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长中的报告文学来说,文化市场化背景无异于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给报告文学带来如下机遇:一是主流经济话语所带来的“去意 识形态”倾向有利于报告文学作家较为本真地触及生活本质,某些题材禁区可望进一步打破;二是务实化生存势必刺激人们的信息需求,从而有利于报告文学“报告 性”的凸显;三是市场环境为报告文学的创作、流通和接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流通渠道;四是读者消费的选择性、主动性促成文学消费的自我生长机制。另一方面, 文化消费时代也对报告文学形成了无法漠视的挑战——网络化的信息快递对报告文学“报告”价值的饱和性实现构成威胁,信息崇拜所带来的速度竞争可能挤兑报告 文学的文体生存空间;市场化背景有可能导致报告文学的趋利倾向,“广告文学”、“猎奇文学”、“惊艳文学”有可能乘机混迹文坛,从而磨损报告文学的责任承 担和人文关怀;文化市场的“未完成性”可能造成人为的艺术“兜售”现象,致使报告文学的文学属性减退等。 面对市场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可能蒙尘、商业化氛围可能逼使作家启蒙角色退场、消费化趣味可能影响报告文学社会与文学功能正常实现的严峻情势,我们有必要以严肃的态度重新审视报告文学的文体力量。 第一,理性复激情的思想穿透力是报告文学的逻辑基点 报告文学是叙事的艺术,也是说理和抒情的艺术,因而,理性与激情的互惠式统一便成为报告文学重要的逻辑基点。但理性诉求不是故作高深的理论说教,激情言说 也不等于单纯的主观宣泄。准确地说应该是理性化的激情叙事,激情化的理性启益。这是报告文学思想穿透力的显著表征。 由于文化消费时代的趋利倾向对报告文学的责任承担和人文关怀具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作用,所以,重申并张扬报告文学的思想穿透力便成为迎接时代挑战的基本策 略。为此,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尽可能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宽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社会触角、深刻的思想感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作家的社会 警觉性,才能使作品抵达事物本质、顺应历史逻辑、符合时代精神,才能在作品中闪现博大而动人的人性光辉。从这种意义上说,报告文学创作当是一项具有公益性 的精神塑造工程。 人们往往以缅怀的神情谈及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创作和阅读的热闹景观,诸如麦天枢、钱钢、徐刚、贾鲁生等人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报告文学作品 不仅蕴含着较为深刻的理性思考,而且浸透着浓烈的理想与激情,扣合着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不可能重返那个年代。道理很简单,除非历 史重新安排一个同样的文学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后,“告别革命”、“躲避崇高”、“市场调节”的文化思潮高调撞击文坛,进而影响到报告文学创作。但清 醒者很快意识到,真正的报告文学从来与“时尚”无缘,因为它从来就不是含混、暧昧、妥协的文体。于是,人们要求报告文体在文化调适的阵痛中坚守文化岗位, 重铸智性锋芒,保持理性品格,甚而至于成为暴风雨中独立支撑的“大树”。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需要强有力的“思想穿刺”的时代,报告文学击浊扬清的时代精 神、扶危济困的历史使命、仰观俯察的未来眼光愈显必要。但这也注定了报告文学敏感而沉重的文体命运。 第二,真实而艺术的现实把握力是报告文学的美学姿态 作家的思想穿透力终究体现为作品对于现实生活本质而独到的艺术把握上。因而,对于现实生活真实而艺术的把握便成为文化市场化背景下报告文学美学姿态的原初内涵。 就文体规范的标识性而言,缘自非虚构原则的真实性恰恰是报告文学作为新型独立文体存在的最大价值和最好理由。但是,在文化消费时代,效率意识和功利心态阻 碍着部分报告文学作家接近现实,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一时间变得困难起来,就连一向标举追踪“正在发生的历史”、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的央视《新闻调查》也 多采用经有关部门过滤过的二手资料。况且,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报告文学并不等于“事实”罗列,“客观”报道也决不是文学。换言之,报告文学必 须经过作家的艺术选择、文学提炼和审美整合。我们不否认现实本身的复杂性、精微性常常超出作家的想象,生活事实往往较文学更为精彩动人,但我们也得承认, 现实生活并不就是文学,“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不 过,从把握现实生活的随机性、自便性、灵动性来看,报告文学确实享有比一般文体更大的自由度。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诗歌、小说、剧本的文体规范来要求报 告文学,也不宜用《一个伟大的印象》、《包身工》、《哥德巴赫猜想》等特定时代的报告范例来捆绑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这种高度依附于现实的“流动的文学 性”,正可增强该文体关注现实、关怀基层、鞭挞丑恶、张扬正义、呼唤和谐、引领社会的现实把握力,其问题意识、档案梳理、历史存照功能不容抹煞。为此,报 告文学作家必须走向民间,贴近生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正写出具有现实性、现场感和现代参照意义的作品来。 第三,批判与矫治的生活干预力是报告文学的价值根系 批判意识是报告文学思想穿透力和现实把握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报告文体的价值根系。这种建立在作家批判意识基础之上的报告文本的批判性的获得,照例依赖于作 家主体思想深度的奠基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支撑。很难想象,一个思想贫乏、认识肤浅、意志衰退、极端自私的人会走上报告文学的文化建构之旅,自然也不可能成 为优秀的报告文学家。因为他既不能准确判断现实生活事象,更无法预测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当然也就无力执行正本清源、惩恶扬善的裁判职能。 无可否认,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匆忙完成了西方国家用几个世纪才走完的现代化历程,市场化经济意识的确立更是晚近的事。因此,我国目前的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 全,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体系化程度不高,加之文化和文学的特殊属性,使得我们的精神消费具有过渡时期较为浓郁的多元化色彩。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发掘 潜力不可小视,当下的引导尤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学活动对于现实生活的矫治功能。所以吴炫说:“人们与非虚构文学的关系, 只不过是人们与现实关系的‘场地移动’罢了。这种移动不但不会改变人们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性质,反而加深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关系的理解。非虚构文学改变了人 们与现实世界因对立产生的紧张关系,从而使得人们不是在文学中而是在现实中自强起来。” 卢跃刚、赵瑜、蒋巍、何建明、陈桂棣等人的部分报告文学都不同程度地充当了生活的参照系和矫治器,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改变的意愿和建设的情怀。但也有不少知 识分子在艰难的选择面前自动放弃了矫治生活的勇气和智慧,表现出“失语”的尴尬和无奈。冷静思考后我们发现,造成当今报告文学批判意识和矫治功能“退化” 的真正原因可能非常复杂,这其中就包含了当时还不为人广泛注意的文化市场化趋势的情境性影响。这再次表明,我们的时代需要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有固守自身本 性以满足社会期盼、提升生活质量的权利。 第四,新奇且醒目的社会震撼力是报告文学的文体能量 与相邻文体相比,报告文学题材的不可重复性或不可再生性给人以新奇感,读者选择的主动性又带来公共关注率的相对集中,加之读者的即时性反响,因而很容易对 当事人和原型事件产生直接而强大的触动。因此,为社会公众急切而广泛关注的反映重大现实题材的报告文学常常能够引起巨大而醒目的社会轰动效应。我们将这种 综合性文体能量称作社会震撼力。 就现有情况判断,报告文学的读者感召力、公共关注率和社会震撼力远远超出其他文体。如前所述,虽然市场化消费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如庸俗趣味、猎奇心 理、窥探欲望、本能渲染、金钱至上等负面倾向,从而刺激作家的急躁情绪,影响作家对于生活的矛盾性、复杂性的深度挖掘、理性思考和人文表达。但我们显然不 能因噎废食,据此全盘否定文学活动的现实必要性。事实上,正因为市场化背景的特殊规定性,拥有批判意识和矫治功能的报告文学才显得特别重要。况且,按吴炫 的说法,人们在小说化的故事中“生活”得太久,已产生了阅读上的腻味感,需要在非虚构性的现实中重新磨砺自己的审美感官。不仅如此,文化市场化趋势可以相 当程度上破除固有的权威崇拜,从而使创作民主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文学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文艺生态在自身吁求的轨道上可望更趋平衡和繁荣。 需要申明的是,文化市场化背景或文化消费的时代语境并不等于文化的全面市场化,更不意味着我们对于文学商品属性的一元化约定。因此,报告文学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往往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强调报告文学作家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便不是多余的提醒。目前,报告文学的写作、传播、接受生态还不均衡,理论支 撑尚欠成熟,文体身份也需要进一步确证。不过,反过来讲,缺乏系统规范的文体可能正是前进中的文体,自然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文体。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报告文学的社会震撼力还未达到预想的效果。原因固然很多,但题材禁区尚未完全打破、作家思想境界欠高、话语表达智慧不足等因素不可忽视。这些问题,除作家 磨砺、理论引导外,文化消费的时代环境或许可以提供解决部分问题的契机。 不难预期,在强有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文化及其产业可望迅速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特别是借助于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纯IPv6 互联网的平台,文化市场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读者的审美需求将加速提升,文学消费将愈益便利,报告文学的思想穿透力、现实把握力、生活干预力、社会震撼 力有望争取到更好的表现空间。 (作者:龚举善 郧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原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