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人文精神在当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宋韵琪 参加讨论

    当今的文学发展中,中国文人似乎步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们相信文学能救人,因而投身文学。但在每天每夜的笔耕思索中,“我们究竟应该写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却开始困扰着他们。以往,他们跟随前人足迹,在对古典与现代的积累探寻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文学的理由。他们相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相信文学的生命力来自对过去的借鉴和对现实的勾勒。正因为“信”,所以才有动力。但当现实给予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黯然失望之后,他们开始怀疑了。宗教,法律,科技,文明……这一切先进的象征,却在现实的揭发批判中,逐渐显现出隐含在其神圣面具背后的权力操控思想,这些值得崇拜景仰的文化领地都在现代锐利的眼光中慢慢萎缩了。在对精神栖息地的追溯探寻中,他们陷入了一个信仰的怪圈。
     中国知识分子似乎都有着一种“通病”——一种对时代文化现象的敏锐和傲气。这种东西让他们能够以理性的目光看到现实的背后,又忍不住对之进行无情的批判。可是当他们把所有都看清了,批完了,一种对自己生存世界的绝望感情也悄悄萌发。权力的主宰让人对所谓的文化灰心丧气了。周作人曾经说过,“文人对现实感到苦闷时,往往会翻古书”。的确,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以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为傲,在中国人心中,我们的社会无论多么无理,我们总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可以不相信现代作家的无病呻吟,但总可以相信四大名著,老庄孔孟,史书列传吧?于是,他们怀抱着在绝望之前的一线希望去追根溯源,企图在古籍竹简的碎片中找到拯救现代的痕迹,找到心灵的寄托,找到一种可以相信的东西。但在探求中,他们心寒了。就像近年来很多作家撰写的书籍那样,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王晓明的《追问录》等等,这些在对历史、名人、名著探究过程中所发出的反问声音一浪高于一浪。其实,在这些自信地对中国传统的质疑声中,不单单包含着被欺骗的愤怒,我觉得,这里面更多的是蕴藏着一种无奈和惊恐,是对信仰危机的战栗。在对古人、权威的失望中,他们内心隐隐产生着对前路去向的更深层次彷徨。
     渐渐地,他们开始从“还能信什么”的苦恼追问走向了“已经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了”的文化坚定。这就是在现当代文坛尴尬局面的畸形发展后,产生的极端犬儒主义思想。犬儒主义者们的那种对现存世界的灰暗绝望感,让他们从开始的强烈怀疑态度,发展到接近疯狂的现实追问,最后演化成“无路可走,无物可信”的极端悲观心理。于是,这种心理,就在迷惘和选择之后不自觉地表现为“既然世界已经走尽了,我们不再为任何事而生存”的心理态势。这不但是玩世不恭的生存态度,更是一种抛弃社会责任,自我放逐的文人自灭意念。他们可能会咒骂社会,讽刺时代,鞭笞作家群体,给人们以形骸浪荡,思想激愤之感。然而,在他们那接近疯狂的在犬儒式的狂妄背后,是否就表里如一地是嬉笑怒骂,粪土江山的潇洒放纵呢?我觉得,其实,他们的内心都隐藏着深深的恐惧,那是一种在目睹现实世界的黑暗层面以后派生出来的彷徨。他们字里行间想极尽表达的末路式绝望,都只是想掩饰内心的不安和不祥预兆。他们看透了,因而更痛苦,欲摆脱,因而更需要非理性的自我麻醉。
     一个什么都不可信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不能够在历史的轨迹中挽救的世界。所谓传统优势,古典精神,学术权威,在他们看来都只是批判扭曲的对象。就像现代文学界中出现的许许多多题材形式:全盘否定权威名著,夸张改造严肃的古典文学,“骂”式文学的风行……在不断的揭露和解构拼凑中,就会形成一种带有出气解恨性质的惯性思维,无穷无尽的学习研究,就是为了永无止境的怀疑。这些书的作者大都是熟读名著,精通古今中外文化的学者,没有韦编三绝的文化素养,绝对不可能发出质疑的声音的,但质疑之后又是什么呢?经典文化的永恒美感在读者面前解散得七零八落,而作者自己那种面临虚无的彷徨也同时在这些文字中输入到读者的思想意识中。“疑”而后“解”是境界的升华,是思想领悟中一个破碎后的重塑过程,是浴火凤凰的再生,但他们的只“疑”不“解”,带来的,却是精神世界的混乱无序。
     可能,这是经济时代的弊病,也是商业发展的魔窟,他们就像黑洞般把精神世界的一切一切渐渐蚕食至体无完肤,当知识分子惊醒时,他们已经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了!鲁迅先生说的“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尴尬迷失,现在又历史重演似地出现在文学界。
     在人文精神从政治领域进入文学的国度后,阵阵的议论声反复响起。文学由人创造,也应该要从人这个关卡进行自救。但我们总是在说“人文精神”,那什么是“人文”呢?怎么才做到“人文”呢?又是千百个问号。我觉得,人文式的文化创造,首先要在犬儒主义的全盘否定和崇拜权威的悉数肯定之中找到一个高角度的平衡支点。就是以“人”为信仰,在对过去的文化提炼中融入对人的个性发展和本质窥探。以人为中心的文学阵营,是建架在心灵的艺术感染基础上的文化重塑,是凤凰涅槃般的文化理念再生。这是从“人”到“人”的文学历程,即是在人性中探索文化的源泉,以贴近人情的形式,解决人精神上的彷徨苦闷,在艺术美感的营造中发现人的魅力,发现文学的价值。这是文化思想行到水穷时的理性自救,也是人的精神自救。作家以其对时代的敏感触觉诠释着多角度的人性,演绎着百态的真实人生。让真切“有形”的人,在文学的升华提炼中,体现出一种“无形”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人性的感染了。惟其如此,文化才能真正开辟一派柳暗花明之开豁景象。
     在现代文坛上,信仰虚空的情况一直都存在,三尺冰封,岂是一日之寒?但人文关怀的暖流能否溶解冰寒,这就在于文化的理念能否真正地从深层次转化。以人为本,用人的精神哲学诠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一个和谐融洽的思想高度挽救文学,其实也是在挽救我们的心灵家园。
    原载:《文学报》2006年4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