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总有说不完的话,但这说不完的话中有哪些是今天人们还想听的,有哪些是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还给人以启发的。在已有的众多鲁迅研究著作里,不是每一本都有这样的追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 以往的许多鲁迅传记的作者不能说对鲁迅没有感情,但像林贤治这样先把鲁迅做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然后再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的研究者却不多,这不是一本为研究而研究的书,这是一本为表达思想为张扬思想而写的书,林贤治从鲁迅身上发现许多独特的东西,他在为人们重新认识鲁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他认为在现代中国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中,以鲁迅为最理想,鲁迅是最彻底的反专制反极权的勇敢战士,林贤治对鲁迅是偏爱的,甚至于有偶像的意味,林贤治看重的是鲁迅身上那种对专制和极权的不妥协以及他对黑暗中国的清醒认识。在林贤治看来,鲁迅的同时代人中再没有哪一个知识分子达到了鲁迅的高度,鲁迅留下的精神遗产我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林贤治对鲁迅很偏爱,所以他在分析鲁迅和同时代人的许多论战时林贤治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也不取客观的态度,而是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的,这种写作姿态时下能坚持的人已经不多了,林贤治敢于坚持,这也是他这本书的一个基本立场。 我是喜欢林贤治这本书的,但我也认为他笔下的鲁迅依然让人们有很多困惑,而这困惑林贤治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解释,这个困惑就是为什么鲁迅以反专制为基本追求而却总是被专制利用,鲁迅的悲剧不在生前而在死后,他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一个没有被新时代否定的知识分子,这是为什么?鲁迅是最不愿意和官员打交道的,不像胡适那样,还想过去做政府的诤友,鲁迅是最看不惯胡适这一点的,然而奇怪的是鲁迅一直得到官方的首肯,而胡适却从来都是被骂的,为什么新时代愿意用一贯反专制的鲁迅来做为自己的旗帜,却不用一直想做政府诤友的胡适呢?就做文章这一点来说,胡适是明白的,他讲道理明白如话,相比之下,鲁迅是晦涩的,也就是说,胡适的那些话没有再阐释的可能,而鲁迅的话却可以被某种政治势力加以利用,因为鲁迅的许多话是可以另有所解的,文革中鲁迅语录也很盛行,政治势力是在利用鲁迅,但人们反过来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利用鲁迅?在鲁迅的时代里,人们总认为鲁迅是拆台的,而胡适才是补台的,为什么一个以拆台为基本特点的人的思想总被利用,而一个总想补台的人的思想却不受欢迎呢?文革时期鲁迅的书是他同时代作家中唯一没有被禁的,也就是说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是读着鲁迅的书长大的,可为什么在中国最黑暗的年代里,那些读过鲁迅书的红卫兵战士连最起码的人道主义都不懂,学生打死老师的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这一切是从何而来的呢?在那个年代里鲁迅的书是可以完整地读到的,他有全集在,那么多读鲁迅书的人怎么就不学好呢?鲁迅是反专制的,可专制偏偏又只找着了鲁迅,这是为什么? 林贤治的这本鲁迅传没有能告诉我们,也许他就不认为真的存在这些问题,但如果我们真正走近鲁迅,想让更多的人理解鲁迅,就非得拨开这些迷障不可,林贤治的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别处,他对鲁迅的过分偏爱,使我不得不想这些鲁迅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