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一座桥的诞生》:以建桥勾勒社会缩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安宁 参加讨论

    
    法国女作家梅丽斯·德·盖兰嘉尔的近作《一座桥的诞生》曾获得法国美第奇文学奖、弗朗茨·黑塞尔文学奖,并入围龚古尔、费米娜和花神等文学奖名单,是很值得一看的作品。全书的内容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建桥,内容很切题,而且作者对建桥的描述可称得上是不厌其烦,列举大量数字和使用技术名词,营造现实主义氛围,令这部虚构的小说特别具有报告文学的味道,即使对建筑一窍不通的人,在看过书后恐怕也能凭记忆说出一座吊桥的建设需要哪些步骤,甚至列举出一些工种和工艺细节了。
    幸运的是,它讲的不只是建桥,还有这座桥周围的一切——也就是背后的人和社会。书中人物繁多:作品中的社会背景是虚构的建桥所在地可卡市,人物涉及法国中标公司外派的工程经理狄德罗、负责混凝土的戴门提斯和吊车司机桑丘,远道而来为生存而加入工程队的中国工人莫云、美国工人索伦·克莱、美国女工凯瑟琳和两个本地的印第安少年,以及可卡市市长“蟒蛇”、俄罗斯女人夏奇拉、印第安文化的维护者雅各布等等,作者通过全面又不失重点的叙述展现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缩影。
    作品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很符合作者将其定位为现代史诗的创作初衷。谈到气势,其实包括了力量、繁杂的细节和厚重。书中的建桥工程吸引了全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涌向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可卡市。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建桥人员以外,“还有一支人声鼎沸的随行队伍,他们中有卖烧鸡的、牙医、心理学家、理发的、卖匹萨饼的、抵押放款的、妓女、给证书做塑料膜的、修理电视和多媒体电器的、大众作家、按斤卖T恤衫的、治疗鸡眼的桂树膏药和灭虱油的制造商、牧师……”法国书评大都将这部作品归为“自然主义”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擅长的细节描写可在作者对大河、吊桥建造的描述中真切感受到,从可卡市的创建(欧洲传教士、拓荒者)到发展(淘金热和移民潮),从地形到居民组成(印第安人、本地白人、移民等),从城中大河的两个堤岸到两个社会结构,作者通过详细生动的叙述营造出一个热闹非凡、罪恶与繁荣共存的花花世界,充满嘈杂的生命力,加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对主体社会背景的信服力。作者在语言上也别具匠心:简略的句子结构与插入语混搭,标点(特别是插入语的引号)的精简加强了陈述的气势、自然节奏和立体声效果,却也因此让一些读者在一开始感到阅读困难。作品用词上的庞杂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特点:如在正常叙述中混入建筑专业词汇、动植物名词,插入骂人话或俚语,以达到震撼甚至荒诞的效果。我认为,该书获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在创作上所表现出的胆识、开拓精神和独特的写作技巧。
    “桥”这一意向极具象征性,它代表连接、沟通、打破封闭、融合,甚至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桥”及其建造过程表明了当今世界的总趋势。来自不同民族、国籍、社会背景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同一工地,建筑一座桥——可以以此类推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产制造背后所汇集的劳动人群;建桥过程突显出发展与传统的矛盾(印第安或本地文化被整齐划一的外界文明蚕食而逐渐萎缩)等,都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前所未见的情况。作者对此进行了客观讲述,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出答案。例如,作者对与主体情节无关的菲律宾泊车生不惜笔墨:“他在这个地方站了7年了,身着硬挺的制服,后脑勺上顶着饰带装饰的橄榄帽,他移民到可卡7年了,7年,掐指算算,想象这是怎样漫长的历程,夹在他护照封皮里老婆孩子的脸已经泛白,每个月往村子汇款,用剩下的工资租住在一间没有窗子的普通阁楼里,极少会有女人来,坐在电视机前嘬着甜橘子,每天只说30个词,但同一个词要重复100遍。”这让人联想到作者是在重提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这在当今来看有些过时、反潮流,但却是真实存在、日益普遍的问题。文中大量使用“嵌套”和“节外生枝”的叙述方法,也就是在故事中套故事,加强文字的客观真实感和镜头感。
    作品的另一个新奇之处在于并无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很多地方都明显刻意使主要人物 “不完美”。例如小说开篇便大篇幅地充分展开对狄德罗的描写,将其塑造为小说主角,但文中随处可见对狄德罗诸如“糟糕的牙齿”、“这个将人生归结于与世沉浮、随波逐流的男人”一类的负面形容,这或许是出于作品客观真实的需要,却也让小说的可读性有所减弱。特别是缺乏内心刻画,读者难以通过文字对主人公进行自我投射,得到自我实现的快感。作者坦言其创作以物质世界和机体感官体验为主(声、光、气体质量、地理位置),这似乎与她笔下的狄德罗(“通过内省获得的经验与我无关, 我要的不是反思,而是突破,我喜欢的是撕扯破裂的感觉”)有共通点。
    作者的幽默感也是作品的一个亮点,那不是让人捧腹的笑话,而是一些引人思考的嘲讽,虽然荒诞却很合情理。如“蟒蛇”竞选市长获胜后所做的决定:“然而新的官职为他打开的受贿之门所展现的平静而优越的养老美景并不能令他满足,他心中陡然生出一个宏大的志愿……站在这个对他来说像个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天桥上,他轻声念出这些语句,想象着配合的手势,而慢慢被他自己的言辞感染,被他向大众许下的承诺所征服,热血涌上头顶,激动的心猛烈跳动:他要成为他自诩的那个人,就这样决定了。从此,他只将财富当作获得他人尊敬的有利工具,他惟一的愿望就是留下痕迹,让人们记得他,让自己名垂青史。”
    原载:《文艺报》2014年1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