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中的新闻传播图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傅冠军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小说,其结构宏大,其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由于作者曹雪芹个人的广学博识多才多艺,我们在《红楼梦》中既可以看到诗词曲赋的文学知识,又可看到采药治病的医学知识。单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红楼梦》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生动的清代新闻传播活动的画卷,并从其中感受到新闻传播的规律。
    一、乡村酒店里的”奇闻趣事”
    话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因罢官后做了林府的家庭教师,闲居无聊间,“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所谓村肆,指的就是乡村酒店。一进村肆,贾雨村就遇见了在都中古董行中贸易的冷子兴,“两人闲谈漫饮,叙些别后之事”,于是贾雨村问冷子兴,“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冷子兴回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原来京城中赫赫有名的荣国府贾府里生了一位嘴里含玉的公子,“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了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接着冷子兴又讲了很多有关这个宝玉公子的奇闻趣事,什么“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叉环抓来”,什么“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很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冷子兴传播这些新闻的时候说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贾雨村也是听得认认真真,连称“果然奇异”,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对这种新闻现象来了很长的一段评论加以解释说明,什么“清气”、“浊气”滔滔不绝。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考察一下其中所包含的新闻学知识。为什么贾雨村问冷子兴“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时,而冷子兴单单挑了荣国府的这桩新奇事说来给他听?难道偌大的京城竟然只有这么的点子事?那肯定不是的,堂堂京城哪天没有成百上千桩事件发生?只是这些事件或许真的平淡,比不得贾府生下一位嘴里含玉的公子哥儿这般新奇,还有同样重要的就是,其一那可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贾府中发生的事情,其二因为这个贾府正好是贾雨村的“贵同宗”,所以冷子兴单单挑了这个来讲与他听。显而易见,冷子兴说与不说心中其实是有标准的,首先就是确实要新奇,其次就是显赫性,也就是不平常人家的事情说起来才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再其次就是接近性,就是注意自己传播的新闻要与所传播的对象有心理上的接近性。说到贾雨村对荣国府贾府心理上的亲近与仰慕是有据为证的——他自己对冷子兴说:“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都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止,至今越发生疏难认了。”其酸溜溜的心理让他怎么对荣国府的事情不感兴趣呢?
    由此可见,虽然古人没有自觉意识到新闻传播的规律,更说不上对新闻价值规律的清晰认识,而事实上他们对新闻的传播却无时不刻地不自觉地在遵循这个规律,以求达到他们的最佳传播效果。当然,这样的结论只是建立在以小说中人物故事为分析题材的基础上的,但它应该是科学的,因为小说来源于生活,象红楼梦这样的优秀小说更是真实地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二、《红楼梦》中为何没出现邸报
    《红楼梦》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邸报的影子,这倒是怪事!因为从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情况来看,按理说曹雪芹写红楼梦的那个时代,邸报历经宋明两代已经成为当时的政府官员和士大夫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已经比较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政治活动。
    早在宋代,政治斗争相当激烈,各派势力互相角逐,这些内容在邸报上都有所反映,比如靖康之变后,金人扶植傀儡伪楚政权,不少宋朝官员接受伪楚委任,宋高宗下令对这些“变节”的官员加以贬降,孙亦在被贬之列,但他并不认帐,在上书辩护中称:“臣在宿州见朝报,有臣僚言章,称受伪楚官爵与商议论者有如孙,李者,奉圣旨散官安置。”[1] 可知邸报指名道姓地攻击这些人的失节言行,言辞相当激烈,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少见,而孙能从邸报上获知不利于自己的消息后马上开始反击。到了明朝,邸报作为各地官员了解外部世界和朝廷动向的窗口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这一点就连晚明时期的艳情小说《金瓶梅》都有所反映:话说杨提督暂时被弹劾后,西门庆就是在邸报上看到自己的亲家—也就是杨提督的爪牙陈洪,要“拟枷号一个月,满日发边卫充军”,吓得不轻,于是连忙派家人来保带着五百两银子去打通关节。其时,掌握着审讯杨提督等人最高权力的是右相李邦彦,他是“三法司会问”的秉笔。他与西门庆本来不熟,但西门庆还是打通了关节,使自己化险为夷,相安无事。这其中邸报及时传播信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西门庆还蒙在鼓里。
    既然如此,到了晚于明朝的清朝,而尤其《红楼梦》中的贾府作为当时如此显赫的四大家族之一,关系网络庞大,应当有充分的机会获取邸报,得知朝廷的风吹草动,但为什么小说在贾府事发败灭的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一节中描写贾政等人接到查抄宁国府的圣旨时竟然是没有半点心理准备,首先是“心里不得主意”,其次是“独有贾赦贾政一干人唬得面如土色,满身发颤”,最后是“魂魄方定,犹是发怔”,闹不清自己是为何获罪。后来还是薛蝌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是“在衙内闻得,有两位御史大夫闻得珍大爷引诱世家子弟赌博,这还轻;还有一大款是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因其女不从,凌逼致死。”偌大个家族,还号称是盘根结错“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被人弹劾了竟然不知道半点风声,难道还不如一个西门庆那样耳目灵通?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新闻传播史的资料,并对比阅读了《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才似乎豁然开朗:满清入关,一方面他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肃清反清力量,但另一方面则正因为是满族入关统治文化先进的汉族,他的心理多少发虚,因此非常忌讳文人的议论。历史就是明证:即便多数知识分子已经噤若寒蝉了,清朝还是展开了一系列罗网深密的文字狱,到乾隆达到顶峰,嘉道之后才渐渐松弛。在禁毁图书的“成就”上,清朝创造了世界记录,也远超过中国史上所谓图书的“五厄”。
    不止禁毁图书,清代的报禁也异常苛繁。谕旨和章奏哪些应抄发,哪些不应抄发,竟然往往需要皇帝作最后的决定。如康熙五十三年(1714)公布的“各省提塘除传递公文本章并奉旨科抄事件外,其余一应小抄,概行禁止”;雍正六年(1728)公布的“未经御览批发之本章,一概严禁,不许刊刻传播”;乾隆十一年(1746)公布的“直隶、江南、浙江等省在京提塘,将不发之事件,钞寄该督抚等,似此行私报密,甚为浅陋,传谕申饬”等,都是为了限制小报的刊布与发行[2]。考察《红楼梦》作者的生平,正好是介于雍正与乾隆年间,尽管历史记载曹雪芹的出生有不同的说法,但前后相差也就是那么10年左右。因此《红楼梦》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邸报的最大可能在于当时的报禁。
    当然,我们曾经还设想是不是邸报从一开始就是从京城对地方官员传播朝廷动态的工具,其主要读者就是各个地方的行政官员和士大夫,而《红楼梦》中的贾府位居京城,紧邻天子,有令直接由皇宫而出,邸报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基本不起传播媒介的作用。这样的设想也是有它的依据的,比如最早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回中,其消息的传播就是“忽有门吏忙忙跑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只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奉赦,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到厅上,南面而立,呐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你看,连诏和赦都不要带,直接以口宣旨,还要什么邸报?邸报只是那些想知道朝廷动向偏又不在皇帝身边的地方官员才会争相传阅。这样说起来好象也有道理。因为尽管清朝政府加强对邸报的管理,但并非就是彻底查禁。或许,原因就在两者的综合。或者,还有别的影响因素。
    三、《红楼梦》中的八卦新闻
    什么是八卦新闻?在笔者看来,所谓八卦新闻,就是政界要人或者社会名流的绯闻而已。按照这个定义来看《红楼梦》,发现其中的八卦新闻也还蛮多。但这些八卦新闻因为当时环境制约,又不象今天这样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传播,而只能以流言的形式通过非正式的传播渠道流传着,因而显得隐隐约约,似无还有。比如《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节中描写王熙凤与贾蓉的暧昧,“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哥回来。’外面几个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再来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有精神了。’贾蓉应了声,方慢慢的退去。”也不知道凤姐想做什么,也说不清凤姐和贾蓉是什么关系,但却总是有着隐隐约约说不清道不明的不一样。而同在这一回里,贾宝玉因为作了春梦,“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涨红了脸,把她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晚饭过后袭人过来细问,因此宝玉把自己梦到的情景告诉袭人,“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幸得无人知道。你说这样的事情,要是贾宝玉与袭人并不说破,谁又知道是真是假,是有还是无?再有《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节中,明明是儿媳妇的去世,作为公公的贾珍竟然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道我这个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一个媳妇死了,做公公的伤心成这样,未免反应太过了点吧,这之间的暧昧又是道不清说不明。因此说《红楼梦》中的八卦新闻可多着呢,到了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索性全被喝醉了酒吵闹的焦大给全部曝光,“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都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说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得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的嘴。”
    和今天的八卦新闻不一样的是,因为当时是在这样的封建大家庭,那个时候的八卦新闻是被竭力封锁的,更没有专门的狗仔队胆敢拿着相机穷追不舍,就是听说这些八卦的下人,在主子面前也是“魂飞魄散”,哪里象今天的受众这般享受,彼此传播并且津津乐道着。当然,这也不过是文章写到结尾时的一些闲话,无非是证明清代新闻传播也是多姿多彩饶有兴趣的。
    犹如《清明上河图》这副不朽的名画描绘了宋朝汴京的繁华似锦一般,《红楼梦》也为我们描绘了清代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新闻传播图景,即使从这个角度去读读这部同样不朽的名著,也不失为一种雅趣。
    参考文献:
    [1]《三朝北盟汇编》卷一零六
    [2]《中国近代报纸发展滞后原因》
    原载:《湘潮(理论版)》 2010年第7期
    
    原载:《湘潮(理论版)》2010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