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许多红学家都同意曹雪芹不只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虽然他在《红楼梦》一书以外只留下两句逸诗,"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而却在《红楼梦》一书中写出两百多首令人赞叹不已的诗歌(包括诗、词、歌、赋、联句等)。不少红学家认为它们都是小说的有机部分,对深化小说的主题,拓展作家的思想,丰富故事的情节,强化人物的形象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当然是肯定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古典小说,不论长短篇都具备散韵夹杂的形式和特点,这当然和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曹雪芹把大量诗歌作品融人或纳入《红楼梦》一书,也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和个人的因素。 中国诗歌打从诗经开始就几乎成为文学的正宗和主流。特别是汉儒的诗教把诗歌的教化作用推向其他文学体裁不能企及的高度。所谓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多识虫鱼鸟兽之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文人以能诗善赋为荣,诗歌的吟咏唱和成为文人雅士消闲娱乐、交际沟通或表现和炫耀自己才华的桥梁和工具。人人铺张,或表示感慨之处,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增效果。所谓'众体'实在有限得很。《红楼梦》则不然。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略)等等应有尽有。……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有的。"①王启忠也说"《红楼梦》的诗词运用比以前的小说扩大了范围和作用,成了书中情节结构的有机部分,在主要人物的描写上发挥了特殊的艺术作用,这无疑是曹雪芹把'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语)的艺术创新之一,是把中国古典小说推向艺术全面成熟的重要标志。"② 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特别是从小说这个形式来看,是不是《红楼梦》里纳入的两百多首诗都能够在塑造典型人物上起到深化个性、丰富心灵的作用,我看这不能一概而论,必须个别具体分析才行。本文尝试以《红楼梦》中的三首长诗《葬花吟》、《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葬花吟》这首诗出现在第27回。宝玉为了找黛玉,跑到平日黛玉埋葬桃花的地方。一路上只见落花满地,无人收拾。她兜起落花,登山涉水,过树穿花,还没到花冢,在一个山坡之外就听到一片呜咽之声。这就是林黛玉用血和泪进发出的《葬花吟》。全诗52句,共361字,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从"花谢花飞飞满天"始,至"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止,抒发葬花人的春愁。"一年三百六十日"至"知是花魂与鸟魂"止是第二段,叙写落花的飘泊和葬花人被挑起的悲痛情绪,"花魂鸟魂总难留"到"花落人亡两不知"为末段,诗人以落花自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谶语,写挽歌。诗歌并不很长,却蕴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全诗连缀了许多暮春的意象,如花谢花飞、红消香断、游丝、落絮、柳丝榆荚、桃飘李飞、香巢、燕子、空枝、青灯照壁、冷雨敲窗等。这些意象看似孤立,可是在诗人精心巧妙的连缀下,却造成一个统一、和谐、完整的暮春图景,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营造出一个氛围,透视出主人翁内心的怨怼、愤恨、控诉、迷惘、彷徨和无奈。 在诗中,诗人有对身世飘零的哀叹,"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对命运播弄的不满,"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有对周遭恶势力的控诉和抗争,"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有对理想和自由的憧憬,"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有对自己玉洁冰清,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的肯定和执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有对自己命运无可掌握的无奈和哀鸣,"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而这些丰富深邃的内容并不是直直接接、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明喻、暗喻、隐喻等修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委婉,耐人咀嚼。 这首血泪交凝,如泣如诉的诗篇在这一回出现标志着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之前,林黛玉尽管父母早丧,寄人篱下,客居贾府,身世堪怜,但她毕竟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贾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对她宠爱有加,虽然黛玉为人小气多疑,不得人心,其他人对她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敢造次。这时她和宝玉两小无猜,情愫渐生,第19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细腻地描写了宝黛二人躺在床上,天真烂漫地围绕在冷香和暖香以及宝玉杜撰的扬州黛山林子洞耗子精的故事调笑戏谑。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则写出宝黛二人互用《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艳词俪句取笑对方的乐趣并借此暗示彼此的情意。加上薛宝钗这时还未能真正对她构成威胁,基本上林黛玉的个性是比较欢快的,压抑是比较少的。但是在葬花这个情节后,林黛玉的个性急转直下,成为她悲剧命运的转捩点并为她后来的香消玉陨作了明显的注脚。 《葬花吟》在这一回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林黛玉这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曹雪芹处理这个情节也不是随兴或偶然的。在这之前他作了一番细致的铺垫。第26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写林黛玉听见贾政召见宝玉,心中忧虑。晚饭后,黛玉要去找宝玉问个究竟。谁知走到院子,见宝钗已走在前头。作者这样写到:"(黛玉)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子,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叩门。" 要是换成史湘云,看到薛宝钗走在前面,肯定会大喊一声,然后和宝钗一起进院子去。但是,林黛玉却不是这样。因为不愿和情敌同行,她故意放慢脚步,拖延时间,借故在沁芳桥上观看各色不知名的水禽。怡红院她到过何止百遍,此刻她的心早为宝玉的安危所系,哪有闲情逸致观看这些景物。 她第一次叩门,因为晴雯和碧痕斗嘴生气没开门。第二次她再喊开门,偏偏晴雯没听清楚是她的声音,还是不开门。 就在林黛玉遭到闭门羹这件小事上,作者也做了一番文章。林黛玉第一次遭拒时,作者写到:"林黛玉素知丫头的情性,他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黛玉很生气,想再大声叫,可是想了一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接着又听到院子里宝玉和宝钗一片嘻笑之声,她越发生气,"毕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去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 从这段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心理描写看来,黛玉绝不是一个只会尖酸刻薄、耍性子、无理取闹、完全不明事理的女孩,她也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抑制自己的脾性,息事宁人,但是由于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她决不容许和忍受自己心爱的人对自己有丝毫疏离和背叛。当她听到宝玉和宝钗的嘻笑声后,她感情的堤坝决裂了,崩溃了。在此,作者继续写到: (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寻。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这段泪洒芳幽的过渡文字写得一般化,远远比不上《葬花吟》的内涵和气魄,但它埋下极好的伏笔,为那看来字字皆是血的《葬花吟》做了极好的铺垫。因为大河的澎湃,大江的汹涌都有潜伏、酝酿的时期。《葬花吟》有了这些过渡和铺垫形成的一条感情线的连缀和延续,就显出它的顺理成章和一气呵成,而它才能激发出惊心动魄,排山倒海的气势。 更重要的是,《葬花吟》是人物情节和行动的一部分,是血肉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人物的行动、心理状态以及未来的命运的预示和诗歌的内容紧密地连系在一起。是人物用血泪谱写动人的诗章,是诗篇用美文进发出人物的激情。假如林黛玉没有《葬花吟》的美饰,她将显得多么死灰,假如这一回没有《葬花吟》的装点,它将显得多么枯槁,假如《红楼梦》这部巨著没有《葬花吟》的点缀,它将显得多么干瘪!《葬花吟》可说是林黛玉生命的呐喊,林黛玉灵魂的控诉。这是小说中诗歌和人物紧密结合的最高度和典范。 三 第二首长诗《姽婳词》是在78回出现的。这首词写的是林四娘和恒王的事迹。当时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又好色,眷养许多美女,学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有个林四娘,姿色美,武艺精。恒王令林四娘统辖众姬,被称为姽婳③将军。次年有"黄巾"、"赤眉"一干余党在山左一带闹事,恒王轻敌,轻骑前往捉贼,不幸被贼人杀害。林四娘义愤填膺,率领众姬前去杀敌,但敌众我寡,终遭杀戮。林四娘忠义之志因而广受赞扬。 当日贾政奉了恩旨,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漏未经请奏的各项人氏,无论是僧尼、乞丐或妇人,如有事可嘉,都可上表,备请恩奖。于是贾政在众多幕僚和清客面前把宝玉、贾兰、贾环叔侄叫来,要他们当面为林四娘的事迹赋诗。这里当然有向朋友炫耀宝玉诗才的意思。贾兰作了七绝,贾环作了五律,宝玉则作了歌行体。 宝玉作的《姽婳词》有46句,共320字。全诗可分成四个部分。从"恒王好武兼好色"起至"脂痕粉渍污鲛绡"12句叙写林四娘与众姬习武的场面,"明年流寇走山东"至"青州眼见皆灰尘"12句写流寇窜起,恒王出征战死的情境,接下来"不期忠义明闺阁"14句写林四娘率领众姬战死沙场的行为,结尾"星驰时报入京师"8句赞美林四娘的忠义事迹。由于这首是命题诗,又受了林四娘本身历史事迹的制约,加上宝玉明白父亲的用意,也不敢违悖父亲的看法,作他一贯写诗时那种独树一帜、天马行空般的挥洒,这首诗写来虽比贾兰、贾环的好,却只算中规中矩,虽有高、岑边塞诗风的余韵,其中也偶有佳句,如"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写出这些闺阁女兵练兵作战时流露出的婀娜女儿姿态以及战场荒凉肃杀的氛围,但全篇缺乏金戈铁马那种巨大的气魄。 到底历史上有林四娘这个人物吗?历史上,林四娘确有其人,她是明代青州衡王府人,陈维崧的《妇人集》、王士祯的《池北偶谈》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有林四娘事迹的记载,但只写出林四娘的亡国之痛和易代之感,和镇压流寇无涉。而评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向来都有争议,大概有三种看法,一是作者把林四娘写成镇压农民起义的女英雄,并竭力加以赞扬,表现出作者对农民起义的仇视,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落后成分。二是诗歌中所说的"流寇"实际上是指清兵,为了避免触怒朝廷,因而只能通过隐喻来表达反清的思想。三是认为作者讴歌了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的忠义事迹,借以表达作者尊重女权,抨击封建末世纲纪败坏、政治腐败的丑陋面目的思想。我认为第一种看法比较正确。理由是诗歌很明显地把黄巾、赤眉的余党称为流寇,而且正面地赞扬了林四娘为了报答恒王的恩宠去讨伐流寇,最后战死沙场的功绩。整首诗完全找不到有反讽、反语或隐喻的文字和句子,不知反清排满之说,从哪里看出来。 虽然曹雪芹的祖上原为汉族,但他的祖先在清人关前已是包衣,属正白旗满洲。康熙时曹家备受皇帝恩宠,享尽荣华富贵,成为炙手可热的诗礼簪璎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后来雍正即位,为了排除异己,借了贾家亏空大批银两的罪名,抄了曹家。曹雪芹从繁华走向破败,从富贵走向贫困,从热闹走向孤独,从风华走向衰老,心里肯定对朝廷有所怨愤,但是否因而有倒戈反清的意识,这还须深入探讨或等待新的材料的发现才可断言。《红楼梦》书里和皇室有关的人物是贾元春--宝玉的大姐。她是皇帝的妃子。在她省亲畅游大观园的时候,曾发出一入侯门深似海的嗟叹,对贾家花钱像淌海水般的奢华也曾提出告诫。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崇敬和欣赏的,而且找不到任何反清排满的蛛丝马迹。我们虽然可以理解。作者是朝廷罪人之后,为了躲避文字狱,不得不把作品写得含蓄隐晦。尽管这样,要探索这种深藏不露或字里行间的思想,必须从人物、情节、细节等方面着手,不能通过索隐、拆字、解谜、臆断等方法进行。就如《姽婳词》一诗,作者已清清楚楚地表明自己是保皇党,偏有评家却独具慧眼,强把它曲解成反皇派。这种走入死胡同的做学问的方法,很难使人信服。此外,曹家数世为奴,曹寅受尽恩宠,视康熙如再造父母,上奏表时,一派诚惶诚恐的样子。④曹雪芹出身这种家庭,要冲破这种思想藩篱,看来不易。 第三种说法也有欠妥之处,不错,曹雪芹的确有尊重女权,蔑视男权的思想。这可以从他说的"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一招牌说法得到证明。此外他在小说中把大部分的女人--重要的角色都塑造成头上戴着光环的人物,写出她们的优点、才能、可爱可亲之处,流露出自己对她们欣赏和爱慕之情。反过来说,他笔下的男人大多数都写得很不堪,如淫滥好色的贾琏、乱伦无耻的贾珍、卑琐下流的薛蟠、贪赃枉法的贾雨村等,作者都毫不留情地给予口诛笔伐。即使是代表正面人物的男人也并不完美,如迂腐的贾政,不辨事理的柳湘莲,甚至以作者为原型的贾宝玉也是缺点多多。但是我们不能用作者在其他章节和回目里表达的看法来串讲或曲解这首诗,把它理解成尊重女权的诗。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只能从这首诗本身去探索、去挖掘,除非这首诗写得艰深隐晦、模棱两可。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的理解是,作者对林四娘这个人物的刻画充满调侃的意味。如"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浓桃临战场。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柳折花残实堪伤","马践胭脂骨髓香"等诗句用大量香艳、脂粉味极浓的词语文字和花间派的风格,怎能塑造出一个大义凛然、英姿飒爽、为忠义牺牲的巾帼英雄呢?这队娘子军恐怕只是银样蜡枪头的乌合之众罢了,因此在这首诗中,尊重女权之说从何而来? 这首诗还有一个争议性的问题,就是它算不算《红楼梦》有机的构成部分?它是不是游离文字?依我的浅见,这首诗是游离文字。理由如下: 第一:这是一首命题诗。林四娘的事迹是贾政口述,由宝玉敷衍而成。这里在立意上已根本谈不上创造性。诗中所反映的思想并不出自作者的主观意愿,这个情节除了表现宝玉对诗歌的认识和即席写诗的才能外,对丰富、加强、深化宝玉这个形象的作用不大。 第二:假如作者要表达林四娘身上的某些思想品格,他大可另外塑造一个人物或把他所要赞美的人物的高贵品质寄托或赋予书中任何一个人物身上,让这个形象闪亮发光,而《姽婳词》中的林四娘的形象是苍白无力的。 第三:我们同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意识地利用诗歌这种体裁和叙事相结合,塑造典型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烘托典型环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我们也不能排除作者有利用《红楼梦》这部小说驰聘和展示他对诗歌的认识和写诗的才华的意图。基于这种意图,一些诗歌就会无可避免地成为游戏之作而成为小说中的游离文字了。《红楼梦》的续书者高鹗也是诗人,著有诗集传世,⑤但他在后四十回中所写的诗词只有十多首,约占全书诗词总数的百分之九。不是说高鹗没有能力写诗,而是他对小说纳入过多的诗词的形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而已。红学家曾做过分类和统计,《红楼梦》的诗词⑥共有: 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歌行32首,乐府1首);词:3首;曲:18首;赋:1篇;歌:3首;偈:4首;谣:1首;谚:1首;赞文:1首;灯谜诗:13首;诗谜:11首;曲谜:1首;酒令:10首;牙牌令:7首;骈文:1篇;拟古文:1篇;书启:3篇;预言:1则;对句:2则;对联:22副;匾额:18个。总计225篇。 从上述的统计数字看来,曹雪芹几乎在《红楼梦》中尝试和落实了大部分的诗歌体裁。 就在同一回,在宝玉和贾政讨论《姽婳词》写作的对话里,曹雪芹发表了一些诗论,如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诗歌写作的起承转合以及语言运用等问题,这是曹雪芹的诗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此外,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者也通过林黛玉发表了一些诗论。这也可作为曹雪芹有意识地把小说疆域当作诗歌的练靶场的佐证。 第四:曹雪芹在处理《红楼梦》各回目的内容和情节时,非常注意它们的类比、照应和对称,这从《红楼梦》的回目可见一斑,如第50回"芦雪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等等。第78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也属于此例。其目的是确保回与回之间内容的均衡,情节的有机穿插,人物的交错活动。但是作者在这一回穿插了意义和作用不大的"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这个情节,和作者同一回的力作"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形成类比、照应,是结构和裁剪上的败笔。《姽婳词》的出现只不过是作为《女儿芙蓉诔》的陪衬而已。 四 《芙蓉女儿诔》一诗同样出现在第78回。全诗约一千四百多个字,是《红楼梦》诗词中最长的一首。诗人模仿屈原的《离骚》,用香花比喻君子,臭草比喻小人的方式为晴雯写了这首悼亡诗。这首诗大约可分六个部分:从"维太平不易之元"始,至"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止是楔子,说明晴雯死后化为芙蓉女神,以及诗人的写作动机。自"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至"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为第二部分,说明晴雯的悲惨身世,高洁品格以及遭受迫害的结局。第三部分是从"仙云既散,芳趾难寻"到"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叙写诗人与晴雯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晴雯的深切思念。"呜呼!固鬼蜮之为灾"至"乃歌而招之曰"为第四个部分,诗人大力抨击恶势力对晴雯的迫害,第五个部分"天何如是之苍苍兮"至"来兮止兮,君其来耶!"是副歌,写芙蓉女神上天下地恍惚迷离的情景,"若夫鸿蒙而居"至结尾为第六个部分,写出诗人上下求索的彷徨心态和仙凡两隔的绵绵无绝的悔恨。 这首诗不仅文字长而且艰深晦涩,不容易读懂。评注家虽然用了128个注解,也不见得就能把这首诗解析得非常清楚透彻。⑦但这首僻字典故如林的诗歌却掩饰不了它那澎湃的激情和夺目的光彩。诗人用火般的热情讴歌了火般性格的晴雯,它不但是一篇催人泪下的诔文,也是一曲鼓舞人心的战歌。它不仅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恋曲,也是一支慷慨激昂的檄文。 毫无疑问,《芙蓉女儿诔》肯定是一首独步千古的好诗。但它的出现对晴雯这个人物形象的树立所起的作用不大。晴雯形象的活脱丰满、鲜明生动,在《芙蓉女儿诔》出现以前就已完成了。它是通过"千金难买一笑"、"勇补孔雀裘"、"抱屈夭风流"以及她和袭人、小红、王善保家针锋相对等精彩情节体现出来的。《芙蓉女儿诔》对晴雯这个形象只是起着一些总结性和概括性的作用,假若曹雪芹不写《芙蓉女儿诔》,除了会造成我们读不到一首好诗的遗憾外,晴雯这个人物形象绝不会有所逊色。 脂评曾指出,此诔"明是为阿颦作谶",(庚辰本第97回)又说"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靖藏本第79回)我对这种说法无法苟同。人们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林黛玉和晴雯这两个人物在曹雪芹笔下,同属一个类别,就像宝钗和袭人同一个类别一样,黛玉和晴雯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她们不但在相貌上相近,性格上也有相同的叛逆个性,但她们绝对是两个各自具有独特性的形象。黛玉毕竟是小姐,她的叛逆性仍然承受着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出身的制约,有时她也尖酸刻薄,咄咄逼人,但基本上她还是矜持的、含蓄的。当她面对封建势力的压迫而失去心爱的人时,她只能发出"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慨叹,只能郁郁寡欢,日日以泪洗脸,无可奈何地让痛苦、病魔蚕食和吞噬她的生命,顶多在临死前说出"宝玉,你好"的怨怼。可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奴婢晴雯则不同了。她是一把火,敢爱敢恨,敢怒敢骂,谁惹到她,管他是老子皇帝,她都不会放过。她被人当成勾引宝玉的狐狸精而被撵走。她身患重病而性命垂危,在临死前,她对宝玉说了一段话:"只有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大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像这种赤裸裸的表白,换作林黛玉是绝对说不出口的。当然她们在文化底蕴层次上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硬把诔晴雯的《芙蓉女儿诔》说成是诔黛玉的,这种晴黛合一的说法和钗黛合一论有什么差别呢?至于黛玉在宝玉吟咏《芙蓉女儿诔》之后出现在芙蓉花丛中的描写,只不过是作为黛玉和宝玉接下来讨论《芙蓉女儿诔》这首诗的过渡文字罢了。只可惜第98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不是曹雪芹写的,不然肯定他会大作文章,为这位潇湘妃写一篇比《芙蓉女儿诔》更加精彩的祭文。 我认为曹雪芹花大力气写这篇《芙蓉女儿诔》,更多是出于作者自我的寄托。曹雪芹的不幸和屈原、贾谊等人有别。但屈原的遭放逐而作《离骚》,贾谊的被谗而写《长沙赋》,曹雪芹因是罪人之后而"著书黄叶村",他们所经历的失落感和挫折感是如出一辙的。他们把满腔的怨愤诉诸笔端也是惟一可行的发泄方式。因此《芙蓉女儿诔》不仅是作者诔晴雯,也是作者的自诔。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到"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妒,闺帏恨比长沙"等诗句时,以晴雯和屈原、贾谊并列,总觉得诗人对晴雯的颂赞有溢美过誉之嫌。而"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二句更是曹雪芹"泪尽而逝"的自谶,为我们留下一个永远不能弥补的全书未完的遗憾。 我认为《葬花吟》这首诗在小说中的作用最大。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带出这首诗,成为塑造人物的核心部分,刻画出人物思想、个性的发展过程,是《红楼梦》一书中人物、情节、诗歌三者紧密结合的典范,《芙蓉女儿诔》次之,它对形象的塑造有总结、评价、辅助的作用。《姽婳词》又次之,是游戏文字,情节可有可无,作用很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葬花吟》是上品,《芙蓉女儿诔》是中品,而《姽婳词》则是下品。 注 释: ① 《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见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 ② 《眼前春色梦里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③ 姽婳:形容女子闲静美好。 ④ 见《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75年。 ⑤ 见《高鹗诗词笺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 ⑥ 周雷序文见《红楼梦诗词解析》,刘耕路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⑦ 见《<红楼梦>诗词联语评注》,于舟、牛武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200433) 原载:《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3期 原载:《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