在这场爱情的战争中,没有失败者,只有狂热者。参与、享受,心跳、微笑,或者还有着一丝丝想叫的冲动。累了,就戛然而止,绝不用担心后面会有追兵;醒来,就如期而遇,他/她永远会在网络的那一头。
    当我们用情已深,对方也情不由己,或者双方的需求那么强烈,那就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了。现实的享受需要现实的关怀,真正的恋爱从相亲开始。或许可以在地铁的出口等候着他/她的出现,或者走老套的路线,相约在公园前或者西门前,见面地点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见了面,来人有可能会扭身就走,有可能会留下来吃一顿饭、聊一聊天,好聚好散之后从此不再说话,这没什么好怕的。本来就是陌生人,回到陌生人状态又有何妨呢?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不合适。一次相亲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不敢再相亲。网络自有颜如玉,那些抱得佳人归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并且每天都在发生。实际上,那些出去见面之后当晚就不再回来的比例也是挺大的。
    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一次旅游。穿梭于两个城市之间,有种胆战心惊的凄美。如果运气好,情形就大不相同了。长途的劳顿,换来佳人的温言婉语,在异地的城市,建立一个温柔的去处,牵手而行,徜徉于陌生的天空下,夜夜笙歌,缠绵悱恻,乐不思返,于人于己,都是幸事。
    确实,今天看到的是一个爱情需求被制造出来并且空前增加的时代。今天的时代,爱情的更新速度和折旧率都在加快,爱情投机主义分子四处泛滥。这对我们的爱情提出了新的巨大挑战。任何人,如果不想被时代爱情的洪流淘汰的话,都要奋不顾身的力争上游。加强先进性教育,做好爱情保鲜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当然这可能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的爱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不久就会有新的对策出台。
    三、网络明星:审丑时代的到来
    2005年前后,伴随着“芙蓉姐姐”及其“芙蓉教”的兴起和走向强盛,新中国的社会文化取向发生重大转折,一股“审丑”的价值观势如破竹,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既有“审美”体制,并有取而代之之势。这一堪称重大的“文化事件”在令举国人民瞠目结舌之余,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这就是精英文化的终结和恶俗文化的勃兴。
    “芙蓉”是谁,“芙蓉”又是如何取得表演的合法性并走进千家万户、一统江湖的?考察这一文化现象就必须从“芙蓉姐姐”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历史开始。实际上,“芙蓉姐姐”远非神秘,她的经历虽然坎坷却堪称平庸:参加过三次高考,三次研究生考试,北大是她的未圆之梦,清华是她的第二个未圆之梦,而她的最高职务不过是北京某家电子出版社的一个图书编辑。如此平凡的人生又是如何创立傲人的网络霸业的呢?有媒体分析,“芙蓉姐姐成名的原因是因为她坚持不懈地在水木清华BBS上张贴自己的生活照,同时以令人生畏的激情在网上发表了大量与玉照交相辉映的抒情文字。芙蓉姐姐的玉照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施粉黛、不布光影、不挑背景、不饰华服、不择手段,重在以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感展示容貌和身材,这些令人喷饭的照片出自谁手仍是一个谜,如果被考证出来,他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摄影界的埃德·伍德”④。
    几张挺胸翘臀、偶尔露点乳沟、高度扭曲的S姿势的照片,模糊不清的舞蹈视频,配上自我赞美的文字,这就是“芙蓉姐姐”的全部身家。这样微薄的资本要扬名立万,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其顶多也只能混个地方艺人或者区域性名人的身份。但是她的极端自恋品质,在这个时代却是恰逢其时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为各种鬼鬼魅魅的沉渣泛起创造了条件。这些时机包括,中国已经培育出了发达的网络市场(这个“发达”指的是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绝对上网人数,基数稳定并且在稳步快速增加),中国已经出现了大批有闲阶级(有闲阶级中最核心的力量又是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在万泉河两侧的清华、北大,网络密集、发达、快捷,依托中关村太平洋市场和海龙电子大厦的廉价产品支撑和两大高校的信息技术支撑,电脑的普及率非常之高,基本上实现了人人可以上网,随时可以上网,并且可以快速上网。可以说,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芙蓉姐姐”的表演提供了全国性舞台。
    但是以上两个硬条件——上网人数和电脑普及率——并不够成催生“芙蓉现象”的充分条件。我们论及“芙蓉姐姐”的一夜成名,清华、北大高校的BBS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BS本身也是具有转折意义的网络文化事物。如果说电脑的出现为“芙蓉姐姐”提供了技术平台,那么BBS的成熟则为其提供了文化平台。BBS具有开放、兼容、信息量大和流通速度快等众多特点。早在“芙蓉”成名之前,BBS已经成为了大学信息集散点,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感情,表达观点看法的主要阵地。由BBS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相近但不相同审美取向、使用相同但各具特色网络语言的网络精英。精英们久受周星驰无厘头搞笑文化熏陶,充分吸收了《大话西游》⑤ 的精髓(不要忘记《大话西游》也曾红极一时,它曾一度主导当年话语模式,奠定了当代青年/少年的文化意识,成就巍然大观的“大话西游”现象)。他们极尽插科打诨之能事,将周星驰精神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这就是恶搞文化,或称无厘头文化。十几年港台娱乐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吴宗宪等开创的恶意玩乐路线,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以及其他休闲栏目和杂志,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些现代和后现代区域和领域,我们进入了一个玩乐社会,众多的玩家共同缔造了一个“闹世”,一种大众化狂欢。这种社会休闲风气为各种“邪门歪道”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达,又加速了新文化的传播。
    当社会风气已经糜烂如此,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变得开放宽容,物质技术基础和观众基础都已经具备,“芙蓉姐姐”母仪天下的时代就来临了。“芙蓉姐姐”就是恶搞文化的产物,或者说是“牺牲品”。生活的无聊和理想的失落,使当代的大学生无意于前辈学人的那些“宏大叙事”。制度的严密使任何现实的群体政治反抗都不可能。大学精英们能做的就是“向内转”,放弃“解放叙事”的天下抱负,去政治化和去精英化,用后现代的“反讽”和“戏仿”话语来对抗威权政治,并用手中掌握的现代的技术创造出各种个性化的作品,在轻松搞笑中创造出幽默,然后在耸肩一笑中忘却生活的忧愁和课业的压力。去除了天下抱负,我们的大学生们更注重的是当前和此刻的享受以及远离政治行动。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推动下,《机车女孩》、《机九系新闻乱播》、《自习》、后舍男孩,以及最近在网上网下都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⑥ 等网络搞笑文化产物相继出笼并且都红极一时。上述作品都堪称网络文化的登峰造极之作,引发了大量同类作品的跟风,一度主导网络文化走向和当代大学生文化品味。
    “芙蓉姐姐”的成功同整个大学生文化心理有莫大的联系。在其成功的因素上,“芙蓉姐姐”和上述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芙蓉姐姐”是个活人,她是一部活的作品,她可以不断制造花样(实际上她一直在制造花样),形成连续的反应,扩大影响,保持她长盛不衰的地位;网民也可对其进行阐释和演绎,或者对号入座,模仿“芙蓉”的行为或者挖掘自身的表演潜力。而清华、北大的国内声誉又给“芙蓉姐姐”抹上了神话色彩,极大地增添了她的吸引力。国人不仅仅是对“芙蓉姐姐”好奇,也是对清华、北大的好奇,对这两所大学学生精英们群体无意识制造出这样一个让人震惊的网络怪胎的好奇。这种审美期待和结果的极大反差,形成了一种“大跌眼镜”的效果。后果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可以说,“芙蓉姐姐”的成名是建立在清华北大审美品味牺牲的基础上的。而媒体的八卦本性又最终使“芙蓉姐姐”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去赢取更多的教众,催生新的“姐姐”,形成今日“北芙蓉”、“南菊花”和“超级女生”鼎立之势。因此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网络时代、BBS的温床、媒体的八卦取向、消费时代的狂蜂浪蝶气候以及人们对政治的厌倦和对休闲的渴望,合力造就了一个个具有表演癔症的“丑尤物”的当红。
    至此,我们已经大抵分析出“芙蓉现象”的起始终末了,那么这种现象意义何在?“芙蓉”连篇累牍的占据原先只有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或者影视天皇巨星才能占有的媒体聚焦,至少表明了精英主义的失势。“芙蓉姐姐”不是精英,“芙蓉姐姐”仅是一介喜欢表演的“舞女”,“芙蓉”的成功说明了平民主义的胜利。“芙蓉”这种个人化的表演的成功,极大满足了那些暗地里想裸体周游世界的世人的欲望,大大激发了国人的表演决心,使那些表演欲望强烈而又无经济、政治、色相资本的人看到了希望。不仅如此,“芙蓉现象”的流行还对原有的审美意识形态形成了致命打击。一方面,那些经典的美女美男和其他美的事物固然还具有让人赏心悦目的魅力,并且占据道德主流,另一方面,原来那些处于边缘或者被压制的审美形式(也即是那些原来被定性为丑的、道德上不可接受的表演和事物)向中心发起进攻并占据了前台。原先那些被认为是丑的形式成为新的审美要素,丰富了审美内涵,剧烈的改变着固有的审美格局。这种变化不涉及政治,不对执政党的执政根基构成威胁,也不对社会道德稳定构成破坏,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这是一种个性化的表演,又存在公众的可能性,是民主的胜利,个性解放的胜利,也是性解放的继续和深入。一切向往个人自由的人大可不必畏惧,而是应该欢呼拥抱个性化社会和多元文化共生时代的到来。
    四、网络政治:草根民主的和平崛起
    当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迅猛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央的决策者们为寻找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突破口而上下求索的时候,一件“小小”的悲剧发生了。这就是2003年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这位武汉大学毕业青年孙志刚因未带身份证,在广州遭公安、收容所人员殴打致死案传到网络,立刻引起了网友广泛的关注。在强权面前,生命如此脆弱,这怎能不让网民们愤怒。无数的发文和跟帖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并最终惊动了高层。针对这一无辜致死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6月18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同时废止二十多年来的老收容遣送规定即《收容遣送办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不幸事件。“孙志刚事件”的处理结果标志着网民作为一股独立的力量从此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因为网民本草民,富有幽默精神的网民就发明了“草根民主”这一术语,来形容网民们人微言轻而不忘民主大义。此后,网络舆论又先后揭露了黑龙江苏秀文宝马撞人案内幕、辽宁省特大黑社会头目刘涌案改判死缓内幕,再次惊动高层,对这两起案件进行彻查。这几起事件大大鼓舞了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网民监督成为继新闻监督之后的一股新兴监督力量。以至于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专门提到:“两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他们通过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给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⑦ 显示中央对网络民情民意的殷勤重视之意。
    那么网络监督力量的源泉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就是网络本身的特点。这就是网络的大众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信息流动和传播的快捷。网络的大众性保证了民众的参与,每一位网民的发言都代表一份民意,并且每一位网民无论现实地位如何不平等,至少在网络的话语权方面拥有可操作的平等权利。而开放性则对网民的言论事实上成为了一种保护。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在网络这块与现实生活相比近乎绝对自由的领地里,意识形态的控制是鞭长莫及的了。在这里,奉行自由和民主的精神,除了法律所明文规定禁止的言论外,网民几乎可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在这里,书报检查制度更主要的是一种事后检查。网络屏蔽手段也许可能对网民的言论构成障碍,但成熟的网民知道如何规避检查。宪法赋予人民的种种权利在这里得到最大实现。我们甚至可以说,网民们所遵循的唯一共同底线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络王国里宽松的气氛是最适合公民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了。开放的网络培育了独立的公民,独立的公民做出比较合乎是非的判断。这就使网络的言论具有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真实性。再就是互动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前的电视广播报纸一般都是单向流动的。而网民则不但可以读文,还能够发文。他们手中的话语权同样有力。网民不但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开放性和互动性保证了信息的来源不再人为地被垄断,多个角度、多方印证可以最大程度的揭穿谎言、接近真相。最后,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流动和传播方便快捷的天然优势。在我看来,网络实际上已承担起进一步启蒙的作用,因为现代性在中国仍是一个没有完成的进程。网络平台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已经打破了主导意识形态的主流叙事,使信息可以及时地安全到达任何一个网民,而受到这些知识武装的网民,反过来消解了话语中心。
    第二,就是中国民主本身的特点。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除了全民公决外,网络民意就是最大的民意了。也许有人批评网络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如它不能代表农民,因为农民是极少上网的。代表者,利益的代表也。而网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的家人和亲属是真正的农民,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具有完全一致的政治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民是更具有民意的。
    但与其他民主诉求方式不同,网络的民主又是一种十分和平的民主。网络的虚拟性已经从根本上取消了暴力的可能。当然言语的暴力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毕竟比现实的暴力要温柔的多。通过虚拟的游行示威,通过最大范围内的网络集会,通过自由观点的激烈争鸣,虚拟的世界汇集起巨大的民主力量,化为现实的政治行动,为自由摇旗呐喊,为社会平等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汹涌造势。形形色色的论坛、社区,铺天盖地的小道消息,于是一种真正的民主——草根民主——就诞生了。每个公民都无须再去寻求代表的庇护,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喉舌,都成为了知识的制造者,成为了自己的代表。
    草根民主的崛起,迅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民主生态。精英议政的模式受到了挑战,现实政治的金字塔权力图景受到了挑战,也化为网络的平面权力结构。等级制度的瓦解,解除了罩在精英头上的神圣光环,甚至精英本身也在网络这面照妖镜的照射之下,现出了丑恶的原形,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就是其中一个可敬的明证。在这样一个市民社会不发达的中国,公民意识薄弱,平民政治力量分散,网络就成为了整合力量的当然利器。网络的出现充当了新的舆论阵地。君主制、代议制、普选制都不如网络政治集思广益。网络几乎成了最大的民意。网络的力量已经表明,精英主义的失败难以避免,而平民主义的胜利乃是大势所趋。
    结语
    现实是复杂的,网络比现实还要复杂。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只是网络世界的冰山一角,只不过粗浅地涉猎了网络文化、情感、政治的某些片断。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有无数不可为局外人道也的秘密,但是网络的大众性是毋庸置疑的。大众网络文化已经走出网络,拥抱现实,并改造现实。不过,包容的网络,注定了百花齐放的格局。甚至在最为进步的网络世界,封建余孽仍在积蓄力量,而现代文化则四处出击,驱逐传统势力的影响;各种派系,各种集团、社群,各个组织机构,都急于在这个无边的新兴帝国开疆裂土,建立自己的版图。但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不同,后现代因素从一开始就渗透到了网络的根基,成为支撑网络的内部构成性力量;无论种族肤色权力地位,网民从一开始就掌握了平等的话语权。后现代并不谋求自己的霸权,后现代只是不声不响地消解那些野心勃勃的封建霸权和现代霸权。后现代的伟力来源于民众之中。网络的革命是一种大众的革命,是一场无人领导、自发而起、从各个角落同时起事的平民主义“文化大革命”。它的进步意义在于它是一场后启蒙运动。无论是网络写作还是网络政治,知识和话语来源的多样化已经表明知识精英的统治即将过时。后现代的权力之争归根到底是话语权的争夺。当大众获得了充分的知识并且掌握了知识生产的权力,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最终的解放不会到来呢!我的研究表明,后现代确实首先在网络世界建立起了一个自由的必然王国!
    注释:
    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终于突破一亿大关。中国目前有一亿多网民,在全世界国家网民上网人数统计上排到了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
    ② 木子美,本名李丽,最近几年网络当红人物,以发表私人性爱日记《遗情书》而在网上成名,被认为是“身体写作”的代表。
    ③ 芙蓉姐姐(frjj),真名林可,最近两年最为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最初是整个清华和北大学生群落对她的昵称。
    ④ 胡续冬:《芙蓉姐姐与“喜剧暴力”》,载《新京报》2005年第1341期。
    ⑤ 《大话西游》,香港电影作品,1995年上映,导演:刘镇伟,由搞笑明星周星驰主演,是对名著《西游记》的戏仿之作,曾经流行一时。
    ⑥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对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的戏仿,作者胡戈。
    ⑦ 引自新华网,《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所作的开场白。
    原载:《南方文坛》20071
    
    原载:《南方文坛》2007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