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呼唤“短兵相接”的文艺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鹏;陈歆耕 参加讨论

     今天我们的大众是否还需要文学评论?大众究竟欢迎怎样的文学批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面向大众的文艺批评?这里,我们请刘鹏和陈歆耕就这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
    文坛需要“快枪手”
    刘鹏(以下简称“刘”):看了你最近面市的文学短评集《快语集》,确实有一种如书中内容介绍所说的“快人快语、痛快淋漓”的感觉。近年来文学评论的影响、地位似乎与文学一样也在衰退,越来越边缘化,特别是文学批评的“小圈子”现象很突出。一个作品出来,作者的三五好友写评论加以推荐、褒扬。这虽然无可非议,但其传播影响似乎也只局限在小圈子里,有点卡拉Ok自娱自乐的意味。你在大众传媒上开文学评论专栏,是否想探索让文学批评走向大众、走向市民?
    陈歆耕(以下简称“陈”):当下的文学和批评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可能不是简单地用“边缘化”或“小圈子化”就可以概括的。如今在网络博客、微博及专业文学网站从事文学写作的人数之多,肯定是空前的。而来自草根的文学、文化批评也非常活跃。尽管如此,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有一种文学和批评“边缘化”和“小圈子”化的感觉呢?这是因为很多人看不到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文学生态和格局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如果仅仅从传统期刊的生存状态来判断文学的状况,只能说我们的视野和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专家就持有类似的看法,认为没有经过准入程序、印刷成纸质书,就不能算文学作品。
    现在文学评论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面向大众的专业批评,那种既有专业眼光、同时又是面向大众的批评。如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先生评论郭敬明《爵迹》的文章《灵魂的玩法》,就产生了较大影响。但类似的由专业人士撰写的为大众所关注的热评太少了。至于我写的批评文字,自以为都是游戏小文,与真正专业的评论比还停留在“票友”和“客串”的水平。之所以受到一些关注,恐怕是愿意花功夫写这类文字的人太少。我有意识地选择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文字也力求有趣好读。
    期待大手笔来玩“小儿科”
    刘:看来正如你刚才说的,当下并不缺少文学评论,缺少的是面向大众的同时又很专业的批评。
    陈:是的。全国专业的文学评论期刊并没有减少。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新的文学评论刊物还在增加。如江苏的《扬子江评论》、河南的《新批评》都是新创办不久的文学评论刊物,上海的《上海文化》也改版为内容主打文学评论。但遗憾的是这些评论期刊都只能在“小圈子”转,无法为大众所关注。或者说这些专业的文学评论刊物也没有打算办给老百姓看,它们的受众群主要是从事写作的人和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人。
    刘:当然,这样的小众评论也是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目前不缺“小众评论”,缺少的是为大众所关注的“大众评论”。
    陈:对。“小众评论”和“大众评论”都是不可偏废的,“小众评论”起着引导创作的作用,而从事创作的人在生活中永远是极少数人;而“大众评论”的功能主要是引导阅读和欣赏,提高大众的阅读和欣赏水平。
    刘:造成“大众评论”缺失的原因在哪里呢?
    陈:我个人的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以往对文学评论的功能的理解有偏颇。或者说把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文学评论的功能混为一谈了。文学理论面对的是专业理论研究人员和作家,而文学评论的本位和重要使命就是面向大众来谈文学。20世纪英国被誉为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和评论家路易斯曾说过:“如果文学知识和评论被当作文学的辅助活动,那它们惟一的作用就是增加、延长、保护好的阅读体验。”他认为文学评论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好的读者。而好的读者则是催生伟大作家的基础。
    其次,恐怕要从目前评论家的生存状态上找原因。目前专业从事文学评论的人极少。大部分我们常说的评论家都在大学里教书、带研究生,主要注意力不在文学评论的写作上。现行大学体制也决定了,他们要靠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或完成某些课题项目才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有位评论家就跟我说过,如果靠写评论拿点稿酬生活,恐怕要饿死。如果不是出于兴趣,纯粹从利益考虑,我也不会写这些小文章。按照现在大学的学术评判标准,在媒体上刊登的简短的评论,都属于“小儿科”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中规中矩的“高头讲章”。有一位评论家把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的文章拿出来参加职称评定时,尽管这些文章颇有见地和才情,但还是有评委提出质疑:这些文章算论文吗?
    刘:但面向大众的批评确实需要专业素质很高的人来参与,才能跳出“山寨”和“草根”的层次。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拥有大量受众的其它媒体上,我们都希望有大手笔来写所谓“小儿科”式的批评文章。就像大科学家写科普文章。这样我们看到的评论就不仅仅是随性的跟帖或低层次的“口水战”。
    陈:我们可以这样期待,也不妨作出这样的“呼唤”,但要真正繁荣“大众评论”,还是要从根本上思考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光有好的“枪法”是不够的
    刘:王彬彬教授为你新著写的序言中说:“歆耕兄常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怕得罪人”。我在看这些评论时也有这样的感觉,许多话说得很尖锐,对某些大家都不留情面。当前不少网络文学评论,也有些采取偏激的话语写作,甚至是以“酷评”吸引眼球,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陈:“酷评”与正常的批评究竟有什么区别,我没有认真思考研究过。大概指那种言词过于尖刻、武断而又缺乏学理支撑的批评吧?网络上确实有人以这种“酷评”来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但我觉得也要警惕有的人把“酷评”的帽子戴到正常批评者的头上,以这种方式来抵制批评,败坏正常批评的名声。
    我曾经有感于文学批评界缺少好处说好、差处说差的真正的批评,请我熟悉的一位评论家帮助组织一批批评稿件,结果拿来的稿件依然都是“温吞水”式的。据了解,大多数人都不愿写批评别人,尤其是名气很大的作家的文章。因此我所见到的情景大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有些评论家很有才气,但却很少听到其尖锐的批评之声。敢于写点批评文字的评论家屈指可数。原因在哪里?真是难以一下子道清。
    原载:《文汇报》2011-04-0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