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人物言语交际的文化内涵(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徐静茜 参加讨论

    一、总论
     《红楼梦》出现于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代,它以其思想和艺术的杰出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坛也享有盛誉。小说虽是以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的虚构,却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可信。书中涉及国体家风、典章故实、官制礼俗、宗教哲理、世态人情,也涉及服饰器用、饮馔医药、建筑园林、琴棋书画等文化现象。反映生活规模庞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誉,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结晶。
     语言表达思想,人们的意识形态、心理状态必定会通过语言表达;语言又像镜子,映照出人类所认识的世界结构。而人们在交际中的言谈尤能直接、生动地反映生活环境,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观念,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分析《红楼梦》人物的言语交际人手,试图窥探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文章分上、中、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衣、食、住、行、医药、年节活动等物质文化;第二部分分析典制、礼俗、哲理、宗教、文史、艺术等精神文化;第三部分分析道德、人生观、价值系统等观念文化。
    二、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属文化的最表层次。由于《红楼梦》写的是贵族大家庭贾府由盛而衰的故事,贾府上下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人物言谈经常提及。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在饮食、服饰、建筑、器用等方面的物质文化特征。
    先看饮食。中国人一向重视饮食,早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贾府作为皇亲国戚、世代勋爵,更是在“美食”上穷奢极欲。书中41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席上让凤姐夹给刘老老吃的“茄鲞”说是茄子做的。刘老老不信,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原来这“茄鲞”是素蔬荤做,“倒得多少只鸡配它”。凤姐介绍,“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于果子,都切成钉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听得刘老老念佛、吐舌。酒后的点心是两样蒸食、两样炸食。蒸的是藕粉桂花糖糕和松瓤鹅油卷。炸的是一寸来大的螃蟹馅的*本文《红楼梦》例句引自:《红楼梦》,小饺儿和奶油炸的小面果子。刘老老见那小面果玲珑剔透、各式花样,叹道:“我们乡里最巧的姐儿们,剪子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饱食终日的贾母见了却皱眉,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后来平儿提到这些小面果是“内造”的,即按宫庭之法制造。
    35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问他想吃什么,宝玉说“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就是这被凤姐说成“口味不算高贵”、“我吃着究竟也没什么意思”的莲叶羹,几只鸡才做十来碗,荷叶莲蓬是拿面用特制银模具印出来的。模子“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得十分精巧。”连皇商薛姨妈都惊叹,“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要不说出来,我见了这个,也不认得是做什么用的”。
    饮料中茶是最常用的。贾府主子饮茶都用名贵茶叶。41回贾母提及平日不吃的“六安茶”是安徽名茶,妙玉奉上的“老君眉”,香味甘醇、满布银毫、针长如眉,更为名贵。63回林之孝家的与袭人提及的“普洱茶”和“女儿茶”皆云南普洱山所产之名茶。沏茶之水也很讲究:为贾母沏的老君眉茶是用“旧年蠲的雨水”;宝钗三人喝的“体己茶”用水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的梅花上收下来的雪,放在瓮里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晴雯被撵、回到兄嫂家后,喝的是“绛红的,也不大像茶”,“并无茶味,咸涩不堪”的水,这便是贾府下人的饮物。
    酒是饭宴上不可缺少的饮料。书中言谈提及有“惠泉酒”、”绍兴好酒”、“西洋葡萄酒”等名酒、贡酒。其他如“枫露茶”、“酸梅汤”、“玫瑰卤”、“木樨清露”、“玫瑰清露”、“茯苓霜”等都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饮料,既可口,又有补益药用。再看服饰。贾府主子“遍身绫罗”,丝绸是主要的成衣原料。17回贾琏语及的“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就涉及六种不同工艺、不同花卉的绸缎;42回送刘老老的“青纱”、“实地月白纱”、“茧绸”、“绸子”也是不同品种的丝绸。从《红楼梦》人物的服饰可见当时高度发达的丝绸文化。仅以“遍身绫罗、插金戴银”形容贾府主子的服饰是不够的。只说52回贾母给宝玉的“雀金呢”,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氅衣,“金翠辉煌。碧彩熌灼”。宝玉穿了不小心后襟上烧坏了一小块,送出去修补,半日回来说,“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可见此衣的稀罕、珍贵。贾母送宝琴的“凫靥裘”也同样金翠辉煌,是用野鸭头上的毛皮拼制而成的。45回,风雨夕宝玉夜访潇湘馆。身上穿的雨服“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头上的箬笠名“金藤笠”,“上头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戴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拿下顶子来,只剩了这个圈子”;身上的蓑衣是用龙须草编成,草形似针,故名“玉针蓑”;脚上的木屐是用御水的沙棠木制成,名”沙棠屐”。28回,蒋玉函私赠宝玉的一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
    贾府女眷的“头面”、首饰更是精美绝伦。72回,夏太监打发人来借银,王熙凤装穷,当着来人把两个金项圈当了四百两银子。“一个金累丝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ll7回,贾府已经败落,和尚送玉来要讨一万两银子;宝钗说“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饰物中尤受青睐的原料当数“玉”。贾宝玉脖子上用五色丝绦系着的“宝玉”就颇有传奇色彩:据说出生时,就衔在嘴里;25回,宝玉遭魇魔法暗算,全亏了这块玉才转危为安;94回,这玉丢了,贾府就飞来一系列灾祸,宝玉本人也失去了灵性。可见,古人认为玉具有“避邪”的奇异功能,制成随身携带的饰物最适宜。《红楼梦》中提到的玉制饰物极多,如109贾母给宝玉的“汉玉玦”,64回贾琏送尤二姐的“九龙佩”,57回探春送岫烟的“璧玉佩”,21回宝玉赌咒跌断的“玉簪”,28回宝玉送蒋玉函的“玉块扇坠”,等等。
    另一方面,书中也提及穷人的穿着。40回,贾母等正商量“找出几匹纱来糊窗户”,刘老老“觑着眼看,口里不住的念佛,说:‘我们想做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52回平儿说到贾府的穷亲戚岫烟大雪天也没有“大毛儿衣服”,“穿着那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书中时常出现的一僧一道更是“麻鞋、鹑衣”,褴褛不堪。贫富悬殊可见一斑。贾府的居住环境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园林的特征。荣国府的建筑分左、中、右三路,坐落在住宅主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称“正房”,为家长贾母居住。这种布局反映了封建家族“长者为尊”的观念。明清流行于北京的四合院住宅也是这样的布局:家长住“正房”,正房中用于起居会客的屋子称“堂屋”。荣国府的堂屋,即“荣禧堂”,用于政务活动和政治性社交活动。正房是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40回刘老老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跟“堂”相对的是“室”,用于寝卧,又称“轩”。如宝玉卧室门斗上的纸匾题“绛云轩”。用于读书的书房称“斋”,官宦富豪之家又分设内书房、外书房。如宝玉和秦钟夜读的书房是外书房,设于邻近大门的最外一进院中。因秦钟是男性外亲,出入荣府内院不便,出自“内外有别”而设,称“绮散斋”。贾政的小书房“梦坡斋”则是内书房。
    “厅”也不用于居住,是用于接待、集会等公共活动。55回探春、李纨等每天办事的“议事厅儿”,本是“小花厅”,是元妃省亲时为执事太监起坐用的。
    轩、堂、厅、斋组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格局。
    某些建筑物还有标志作用。41回刘老老看见建于大观园行宫建筑群前区的玉石牌坊,误认是庙宇“玉皇宝殿”前的“牌楼”。这牌楼就是用于表彰、纪念、标志用的。牌坊和牌楼都是由古代衡门与华表柱演化而成,前者是两根华表柱加横梁,后者是横梁上再加上斗拱和屋檐,常置于大建筑群前区或街道入口处,其下可以通行。另外,66回柳湘莲提到的东府大门前的“那两个石头狮子”,22回贾环所作灯谜“兽头”,都有标志府第社会等级的作用。清代有蒯定,官位二品以上者宅第方可安置兽头,而宁荣二府皆是“三间兽头大门”。
    贾府的大观园则显示了中华古典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书中17回写贾政带了宝玉等人游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生动反映了该园从布局设计、景区规划、山石构筑,直到小品点缀的全貌。每一景点都颇具匠心。例如一进门的“翠嶂”就是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之一,正如贾政所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又如出稻香村往北,一路“穿花度柳,抚石依泉”,配置有“茶䕷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等景点,皆以观赏植物造景,又以植物为景点命名,这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手法。大观园各处院落也各有特色。如潇湘馆“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林黛玉正是“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才选住此院。而蘅芜院,“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宝钗选此处,正合她端庄、稳重、符合封建规范的品性。稻香村则带有“田舍家风”:黄泥墙、杏花、青篱、土井、分畦列亩、数楹茅屋;屋内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李纨住此处,正合其“槁木死灰”的心境。大观园园林景色之美、结构之精、布局之巧,堪称艺术典范,令人叹为观止。
    另一方面,书中也略有提及穷人的居住环境。第1回作者云:“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这“蓬牖茅椽”意为用茅、蓬等野草覆屋为檐,借指贫者所居之草房陋室。40回刘老老也说到,“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哪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做歇马凉亭”。“凉亭”是古建筑物之一,面积较小,有顶无墙,建于路旁供行人歇马休息。而庄户人只能把地头作凉亭,足见条件简陋。
    贾府奢侈生活还体现在日常用器上。l7回贾政问“院落屋宇,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么?”贾琏忙取出清单汇报:“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帘子二百挂……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湘妃竹帘一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一百挂,黑漆竹帘一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椅搭、桌围、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清单中仅帘子就近千挂:各种质料、各种式样,冬用的、夏用的,应有尽有。又如14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将仆人分成班组,承包丧务。有几班专管用器,“杯碟茶器”、“酒饭器皿”、“桌椅古玩起,至于痰盒掸子”,仅丧务需用之器物就不胜其繁。
    陈设古玩最能看出用器之高档。40回,贾母见宝钗屋里没摆玩器,便拿出“体己”的三件古玩,石头盆景儿、纱照屏和墨烟冻石鼎,还有一顶水墨字画白绫帐子,皆高雅名贵。92回冯紫英来贾府兜售四件宝物;紫檀雕刻的“汉宫春晓”围屏,三尺多高、有机械人报时的乐钟,光华耀目、能吸住小珠子的“母珠”,叠得长不满五寸,厚不上半寸却能张满堂屋的“鲛绡帐”,出价两万两银子,还说“价儿也不贵”。
    就连筷子、酒杯也皆精致奇绝。40回,凤姐为作弄刘老老,故意给她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害得老老“满碗里闹了一阵”,到底把个鸽子蛋滑脱滚地下了。后来换成一双“乌木镶银的”,说“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就试得出来”;刘老老叹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中饭时,“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酒杯是十锦珐琅杯。刘老老凑趣说,“我的手脚子粗,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磁杯,有木头的杯取了来”;凤姐果然命人去取“十个竹根套杯”,而鸳鸯为了“灌他十下子”,让人取来“黄杨根子整刓的十个大套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足的像个小盆子,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看得刘老老又惊又喜。
    贾府器用中的“洋货”当时民间还属罕见。刘老老初进荣府看到“堂屋中柱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铊似的,却不住的乱晃”,不知“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其实是个西洋挂钟。又如贾府不少用器已用了“玻璃”,显然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洋货。如贾蓉来向凤姐借用的“玻璃炕屏”,宝玉屋内的“大穿农镜”,45回黛玉让宝玉用的“玻璃绣球灯”,等等。
    《红楼梦》中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陆路有“车”、“马”、“轿”,水路有“船”、“冰床”等。一般年轻公子骑马,官员、女眷等坐轿、坐车。29回,贾母带众女眷去清虚观。一时间“车辆纷纷,人马簇簇”,有“八人大轿”“四人轿”“翠盖珠缨八宝车”“朱轮华盖车”……“黑压压的站了一街的车”。贾府盛时各房都有专门车轿,ll0回李纨叹息东府被抄后,尤氏婆媳已没有了专车,“先前见有咱们家里的太太奶奶们坐了雇的车来,咱们都笑话,如今轮到自己头上了!”
    游戏用具也是器用的一部分。书中提到很多游戏用具都颇具民族特色,反映了当时盛行的某些游戏。如“骨牌”、“骰子”、“令盆”、“风筝”、“秋千”、“烟火”、“爆竹”、“会衔旗串戏的玉顶儿雀儿”等;还有洋玩意儿,如“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从《红楼梦》人物语及的衣食往行这些片断,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物质文化已高度发达,统治阶层生活极端奢侈而与民间百姓贫富悬殊;同时,还可以看到:西方的物质文化已经开始渗入我国。
    三、医学、医药
    《红楼梦》中有不少地方写了人物延医治病。医生对病家分析病理常涉及中医医学理论、术语,中药的功用、服法等,堪能反映中华医学、医药这一文化现象。
    书中林黛玉是个典型的体弱多病者。第3回初进贾府,贾母等便看出她有“不足之症”,问她“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按中医理论,人体赋有正、邪二气,双方力量对比失调即令致病:正气虚弱不足即“虚证”,邪气亢盛有余即“实证”。“不足之症”泛指“虚证”,症状为“身体消瘦”、“弱不胜衣”。据黛玉自述服用的药是“人参养荣丸”。此药为中成药,由人参、肉桂、黄芪、当归等中药组成,研细后用水和蜂蜜、米糊制成丸状;有益气补血之功效,对虚症病人是合适的。可是在45回宝钗却对黛玉之病提出不同观点,她说:“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养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她建议“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要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宝钗所说的“肝火”、“克土”反映了中医将五行之说应用于医学的一种说法。古代中医学家采用“比类取像”的方法,将人体脏腑分别归属“五行”: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心属火、肺属金。五行之间有的“相克”,有的“相生”。肝在病理情况下会“气郁化火,伤及脾土”,而肝火一平,就不会克伤脾土;脾胃功能一恢复,饮食营养就能有效吸收,身体就能康复。宝钗所说的“滋阴补气”也是中医术语。中医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说应用于医学,将器质方面的血、津液等归属“阴”,将神、气等功能表现归属“阳”。“阳生阴长”,二者是相辅相长的。所以,滋阴药若使用得当,亦可起补气作用。燕窝是金丝燕类的唾液结晶,中医用之入药,认为有“补阴养肺”的功效;冰糖是由蔗糖煎炼如冰块者,中医认为能“和中助脾、缓肝气”。我国民间一向以燕窝冰糖熬粥为滋阴补气的滋补佳品,宝钗之说即源于此。书中第10回张太医分析秦氏病情时也提到“脾土被肝木克制”,临床症状为“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等等。第10回还详细描述了中医诊断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诊脉。贾蓉欲先陈述病人症状,张太医却说“竟先看脉,再请教病源为是”。所谓“看脉”,是指用手指切按病人手腕寸口,感知患者脉搏的张力、速率、强度、节律,借以分析疾病的内在变化。此处张太医在看脉之后说,秦氏之脉“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分析道“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张太医根据患者的“脉象”,指出患者应有“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等症状。秦氏的贴身仆妇听后说:“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
    中医在“诊脉”之后即是“开方”。若是汤剂,一般由病家自行去药铺“抓药”,买回煎制服用。这里张太医为秦氏开的方子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贾蓉即“出来叫人抓药去煎给秦氏吃”。若是丸剂,医生不必开方,只需报出药名即可。42回,奶子抱出巧姐让王太医瞧瞧,王太医只是“就奶子怀中,左手托着大姐儿的手,右手诊了一诊,又摸了一摸头,又叫伸出舌头来瞧瞧,说:‘……不必吃煎药,我送点丸药来,临睡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好了。’”
    除“诊脉”、“开方”之外,中医还有“外治”疗法。如75回中秋赏月时贾赦所说的笑话中提到的“针灸”疗法;另外,80回宝玉在天齐庙遇见的道士王一贴是用膏药给人治病的。
    中医医学知识在民间颇为普及。前面提到宝钗对黛玉病情分析就颇有见解;51回,胡庸医为晴雯开了药方,宝玉大不认为然而不予采用。然而,民间对中医的认识也夹杂了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如21回大夫诊断巧姐患了“痘疹”。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给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农裳”。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出自对“痘疹”病源的歪曲理解,害怕冲犯鬼神的迷信意识而致。另外,流传于民间的“海上方”以及“药引”也常带有神秘色彩。如第7回宝钗说起常服之“冷香丸”方子是一个和尚所授,原料奇特,“异香异气的”。“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又要雨水这目的天落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云云,显然有故弄玄虚之嫌。又如28回,凤姐说起薛蟠来找她寻头上戴过的珍珠用来配药,还要一块三尺长、上用的大红纱,拿乳钵研了面子。薛蟠还说最好是古坟里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上拆下来的。这些皆是民间不明医理,将中医治疗神秘化的陋风。
    此外,贾府所用之药物中也已经出现了“洋货”。52回,晴雯重感冒鼻塞头疼,宝玉命人取鼻烟来“给他闻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这鼻烟盒盖里头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内装着真正的上等洋烟。宝玉还命麝月去凤姐处寻一点儿“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佛哪’”,说“越发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麝月还说晴雯贴上这个,“倒俏皮了”,说“二奶奶贴惯了,倒不大显”,可见凤姐也常用此药。
    四、岁时、民俗
    我国民间不少习俗是跟农历的岁时、节气相联系的。《红楼梦》某些章回正是写贾府在“年”、“节”的活动。
    “过年”是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日“除夕”。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洒扫门庭,去尘秽,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意为除旧布新,送旧岁、迎新年。书中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正是写了在除夕贾府的祭祀活动。书中写“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拜垫,守焚池”,祭祖活动清一色全由贾姓男人主持,这里可以窥见中国宗法制度“父系承传”的特征。除夕夜,民间家家团圆吃“年夜饭”,食品名称皆取吉祥语,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如荣国府除夕家宴称“合欢宴”,席上有“合欢酒”、“吉祥果”、“如意糕”等等。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是个热闹的节日,书中17回、53回都写了荣府元宵节的庆贺活动。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挂灯结彩、礼神贺节;制灯技艺,愈演愈精。书中也有对荣府花灯的描写:17回元宵夜元妃归省,“只见苑内各色花灯焖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游园登舟后,又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每一株悬灯万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元妃不禁点头叹道:“太奢华过费了!”
     元宵节除挂灯外,还有鼓乐、歌舞、百戏、杂耍等“社火”活动,意在以正压邪,祈求吉祥平安。书中甄士隐之幼女英莲正是在元宵夜让家人抱着去看社火花灯时走失的。元宵节民间还有煮食糯米粉制品“元宵”的风俗。“元宵”又名“圆子”、“汤团”,取合家“团圆”之意;因在上元之夕食用,故又名“元宵”。书中54回荣府在元宵节设家宴,饮酒毕也有“上汤、献元宵”的内容。《红楼梦》31回又写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书中写“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宝玉因心中烦闷训斥晴雯,至于吵起嘴来,黛玉正好进来看见,开玩笑说:“大节下,怎么好好儿的哭起来了?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黛玉说的“吃粽子”正是端阳节民间的贺节活动之一。相传战国时楚国忠臣屈原在秦军灭楚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百姓敬其忠义,每年此日做粽子投江祭之;端阳吃粽子的习俗可能源于此。而“蒲艾簪门,虎符系臂”是因为端阳过后天气转热,夏日来临,蛇虫毒物渐增;菖蒲、艾叶和内缝中药的虎形制品都是用以祛毒避邪。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一夜月圆气爽,民间合家团圆,敬天祀月、赏月贺节。76回写中秋夜荣国府在“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地下铺着拜毡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接着全家一起到山上的凸晶山庄厅前平台上饮酒赏月。由于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所以贾母对尤氏说,“你们小两口儿,今夜要团团圆圆的,如何为我耽搁了?”正是指的这一习俗。
     此外,书中人物语及的“节”还有:清明节、重阳节、消寒会、瓜果之节、芒种节等。从《红楼梦》中的节日活动可以看到:
     节,大多源于上古先民对神鬼的敬畏:最早几乎都是礼神或驱鬼的仪式。
     节,许多是祭祀祖宗、先人的活动,可见国人重祭祀。重祭祀是“注重传统、注重稳定”的心理表现;同时,反映了浓重的宗法观念。
     节,许多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见国人重亲情。“家”是宗族的基本单元,家的内部稳定关系到宗族的团结,进而关系到封建社会的稳定。(未完待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2月北京第3版,l974年10月重印本。
    原载:《湖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总第74期
    
    原载:《湖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总第7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