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当当图书 祝注先 主编 参加讨论

    

    


    作者: 祝注先 主编
    出 版 社: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4-11-1
    字数: 349000
    版次: 1
    页数: 420
    印刷时间: 1994/11/0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10018937
    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
    少数民族的诗歌,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民间诗歌丰富在少数民族文学遗产中,民间诗歌占很大比重。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史诗还是小调,都显出了超凡的奇观。创世史诗产生于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是群体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凝聚着这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经验和知识财富。许多少数民族都有风格不一而内容大体相似的“创世纪”。就英雄史诗而言,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拉斯》等,以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而为世界各民族所瞩目。
    第二,载体形式多样 文字是书面诗歌的载体。少数民族的书面创作,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
    1.用民族文字创作 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藏族的书面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建立的吐蕃王朝,但当时多为当事者随口吟唱,而由他人整理记录。真正的勃兴和发展是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十二世纪前后。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相传创制于一千余年以前。东巴文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这种经文记述宗教方面的内容,但亦有早期的文学作品。彝文、傣文都留下了诗歌遗产。蒙古文的诗歌创作发韧于鸦片战争(1840年)前后,古拉兰萨是最早的开拓者。维吾尔族的先民在历史上使用过多种文字。最早的古突厥文(即鄂尔浑——叶尼塞文,或称如尼文)曾在公元九世纪以前广泛采用。以这种文字书写的文献多是一些碑铭。回鹘文使用时间较长,由于宗教斗争,文献散佚严重。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文逐渐成为其民族文字。公元十世纪以来维吾尔族的文学典籍都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中古时代的契丹、女真、党项等虽然已经消亡,但留下了用民族文字记载的诗歌遗产,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鲜卑族曾有“国语”(鲜卑语)诗歌专集,可惜早已散佚。
    2.用汉文创作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汉文典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述了戎子驹支朗诵《诗·小雅·青蝇》痛斥小人进谗的故事;春秋末年鲜虞族建立了中山国,《韩诗外传》说中山君好诗,特别是《黍离》与《晨风》(卷八);孔子七十二个贤徒,狄黑、左人郢都是狄人。 少数民族的汉文诗歌于文献中尚能找到先秦时代的作品,但是最早留下姓名的诗歌作者是西晋的翾风。这是一位青年女诗人。十六国时代汉国的建立者匈奴族刘渊刘聪父子皆雅好诗书,创作虽全散佚,史乘记录当为可信。前秦氐族苻坚,敦化文教,志在混一六合,明人杨慎《升庵诗活》赞其诗作残句“何让汉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民族交融的积极倡导者,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文化的提高。此后,少数民族的汉文诗作,层出不迭,成绩斐然。至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少数民族以其高歌长吟,汇人了汉文学发展的滚滚洪流。元、清两代是少数民族当政的王朝,和历代统治者 一样,他们都以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为己任。政权的优势,为蒙古族、色目人、满族文学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3.汉文翻译在世界诸多民族尚无文字之前,汉字即已广泛使用。有些少数民族的诗歌,文献资料载明系出自于翻译。像《越人歌》、《莋都夷歌》,少数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一直保存完整;《匈奴歌》、《敕勒歌》虽无少数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而其出于翻译,亦是略无疑义的。
    4.汉文和民族语汉字记音这样一种类型早在唐代即已出现。《玉谿编事》、《锦绣万花谷》 载南诏骠信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赵叔达唱和的诗就是这种作品。清人李调元的《粤风》,收录了许多用汉字记音的壮歌、俍歌和瑶歌,其间杂有汉语语词。也有用汉字记音的作品,如壮族的伦理长诗《传扬歌》、侗族的史诗《起源之歌》,就是这类诗作。当然其间也间杂有汉语借词。第三,多元发展系统少数民族诗歌的多元发展系统是由多种载体形式所决定。载体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于汉语文和民族语文的交错这一焦点。有的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可是,其诗歌载体却并不限于民族文字,即同时还使用汉文进行创作。因此,也就形成了多元发展系统。

例如蒙古族、维吾尔族自有其民族文字书写的诗歌,可是,亦有大量的汉文诗歌。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以马上功业取得天下,在西征中,又有大量维吾尔族加入了蒙古军的远征行列。急暴的军事征伐与随之而来的政治变革,使得许多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涌入中原大地。耳濡目染,陶冶沾溉,造就了一批俊彦英杰。明人戴良在回回诗人丁鹤年的诗集序中说:“我元受命,由西北而兴,若回回、吐蕃、康里、畏吾儿、也里可温、唐兀之属,往往率先臣顺,奉职称藩。其沐浴休光,沾被宠泽,与京国内臣无异。积之既久,文轨日昌,而子若孙遂皆舍弓马而事诗书。至其以诗名世,则贯公云石、马公伯庸、萨公天锡、余公廷心其人也。论者以写马公之诗似商隐,贯公、萨公之诗似长吉,而余公之诗则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他如高公彦敬、犭夔公子山、达公兼善、雅公正卿、聂公古柏、斡公克庄、鲁公至道、三公廷圭辈,亦皆清新俊拔,成一家之言。”这一段话,说到了少数民族诗人成长的政治背景以及他们的汉文诗作的师承所自。
    目录
    前 言
    第一编 文人书面诗歌
    第一章 先秦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弹歌》
    第三节《越人歌》
    第二章 两汉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西汉诗歌
    第三节 东汉诗歌
    第三章 魏晋十六国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西晋诗歌
    第三节 东晋诗歌
    第四节 十六国诗歌
    第四章 南北朝 —隋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南朝诗歌
    第三节 北魏诗歌
    第四节 北齐诗歌
    第五节 北周诗歌
    第六节 隋朝诗歌
    第五章 唐五代十国(渤海、回纥、南诏、吐蕃)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初唐诗歌
    第三节 盛唐诗歌
    第四节 中晚唐诗歌
    第五节 五代十国诗歌
    第六节 渤海诗歌
    第七节 回纥——突厥诗歌(7世纪—10世纪)
    第八节 南诏诗歌(738—902)
    第九节 吐蕃诗歌(629—846)
    第六章 宋、辽、夏、金(高昌、黑汗、大理、吐蕃)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北宋诗歌
    第三节 南宋诗歌
    第四节 辽代诗歌
    第五节 西夏诗歌
    第六节 金代诗歌
    第七节 高昌回鹘诗歌(850—1284)
    第八节 黑汗王朝诗歌(10世纪—13世纪)
    第九节 大理诗歌(937—1253)
    第十节 吐蕃诗歌(9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
    第七章 元代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前期散曲
    第三节 中晚期散曲
    第四节 前期诗歌
    第五节 中晚期诗歌
    第六节 突厥语族诗歌
    第七节 大理诗歌
    第八章 明代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回族诗歌
    第三节 壮族诗歌
    第四节 苗族诗歌
    第五节 土家族诗歌
    第六节 彝族诗歌
    第七节 纳西族诗歌
    第八节 白族诗歌
    第九节 突厥语族诗歌(附塔吉克族诗歌)
    第十节 藏族诗歌
    第九章 清代诗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满族诗歌(一)
    第三节 满族诗歌(二)
    第四节 满族诗歌(三)
    第五节 回族诗歌
    第六节 蒙古族诗歌(一)
    第七节 蒙古族诗歌(二)
    第八节 达斡尔族诗歌
    第九节 壮族诗歌(一)
    第十节 壮族诗歌(二)
    第十一节 瑶族诗歌
    第十二节 苗族诗歌
    第十三节 侗族诗歌
    第十四节 布依族诗歌
    第十五节 土家族诗歌(一)
    第十六节 土家族诗歌(二)
    第十七节 彝族诗歌
    第十八节 纳西族诗歌
    第十九节 白族诗歌(一)
    第二十节 白族诗歌(二)
    第二十一节 白族诗歌(三)
    第二十二节 维吾尔族诗歌
    第二十三节 哈萨克族诗歌
    第二十四节 锡伯族诗歌
    第二十五节 乌孜别克族诗歌
    第二十六节 塔塔尔族诗歌
    第二十七节 藏族诗歌
    第二编 诗歌理论批评
    第一章 南北朝— 隋唐诗歌理论批评
    第一节 彝族诗论
    第二节 鲜卑、匈奴、突厥等民族或其后裔诗论
    第二章 宋、辽、金、元诗歌理论批评
    第一节 彝族诗论
    第二节 维吾尔等民族诗论
    第三章 明清 近代诗歌理论批评
    第一节 藏族和傣族诗论
    第二节 白族诗论
    第三节 壮族和土家族诗论
    第四节 满族诗论
    第五节 蒙古族诗论
    第六节 回族诗论
    后 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