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性精神?虽然难以给出具体而明确的答案,但我认为,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追求的是自我最本真的状态,是人的个性的自我解放。《红楼梦》就是受这样的精神哺育而产生的伟大小说,林黛玉作为最能代表曹雪芹之“诗性精神”的人物形象,便是这部“大旨谈情”的小说里最纯粹的一个角色。只有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下去解读黛玉,才能够深切地触及她的灵魂。 一、 诗意 整体而言,黛玉是一个高度精神化的人物,象征性极强,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虚化的。这里的虚化并非指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段不够写实,而是指诠释这个人物的角度不能太过于现实和功利。象征性的体现也非常多,潇湘馆、菊花诗、芙蓉花签,以及“草木”和“还泪”的前世,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一种高洁脱俗的人格追求,这种“诗性精神”贯穿黛玉一生,是黛玉内在生存价值的一种指向,甚至于每个细节中。 出场时,三春姐妹描写无外乎“肌肤微丰,合中身材”、“俊眼修眉”、“身材未足,形容尚小”,大多着眼于容貌。到了黛玉,则完全是在神不在貌的写法:“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如若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除了写出了黛玉病弱的外在美之外,更是勾勒出了她超尘脱俗的精神气象,其气质、神韵、灵气跃然纸上。 二、 痴情 《红楼梦》第29回中写到:“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此外葬花时也提到,宝黛在“痴病”一事上的一致性。黛玉的“痴病”,是作家作为一个局外人对黛玉行为的一个判断和总结。其实“痴病”,乃是“诗人气质”的一个重要表征,“痴病”即是对某些东西倾注全部的感情,并执着的支持、沉溺于此。 而黛玉的“痴病”又与宝玉不尽相同,这种无法对现实妥协造成的“痴病”,表现就是宝黛之间的爱情。脂批中黛玉的评语是“情情”,宝玉则是“情不情”。“情情”是指对所关注的感情的投入和专注,对黛玉来说,即与宝玉的爱情。“情不情”是指对世间所有的事物的一种体察和体贴,特别是对女儿的一种关注和爱护。但是宝玉的这种感情又集中的体现在了黛玉的身上,比如黛玉葬花时候宝玉在一旁悲恸,读黛玉的《桃花行》时更是一边读一边滚泪,所以宝玉虽是“博情”之人,却也是是极深情之人,宝黛二人也是真正的知己。 爱情本质上就是自由,而宝黛两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宝玉的内心,与生俱来地充满着大苦闷、大寂寞,与黛玉与生俱来地对人生的悲剧性认识遥相呼应。爱情对黛玉而言,更是一份与宝玉的心灵相通的支撑和认同。所以对黛玉来说,爱情几乎是她生命的全部,她始终无悔无怨,即使爱情的幻灭使她走向了死亡。 三、 泪水 简单来说,悲剧就是美好事物的毁灭,黛玉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更是生命的悲剧,带有某种宿命的必然性。女性在此书中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寄托,成为美好的代名词。书中开始就写:“何我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可以说,整部《红楼梦》就是为几个女子立传,从《五美吟》可看出黛玉对女性自身的态度,《西施》中她感叹西施的命运不如邻家女自由,“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虞姬》中她钦佩虞姬赴死的决绝和勇气,“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绿珠》中更是明显,她感叹绿珠死的不值得,“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她从来就是认为女性的独立人生价值比生命本身更加重要。生命的悲剧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但生命从来都体现在无数个细枝末节中,这也恰恰是林黛玉形象打动无数读者的重要原因。青春流逝,爱情幻灭,这些美好的字眼在一个妙龄的女子身上完全实现,残酷,带着普遍意味的直达人的内心。黛玉当然试图去超越这个现实,“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最终她还是回到自己本身,决定“一抔净土掩风流”,没有走向现实中外向的激烈对抗,而是向内的实现自己。这种代表着青春、女性、生命价值的毁灭,充满了让人震撼的力量,是悲壮的,充满惊心动魄的极致之美。 许多人怀疑中国缺少真正的西方式的悲剧精神,我们说,黛玉身上就体现出了真正的悲剧精神。曹雪芹通过黛玉的形象,完成了对追求自我本真的诗性精神的追问,对当时的现实发出质疑,并且尝试提出新的价值观,这正是悲剧精神的价值之所在。王国维曾经借用叔本华“生活之欲乃人生痛苦之源”的悲剧哲学观,对《红楼梦》首次做出不同以往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评价,认为《红楼梦》与之相反,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书中人物,无不与痛苦相始终,而其痛苦之源,正是叔本华所说的人性之欲;而贾宝玉之出家见证的正是值得肯定的解脱精神,于此,王国维称颂《红楼梦》是写出了“人类全体之性质”的“宇宙之大著述”。 《红楼梦》最深意蕴在于关照人生,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林黛玉的形象对于现实最大的意义也体现在她的诗性精神上,使理想、自由、自我本真的明灯,不让过于黑暗的现实吞噬人的精神的全部。“诗意的栖居”,是整个人类应该一直不懈追求的东西,诗意精神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因此林黛玉所代表的这样一种精神就永远具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奋嘉《“生死情痴”林黛玉》,《红楼梦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顾鸣塘、高晨贤《孤标傲世偕谁隐——浅论林黛玉其人其诗》《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4辑 [3]吴无忌《王国维文集》燕山出版社1997[ 4]姜超《叛逆的悲哀探索的愁苦——一个理想主义女性心灵的剖析》《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2辑 作者简介:王静,女,1987年8月出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郸城人。 原载:《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原载:《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