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归有光生平三考 ——兼与王勉、曹明纲、张传元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姚玉光 参加讨论

    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是一部用力颇勤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颇大的著作,执笔者都是国内资深的文学史专家。其中第四卷有王勉、曹明纲二先生撰写的《归有光》评传。我以为,该文有关归有光生平的一些提法,同事实颇有出入,兹分述如下:
    一、归有光早年并未自号震川
     王勉、曹明纲二先生在《归有光》(以下简称《归》文)中说:归有光“家居东南有第一大湖震泽,因自号震川,人称震川先生。”这一段话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震泽大湖并不在归有光家居的东南。第二,归有光早年并没有自号震川。
     众所周知,归有光家居苏州府昆山县城,而震泽就是太湖。太湖的位置是在昆山的正西方略微偏南一点。《归》文所说,实属疏忽。“东南”之说,本有所出。归有光在《震川别号记》中说:“余生大江东南,东南之数唯太湖,太湖亦名五湖,《尚书》谓之震泽。”[1]显而易见,归有光所说的震泽在东南,是指太湖在整个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的,而不是说在自己家乡昆山的东南。
     关于“震川”的别号(而不是自号),归有光曾在《震川别号记》中有过明确的表白。他说:“余性不喜称道人号,尤不喜人以号加己;往往相字,以为尊敬。一日会聚里中,以为独无号称,不可,因谓之曰震川.”由此可知,归有光根本就不喜欢称道人号,也没有自号震川”,而是别人觉得他没有个号不好,才给他起了个叫“震川”的号,所以,归有光在文章的题目中特意明确标示是“别号”。遗憾的是,这个别号,归有光在相当长的年代中都不乐意接受。在同一篇文章中,他说:“其后,人传相呼,久之,便以为余所自号;其实谩应之,不欲受也。”一直到他六十岁中了进士之后,归有光结识了“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何景明的孙子何启图。此人是汴省发解第一名,又是归有光的同年,号为震川。归有光这才仿照司马相如仰慕蔺相如的做法称震川,并且明确表示:“盖余之自称曰震川者,自此始也。”(《震川别号记》)其语气很肯定,根本不承认自己早年自号过“震川”。
    二、《项脊轩志》并非写于归有光三十岁时
     《归》文说:“使他特别闻名的文章如《项脊轩志》、《李南楼行状》、《女汝兰圹志》等都是他三十岁的时候写的,那时他还没有中举。”张傅元、余梅年的《归震川年谱》[2](以下简称《年谱》),也把《项脊轩志》系于归有光三十岁的这一年,并全文记录了该文。
     归有光自己在《项脊轩志》中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余既为此志”的“志”,指的就是从开头到“其谓与 井之蛙何异”的部分,即第一次写成的《项脊轩志》。由此可见,《项脊轩志》并非写于某一年,而是由正文和补记两部分构成的,“余既为此志”就是该两部分的分界线,而且这两部分写作的时间相差很大.但是,这两次写作中的任何一次,都不在归有光三十岁时。
     先看正文部分的写作。作者明确告诉我们,正文是在他结婚的前五年完成的。那么,归有光结婚是哪一年呢?
     归有光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次是娶魏氏,第二次魏氏死后娶继妻王氏,第三次王氏死后娶费氏。从文中所说只同归有光共同生活六年的情形来看,此必指魏氏无疑.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陕西师大学报》第22卷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