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当作何诠释,细读《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倪祥保四位先生的文章,可谓各有师承,然而,本文认为,四文所师承的诠释原本皆是误解。要而言之,李先生的观点师承的是《论语·子张》中子张所主张的观点,而栾、蒋、倪三位先生虽细微处有异,然归其大要则是对自南朝梁代皇侃以及宋朝邢昺、朱熹以来主流观点的师承和引申。如此一来,既然新争论依然是旧争论,那么围绕《论语》“无友不如己者”仍未提出一种能够统一于《论语》中孔子整体思想观念的新诠释。 那么,既然李、栾、张、倪四位先生所师承的诠释均有误,那么这四种诠释的错误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认为,均出在对“毋友不如己者”中“友”和“如”这两个关键词的诠释上。若全面考察《论语》以及同时代经典中对“友”的使用,就目前的古汉语字典和类书看,当以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收录的例释最为广博。关于“友”在古典文献中的运用,该书共收录了44例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从词性划分上看,“友”一类作名词用,一类作动词用。“友”作名词用时,一般作“同志”、“兄弟”、“朋友”等解;作动词用时,一般作“亲”、“亲近”、“敬”、“爱”、“相有”、“佑”等解。请注意:以李金坤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把“友”误释为名词“朋友”,这样一来,“无”相应只能作“没有”解,但全句末的指代词“者”就无法安稳了,这当然不能成立;而以皇侃、邢昺、朱熹为代表的传统诠释虽然也认定“无友不如己者”中之“友”作动词用,却错误地将其诠释为“同……交朋友”。本文认为,“友”在此句的正确诠释应作“亲近”解,其全意指当为“同……亲近得如朋友一样”。再谈“如”字。李、栾、蒋、倪以及当今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等均依传统诠释,将“无友不如己者”之“如”作“若”、“相似”、“同样”解。本文认为:这是出错的关键所在。《故训汇纂》对经典中“如”的运用共归纳了196个典型例句,在196种有细微差异的释义中,似可套用于“无友不如己者”的释意共有六个:“与……相似”、“与……相同”、“若”;“宜”、“与”、“知”。从皇侃到邢昺、朱熹,皆将此句之“如”释作“与……相似”、“与……相同”,均将“如己”解为“与自己相似”。本文认为,皆误。《论语》“无友不如己者”中之“如”应作“宜”、“与”、“知”解,而“知”在此可以包含“与”和“宜”的意义,故在此句中训“如”为“知”最为准确。所以,“不如己”应训为“不知己”。何为“知己”?本文将“知己”定义为“深入、全面了解、认同自己,并能够同自己休戚与共”。在这里,“深入”、“全面”、“了解”、“认同”、“休戚与共”一同组成“知己”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件即可称为“不知己”。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讲的可“与学”、“与适道”、“与立”、“与权”四个要件,实际上也是讲“知己”必备条件的。综上所述,《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的当代更确切的新诠释应为:“不要(故意)同那些并不知己的人亲近得像知己朋友一样。” 蒋国保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无友不如己者”之“无”诠解为“不要”,非常确切。蒋先生正确使用了“以孔注孔”的方式,从语法分析的角度,证明此句之“无”只能作“不要”而不能作“没有”解。其实,在《论语·子张》中专列了“毋友不如己者”一条,亦可作为“无”作“禁止”之意的“毋”解的佐证。当然,蒋先生同时又说“‘友’字只能作‘交友’解”,这似又出现了误差。《论语》中的“友”字,意义的细微差异甚多。如: 《论语·公治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上述两段中所有的“友”,均不能作“交朋友”解,而应作“亲近(得像朋友一样)”解;而下面一段中的“友”,才能作“交朋友”解: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行文至此,我们对《论语·子张》中子张与“子夏之门人”论“交”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便能够一目了然了。诚如子张所言,孔子的确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但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弟子们的著名教诲“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子张却忽略了。在孔子那里,“泛爱众”(泛交)与“亲仁”(友交)可以统一于“君子”一身;但“泛爱众”是指“君子”在同人群的即时性交往中持“与人何所不容”的“宽容”、“同情”态度,而所谓“亲仁”则是更高层面的“交友”活动,即主动、有所选择地寻找“知己”的活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但子张却将其混淆了,从而形成了《论语·子张》中子张所谓的“异乎吾所闻”的“争论”。今天看来,子张与子夏的“争论”并不成立:子夏讲的是“友交”规则,子张讲的是“泛交”规则。在《论语》时代,“泛交”与“友交”不可同日而语。正如栾先生文中所言,“孔子和周公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都对“友”的标准要求很严格,用贾谊《新书·官人》中的追述,即“知足以为砻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义;明于进贤,敢于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者,谓之友。”全面研究《论语》中对名词“友”的论述,含义与此完全一致。可见,那时的“友”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泛化成为一种“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一般性敬称。子张对“子夏之门人”答非所问,所以李金坤先生似不宜拿《论语·子张》中子张的主张作为诠释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佐证来“以孔注孔”。 至此,关于《论语》“无友不如己者”当作何解的“集讼”似可获得明确的定论了。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