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雪军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关键词 审美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拉卡托斯;反思;乌托邦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
    在中国理论界,不少学者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问题反应热烈,这是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的。
    从理论背景来看,把美学拉近甚至拉进生活是中国百年美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文艺就承担了义不容辞的启蒙义务,美学自然也不例外。中国的文论家们因为中国没有建立起像西方一样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深感忧虑,于是推动了中国百年美学建构宏大理论的工作。中国大部分的理论家一方面忙着接受西方理论,另一方面又怀着雄心壮志建构自己大而全的理论体系,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赶上西方。然而,第一,西方美学发展之博大精深,且不说它流派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光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之艰涩难懂就足以让中国美学学者们痛苦不堪了。这涉及到西方的厚重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渊源,是研究西方美学所必不可缺的,然而中国学者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对此好好领会,就硬着头皮钻进那一堆堆的天书中,因而出错也就在所难免。第二,过于追求理论的周密演绎、宏大构架。中国学者们表面上想与传统的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模式断裂,但要在内心与这种模糊思维决裂又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民族心理积淀。内在和外在的张力越大,部分学者就越容易走向极端,变成只追求与西方理论的形似,而强行割断自己的传统血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近现代美学也算轰轰烈烈走过了百年但大成果却寥寥无几。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美学大多从政治方面、社会群体方面关注审美的问题,而忽略了人的个体性存在和人的感性生命活动。比如从美是什么出发,是主观还是客观还是主客观统一,都是自上而下地想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理论框架。但是,作为一个以研究人的多样性存在为目的的美学,她的对象是多元和多变的,因此又怎么可能有一个大而全的美学存在呢?正是因为中国美学走向越来越狭窄的金字塔顶,失去活力和阐释力,这与其以人这个丰富坚实的广袤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初衷相悖离,所以注定其要出现危机,也就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
    从现实来看,目前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正处于又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文化的大众化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不再是精英阶层的赏玩之物,而成为了大众的日常消费品。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偌大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大众可以通过消费、上网自由享受自己喜欢的文学艺术。此外,在大众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中,审美的因素也无处不在,比如优美的广告画面和富于文学色彩的广告用语、精致的商品外包装、设计精美的服饰和家具,就连人的身体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审美的大众化、通俗文学的兴盛、经典的衰落让那些在象牙塔里自诩为文化领航人的学者们终于从自说自听的梦中醒来,为了重新夺回美学失落的领地,为了重建美学的权威,学者们开始关注以前不屑一顾的大众文学、通俗文艺和前卫艺术,开始考虑美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出路。任何学科一旦脱离了现实,一旦经不起现实的检验,就意味着它对现实没有意义,而在这个追求效率的社会,没有意义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因此,现实的强大压力也迫使美学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
    从美学与生活的关系看,二者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既然“人类审美感受的起点和艺术创造的终点都归于客观感性的物质世界”,而中国的客观物质感性世界无疑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声像影像社会已经形成,那么,建立在原有较落后的客观感性物质世界基础上的美学必然要适应新的变化,作出新的回应。另一方面,“审美活动从宏观考察是人类群体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从微观着眼是人类个体的生命现象和心理现象”,这意味着美学的根基是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中的,它形而上地思辨无论达到什么程度,都应该始终缠绕着当下的现实体验,是以当下的客观感性的物质世界为其必不可缺的理论基础的。人们的审美诉求以及个体性的张扬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学如果仍执著于纯粹的理论思辨,远离大众的内心需要,那么就成了无源之水,枯竭也就在所难免。
    由此,从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到现实生活的需要来看,中国美学界对“审美日常生活化”感兴趣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当我们对其张开怀抱时,是否应该冷静反思一下这个现象还有没有令人疑惑或混乱的地方。
    首先,笔者认为,中国学者误认为他们提出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与西方学者现在热衷讨论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属于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呼应了共同的现实——即文艺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的现状。其实不然。“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提出源于西方学者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他是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第一种是渴望消解艺术的神圣光环,把艺术从博物馆受人尊敬的地位拉到现实中人人可以享用的境地,而且“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艺术试图冲破原有的界限而与生活合一;第二种是“(后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按照艺术作品来规划自身生活世界的倾向”;第三种是“(后现代)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幻象化,因而=艺术化)”。无论是哪一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都强调了要打破西方传统美学那种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分明的状态,实现艺术与自然生活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西方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渴望艺术与生活融合的阶段,是因为在此之前的西方近代美学中,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对立达到了极端。因此,艺术从生活中独立,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艺术进步的表现。这就意味着西方提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是水到渠成的事。反观中国美学,中国从先秦至王国维将近两千年的时间,形成了中国美学区别于西 方古典美学“偏重分析、概括,讲究理论体系”的特征:“在直觉感悟的形式之中蕴含着古典的理性主义精神”。虽然从王国维开始的中国近代美学阶段,开始了中国美学从自发走向自觉的理论努力;而且,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中国现代美学经历了两次美学大讨论,中国美学的形而上建构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中国近现代美学的这些发展都是基于以西方宏大的理论建构影响下的一种理论的自觉,而并非是在艺术从生活中独立出来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纯粹美学或艺术哲学。而我们知道,“从历史上看,美学的诞生乃是艺术走向自主的伴生物,美学有着趋于艺术哲学的必然性”,这就意味着中国美学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哲学的阶段。那么,中国学者现在所提倡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与西方学者所讨论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表面上似乎都是为了超越原来的过于形而上的理论模式而提出的,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结合,而因为我们的近现代美学尚且没有真正超越中国艺术和生活朴素结合的前美学阶段,所以现在所提倡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也就无法真正超越中国的近现代美学阶段。它与西方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表面上是同步的,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中国当下的现实,但两者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前者有着它不可否认的硬伤。
    其次,笔者想从哲学上进一步讨论造成这个硬伤的原因。根据伊姆雷·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分析的:“每一个后面的理论都是为了适应某个反常、对前面的理论附以辅助条件(或对前面的理论重新作语义的解释)而产生的,每一个理论的内容都至少同其先行理论的未被反驳的内容一样多。如果每一个新理论与其先行理论相比,有着超余的经验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它预见了某个新颖的、至今未曾料到的事实,那就让我们把这个理论系列说成是理论上进步的。”换句话说,新旧理论更替的标准不是理论被现实经验所证伪,而是新理论能够解释以前理论的成功,即新理论是建立在旧理论的基础上的,而且比原有理论有更大的启发力。而运用到美学中,如上所述,西方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提出是美学自身超越自身的结果,它比原有的美学理论对现实经验有着更大的解释力,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立在原有美学基础上的,并非如表面上的与传统美学完全决裂。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西方后现代美学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取代传统的艺术哲学是理论的进步,符合拉卡托斯所说的常态的理论发展过程。但是,若同样以拉卡托斯的观点关注中国当下美学界所欢呼雀跃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也如上一段所分析的,它本是想超越前一阶段的理论模式,但由于前一阶段的理论模式并不是艺术走向独立自主的伴生物,因而也没有超越它的上一阶段,所以中国美学最近两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充分的,因而也并没有真正完成它们的证伪任务。也就是说,中国美学从近代开始就是非常态的发展,它一方面急切与传统美学割裂,在西方的语境中寻找自己理论的生长点,导致了它并不能解释中国传统美学的成功,新的理论并没有包括旧的理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它也不是结合中国当下的文艺现象,反而走上了西方早已警惕的纯粹的理论思辨道路——急于建立大而全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国的百年美学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态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现在所欢呼的“审美日常生活化”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美学举步维艰的困境。
    三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这场在中国美学界兴起的“美学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了中国近现代美学自身企图无所不包其实一无所包的问题,也没有真正回应了中国当下出现的审美与日常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争论毫无价值,笔者认为它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们思考中国美学何去何从给予重要启示:
    第一,在维护中国美学硬核的基础上扩大美学研究的疆域,但必须警惕越界后日常生活对美学的消解。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指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纲领包括硬核、保护带、正面启示法、反面启示法四个方面。而且他认为,对于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研究纲领,“硬核保持不变,而保护带却要不断地休整、增加并复杂化”。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提倡美学向生活靠近,提倡美学领域扩大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因此“审美日常生活化”无疑提示我们以往美学研究的局限,必须扩大疆域以求更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美学界提出的这场美学革命是对西方的错误的误读,它的发展是非常态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美学的进步。艺术与生活必然存在交接处,但不管交接处多大都不可能完全互相涵盖,但如果美学家们一味地将眼光放下,对日常生活不加批判地大唱赞歌,牵强地为本身就是低俗的生活现象寻求存在的美学意义,就会把审美完全等同于生活。而这是个竞争的世界,不会允许存在完全相同的东西,这意味着美学将最终被生活所消解,美学也随之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应该是在维护中国美学的硬核的基础上扩大美学研究领域,而不是抛开硬核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对手面前。那么什么是中国美学的硬核呢?笔者认为,首先,和所有美学一样,“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不能抛弃哲学沉思的方法‘硬核’。可以说,失去哲学方法的宏阔视域与整体把握、玄览圆通与博大精深、缜密演义与严谨推理,美学将不复存在”。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日常生活时,我们不要沉湎于它的复杂多变、感官享乐,我们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此外,尽管生活的交际原则和市场的需要要求简洁和效率优先,因而使用的话语必须通俗易懂,思考的维度不可能太全面而深刻,但当美学向生活靠近时,却不应该忘记了自己的哲学“行话”,忘记了自己的抽象和具体的、系统的、对立互补的、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反思方法。其次,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硬核,那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传统积淀所形成的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模式。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功不可没,使我们有足以与西方思辨性美学对话的资本,我们可以吸收西方的理性思辨的精神填充我们的硬核,但却不能因此而放弃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硬核,只有兼顾两者,保护我们的美学硬核,中国传统美学才有可能在新时代发出耀眼的强光。
    第二,警惕“审美日常生活化”在某些时候成为理论向现实讨好的借口,防止美学与大众一样被“这个欲望交织着迷乱、快乐交织着疯狂的现代消费社会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操控,从而保持美学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部分人在灯红酒绿中,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得多的诱惑中因为自认为享受了思想的狂欢盛宴,于是毫不犹豫地为生活与艺术的界限被消解而振臂欢呼。但是在这个大众似乎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的盛宴上,其实仍然有一个冷冰冰的市场运作规律的绝对理性权威在控制着他们。对于部分大众的盲目,我们的美学家本来有责任提醒他们警惕人正在被物侵蚀,提醒他们冷静地反思自身,可悲的是,我们有一些美学家在讨论“审美日常生活化”时却有着一种理论讨好实践的倾向:认为如不和大众站在同一阵营里就是理论的滞后。我们知道,美学研究方法之一要求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提出也是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但盲目地提倡“审美日常生活化”并不能让我们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只会让我们更多的关注生活的表面。美学应该反思现实,同时反思自身,而反思就是一种批判,批判就是对习惯、主流挑战,因而就会招致危险,但是,荷尔德林早就告诉我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
    第三,在美学的世界中,在认识论上我们坚持客观中立的眼光,而在价值论上我们应坚守我们的信仰。吴炫先生说:“西方是在尝遍了各种意义才对意义本身产生怀疑,而中国则主要是指传统价值体系无以寄托国人现代灵魂所致,所以西方人可以说意义中心不再必要,而中国则不过是渴望构建一个新的意义来取代传统意义罢了。”换句话说,西方的“人之意义”是逐渐走向自我崩溃的,而中国的人本精神却是在商业大潮中,在物化的世界中被外在的世界所粉碎。中国人并没有权利放弃对意义的追寻,因为我们还未到西方那种尝遍了各种意义后无家可归的境地。当我们一味地提倡审美与生活合一时,当美学向经济、向低俗的生活妥协时,并不是理论与现实同步,而是放弃了过去,放弃了将来,仅仅以这个看似熟悉其实陌生的一部分为全部。如果说还能感受到别的现在也好,我们就还不至于那么单薄,可怜的是,我们就以为这就是我们美学要研究的现实的全部。归根结底,是美学放弃了自己应该坚守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美学结合文艺学界提出的“审美日常生活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其中也存在着硬伤。但每一场的美学大讨论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经验和教训,这一次也不会例外。笔者相信,中国的美学建构之路必将会在这一场场的讨论中,在一代代的学人的努力中向前发展,我们是走得艰难,但希望我们走得自信而踏实。
    原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