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警惕“灰色文学”泛滥——从一篇价值混乱的小说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蔡毅 参加讨论

    

     ●“灰色文学”传播无聊内容,充斥不良信息,用低级庸俗的东西吸引读者,它具有一种类似鸦片的作用,即制造一种梦幻、娱乐的快慰情景与效果,让你在轻松舒适的阅读快感中鄙弃道德,不辨是非,逐渐失去对个人与时代的清醒认识和判断,结果是导致大家“见恶不怒”、“见丑不恨”、“见害不言”,心安理得地生活在一种浑浑噩噩的污浊环境之中。《小茵》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本。
     一
     在文坛世俗化浪潮汹涌、“底层写作”热火之际,我从2008年第1期《大家》杂志读到了一篇情味怪异,价值混乱的小说,它就是王顺建的中篇《小茵》。
     《小茵》写的是一对到深圳闯世界的表兄妹之间的奇遇与畸恋故事。表兄“我”先到深圳工作,立稳脚跟后,舅舅让我帮助他的女儿,也就是表妹小茵找个工作,可我却根本找不到小茵,因为听说她跟一有家室的男人私奔了。半年后我无聊上网聊天,与一取名“芬芳白骨精”的接客少女认识了,待约会见面,才发现应招者竟然是表妹小茵。我给她三百元,转身想走,小茵却拦阻不放,于是两人摔滚在床上,完成了一次皮肉交易。此后,小茵四处游荡,当街拉客,并假借我的名义一再行骗,在卖淫之路上越走越远。
     直观看小说写的是一个卖淫嫖娼的故事,奇特之处在于嫖客与卖淫女是表兄妹的乱伦关系,这是小说大胆设计的主要情节。往深里看,小说还想借这故事写一个天真美丽的少女如何为生活所迫由香变臭,日益沦落,然而由于这女孩心中有爱情,有信仰,她永不向生活低头,在爱情失意后仍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居然在看似人生绝境处找到一条成为一个传奇英雄,做一个“世界母亲”的光明出路——即她萌生出在与中外各色人种的交易中,要生一个黑皮肤孩子,一个白皮肤孩子,一个红皮肤孩子,“要把世上所有肤色的孩子都生个遍,我用前半生挣的钱来养这些小朋友,我要让这些小哥们小兄弟快快乐乐地成长,我要让这个世界快快乐乐在我家里成长,想想看,黑孩子是老大,白孩子是老二,红孩子是老三,还有黄孩子什么的,他们看上去,有先有后,不平等似的,可他们却是亲兄弟呵,我要从小就教育他们互相热爱……”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构想,一条多么浪漫辉煌的金光大道,但是且慢,它之实施者,是一个性工作者,即操皮肉生涯的妓女。
     作者几乎是颠覆了一切描写妓女小说悲惨结局的套路,为小茵勾画出一幅美好前景:那便是只要此计划成功实施,小茵不但可洗刷身上所有的耻辱,而且可以创造天下一家的神圣奇迹。表兄对小茵的这一追求简直是推崇备至,他先听呆了,傻愣着,然后快速分辨与鉴定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最后认为这是个极富创造的思想,只要小茵“豁出一身剐,排除万难”,……就能成英雄,成为一个传奇,“做一个世界的母亲,地球的母亲”。因此他表示全力支持小茵这一计划,他抱着小茵赤裸的上半身,感觉“表妹身上有了一种神奇的滋味”,令人肃穆,甘拜下风。
     二
     面对这荒诞得近乎天方夜谭,出格得像在恶搞的结局,一连串问题便盘旋而出,一是小说对表兄妹间发生的钱肉交易几乎没有谴责批判;二是小说对表兄妹间保持的一种畸恋毫无反思悔改;三是表哥对表妹从事的职业不加劝阻,仿佛她所从事的是一桩正常工作;其四,表兄对表妹打算用自己的身体生遍所有肤色孩子的荒唐想法,没有制止打击,反助纣为虐,赞赏支持……这些远超出了一般小说人物故事设置的构思或技术一类问题,而涉及诸多道德伦理与价值评判问题,因此我想专门从道德与价值的角度来对它作一番考察剖析。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茵这个角色不是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面目出现,而是以一种我行我素、敢爱敢恨,追求自我的特殊面目跃然纸上的。她妖娆时尚,可爱复可恨,像个狐狸精,主动充当第三者、情人、掮客、街女;又像个圣女,怀抱纯洁的理想,对爱情一往情深。为了生存她四处闯荡,为了爱情她心甘情愿到发廊做小姐,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对方,俨然一个现代版的杜十娘。她轻佻活泼,爱搞恶作剧,鲜廉寡耻,沉迷麻将,接客玩小伎俩,丝毫不是省油的灯。因之被亲戚们视为不可理喻的疯女孩子、恨之入骨的妖魔,又被“我”视为翻云覆雨的性爱娇娃。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亦邪亦正,亦淫亦贞的人物形象,本无可非议,也自有一些现实的依据,但发展到后来,她不光主动出击,把好色男士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以一种有理想,有信仰的时代英雄、“世界母亲”面目自居,成为“我”——表哥或作者推崇学习的榜样,那就失之夸张与荒谬了。时代发展到今天,世风大变,我们固然用不着对现代卖淫女嗤之以鼻,但也肯定用不着将之尊为楷模,去学习、颂扬和效仿,更不值得文学为之赞美。小说这样写,不但不会让读者对现代卖淫女的生活心生厌弃,建立一种正确认识,反而有可能让无知者因羡慕其舒服好玩、自得其乐上当受骗,堕入误区;既会模糊动摇人们分辨良莠善恶的道德观念,又容易忽视了它作为一种丑恶现象之严重危害,实在是有害而无益。
     再从小说中的“我”,即表哥来分析。我是个当警察出身的青年,又是个码字的作家,按说,职业也好,爱好也好,都会告诉“我”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与做人准则,然而“我”的道德观价值观却异常混乱芜杂,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缺乏稳定性。比如,刚开始,“我”一知道表妹小茵要到深圳来闯世界,就劝阻其舅,不能把一无所长的小茵往火坑里推,她如果无技谋生,做小姐,做二奶,学坏了怎么办?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思维方式,看得出“我”是鄙夷那些非正常谋生者,有清醒是非观的。然而当“我”欲火中烧,与小茵搂睡在一起时,便迷上了小茵无与伦比的肉体气息,情感与道德价值观都为之一变。我感觉到小茵的“乳房里埋葬着一个堕落的母性的呼吸。她堕落了,但是母性的呼吸还在,她堕落了,我却看到了一种成熟情爱的勃勃生机……”按小说所写,我与表妹之道德防线一旦突破,就变得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我”已经完全战胜了一切道德、伦理的束缚,让肉欲所统治了。
     三
     如果说小说中兄妹乱伦的事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属一时冲动可以原谅的话,那么书中结尾精心设置的美妙计划,即用自己的身体生遍所有肤色的孩子,让世界成为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大家庭的想法则既荒诞又虚妄,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丝毫不值得褒扬。因为它一是鼓励了卖淫活动的长期进行;二是采用了欺瞒当事人的方式,套诱骗种;三是乱生乱育,必然导致人口严重超生,破坏国策;四是对这种人性堕落的事,若不制止,反加倡扬,会起到“诲淫”的作用,非常不利于端正社会道德风尚……种种恶果,怎么能视而不见呢?然而小说居然将小茵这个放纵欲望的狂想,提升渲染为一个惊人之举,一条成英雄成圣母之光辉大道,认为她的个人选择不是什么虚妄,而是美好可行,“昂扬和决然的”,因此“我希望她不妨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互联网说出来”,取得更多人的支持帮助,“我的眼睛非常愿意看到那一天,小茵勇做世界母亲的那一天”,“哥尽全力支持你!”读到此,我真弄不懂究竟是表哥脑子进水了,还是作者的心智迷糊了,怎么能够把这一反道德反文明的昏招当作一条无比美妙的“希望之路”?
     从好处猜,作者或许想通过作品,向读者宣扬一种即便身处绝境,也要秉持一种“永不低头,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与命运作不屈不挠的抗争。因此小说对小茵的形象、性格设计与前途、命运安排不是让人们抱一种同情悲伤态度,哀其不幸,而是怀抱一种赞美欣赏的态度,树为楷模。从坏处猜,或许作者认为,只要能好好地活着,人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问是非,不论善恶,不顾道德,爱情诚可贵,自由价值更高,若为生命故,一切皆可抛……无论出于哪一种情形,小说都存在道义亏欠、逻辑不周圆,难以说服人的毛病。
     显而易见,小说由于过分重视幻想价值,就牺牲了道德价值;由于片面强调小茵的理想与爱情,就忽略了她的卖淫和手段的下作。当作者错误地把小茵幼稚的幻想当作一个了不起的创意,一条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的解救之道时,他不知不觉便把虚妄当成了希望,背德的追求与偏颇之渲染,直接导致了小说的善恶倒置,是非混淆,严重缺乏羞耻感。
     小说书写的其实是一个“越堕落越美丽”的故事,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有恃无恐也恬不知耻”的过程,作者就是要靠书写这类怪诞邪恶、新奇新颖的东西,来刺激欲念,吸引眼球,贩卖作品。作者以一种放纵式的叙述姿态,将底层生活弄得没有道德羞耻,不见亲情伦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既看不见人物的内心挣扎与煎熬,也没有对堕落的抗争,只有彼此间毫无顾忌的放荡淫邪,使写作堕落为一种色欲主导型写作。
     四
     或许有人不同意我的分析,认为我不该把小说人物的道德倾向看成作家的思想倾向,不该把“我”等同于作家。我当然知道,一般而言,小说中的“我”,自然不是作家本人,他只是故事的讲述者。然而《小茵》中的“我”与作家本人贴得太近,太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当作家自觉地选用第一人称写作,以“我”的眼光看待世界,“我”的情感叙事抒怀,用充分理解与赞同的态度来讲述这一切,时时处处把自己的一切与对象混合,人们根本就分不出作家与“我”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何不同,因此小说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道德取向、好恶价值观未必不是作家之态度、之所想。
     在许多人看来,爱情、道德、理想统统都已是过时之物,根本用不着理会它。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他们不惜打击、嘲讽和颠覆日常生活伦理,甚至歌颂堕落,肯定放纵,在热衷于“无标准创新”的消费主义后现代道路上越走越远,于是,大量格调低下、价值混乱的“灰色文化”、“灰色文学”应运而生。“灰色文学”传播无聊内容,充斥不良信息,用低级庸俗的东西吸引读者,它具有一种类似鸦片的作用,即制造一种梦幻、娱乐的快慰情景与效果,让你在轻松舒适的阅读快感中鄙弃道德,不辨是非,逐渐失去对个人与时代的清醒认识和判断,结果是导致大家“见恶不怒”、“见丑不恨”、“见害不言”,心安理得地生活在一种浑浑噩噩的污浊环境之中。《小茵》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本,它书写人性的堕落和沉沦,却没有谴责与批判;它描绘“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底层生活,从中却看不到任何的痛心与同情,反而看到无原则的认同和赞颂;它展现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价值问题,但其中的思考与态度却是严重违背现代文明理念,反伦理反道德的,体现出小说人物与作家的道德观、价值观皆是混乱无序、迷茫芜杂的。
     当欲望膨胀,精神矮化成为普遍现象,当许多人信奉“无知者无畏”的时髦价值观,用灰色文学消弭善恶界限,瓦解社会道德、精神价值,挑战人类良知时,我们不能再装聋作哑,缄口不言了!我们要站在人类思想的高度对一切市侩、丑恶、昏聩、贪腐的荒谬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要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批判来维护人性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促使文学向着真善美的境界阔步迈进。
    原载:《文学报》2008-06-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