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扯淡化的散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侯德云 参加讨论

    这是我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天朝向左,世界向右》(以下简称《天朝》),这本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2009年度“全国重点扶持作品”,作者很陌生,叫王龙。
    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很有意思,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这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这哪里是什么简介,明显是议论、吹捧嘛。
    这本书承袭了曾经热闹非凡的“文化散文”的衣钵。这些年,有一股历史热,一窝蜂地谈历史。这股热潮的源头,就是“文化散文”。好像文化的意思,就等于是历史,不谈点历史,就是没文化。其实谈历史,并没有错,问题是你怎么谈,能不能把历史感谈出来,能不能把真知灼见谈出来,能不能对了解当下的社会形态有所补益。
    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读真正的历史作品的收益,远远大于读小说,也远远大于读那些生活散文、抒情散文。最大的收益就是,有助于对当下的认知。我们活在当下,但未必就能清醒地认知当下。这很好理解,亲历者无法目睹正在行进中的历史全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要想看清,必须站在某个高峰之上来俯视当下。而历史,就是那座高峰。
    但文字所表达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它只是对过去某些事件的解释,同样也面临着事实的错综复杂。所以很多历史学家,对待历史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如胡适所说,“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有九分证据不说十分话”。我对这种态度非常赞赏。我觉得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是学者的本分。
    “文化散文”的弊端,就在于很多作者跟胡适的态度刚好相反。他们不愿意在史料的研究和梳理上多下工夫,往往是逮住一点蛛丝马迹就放言高论。《天朝》一书,在承袭“文化散文”衣钵的同时,把这一弊端,也“完美”地承袭下来。
    我想谈谈书中的一篇长文《大臣与首相的差距: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人生悲喜剧》。文章提到的这两个人,都是近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文中引述或转述的史料,显然不是作者写作的重点,重点在于议论。
    我对作者的种种议论,感到失望的地方,时有所见。我不知道那些议论是根据什么生发出来的。从我所了解的史料来看,根本就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有些甚至是应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举例来说,文中有关于甲午战争的一段评价:中日“双方海陆军实力相差并不悬殊……中国如果指挥得当,本应战胜日本,至少保住本土。”这等于是把责任推到李鸿章身上了。你想要把责任推到李鸿章身上,我并不反对,问题是,你得拿出证据来,如郎咸平所说,你骂人混蛋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能证明他是混蛋。道理就这么简单。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提供李鸿章在这件事情上是混蛋的证明。而历史学家唐德刚却恰恰提供了一份材料,证明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期间根本就不是一个混蛋。简单说,那时候,中日双方的海军势力,不是什么“相差并不悬殊”,除了吨位总量大于日本海军,其它方面,北洋舰队都不行。每次说起这些我就叹气,在《晚清七十年》里,唐老说得清清楚楚,可怜的北洋舰队,自1888年以后,就再也没添加一艘军舰;日本海军呢,其主体是1889年以后购建起来的,航速快,炮速也快。日本舰队,时速都在十八海里以上,最高达到二十三海里;北洋舰队呢,时速基本都在十五海里以下,胜则无法追击,败则难以逃脱。更何况,人家是每分钟打五炮,北洋舰队是五分钟打一炮。双方不在一个量级上,怎么打呀?说到这里,指挥得不得当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再讨论了。
    类似的问题,在《天朝》中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讨论。我只想通过这一小小的争议点来表明,不管是什么文体,都要经得起现实的拷问才行。历史是什么呀?是已经完成的现实。说到底,历史感也就是现实感。写历史的作品没有历史感,写当下的作品没有现实感,那怎么行?
    木心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凡是大言炎炎者,必定写不好———这一点也很奇怪。但可以坚信。”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本人确实是“坚信”,都已经坚信很多年了。
    史实的错综复杂,对我们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怀疑观”(郎咸平语)。这对于读者也同样重要。坦白说,就是“科学的怀疑观”让我觉得“文化散文”中有相当的数量,都是扯淡。那么,什么是扯淡?在严肃的学术领域,对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美国学者法兰克福在《论扯淡》一书中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不关注事实真相,认为事实真相如何都差别不大的论述,就是扯淡。中译本《论扯淡》一书在封底上印了于丹的一段话,同时明明白白告诉读者,“这些就是扯淡”。于丹的那段话是这样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然而可恨的是,如法兰克福所说:“在我们的文化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
    为什么会有“太多的人在扯淡”?法兰克福总结了两条:一,“当一个人有责任或有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去发表超过了他对该话题的了解时,他就开始扯淡。”二,“当今人们普遍相信,作为民主社会之公民,有责任要对所有的事或至少有关国家的任何事都发表意见,这就导致大家纷纷扯淡。”
    我想再补充一点,三,当一个人出于名利目的,想扮演“大师”角色的时候,他就会热衷于扯淡。这最后一点来自我的小人之心,但不幸的是,它真实存在,尤其是在文学里存在,在所谓的“文化散文”里存在。
    原载:《文学报》2012年01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