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王士祯”宜作“王士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宗亮 参加讨论

    近年来国内相继翻译出版了两部关于扬州历史文化的著作,一部是美国学者梅尔清(Tobie  Meyer-Fong)所撰《清初扬州文化》(朱修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另一部为澳大利亚学者安东篱(Antonia Finnane)所著《说扬州:1550-158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李霞译、李恭忠校,中华书局2007年8月版)。应该说, 这两部作品都是扬州研究中的上乘之作,后者更是曾荣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图书奖”,其价值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
    这两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一位与清初扬州历史紧密相连的名人,即渔洋山人“Wang Shizhen”。在翻译上,同国内不少文史著作的做法一样,两书的译者也均将其名回译作“王士祯”,如中译本《清初扬州文化》第二章即专有一节题为“王士祯与红桥”。
    但笔者最近偶阅李孝悌先生所著《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发现其中一篇题名《士大夫的逸乐——王士禛在扬州(1660—1665)》的文章,叙写了渔洋山人在扬州为官时的交游情况,却通篇采用“王士禛”之名。盖三部著作,所指涉对象相同,却出现了该人物名称的不同写法,那其名到底应该是作“王士祯”还是“王士禛”呢?
    实际上,如同“玄”字改作“元”字一样,这也是传统社会因避讳而造成的书写差异。按渔洋山人的原名确实应为“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山东新城人,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故世人又称其王渔洋或渔洋山人。王士禛卒后(卒于康熙五十年),先是,雍正朝,因其名中含有“禛”字,须避清世宗胤禛之讳,“士禛”遂被改作“士正”。清高宗时,又因渔洋兄弟之名部首相同(士禄、士禧、士祜),再改为“士祯”。据《清史列传》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谕曰:“王士正之名,原因恭避庙讳而改。但所改‘正’字,与原名音太不相近,恐流传日久,后世几不复知为何人。今改为士祯,庶与其弟兄行派不致混淆。凡各馆书籍记载,俱一体照改。”(《清史稿》所记亦大略相同)可以看到,由于是高宗钦定,故其时相关书籍也不得不“谨遵圣命”再改“正”为“祯”,这应该即是今日将渔洋山人之名作“王士祯”的肇始。
    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无论是“士正”还是“士祯”,都是帝制时代避讳的产物,在渔洋山人的有生之年,他的名字始终是“王士禛”。在康熙朝,王士禛的亲朋好友也必书其名作“王士禛”,如王士禛殁后,大学士王掞所撰其神道碑铭、宋N所撰其墓志铭等均云“公讳士禛”(参见《王士禛年谱》)。可见,只是因雍乾朝的两次被迫改名,才使得“士祯”之名广为人知,“士禛”的原名反而逐渐湮没。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无须因讳更名的时代,所以从尊重历史事实、遵守古籍整理相关规范的角度去考量,除了在直接征引雍乾时代的历史文献时,须沿用原书作“士正”或“士祯”之外,今人其他的著作文章,包括上面所列举的翻译之作《清初扬州文化》及《说扬州》等,还是应将渔洋山人之名回译作或写作其原名“王士禛”为宜。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12-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