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廖小文 参加讨论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其形式多么新颖,技巧多么高明,真正感动观众和读者的,只能是深刻的内容和思想,而这其中必然会有深深的现实烙印。关注现实,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和期待,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文艺作品成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早已存在,而且在近二百年中不断发展。但是受上个世纪末欧洲社会政治动荡的影响,旧有的伦理、美学体系被打破,现实主义理论遭到质疑。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在我国的思想界、文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脱离现实、解构现实成为一些文艺作品的习惯表达,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其中有的是属于不同文艺流派的独特呈现,而更多则是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或误解,导致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和品性。一些文艺家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政治文艺的代名词,关注现实就是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出于对政治的敏感甚至是反感,他们对现实主义敬而远之,甚至是不屑一顾,转而推崇所谓的“纯文艺”,认为唯美是文艺的唯一本质、终极功能,将文艺与社会、历史、人文割裂开来,贬斥文艺审美之外的一切作用。更有甚者,认为剥离了政治的现实生活,是琐碎的,是丑陋的。于是热衷于凡庸的生活碎片的叙述,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沉迷于人生种种黑暗、绝望、丑陋、龌龊的书写。关注“自我”,突出本能,一味追求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表达,不再描写深刻和崇高,不再表达理想和信念,陷入非理性的泥淖。
    关注现实是一种创作态度,而不是政治立场。中国的文学艺术受政治影响颇深。一段时期,文艺作品的真实程度变成了对政治真理的信仰程度,简单直白的“宣教式”创作手法取代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一些文艺家深受其害。但是,政治永远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作为文艺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的生命力来自实践、来自生活。脱离了历史和社会的坐标,过分张扬文艺“美”的纯粹性,文艺必然迷失方向。把文艺同现实生活和美育教化完全对立起来,使文艺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文艺就只能由政治化的极端坠入非理性的深渊。而当文艺作品不再关注人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不再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的时候,最终,人民也会逐渐丧失对于文学艺术的信任、崇拜和敬畏之心。
    作为文艺家还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文艺家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永远不可能超离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制约而绝对独立和自由。一味追求绝对独立和自由,其结果只能是与整个社会隔离甚至于对立;一味将个人欲望视为最真实的表达,希望能够得到某种关注和认可,其结果只能是自我孤立。实际上,真正的“自我”反而应该是能够驾驭他特有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将社会性的东西吸纳、凝练、贯通,通过文艺作品,将自我的思想加以表达。这种“自我”仍然是独特的,但是由于走进了现实,贴近了生活,摆脱了消极,这种“自我”将更深刻、更健全。
    社会发展需要一切美好事物的推动,人们生活需要一切美好愿景的支撑。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民期盼文艺家带来的不是过分渲染生活的苦难和丑陋。文艺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发现、提炼现实生活的美,进而以美的创造为人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一缕生机,为精神的缺失撑起一个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火热的现实生活、鲜活的现实题材,这就是现实。文艺家要关注到这个现实,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08月01日1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