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描写历史题材(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历史散文”一直是出版热点,占据了读者相当大的阅读视野。这类散文往往着力于发掘被忽视的史料,力图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而作为抒情性较强的文体,“历史散文”也不同于单纯的古史钩沉,其旨在抒怀古之幽情,或借历史酒杯,浇自己块垒。同时,历史题材也使得散文更为气象开阔,兼具了历史厚重感。然而,历史散文毕竟是文人所作,方法上,他们没有接受过正宗史家的科学训练;观念上,作家和历史学家的态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少散文名家都曾因在史实描述上出现硬伤而遭到历史研究者的批评。有此遭遇的北京作家李国文就在近日借新书《李国文说唐》出版之际表示,他在创作中重观点甚于重史实。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史料真实性和散文主观性之间的关系,历史散文写作中的“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孰重孰轻?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苏州大学教授、散文评论家范培松,以及近年来专注于历史散文创作的作家李国文、夏坚勇和柯平。 擅以细腻情感书写宏大题材的江苏作家夏坚勇认为,在写作过程中,事实上很难区分究竟是从史料出发还是从观点入手的,这就像在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解。同时,写作又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因此也不可能对其做条分缕析的理性讲解,分解出历史写作和文学写作来。 四位一致认为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范培松非常坚定地表示:当然是史料的真实更为重要。他认为,作者虽然有权处理史料,比如根据自己的观点有选择性的选取,但绝不能改变史料的真实性。否则,作者的情感就无所依托,并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这样还不如撇开历史来抒情。总之,“历史散文写作的前提就是不影响真实性”。 夏坚勇则提出:“在肯定、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作家才能发挥。”历史散文当然允许体现主观意识,但不能有知识性的“硬伤”。李国文也表示:“严格来说,写作应该规范,不要误人子弟。这也是作家的基本素质。” 在强调了历史真实的重要性后,以写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状态见长的浙江作家柯平也无奈地表示,由于“历史史料太庞杂,又没有老一辈的历史功底,所以难免出错。”他认为,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要老实承认,完全接受”,他说自己在写作新书时,会改正前一部书中有关的历史知识的错误。李国文也自称“笨人”,脑子里装不下那么多典籍史书,面对批评,他的态度是,“一不认为批评不对;二尽量避免出错;三宽容自己,一笑了之。” 不同的态度源自不同的写作观念。李国文坚持认为,文人与历史学家不同,文人创作也不同于教科书,“作家要宣扬观点和判断。更重形象、人性和性格的东西。”他也承认在写作中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和激情,有时就来不及查阅核实史料了。而柯平则认为,历史观点要出新是比较冒险的,因为前人已经做了大量且详实的考据。他所喜欢的方式是“将各种史料及各家评说放在一起研究辨析,在完全尊重史料的前提下,提出假设,而非结论”,以期探究更接近真实的可能,探索出历史的新面貌。 原载:《文学报》2006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