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理性的感伤与感性的天真:帕慕克的小说观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利平 参加讨论

    2009年,帕慕克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讲,之后以《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为名结集,于2012年出版。该书贯穿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借鉴席勒关于“素朴的”和“感伤的”诗人的划分,帕慕克认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同样可以分为“天真的”和“感伤的”。如同不存在纯粹的“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一样,小说的创作、阅读也常常是“天真”和“感伤”的交错。在该书中,帕慕克在小说家和小说阅读者的双重身份中不停转换,所探讨的不仅是小说家创作小说的过程,同时也有读者的阅读体验。
    帕慕克坦言,他对上一代土耳其小说家天真幼稚的风格满腹牢骚,而对他们无比轻松的创作姿态不无羡慕。但在经历了35年的小说创作之后,他开始说服自己,相信内心已找到了天真小说家和感伤小说家的平衡。他用司机开车这一现实体验为参照,将天真的小说家和读者比作对窗外的景观抱着真诚理解的态度,并对自己理解能力无比自信的人,而感伤的小说家或阅读者则往往意识到窗框的限制,对同样的景观持疑惑态度。小说的阅读常常存在这种双向矛盾的过程:我们会沉浸于小说场景,跟随小说家的叙述,将词语转化为意象,追寻小说的中心;但这一过程时常伴随以下追问:我们所阅读的内容有多少是真实的体验,多少是想象的虚构,小说中的世界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我们对小说的修辞、句子的构造、文本所蕴涵的诗意和韵律提出批评或赞扬,对小说主人公的行为提出道德评判,同时评判作家本人对小说人物的道德评判。可以说,小说的阅读交织着“天真”与“感伤”的双重体验:一方面,我们丧失了自我,天真地沉浸于书中的世界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意识到小说中存在幻想的内容,并对此保持感伤。在帕慕克看来,小说的艺术力量正来自这一逻辑悖论,“阅读小说意味着以一种非笛卡尔式的逻辑理解世界”。由此,小说世界才显现出其迥异于现实世界或理想世界的第三种维度。在复杂小说界的维度,各个要素呈现相互冲突的姿态,但又都可以为之接收和描述。
    小说家在创造文学人物时,必须抱着“天真”和“感伤”的双重态度,天真的态度有助于其全力以赴入住另一个人的皮囊中,像小说人物一样说话和行动;感伤的一面则有助于其全面勘测小说的整体构成、读者的阅读反应,预测语句的效果。小说家和阅读者通过小说人物来感知世界,须以小说人物融入这个世界为前提,这种技巧依赖于小说的另两个核心因素:事件和时间。大体而言,小说中的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了人物灵魂和情感的种种细节,使我们体会主人公的心境、习惯和性格,它所对照的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所指的线性的客观时间,而是主人公的主观时间;另一类则帮助读者想象小说中共同经历的客观时间,对小说客观时间的感知使人产生历史的临近感。
    小说能保存记忆、保持传统、抗拒遗忘,这使它具有类似博物馆的性质,但小说并不保存物品本身,它所保存的是我们对物品的感知。帕慕克认为,小说的中心“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深沉观点或洞见,一个深藏不露的神秘节点”。小说通过其技巧和形式揭示深刻的意义,这意味着从一个新的窗口观看生活。出色的小说家在小说的形式上会完全远离天真的心态,变成感伤的小说家,从读者的角度来阅读自己的小说,并将小说的“中心”隐藏在小说的景观之中;阅读小说则是反方向执行同样的行为,读者将文本转化为画面,置身于意象的画廊之中,并从中寻找一个中心,这一中心就是我们的人生观。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的封面上有一幅双头鸟的绘画,象征小说创作和阅读的主旨,既保持理性的感伤,又不能丢弃感性的天真。帕慕克的小说创作观蕴含了他在二者之间的踯躅游移,这也是现代作家普遍面临的创作抉择。也许二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而常常是作家在不同创作情景中的一体两面。对读者而言,天真和感伤既是两种阅读方式,也是两种阅读体验。前者更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后者则能发现阅读的意义。帕慕克对小说艺术的沉思展示了他对小说的信念:小说家的真正使命是创造世界,而小说阅读则是探索小说世界。离开了这种的信念,我们既无法创造出伟大的小说,也无法欣赏其伟大之处。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0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