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周振甫《诗品译注》补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董常保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周振甫《诗品译注》在人物生平、籍贯及注解诸项有误漏,特予补正。
    关键词 诗品籍贯生卒注解误漏
    周振甫先生著述等身,高才博学为当世钦仰。其《诗品译注》于199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博采古今,高见叠出,但也有漏误:首先,籍贯错误和遗漏。籍贯误注的有班婕妤、袁宏、欧阳建等,籍贯不注的有鲍行卿、孙察、吴迈远、许瑶之等。其次,生平的误漏。如生卒有误的有谢瞻、王微、谢惠连,人物的生卒不注的有班婕妤、左思、秦嘉徐淑、张翰、曹彪、卢湛、顾恺之、戴凯、谢混等。再次,注释错误。如“杜明长老”“四首”“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出都”等。下面我一一述之。
    籍贯错误和遗漏。汉婕妤班姬,《周注》谓,汉楼烦(今山西神池县境)人。按《历代郡县地名考》,楼烦有两种解释:一、古国名,今山西省旧保德州、宁武府、岢岚县等地,又郡名,汉置,今山西神池、五寨两县地。二、在雁门郡,故城即山西宁武府。《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雁门郡,秦置。……属并州。县有十四:善无……楼烦……阴强。”又《汉书·地理志》载:“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可知,汉之雁门郡即秦之雁门郡,而汉无楼烦郡,那么,第一种说法“又郡名,汉置”则误,楼烦只是雁门郡的一个县。又《历代郡县地名考》载:“宁武,府名,汉楼烦县,唐宁武军,清为府属山西……”。可知,第二种说法“在雁门郡故城即宁武府”正确,即楼烦不是郡而是属雁门郡的一个县,而楼烦县即清代的宁武府,“宁武府,民国废,县治即故府治”。那么,班婕妤就应该是宁武境内人,而不是神池人。袁宏,《周注》“晋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晋书·袁瑰传》云:“袁瑰字山甫,陈郡阳夏人也。”据《晋书·袁宏传》载,袁瑰乃袁宏之从祖,故袁宏籍里也可作陈郡阳夏。卢弼《三国志集解·袁涣传》解释道:“阳夏,今为太康县志,晋时扶乐并于阳夏,故袁氏又为阳夏人也。”不过,袁氏籍里所在地,应为扶乐,而扶乐在今之扶沟县内。故周注误。欧阳建,《周注》“晋渤海郡(治南皮,在今河北省)人。”按《寰宇记》卷65云:“欧阳建,渤海重合人,石崇直甥,为郡豪杰也。”《晋书·地理志》中载冀州渤海郡统县十,其中有重合县,可知,欧阳建是晋时渤海郡重合县人。渤海重合县,汉置,后魏省,寻复置,北齐省。故城在今山东省乐陵县西。故《周注》不确切。又鲍行卿,《周注》无注,鲍行卿事迹,见《南史·鲍泉传》之附传。钱大昕《十驾斋养心余录》卷中“何法盛《晋书》”条云:“李延寿《南》、《北史》以祖孙父子属合为一篇。”就此可知,李延寿是把鲍行卿视作和鲍泉同一族属的。而《南史·鲍泉传》云:“鲍泉,字润岳,东海人。父几,字景玄,家贫。”既然鲍泉和鲍行卿是同一族属,鲍行卿籍里应为东海。《隋书·鲍宏传》载:“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事梁,官至治书伺御史。宏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传中的鲍泉父“机”,即《南史·鲍泉传》中的“几”。“几”和“机”二字,古可通用。如《尚书·孔安国序》“撮其机要”,《释文》:“机本作几”;《易·系辞上》“极深而研机也”,《释文》引郑注;“机当作几”。可知鲍机即鲍几也。《隋书》的“泉之”即“泉”。东晋、南朝人单名后面多加“之”字,而双名则可略。就此可知,则鲍泉、鲍宏之父鲍几,可写作鲍机,鲍宏之兄鲍泉,也可写作鲍泉之。既然,鲍全是鲍宏的兄,鲍行卿又和鲍泉是同一族属,那么,鲍行卿的籍里也是东海郯县了,郯县即今之山东省郯城县。张载,《周注》为晋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按《晋书·地理志》云:冀州统郡国十三,其中有安平国;而同州博陵郡又有安平县。那么,《晋书·张载传》中的安平是指安平国还是安平县?我认为,《张载传》中的安平当是郡国名而不是县名,博陵郡的安平县,即现在的河北省深县。而安平国则统县八,观津是其中的一个县,即现在的河北武邑县。《晋书·慕容俊传》附《韩恒传》云:“韩恒,字景山,灌津人也。父默,以学行显名。恒少能属文,师事同郡张载,载奇之曰:‘王佐才也。’”《传》中的灌津即观津。既然韩恒和张载同郡,则其郡绝不是指博陵郡,而是指辖有的观津县之安平国。由此可知,安平只是张载的郡望,而观津是其县籍。又安平观津,又有时作武邑观津。《三国志·魏书·牵招传》云:“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拜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晋书·牵秀传》云:“牵秀,字成叔,武邑观津人也,祖招,魏雁门太守。”可知,牵招、牵秀是祖孙关系其籍里当一样,史迹一作安平观津一作武邑观津。安平观津,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引《一统志》云:“故城,在今直隶冀州武邑县东南。”由此推之,即在今河北省武邑县,即张载的籍贯。任窻,《周注》为南朝梁博昌(今山东寿昌县)人。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乐安任昭先……”裴松之《注》曰:“昭先名嘏。《别传》曰:‘乐安博昌人,世为著姓。’”卢弼《三国志集解》引《一统志》云:“博昌故城今山东省青州府博兴县南二十里。”据此可知,乐安博昌当在今之山东省博兴县,而非寿昌县。另外,《周注》注误的有:刘桢,汉末东平宁阳即今山东省宁阳县人;陆云,西晋吴郡华亭即今上海松江县人;鲍照,南朝宋东海即今山东郯城县人;徐干,三国魏北海郡即今山东昌光县人;傅亮,南朝宋北地灵州即今宁夏灵武人。《周注》不注的有:孙察东莞莒即今山东莒县人;许瑶之应为高堂郡新城即今河北徐水人。
    生平的误注和漏注。谢瞻,《周注》为公元387年—421年。《宋书·谢瞻传》载:“瞻善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谢瞻既然是谢灵运的族兄,其生年应当早于谢灵运。考谢灵运生于公元385年,而周注谢瞻生年反而是公元387年,这种兄比弟晚生两年之注,显然有误。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在介绍谢瞻生平时说:“瞻文章与族混、族弟灵运相抗。永初二年卒,年三十九。”又说《宋书》及《南史》本传俱言卒年三十五。严可均在《全宋文》说:“考瞻卒于永初二年,年三十五。灵运诛于元嘉十九年,年四十九。则灵运长于瞻二岁,疑有一误”。逯按:“灵运生卒无误,瞻年三十五,当为三十九之讹。瞻永初(二)年卒,时如三十九,则长于灵运二岁,元兴元年任桓伟参军为十九岁:如为三十五岁,则元兴元年仅十五岁,以常例衡之,不应是时即参军也。”逯氏为解此兄小弟二岁之疑而径改《宋史》及《南史》本传的“年三十五”为“三十九”,是有道理的。如果《宋书》、《南史》误,则谢瞻当生于太元八年即公元383年,比谢灵运大两岁。谢瞻卒年不变为永初二年,即公元421年,则《周注》不对应为公元385年—421年。白马彪王,《周注》无。可是,曹彪卒年,史有记载。《三国志·魏志·少帝》载:“嘉平三年……六月,彪赐死”。又同书《王凌传》载:“嘉平三年……(王)凌……饮药死。……乃穷治其事,赐曹彪死……”。又《晋书·宣帝纪》载:“嘉平三年,……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考嘉平三年为251年,是曹彪的卒年。曹彪享年,史有记载。《三国志·方伎·朱建平传》载:“朱建平……善相术于闾巷之间,效验非一……谓(曹)彪曰:‘君藩国之五十七,当厄于兵,……曹彪封楚王,年五十七,坐与王凌通谋,赐死。”又有卢弼《三国志集解·曹彪传》说:“曹彪死年五十七。”根据曹彪的卒年和享年,便可得出其生年为东汉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那么,曹彪的生卒年为(公元195年—251年)。顾迈,《周注》为不详。顾迈的事迹,见沈约《宋书·自序》,《宋书·刘穆之传》所付《刘禹传》,《沈庆之传》所付《沈法系传》,《法苑珠林》引《冥禅记》及《隋书·经籍志》等。根据这些可知,顾迈(公元?年—453年)吴郡吴人。元嘉十八年(公元441)至十九年,为临川王刘义庆卫将军府行参军,十九年,为始兴王刘浚之扬州刺史主薄。元嘉二十六年,始兴王刘浚为征北将军,顾迈又任其征北府行参军。任职期间,颇受赏识,后因泄密,被徙广州。元嘉三十年,刘劭党羽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顾迈为之尽力。是年,广州平,萧简与顾迈俱被杀。由此可知,顾迈生卒是有可考的。张欣泰,周无注。据《南齐书·张欣泰》载:“(欣泰)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性怯畏马,无力牵弓。’渊甚异之。”次数语亦见《南史》。考褚渊于泰始二年即公元466年任吏部尚书(见《南齐书·褚渊传》)。而《南齐书·张欣泰传》“年四十六”。而张欣泰又于公元501年被杀,可知,张欣泰的生卒为公元456年—501年。王微,《周注》为公元415年—443年。王微,《宋书·王微传》云:“元嘉三十年卒,时年三十九”。中华书局《校勘记》云:“三十年,各本并作二十年;三十九,各本并作二十九……《宋书考论》云:‘以江湛为尚书及下文何偃称长史参赞之,盖元嘉三十年卒也。王僧绰(元嘉)二十八年为侍中,年二十九;亦三十卒,年三十一。微为其兄,年二十九当为三十九。’按孙说是。今改正。”又《宋书·谢庄传》元嘉二十七年……孝伯访问庄及王微……。”中华书局《校勘记》云:“王微卒于元嘉三十年,故孝伯问讯及之。”与《王微传》合。王微生年,则当由元嘉三十年上溯所享年三十九,得义熙十一年即公元415年。因此,王微生卒之年应当为公元415年—453年,故《周注》误。其它不注者有:班婕妤的生卒大约是公元前47年—公元前7年;谢混的生卒是公元377年?—412年;张翰生卒为公元256年?—312年?;王济的生卒大约为247年—292年;何长瑜的生卒为公元?年—445$年;吴迈远的生卒为公元?年—474年;齐兰英的生卒大约为公元439年—494年?等。
    注释错误。《周注》在释“初,钱唐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中的“杜明师”周注为“杜明长老”。长老是和尚的称号,按:杜明师是东晋末年钱唐地区的著名道士,生平事迹见宋张君房撰集的《云笈七签》卷101《同仙传·杜丙传》、元赵道一撰集的见于《道藏》的《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22《杜丙传》。其《道藏》之《传》云:“杜丙,字叔恭,吴埚钱唐人也。……夜有神人降云:我张镇南也汝应传吾道法,故来相授诸秘要方……体寻小恶,至其于寝,不觉尸柔气绝。诸道民弟子为立碑,谥号明师”。可知,杜明师是道士,那么,应译做“杜明真人”为好。《周注》在释“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周译为“顾长康能够用二个韵的句子回答四首诗的美好”。其实,《诗品》“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句中有误字:“四首”当作“四时”。“首”“时”二字,古文形似,极易相混。在梁代,如沈麟士《沈氏述祖德篇》末云:“百大梁天监葵末春三月正旦”(见严可均《全梁文》)。其“百”即“时”字。天监二年(公元501年),其比《诗品》作者钟嵘之卒——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只早十五年。据此钟嵘把“四时”写作“四百”,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做法与沈麟士相同。故《诗品》原文本作“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二后之抄《诗品》者,误将“四百”作“四首”写。又句中的“二韵”和“四首”皆与诗有关,后人也就不易怀疑“首”字有误。于是,以讹传讹就延续到今了。品文所言“以二韵答四首之美”,即指用有两个韵脚的四句诗写四时美景。古直《诗品笺》所引见于《艺文类聚》(三)之署名顾恺之作的《神情诗》正是一首以两个韵脚(峰、松)的四个句子写四时(春、夏、秋、冬)美景的好诗。古直引此诗之注,甚是。顾恺之此诗之名,《诗品》谓之《四时》,《艺文类聚》谓之《神情》。许彦周《彦周诗话》则末加题目,其云:“‘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此顾恺之诗,误编入《陶彭泽集》中。”《升庵诗话》作《四时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诗榀》之称《四时》同,其书卷174《陶诗汇注》下说:“其《四时》一章,但许《彦周诗话》,定为顾桤之,而恺之诗于古书别所见,似尚当存疑,未可遽删也。”《四库全书》不取《神情》之名,甚是。其实,说此诗是顾恺之所作的还有数家,陈新《冷斋夜话点校辑佚》第26条中记章子厚谪海康过贵州南山寺与寺僧共饮后倚栏观层云,子厚曰:“‘夏云多奇峰’,真善比类。”但章子厚未言及作者,殊可惜。又《宋诗话辑佚》(上册)《王直方诗话》第89条云:“宗室士,……‘夏云多奇峰’,乃长康句,谓不能诗,可乎……”所以,“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应译作“顾长康能够用二个韵的诗句回答四个时节(冬、夏、春、秋)的美好”为佳。又如《诗品序》中的“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周注》释为“有位女作家,只有一人罢了”。《周注》误。《论语·泰伯》:“武王曰:‘予有乱(《尔雅·释诂下》:“乱,治也。”)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指邑姜,武王后)焉,九人而已。’”可知,“妇人”指班婕妤,“一人”指李陵。又如,“廓子赍手本出都”中的“出都”,《周注》译为“从京城出来”,误。按:出都之“出”,当作“往”解。出都即去都、往都、至都、到京城去之意。如《世说新语·言语》:“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余嘉锡《笺疏》云:“玄度至建业,刘尹为于郡立斋以处之。”后又引唐释道宣《三宝感通录》所录《地志》云:“晋时高阳许询诣建业,见者倾都。……”释道宣、余嘉锡皆释许询出都为“至建业”或“诣建业”。《宋书·庾炳之传》“炳之请急还家……出炳之宅……炳之因留停宿。”按:中华书局《校勘记》:“出……《通典·职官典》作诣。”按六朝人云“出都”,意思是至都。“出炳之宅”也就是自省出至炳之宅。出字本不误,或杜佑恐后人不解此字义,遂改作“诣”。品文之“出都”与以上之“出都”意思相同。所以,则译“出都”为“到京城”或“至都”。
    另外,《周注》的编排体制不统一,有些译注无评论,如:宋监典事区惠恭,齐宁朔将军王融、齐中庶子刘绘,齐仆射江石,齐记室王巾一组,齐诸暨令袁暇,齐雍州太守张欣泰一组,梁常侍虞羲一组,梁步兵鲍行卿一组等。皆无评论,这是周先生评论编排的不足之处。
    总之,周振甫先生的《诗品译注》是一本雅俗共赏、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诗品》注本。由于他没有广泛的吸收当代的研究成果,导致有不少的误漏。
    参考文献:
    [1]王发国:诗品考索[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周振甫: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韩湘亭:历代郡县地名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
    [8]陈寿: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萧子: 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作者简介:董常保(1975—),男,山西宁武人,西南民族学院在读硕士,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四川成都,61004。
    原载:学术争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