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献辨伪学论著目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本目录是我多年来编制的一份专题书目。本欲竭泽而渔,岂料书囊无底。俟河之清,亦无法尽善尽美矣。大辂为椎轮之始,或许为得鱼之筌。本录大体分为十类:首四类大体按照四库分类,次录佛、道二藏,末为辨伪论著。下限暂定为2005年年初。
    一、经部
    (一)易类
    《周易》
    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论易系辞中观象制器的故事.同上
    黎光简.《周易》的作者及其思想观.哲学月刊,1929(2:2)
    屈万里.易损其一考.山东省图书馆刊,1936(1:2)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李汉三.《周易》卦爻辞时代考.建设,1955(3:11/12)
    高文策.试论易的成书与发源地域.光明日报,1961年6月2日
    刘泽华.略论易经的年代及其思想.天津日报,1961年6月14日
    严灵峰.《易经》“小象”成立的年代及其内容.哲学年刊,1967(4)
    徐芹庭.论孔子与《易》之关系兼评欧阳修钱玄同之误说.孔孟月刊,1978(16:10)
    林炯阳.《周易》卦爻辞之作者.易经研究论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0
    詹秀惠.《周易》卦爻辞之著成年代.孔盂月报,1978(16:10)
    高亨.周易古经的作者与时代.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屈万里.周易卦爻辞成于周武王时考.同上
    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同上
    李汉三.周易说卦传著成的时代.同上
    李汉三.周易十翼异时分成考.同上
    徐世大.周易之作者.周易阐微,台北:开明书店,1963
    户田丰三郎.周易彖系两传の成立.日本中国学会报,1959(11)
    李学勤.周易卦爻年代补证.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
    李学勤.易传的年代问题.同上
    金景芳.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周易研究,1988(1)
    吕绍纲.周易的作者问题.周易阐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沈士梅.周易成书于春秋以后.周易研究,1988(2)
    杨天宇.读易经的成书时代与作者.史学月刊,1988(4)
    戢斗勇.易经的形成不可能早于西周晚期.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2)
    王世舜.论周易的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2)
    侯廷章.推翻“文王作周易说”的论据不实.南都学坛,1989(3)
    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发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孙元吴.关于周易经传构成时代及作者的商榷.中华易学,1990(11:3)
    蒋信.周易是纂改伏羲卦系而成书.大易集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李学勤.公孙尼子与易传的年代.文史第35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
    梅应运.周易卦爻辞成书时代之考索.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第13期
    于载洽.论易经之编纂时代.中华易学,1991(12:4)
    金景芳.三易思想的产生不在尧前.长白论丛,1992(1)
    毛一波.易传著作年代论述要.东方杂志,1987(复刊21:4)
    刘延刚.周易说卦传成书年代新探.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4)
    郭沂.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重新检讨《易传》成书问题.国际易学研究第3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李学勤.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李学勤.帛书《易传》与《易经》的作者.同上李学勤.孔子与《周易》.同上
    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同上
    李学勤.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同上
    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3)
    游唤民.《易大传》非孔子所作.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陈启智.论《易传》的学派属性——与陈鼓应先生商榷.周易研究,2002(1)
    三坟易
    王兴业.三坟易探微.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王兴业.再论《三坟易》不伪说.大易集述,成都:巴蜀书社,1998
    王兴业.再论《古三坟》的《归藏易》.大易述要,济南:齐鲁书社,1994
    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2)
    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2)
    程二行,彭公璞.《归藏》非殷人之易考.中国哲学史,2004(2)
    ☆《易林》
    胡适.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集上册,1948
    陈直.古籍述闻.文史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
    陈良运.焦氏易林作者考辨——兼与黎子耀先生商榷.周易研究,1992(3)
    ☆河图·洛书
    陈恩林.河图洛书时代考辨.史学集刊,1991(1)
    陈恩林.再谈河图洛书的时代问题.史学集刊,1992(4)
    韩永贤.河图洛书时代再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1)
    杨效雷.“河图”“洛书”非点阵之图考.南开学报,2004(3)
    杨效雷.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
    (二)书类
    卫聚贤.金滕辨伪.国学月刊,1927(2:12)
    张荫麟.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鞠.燕京学报,1929(5)
    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尧典》著作时代考.文史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尚逵斋.尚书金滕之谜.建设,1961(10:3)毛宽伟.尚书金滕疑辨.达德学刊,1964(2)
    蒋善国.尚书的真伪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6(3:3)
    屈万里.今本尚书的真伪.幼狮,1955(3:12)
    戴君仁.古文尚书冤词再平议.东海学报,1960(2:1)
    胡秋原.关于古文尚书孔安国传之公案.中华杂志,1969(7:9)
    王保德.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驳议.中华杂志,1969(7:9~12)
    王保德.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驳议续论.中华杂志,1970(8:10)
    王保德.阎若璩不了解“同德度义”的意义.学园,1971(6:7)
    王保德.阎若璩妄证德乃降及郁陶系伪帝.学园,1970(6:1)
    王保德.评阎若璩证壁中书出景帝初的无据.学园,1970(6:4)
    王保德.古文尚书非伪作新考证.文坛124-129期,1970.10—1971.3
    刘善哉.对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导疏的反考证.学园,1969(5:4)
    刘善哉.对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的反考证.学园,1970(5:5)
    刘善哉.阎若璩攻击大禹谟皋陶迈种德之评议.学园,1970(5:12)
    于大成.谈伪《古文尚书》.台湾新生报,1968年7月30日
    李振兴.《尚书》大小序辨疑.孔孟月刊,1980(19:3)
    钱穆.谈张穆著阎潜邱年谱亦论《尚书》古文疏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
    李振兴.尚书费誓篇作成时代的再检讨.孔孟月刊,1982(20:8)
    金兆梓.今文尚书论.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刘朝阳.从天文历法推测尧典之编写年代.同上
    岑仲勉.尧典的四仲星和史记天官书的东宫苍龙是怎样错排的.同上
    毕长璞.尧典成书年代之问题.同上
    屈万里.《尚书释义·尧典》前言.同上
    屈万里.尚书皋陶谟篇著成的时代.同上
    屈万里.论禹贡著成的时代.同上
    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同上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同上
    童书业.五行说起源的讨论.同上
    屈万里.尚书甘誓篇著成的时代.同上
    届万里.《尚书释义·盘庚》前言.同上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同上
    曾荣汾.康诰之作者.康诰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1
    程元敏.尚书多方篇著成于多士篇之前辨.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屈万里.尚书文侯之命著成的时代.同上
    朱廷献.泰誓真伪辨.孔孟月刊,(19:4)
    朱廷献.汉泰誓之流传及其著成时代考。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5:8)
    蔡信发.泰誓真伪辨.幼狮杂志,(15:4)
    赵贞信.书序辨.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陈梦家.古文尚书作者考.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罗锦堂.尚书伪孔传辨.大陆杂志,(17:12)
    许道龄.从夏禹治水之不可信谈到禹贡之著作时代及其目的.同上
    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星之年代.科学,1926(1 1:12)
    蒋善国.今文尚书真伪.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蒋善国.禹贡的著成时代.同上
    刘起釪.禹贡的写成时期及其作者.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蒋善国.甘誓的作者和整编时代.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蒋善国.汤誓的整编时代.同上
    蒋善国.盘庚的作者和整编时代.同上
    蒋善国.金滕的作者和错简问题.同上
    刘起釪.金滕故事的真实性.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蒋善国.康浩、酒浩、梓材的作者和著作时代.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蒋善国.费誓的作者和著作时代.同上
    蒋善国.孔壁古文尚书的真伪.同上
    张舜徽.伪古文尚书,可降低时代去读.爱晚亭随笔,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l
    刘重来.一桩学术史上的一大疑案——《伪尚书》的现形始末.书林,1985(6)
    吕涛.《尚书》真伪之谜.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2月6日第2版
    刘善哉.阎若璩攻击胤征的评议.学园,1970(6:3)
    刘善哉.对阎若璩以孔传尚书用七世庙为伪文的反考证.学园,1971(6:5)
    朱门.古文尚书真伪之辨,台湾日报.1971年2月28日笫8版
    周凤五.伪古文尚书问题重探.台湾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74
    朱廷献.尚书舜典及益稷二篇质疑.东方杂志,1974(7:11)
    庄雅明.大禹谟辨伪.孔孟月刊,1978(17:2)
    许锬辉.伪古文泰誓疏证.林铎,1979(8)
    金德建.论司马迁未见百篇书序.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黎建寰.百篇书序探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2
    毛奇龄.与阎潜丘论尚书疏证书.西河文集卷七,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于语和.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评析.南开学报。1994(5)
    赵刚.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的客观意义.哲学研究。1995(4)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1)
    蒋善国.大誓的真伪.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清水茂.《伪古文尚书》与中国文学.国际儒学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1987
    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
    蒋善国.梅颐所献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的经传真伪问题.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刘起釪.东晋出现的伪古文尚书.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刘起釪.东晋至唐的伪古文尚书.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饶宗颐.古文尚书是东晋孔安国所编成的吗.明报月刊,1972(75)
    刘起釪.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提出新解,建立理学与开展疑辨.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刘人鹏.论朱子未尝疑古文尚书伪作.清华学报,1992(22:4)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刘人鹏.阎若璩与古文尚书辨伪——一个学术史的个案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1
    刘起釪.清代推翻伪古文尚书及对尚书全面展开研究.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李民.《尚书·盘庚篇》的制作时代.郑州大学学报,1979(1)
    刘家和,邵东方.论理雅各译注《书经》《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杨善群.古文《尚书》与1日籍引语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3(4)
    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学习与探索,2003(4)
    杨善群.论古文《尚书》的价值.孔子研究,2004(5)
    杨善群.辨伪学的歧途——评《古文尚书疏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三)诗类
    《诗经》
    俞平伯.论商颂的年代.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刘梦雪.读《从诗经中的士、我、予谈诗经的作者问题》后.民主评论,1958(9:2)
    李辰冬.从诗经中的士、我、予谈诗经的作者问题.“中央”日报,1957年11月5日
    李辰冬.我怎样发现——吉甫是诗经的作者.作品,1961(2:2)
    李辰冬.吉甫的恋史和婚变.作品,1961(2:4)
    李辰冬.吉甫东征与西征.作品,1961(2:3)
    李辰冬.吉甫晚年和悲剧.作品,1961(2:5)
    李辰冬.我怎样发现吉甫是诗经的作者.师大学报,196l(6)
    李辰冬.诗经与其作者.中原文献,1963(5:4)
    李辰冬.谈诗经的作者问题.师大学报,1963(18)
    张以仁.村老老是信口开河——谈谈李辰冬教授对诗经作者的新发现.文星,(13:2)
    侯绍文.诗经并非尹吉甫一人作品考证.东方杂志,1976(9:8)
    侯绍文.诗经并非尹吉甫一人作品考证.世界评论,1977(24:5)
    李霜青.论诗经非尹吉甫一人所作.世界评论,1976(28:3~4)
    程榕宁.李辰冬在《诗经》上的重大发现(1~5).大华晚报,1972.1.4-10.2
    李霜青.《诗经》的产生年代与地域颁,中华国学,1977(1:11)
    李霜青.再论论诗经非尹吉甫一人所作.世界评论,1976(23:5~7)
    李霜青.关于诗经的作者.台湾新闻报12版,1977
    李辰冬.诗经通释.台北:水中出版社,1977
    李辰冬.诗经研究.台北:水中出版社,1978
    李辰冬.诗经研究方法论.台北:水中出版社,1978
    张易克.诗经论战.张易克自印本,1980
    白川静.诗经蠡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处编第4册,1960
    胡毓寰.诗经七月的作者问题初探.文学遗产增刊第5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胡毓寰.关于“纳禾稼”及七月的作者.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
    李晔.试论周颂噫嘻篇的制作时代.光明日报,1957年2月3日
    段熙仲.鲁颂閟宫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59年11月8日
    黄节.诗经明辨.学术季刊.1956(4:4)
    李家树.诗经作者镌略与内容鸟瞰.香港大学中文系集刊,1985(1:1)
    李家树.诗经制作年代镌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12)
    刘心予.关于诗经各篇的年代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10)
    涂以楠.诗经的编定.先秦文学集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陈子展,杜月村.诗经的编订与分类.诗经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90
    陆侃如.三百篇的年代.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刘棕南.诗三百篇的创作与累积考说.杭州大学学报,1988(2)
    夏平.今本诗经不能全面信赖的问题.急就二集,香港:中华书局.1978
    李家树.现存诗经已非本来面目.诗经历史公案,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魏同贤.从《诗传》《诗说》谈到作伪、辨伪问题.文献,1985(2)
    《诗序》
    顾颉刚.毛诗序之背景与旨趣.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毛诗序之作者.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王礼卿.诗序辨.同上
    陈允言.诗序作者考辨.同上
    黄优仕.诗序作者考证.国学月报汇刊一集,1928
    王韶生.论诗序.华国三期,1960
    唐海涛.诗序蠡说.台湾大学中文研究硕士论文,1963
    刘志清.论诗序及其作者.建设,1965(13:11)
    张严.诗序真伪及大小序存废平议.成功大学学报,1972(7)
    姚荣松.诗序管窥.孔孟学报,1973(25)林仁超.诗序发微.国魂,1973(337)
    张成秋.诗序阐微.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5
    王锡荣.关于毛诗序作者问题的商讨.文史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锡荣.毛诗序问题辨说.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
    李嘉言.诗序作者.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蒙传铭.从李善文选注看毛诗序之作者.高仲华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高雄:高雄师范学院国文研究所,1988
    赵沛霖.关于诗序的作者.诗经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钱杭.《国风》篇目、年代、地域简介.诗经选,香港:中华书局,1991
    王葛荣.关于《毛诗序》作者问题的商榷.文史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朱冠华.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文史第16期,北京:中华书局,1982
    朱冠华.《诗序》余论.文史第2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戌国.说毛诗序.诗经刍议,长沙:岳麓书社,1997
    王承略.从《序》《传》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王承略.《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诗经研究丛刊第2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王承略.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王承略.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诗经研究丛刊第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子夏诗传》《申培诗说》
    周全.子夏诗传辨伪.中华国学,1977(1:9)
    林庆彰.子夏诗传考辨.丰坊与姚士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
    吴春山.申培诗说辨.丰坊与姚士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
    杜松柏.申培诗说辨伪.孔孟月刊,1983(45)
    王学泰.明代诗学伪作与《鲁诗诗学》.文学遗产,1999(4)
    (四)礼类
    《仪礼》
    崔述.礼经作于春秋以降.崔东璧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顾栋高.左氏引经不及《周官》《仪礼》论.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
    钱玄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新学伪经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洪业.仪礼引得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何敬群.《仪礼》《周易》《中庸》的作者问题之探讨.香港浸会学院学报,1980(7)
    刘起釪.仪礼与二戴礼记.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
    段熙仲.礼经十论.文史第l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史第15、1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丁鼎.试论子夏与《丧服传》的关系.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北:学生书局,2002
    丁鼎.试论《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孔子研究,2002(6)
    《周礼》
    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1932(11);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胡适.致钱穆《论秦畴及周官书》.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史景成.周礼成书年代考.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林尹.周礼与其作者.“中央”月刊,1973(5:5)
    贺凌虚.周礼的来历及其成书年代.革命思想,1973(35:4)
    陈衍.考工记辨证.国学论衡,1934(3~4)
    史景成.考工记之成书年代考.书目季刊,1971(5:3)
    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郭沫若.周官质疑.金文丛考.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杨向奎.周公对于礼的加工与改造.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史景成.《周礼》成书年代考.大陆杂志,1966
    陈连庆.周礼成书年代的新探索.中国历史文献研究(2),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彭林.周礼成书于汉初说.史学史研究,1989(3)
    彭林.周礼成书年代研究的方法问题.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庄福林.周礼的形成时间、特点及作用.松辽学刊,1990(4)
    余英时.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序.新史学,1990(1:3);中国文化,1990(3);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
    曹毓英.《周礼》伪书商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5)
    金春峰.周官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一书自序.求索,1992(1)
    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
    刘起釪.周礼真伪之争及其书写成的真实依据.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陈直.考工记为战国时齐人之作品.文史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
    佚名.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文史知识,1992(7)
    史景成.考工记之成书年代考.书目季刊,1992(5:3)
    王锦光,闻人军.考工记的成书年代及其若干内容的科学解释.第十六届国际科学史会议,捷克:布加勒斯特,198l
    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序.文献,1990(2)
    杨向奎.《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序.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2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殷伟仁.读《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4)
    斯维至.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光明日报,1992年3月11日
    杨向奎.关于周公“制礼作乐”.文史知识,1986(6)
    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台北:学生书局,1980;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黄沛荣.论周礼职方氏之著成时代.孔孟月刊,(16:3)
    朱谦之.《周礼》的主要思想.光明日报,1961年11月12日
    洪业.读《周礼正义》.孙诒让研究,杭州大学内部印行,1963
    杨天宇.略述《周礼》的成书时代与真伪.郑州大学学报,2000(4)
    孙景坛.《周礼》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新探.南京社会科学,1997(10)
    李学勤.从金文看《周礼》.寻根,1996(2)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1997(3)
    张国安.《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其推论.浙江社会科学,2003(2)
    《礼记》
    蔡介民.礼记成书之时代.新东方,1940(1:1)
    蔡介民.再考礼记成书之时代.新东方,1940(1:5)
    高葆光.《礼运·大同章》真伪问题.大陆杂志,1957(15:3)
    许冠三.多元史络分析法在史料考证上的运用——有关大同书、孔运注撰述年代的几层分析.香港中文大学学报,1975(3:1)
    蔡振修.《礼运·大同章》篇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中国语文,1977(40:2)
    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文史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乐记》论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冯洁轩.《乐记》作者辨——驳《乐记批注》.《乐记》论辨,同上
    蔡仲德.《乐记》作者问题辩证.同上
    吴毓清.《乐记》的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乐记探索之一.同上
    佚名.关于《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问题.同上
    林政华.礼记檀弓篇之性质与著成时代.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陈野.从文献比较中看《乐记》的撰作年代。杭州大学学报,1987(3)
    吕骥.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中国音乐学,1988(3)
    蔡仲德.《乐记》作者再再辩证——与吕骥先生商榷.中国音乐学,1989(4)
    姜亦刚.礼记成书于西汉考.齐鲁学刊,1990(2)
    郭东明.《礼记檀弓》的作者及其年代.齐鲁学刊,1990(4)
    梁厚意.《乐记》作者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3)
    朱正义,林开甲.关于礼记的成书时代及编撰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1(12)
    杨天宇.论《礼记》四十九篇的初本确为戴圣所编纂——兼驳洪业所谓“《小戴记》非戴圣之书”说.孔子研究,1996(4)
    彭林.郭店简与《礼记》的年代.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朱子家礼》
    陈来.《朱子家礼》真伪考议.北京大学学报,1989(3)
    [韩]卢仁数.朱子家礼与韩国中礼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五)春秋类
    《春秋左传》
    章太炎.春秋左传读.章太炎全集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章太炎.春秋左传疑义答问.章太炎全集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刘师培.周季诸子述左传考,左庵集卷二.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刘师培.左氏学行于西汉考.同上
    刘师培.司马迁《左传》义序例.同上
    林语堂.左传真伪与上古方音.语丝,1928(4:27);语言学论丛,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3
    陈景圣.左传之真伪问题.国学丛刊,1929(1)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燕京学报,1930(7);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清华学报,1930(6:1)
    钱穆.孔子与春秋.(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东方学报,1954(1:1);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杨向奎.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的关系.(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1936(2);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童书业.国语与左传问题后案.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罗倬汉.左传著作年代试探.同上
    卜德.左传与国语.燕京学报第16期;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郭沫若.述吴起.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莫非斯.《春秋》和《左传》的关系.考古社刊,1937
    孙次舟.《左传》《国语》原非一书证.责善,1940(1:4);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刘节.《左传》《国语》《史记》之比较研究.说文月刊,1944
    叶华.《左传》之编者时代问题.龙门杂志,1947(1:2)
    牟润孙.左丘明传《春秋》考.民主评论,1953(4:11/12)
    徐道邻.左传著者问题的商榷.民主评论,1953(4:15)
    蒋立甫.左传的作者及成书时代考辨.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四辑,1964
    方炫琛.春秋左传刘歆伪作窜乱辨疑.政治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79
    张高评.左传之作者及其与国语之关系.左传导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张高评.左传成书之时代及其背景拟议.左传导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洪顺隆.论《左传》的成立时代.简牍学报,1979(8)
    何敬群.左丘明作《左传》问题之检讨.珠海学报,1980(11)
    洪顺隆.论《左传》的作者.木铎,1980(9)
    张汉东.孔子作春秋考.齐鲁学刊,1988(4)
    朱宝昌.孔子——从作春秋说起.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0
    顾颉刚.《春秋》三传与《国语》之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8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l
    张以仁.从文法、词汇的差异证《国语》《左传》二书非一人所作.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张以仁.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张平辙.《春秋》《左传》的作者究竟是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1(2)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中国史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卞朝宁.论《左传》作者的思想倾向.江苏社会科学,1992(3)
    徐仁甫.《左传》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8(3)
    徐仁甫.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和《左传》的事、语对比研究——谈《左传》的成书时代和作者.社会科学战线,1978(4)
    徐仁甫.《左传》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8(3)
    徐仁甫.左丘明是《左传》还是《国语》的作者.社会科学研究,1979(3)
    徐仁甫.《左传》疏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徐仁甫.论刘歆作《左传》.文史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杨伯峻.《左传》成书年代论述.文史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杨伯峻学术论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
    宋敏.《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的商榷.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3)
    洪成玉.《左传》作者决不可能是刘歆——与徐仁甫先生商榷.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9(4)
    赵光贤.《左传》编撰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980;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胡念贻.《左传》的真伪和写作时代考辨.文史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郑良树.左传君子日非后人所附益.竹简帛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郑良树.再论左传君子日非后人所附益.竹简帛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唐嘉弘.《左传》的编次、传授系统及其与《国语》的关系.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3)
    李平.论春秋左氏传的形成——从左丘明到刘歆.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单清江.左传成书年代质疑.文史知识,1989(7)
    王伯虎.《左传成书年代质疑》的质疑.文史知识,199I(4)
    陈松青.左传成书于西汉前期小考.中国文学研究,1991(3)
    邱德修.《左传》是刘歆伪造的吗.国文天地,1988(4:3)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徐仁甫.论刘歆作《左传》——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商讨.文史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牛鸿恩.论《左传》的成书年代.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4)
    赵光贤.论《左传》和《春秋》是什么关系:评沈玉成著《春秋左传学史稿》第十二章.史学理论,1994(4)
    寇养厚.关于“《春秋》三传”的两个问题.殷都学刊,1999(3)
    赵长征.20世纪《左传》研究概述.文史知识,2000(10)
    黄觉弘.《左传》先秦授受世系之由来辨伪.江汉大学学报,2002(6)
    王红霞.左丘明思想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杨朝明指导)
    《毂梁传》《公羊传》
    张西堂.觳梁真伪考.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
    金德建.瑕丘江公作榖梁传的推测.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潘重规.《春秋公羊疏》作者考.学术季刊,1955(4:1)
    李曰刚.《榖梁传》之著于竹帛及传授源流考.师大学报,1969(6)
    陈恩林.关于《毂梁传》的源流及其真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4)
    谢金良.《觳梁传》的真伪和写作时代问题考辨.福建论坛,1996(2)
    《春秋繁露》
    徐复观.《春秋繁露》的真伪问题.两汉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0
    斋木哲郎.《春秋繁露》の伪书说について.汲古16号
    黄朴民.春秋繁露的真伪与体例辨析.齐鲁学刊,1990(2)
    黄朴民.《春秋繁露》传本的真伪问题.天人合一,长沙:岳麓书社,1999
    (六)孝经类
    蔡汝堃.今文孝经成书年代考.古史辨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田良.《孝经》的著作时代与作者考.新铎声,1961(6:35)
    金德建.曾参作孝经的推测.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黄中业.孝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流传.史学集刊,1992(3)
    胡平生.日本《古文孝经》孔传的真伪问题——经学史上的一件积案的清理.文史第2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张涛.《孝经》作者与成书时代考.中国史研究,1996(1)
    彭林.子思作《孝经》说新论.中国哲学史,2000(3)
    (七)五经总义类
    周予同.“六经”与孔子的关系问题.复旦学报,1979(1);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金景芳.孔子与六经.金景芳古史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林庆彰.《五经大全》之修纂及其相关问题探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
    崔富章.《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作者非岳珂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05期,1989.3
    王玉良.关于岳刻九经以及《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的作者问题.图书馆学通讯,1990(2)
    张政烺.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张政烺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明荷.论语笔解试探.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陈植锷.从疑传到疑经——宋学初期疑古思潮述论.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王世伟.岳氏《九经三传》与岳珂无涉.读书,1985(7);图书馆学文献学论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汪绍楹.相台岳氏刊九经三传考.文史第2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
    赵万里.元版《春秋经传集解》提要.中国版刻图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八)四书类
    《四书评》
    崔文印.《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哲学研究,1980(4)
    崔文印.李贽《四书评》真伪辨.文物,1979(4)
    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真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83(3)
    《大学》
    梁涛.《大学》早出新证.中国哲学史研究,2000(3)
    胡止归.《大学》之著作时代及其与《中庸》之思想同异比较研究.大陆杂志,1963(26:10);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劳干.《大学》出于孟学说.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赵泽厚.《大学》的作者问题.大学研究,台北:“中华书局”,1972
    罗华文.《大学》成书时代新考.孔子研究,1996(1)
    《中庸》
    杜钢石.《中庸》伪书考.实学,1926(1/3)
    胡止归.《中庸》章句渊源辩证.大陆杂志,1958(21:7):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胡止归.《中庸》著作年代辩证.大陆杂志,1961(24:5):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金德建.子思作《中庸》的推测.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金德建.论子思作《中庸》于宋地.同上
    张学波.《中庸》作者及其哲理研究.孔孟月刊,1967(5:7)
    陈兆荣.《中庸》作者的研究.中庸探微,台北:正中书局,1975;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刘玉国.《中庸》著成年代平议.联合学报,1987(4)
    洪家义.《中庸》思想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江海学刊,1987(4)
    徐克谦.浅论《中庸》基本思想的产生年代.齐鲁学刊,1989(2)
    廖焕超.《中庸》作者是子思吗.营口师专学报,1989(1)
    廖焕超.《中庸》作者献疑.孔子研究,1990(2)
    邹玉规.关于《中庸》的作者及著作年代.山西大学学报,1990(1)
    《论语》
    顾颉刚.《论语·尧曰章》辨伪.古史辨第7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覃适芝.《论语》内容的怀疑.自由报,1970年9月26日
    张学坡.《论语》之编纂及其篇章真伪略考.孔孟月刊,1978(16:11)
    胡志奎.《论语》编撰源流考.大陆杂志,1968(31:6~8);论语辩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
    杨伯峻.“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顾洪.皇侃《论语义疏》释文辨伪一则.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刘诚.《论语·乡党篇》辨伪.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1986(2)
    《孟子》《孟子外书》
    佚名.《孟子》一书作者是孟子.文汇报,1988年12月20日第4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1)
    金受申.《孟子外书》考.亚洲文化论丛,1942(1)
    杨伯峻.孟子译注导言.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林庆彰.《孟子外书》辨.丰坊与姚士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
    林庆彰.《孟子》外书版本知见考.孔孟月刊,1980(19:1)
    屈万里.《孟子》七篇的编者和《孟子外书》的真伪问题.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九)小学类
    许世瑛.证司马光不作《切韵指掌图》.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1943(4)
    董同龢.《切韵指掌图》中的几个问题.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赵荫棠.《切韵指掌图》撰述年代.同上
    曾永义.《太和正音谱》的作者问题.同上
    张文彬.《经义述闻》作者之商榷——兼驳刘盼遂“述闻系王引之窃名”之说.国文学报,1980(9)
    李开.关于《尔雅》的作者.中国语文,1989(1)
    王玉芬,李坤.《尔雅》名辨及其作者的成书年代.北方论丛,1989(3)
    高亨.《史籀篇》作者考.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0
    二、史部
    (一)正史类
    《史记》
    程金造.《史记会注考证》新增正义的来源与真伪.新建设.1960(2)
    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
    史念海.史记周公封于曲阜事质疑.天津民国日报副刊,1947年6月9日第20期
    张大可.《史记》残缺与补窜考辨.兰州大学学报,1982(3)
    李长之.史记解题及其读法.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日]池田知久.从《史记》《汉书》看《淮南子》的成书年代.湘潭大学学报,1988(2)
    龚维英.《史记》“庄周传”不可信据.徽州师专学报,1988(4)
    贺次君.日本《史记会注考证》增补《史记正义》的真伪问题.文史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郑之洪.《史记》补窜.《史记文献研究》第六章第二节,成都:巴蜀书社,1997
    袁传璋.程金造之“《史记正义佚存》伪托说”平议.台大历史学报,2000(25)
    袁传璋.《史记会注考证新增正义的来源和真伪》辨正——程金造《史记》三家注研究平议之三.河南大学学报,2000(2)
    《汉书》
    顾颉刚.班固窃父书.史学研究,1993(2)
    (二)编年类
    《竹书纪年》
    献玖.竹书纪年真伪辨.史地丛刊,1923(2:2~3)
    鲁实先.今本竹书纪年辨伪.复旦学报,1947(3)
    屈万里.谈竹书纪年.书目季刊,1975(9:2)
    陈力.今本《竹书纪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8辑,1985;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邵东方.《今本竹书纪年》诸问题考论——与陈力先生商榷.同上
    夏含夷.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谈《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文史第2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
    Edwand L.Shaughnessy.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ambooAnnals.Harvard of Asiatic Studies,Vol.46,N0.1(June 1986)
    吴晋生,吴薇薇.《竹书纪年》非伪书辨.文史哲,1996(2)
    盛冬铃.出自地下的古史《竹书纪年》.文史知识,1985(1)
    范祥雍.关于《古本竹书纪年》的亡佚年代.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夏含夷.《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
    陈力.今古本《竹书纪年》之三代积年及相关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97(4)
    吴晋生,吴薇薇.夏商周三代积年考辨——兼评《竹书纪年》的失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1)
    邵东方.从思想倾向和著述体例谈《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中国哲学史,1998(2)
    杨朝明.《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齐鲁学刊,1997(6)
    杨朝明.沈约与《今本竹书纪年》.史学史研究,1999(4)
    杨朝明.《今本竹书纪年》中的鲁国纪年.齐鲁学刊,1999(3)
    王占奎.《古本竹书纪年》与西周年代.考古与文物,1999(4)
    吴晋生.新标公历《竹书纪年》年表为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八个地基点.江海学刊,1999(1)
    张培瑜.《大衍历议》与今本《竹书纪年》.历史研究,1999(3)
    邵东方.《今本竹书纪年》周武王、成王纪谱排列问题再分析——与夏含夷教授商榷.中国史研究,2000(1)
    (三)别史类
    《逸周书》
    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
    刘重来.关于《逸周书》的一桩悬案.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1)
    缪文远.周史珍贵须细读:《逸周书》简介.文史知识,1988(7)
    赵光贤.《逸周书·世俘》篇并拟武王伐纣日程表.历史研究,1986(6)
    赵光贤.《逸周书》略说.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1)
    黄怀信.逸周书时代略考.西北大学学报,1990(1)
    汪受宽.逸周书谥法解成书年代与作者蠡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3),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赵光贤.《逸周书·作洛》篇辨伪.文献,1995(2)
    李学勤.《尚书》与《逸周书》中的月相.中国文化研究,1998(2)
    《大金国志》
    崔文印.《大金国志》初探.史学史研究,1982(4)
    崔文印.《大金国志》新证.史学史研究,1984(3)
    邓广铭.再论《大金国志》和《金人南迁录》的真伪问题——与崔文印君商榷.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刘浦江.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文献,1990(3)
    《国语》
    徐仁甫.左丘明是《左传》还是《国语》的作者.社会科学研究,1979(3)
    王树民.《国语》的作者和编者.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谭家健.关于《国语》的成书时代和作者问题.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2)
    石千.私家史乘亦为《国语》材料来源.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学报,1985(1)
    彭益林.《国语·晋语》校读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5)
    沈长云.《国语》编撰考.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3)
    唐弘嘉.《左传》的编次、传授系统及其与《国语》的关系.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3)
    李坤.《国语》的编撰.史学史研究,1988(4)
    李坤.关于《国语》思想的若干探讨.中学历史教学,1988(4)
    王文才.《国语》作者小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2)
    谭家健.历代关于《国语》作者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7)
    (四)杂史类
    常征.《穆天子传》是伪书吗?——《穆天子传新注》序.河北大学学报,1980(2)
    吴企明.《容斋逸史》补证.中华文史论丛,1979(1)
    杨渭生.《容斋逸史》献疑.历史研究,1979(9)
    吴泰.《容斋逸史》“伪作”说质疑.中国史研究,1982(2)
    缪文远.国策伪史辨——于鬯《战国策年表》献疑.文史第1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陈桥驿.关于《胡适传》中涉及《水经注》问题的商榷.郦学新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崔文印.谈《史纲证要》的真伪问题.文物,1977(8)
    李致忠.谈《筹海图编》的作者与版本.文物,1977(8)
    袁行云.谢启昆《西魏书》等书为胡虔代撰.文史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袁行云.吴荣光著作的代撰者.文史第2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袁行云.梁章钜著述多非自撰.文史第1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三、子部
    (一)儒家类
    《荀子》
    龙宇纯.荀子真伪问题.荀子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7
    张西堂.荀子真伪考.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
    郑良树.《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孟轲”条非附益辨.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文中子》
    王冀民,王素.文中子辨.文史第2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刘巧玲.文中子中说考述.辅仁大学中史所硕士论文,1972
    陈成真.文中子新考.大陆杂志,1968(36:1)
    《孔子家语》
    那薇.《孔子家语》中儒道兼综的倾向.孔子研究,1987(2)
    张绵周.《孔子家语》序.孔子家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3);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北:学生书局,2002
    李传军.《孔子家语》辨疑.孔子研究,2004(2)
    《孔丛子》
    罗根泽.《孔丛子》探源.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西北大学学报,1987(1)
    付亚庶.《孔丛子》伪书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5)
    郑良树.论《孔丛子·诘墨》的写作背景及成书时代.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晏子春秋》
    高亨.《晏子春秋》的写作时代.文学遗产增刊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0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序言.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
    吴则虞.试论晏子春秋.光明日报,1961年6月9日
    董治安.与吴则虞先生谈晏子春秋的时代.文史哲,1962(2)
    金德建.晏子的年代与晏子春秋的产生时代.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金德建.晏子春秋的流传.同上
    王更生.晏子春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
    陈瑞庚.晏子春秋考辨.台北:长安出版社,1980
    谭家健.《晏子春秋》简论——兼评《晏子春秋集释前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2)
    马赫.试论《晏子春秋》的成书时代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3(3)
    徐立.《晏子春秋》略论.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4)
    凌迅.晏子与《晏子春秋》.文史知识,1984(12)
    吕斌.淳于髡著《晏子春秋》考.齐鲁学刊,1985(1)
    涂以楠.《晏子春秋》研究综述.语文导报,1987(11)
    骈宇蹇.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春秋校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孙绿怡.《晏子春秋》——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文史知识,1989(3)
    董治安.说晏子春秋.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
    毛曦等.《晏子春秋》的成书时间与思想特征.人文杂志,1997(6)
    郑良树.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管子学刊,2000(1)、(2);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新语》
    金德建.新语的流传和产生时代.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梁荣茂.陆贾新语研究.台大中研所硕士论文,1964
    徐复观.新语的问题.两汉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7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贾谊新书
    魏建功等.关于贾谊新书真伪问题的探索.北京大学学报,1961(5)
    徐复观.新书的问题.两汉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7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新序》
    梁荣茂.刘向与《新序》之著作问题.孔孟月刊,1971(9:10)
    蒙传铭.刘向《新序》之重新考察.图书馆学报,1965(7)
    (二)道家类
    《老子》
    顾颉刚.论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古史辨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梁启超.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同上
    武内义雄.老子原始.先秦经籍考(江侠庵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张觉人.老子年代考.学艺,1933(12:8~9)
    陈贵兼.老子其人与其书.中原月刊,1944(1:3)
    金兆梓.老子辨伪.学艺,1947(17:1~3)
    周绍贤.老子的生平及《老子》书的问题.大陆杂志,1954(8:7)
    钱穆.《老子》书晚出补正.民主评论(香港),1957(8:9)
    严灵峰.辨《老子》书不后于《庄子》书.大陆杂志,1957(15:9~11)
    钱穆.老子的年代问题.中华日报,1957.12.24
    钱穆.再论《老子》成书年代.庄老通论,香港:新亚研究所。1957
    钱穆.三论《老子》书之年代.人生,1960(20:10)
    徐复观.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再检讨.东海学报,1961(3:1)
    金德建.论老子年代问题与老子书问题.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李弘祺.《道德经》的成书年代.出版月刊,1967(25)
    劳思光.老子其书.中国哲学史,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71
    谢秀文.从老子韵推证老子成书之时代.建设,1975(24:1)
    詹剑峰.老子其人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黄方刚.老子年代之考证.古史辨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何先.探索与创新:读詹剑峰著《老子其人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4(5)
    吴光.老子其人其书刍议.人文杂志,1984(5)
    段景莲.老子人与《老子》书在孟子之后吗.社会科学论坛,1994(4)
    陈鼓应.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兼论《列子》非伪书.道家文化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刘笑敢.《老子》早出说之新证.道家文化研究第4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李学勤.申论《老子》的年代.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尹振环.《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中国文化研究,1997(3)
    郭沂.从郭店竹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哲学研究,1998(7)
    徐洪兴.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复旦学报,1999(1)
    高晨阳.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中国哲学史,1999(3)
    解光宇.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学术界,1999(5)
    尹振环.楚简与帛书《老子》的作者和时代印记考.学术月刊,2000(4)
    郑良树.《金人铭》与《老子》.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刘季冬.《老子》辨伪述论.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0(张林川指导)
    《庄子》
    顾颉刚.论庄子真伪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先进.庄子考证.励学,1933(1)
    王昌祉.《庄子·天下篇》作者及其评庄老优势.大陆杂志,1960(21:12)
    关锋.庄子外杂篇初探.哲学研究,1961(2)
    冯友兰.论庄子.人民日报,1961年2月26日杨荣国.庄子思想探微.哲学研究,1961(3)
    严灵峰.论《庄子天下篇》非庄周自作.大陆杂志,1963(26:1~3)
    杨庆仪.庄子三十三篇真伪问题.台大中研所硕士论文,1964
    夏靳.庄子三十三篇本成立之时代.大陆杂志,1965(30:11)
    严灵峰.为郭象《庄子注》辨诬.中央时报,1968年9月26日
    黄锦鋐.关于《庄子》向秀注与郭象注.淡江学报,1970(9)
    严灵峰.再论《天下篇》非庄周自作.大陆杂志,1972(45:5)
    金嘉锡.《庄子》“内外篇”寓名凿解.国立编译馆馆刊,1977(6:1)
    王利器.《庄子》郭象序的真伪问题.哲学研究,1978(9)
    余敦康.关于《庄子》郭象序的真伪问题.哲学研究,1979(2)
    韦政通.向郭注庄的疑案.中国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1979
    张恒寿.论《庄子·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中国哲学第4辑,北京:三联书店,1980
    胡江源.论向秀、郭象两家《庄子注》的关系.成都大学学报,1981(2)
    刘笑敢.《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文史第1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程宜山.关于庄子的著作.中国哲学史论丛第l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刘笑敢.《庄子》成书年代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4)
    王发国.从《吕氏春秋》《韩非子》等书推测《庄子》之成书年代.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3)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崔大华.《庄子》考论之二、三节。庄子研究(上编第二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李仁群.关于《老子》和《庄子》的结构与成书.安徽大学学报,1993(1)
    朱锋.《庄子》真伪的考论与思想系统的划分.复旦学报,1995(5)
    王葆玹.试论郭店楚简的抄写时间与《庄子》的撰作时代.哲学研究,1999(4)
    王晓毅.从郭象《庄子注》看《庄子序》的真伪问题.文史,2002(4)
    《列子》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国故,1919(1~3);古史辨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陈旦.列子杨朱篇伪书新证.国学丛刊,1924(2:1)
    陈文波.伪造列子者之一证.清华学报,1924(1:1)
    武内义雄.列子冤词.先秦经籍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汪儒静.列子伪书考.中央日报,1947年11月7日
    施之勉.列子非晋人伪作.东方杂志,1948(44:2)
    岑仲勉.列子非晋人伪作.东方杂志,1948(48:1)
    岑仲勉.再论列子的真伪.安徽大学学报,1957(1)
    严灵峰.《列子新书》辨惑——辨《列子》书不后于《庄子》书.大陆杂志,1959(18:11~12)
    朱守亮.列子辨伪.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6辑,1962
    陈玉台.列子一书之真伪及其思想考述.学粹,1973(15:2)
    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刘禾.从语言的运用上看《列子》是伪书的补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0(3)
    陈连庆.列子与佛教的因袭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81(1)
    振亚.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对《列子》是托古伪书的论证.四平师范学院学报,1982(2)
    严灵峰.列子辨诬及其中心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
    严北溟,严捷.《列子》真伪及其思想价值平议.中华文史论丛,1985(2)
    牟钟鉴.对《列子》再考辨与再评价.文史哲,1986(5)
    罗漫.《列子》不伪和当代辨伪学的新思维.贵州社会科学,1989(2)
    周绍贤.列子探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季羡林.列子与佛典.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许抗生.《列子》考辨.道家文化研究第l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强模.《列子》及作者考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2)
    马达.《列子》“辨伪文字辑略”匡正.衡阳师专学报,1995(2)
    马振亚.从词的运用上揭示《列子》伪书的真面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6)
    胡家聪.从刘向的叙录看《列子》并非伪书.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胡家聪.《列子》是早期的道家黄老著作.管子学刊,1999(4)
    陈广忠.为张湛辨诬——《列子》非伪书考之一.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陈广忠.列子三辨——《列子》非伪书考之二.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陈广忠.从古词语看《列子》非伪——《列子》非伪书考之三.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马达.对清代关于《列子》辨伪的匡正.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5)
    马达.论《列子》非张湛所伪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1)
    马达.刘向《列子叙录》非伪作.河南大学学报,2000(1)
    马达.“儒生之名”与“颜渊之寿”考异——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匡正二题.张家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
    谭家健.《列子》书中的先秦诸子.管子学刊,1998(2)
    张永言.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为祝贺季羡林先生八十华诞作.语文学论集(增补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马达.《列子》真伪考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郑良树.从重文关系论《列子·黄帝》的流传.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郑良树.论《列子·汤问》的成篇时代.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郑良树.从重文关系论《列子-说符》的流传.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郑良树.《列子》真伪考述评.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郑良树.从重文关系论《列子·黄帝》的流传.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郑良树.《列子》成书时代研究管窥.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道德指归论》
    严灵峰.辨严遵《道德指归论》非伪书.大陆杂志,1964(29:4)
    王利器.道藏本道德真经指归提要.中国哲学第4辑,北京:三联书店,1980
    郑良树.从帛书老子论严遵道德指归论之真伪.文字学研究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郑良树.论严遵及其道德指归.老子论集,台北:世界书局。1983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156王德有.老子指归.北京:中华书局,1994
    严灵峰.严遵老子指归中总序与说目的真伪问题.大陆杂志,1982(64:2)
    李学勤.严遵《指归》考辨.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6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古代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文子》
    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1)
    周学武.伪《关尹子》补正.大陆杂志,1975(50:4)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8)
    艾力农.《文子》其书.光明日报,t982年5月22日
    江世荣.先秦道家言论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文史第1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吴光.文子新考.河北师院学报学报,1984(2);古书考辨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李定生,徐慧君.论文子.文子要诠卷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卢仁龙.《文子》其书.文史知识,1989(2)
    王三峡.《文子》韵读所显示的方言时代特点.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1)
    李定生.《文子》非伪书考.道家文化研究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李学勤.帛书《道原》研究.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李学勤.《老子》与八角廊简《文子》.中国哲学史,1995(3~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12)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文物,1995(12)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12)
    李学勤.试论八角廊简《文子》.文物,1996(1)
    陈广忠.今本“文子”抄袭论——竹简《文子》研究之二.学术研究,1996(7)
    张杰等.《文子》古今本成书年代考.管子学刊,1997(4)
    谭家健.《文子》成书时代琐议.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2)
    张丰乾.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中国社会科学,1998(2)
    张丰乾.竹简《文子》探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鹖冠子》
    林政华.何以要辨别书的真伪——以鹖冠子的作伪动机为例·幼狮学志,1973(37:2)
    张金诚.《鹖冠子》笺疏.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1975(19)
    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2)
    吴光.《鹖冠子》非伪书考辨.浙江学刊,1983(4);古书考辨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曹旅宁.《鹖冠子》述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4)
    《尹文子》
    蒙传铭.尹文子辨证.台湾师范大学国研所硕士论文,1959;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1960(4)
    罗根泽.尹文子探源.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金德建.宋鈃、尹文三论.先秦诸子杂考,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周山.《尹文子》非伪析.学术月刊,1983(10)
    胡家聪.《尹文子》与稷下黄老学派——兼论《尹文子》并非伪书。文史哲,1984(2)
    董英哲.《尹文子》真伪及学派归属考辨.西北大学学报,1997(3)
    (三)法家类
    《管子》
    郭沫若.宋鈃尹文遗著考.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12)
    刘节.管子中所见之宋鈃一派学说.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罗根泽.管子探源.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1)
    容肇祖.驳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8(1)
    李勉.管子其人及其书.成功大学学报人文篇,1975(10)
    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北京:中华书局,1979
    苏凤捷.《管子·轻重》成文时期辨识.安徽大学学报,1981(3)
    胡寄窗.试论《管子·轻重篇》的成书年代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81(4)(5)
    胡家聪.《管子·轻重》作于战国考.中国史研究,1981(1);管子新探第二十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金良年.对《管子·轻重》作于战国考的一点意见.中国史研究,1982(2)
    牛力达.《管子》成书年代之我见.中国经济问题,1982(3)
    胡家聪.《牧民篇》并非管仲遗著.文史第2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陈连庆.《管子·问篇》的创作年代.社会科学辑刊,1988(5)
    徐汉昌.《管子》书作者.管子学刊,1989(1)
    沫兰.关于《管子》断代及其作者.社会科学快报,1989(12)
    李学勤.《管子·心术》等篇的再考察.管子学刊,1991(1);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李学勤.《管子·轻重》篇的年代与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骈宇蹇.帛书《春秋事语》与《管子》.文献,1992(2)
    胡家聪.《管子》中“王、霸”说的战国特征:兼论《管子》并非管仲遗著.管子学刊,1992(3)
    孙开泰.关于侯外庐先生论《管子·白心》等篇著者问题的一次谈话.晋阳学刊,1994(1)
    罗以迪.试论《管子》作者.管子学刊,1994(2)
    胡家聪.再论《管子·轻重》不作于汉代而作于战国:兼论考证的类比法之必然性.社会科学战线,1994(3)
    赵宗正,陈启智.《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管子学刊,1995(3)
    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十批判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胡家聪.论《管子》书系学派著作.管子学刊,1997(3)
    白奚.也谈《管子》的成书年代与作者.中国哲学史,1997(3)
    《商君书》
    熊公哲.《商君书》真伪辨.政治大学学报,1964(9)
    詹秀惠.释《商君书》并论其真伪.淡江学报,1974(12)
    宋淑萍.论《商君书》的成书时代.书目季刊,1979(13:1)
    詹剑峰.《商君书》辨伪.争鸣,1982(3)
    《韩非子》
    严灵峰.论《初见秦》篇乃韩非所自作.幼狮学志,1966(5:1)
    郑良树.论《韩非子·初见秦篇》出自《战国策》.大陆杂志,1975(50:5)
    邓廷爵.关于《韩子·初见秦》的作者与韩非之死.学术月刊,1982(3)
    郑良树.韩非子十过篇辨伪.汉学研究,1989(7:2)
    邹旭光.《韩子·初见秦》作者新考.东南文化,1990(4)
    郑良树.《韩非子》研究的回顾.文献,1993(2);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四)名家类
    《公孙龙子》
    阮廷卓.论今本公孙龙子出现的年代及其真伪.大陆杂志,1959(18:12);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庞朴.《公孙龙子》辨真.文史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65
    何启民.有关公孙龙子其书真伪之争论.公孙龙与公孙龙子,台北:学生书局,1976
    杨芾荪.《公孙龙子》非伪作辨.哲学研究,1981(4)
    周骏富.公孙龙子文例.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二期;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董英哲.《公孙龙子》真伪考辨.西北大学学报,1995(3)
    郑良树.论《公孙龙子·迹府》的成书时代.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邓析子》
    周述政.邓析子辩证.国学丛刊,1929(1)
    陈正荣.邓析子辨伪.淡江文学,1978(9)
    (五)兵家类
    《六韬》
    徐培根.太公兵法之研究——本文主为研究太公《六韬》一书而作.东方杂志,1976(9:9)
    张烈.《六韬》成书及其内容.历史研究,1981(3)
    刘宏章.《六韬》初探.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2)
    王欢等.《六韬》真伪述议.军事历史研究,1987(4)
    陈青荣.《六韬》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姜太公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刘庆.《六韬》与齐国兵学.姜太公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吴显庆.《六韬》成书年代及作者新论.学习探索,1996(1)
    张林川.《六韬》的作者及其流传考.文献,1998(3)
    徐勇.《六韬》的成书、著录及其军事思想.历史教学,1998(6)
    全晰纲.《六韬》的成书及其思想蕴涵.学术月刊,2000(7)
    《孙膑兵法》
    陈克明.略论《孙膑兵法》.社会科学辑刊,1981(6)
    魏汝霖.对大陆汉墓出土《孙膑兵法》之研究.东方杂志,1976(9:10)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释文.文物,1975(1)
    杨伯峻.孙膑和《孙膑兵法》杂考.文物,1975(3)
    尚英,黄义舟.关于《孙膑兵法》成书的研究.荷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3)
    《孙子兵法》
    刘仲平.孙子的作者考辨.建设,1955(4:6)
    树人.孙子十三篇的时代和作者.文汇报,1962年7月5日
    余空我.关于孙子十三篇的作者问题.文汇报,1962年8月3日
    金德建.论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简蒙聪.孙子一书真伪考辨.训练通讯,1979(198)
    遵信.《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时代——谈谈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文物,1974(12)
    李零.关于银雀山简三《孙子》研究的商榷——《孙子》著作时代和作者的重议.文史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金德建.司马兵法的流传和作者的推测.训练通讯,1979(198)
    华赴云.伪书《将苑》管见.教学与研究,1981(3)
    徐文助.黄石公三略研究.国文学报,1982(11)
    郑良树.论孙子的作成时代.竹简帛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张岱年.《孙子兵法》的理论价值.孙子学刊,1992(1)
    齐思和.孙子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郑良树.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佚名.《孙武兵法》第四册目录.报刊之友,1996(5)
    佚名.《孙武兵法》第四十四篇明暗.报刊之友,1996(5)
    吕效.汉简《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张氏家传手抄本序.报刊之友,1996(5)
    耿翔等.《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发现记.报刊之友,1996(6)
    王树林,薛耀晗,来明等.收藏者出面说原委与会者当场亮观点——《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座谈会在西安召开.报刊之友,1996(6)
    何诚.《孙武兵法》八十二篇被发现.贵州文史天地,1997(1)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答问.报刊之友,1997(12)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校议(上).报刊之友,1999(3)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校议(中).报刊之友,1999(4)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校议(下).报刊之友,1999(5)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叩酬.报刊之友,1999(6)
    褚良才.银雀山汉简与《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校略.报刊之友,1998(1)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新论.报刊之友,1998(2)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析评.报刊之友,1998(3)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问对.报刊之友,1998(4)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形音义探略.报刊之友,1998(5)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文化考略.报刊之友,1998(6)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研究本》笺理(上).报刊之友,1999(1)
    褚良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研究本》笺理(下).报刊之友,1999(2)
    黄朴民.《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真伪.文史知识,1997(1)
    王玉哲.我对抄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看法.历史教学,1997(3)
    王连升.对“《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意见.历史教学,1997(3)
    罗澍伟.“《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系托古伪书.历史教学,1997(3)
    张景贤.“《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作伪的破绽.历史教学,1997(3)
    达甲.辨“兵法”真伪,明事实真相——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部分专家驳疑“抄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1)
    吴九龙.《孙武兵法》八十二篇考伪.寻根,1997(1)
    吴元栋.“古简孙武兵法”报道为何发生如许风波.新闻记者,1997(2)
    亦史.文化打假的檄文:《真与假的较量一一“《孙武兵法》八十二篇”风波大透视》出版.历史教学,1999(2)
    《尉缭子》
    何法周.《尉缭子》初探.文物,1977(2)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简本《尉缭子》释文(附校注).文物,1977(2)
    钟兆华.关于《尉缭子》某些问题的商榷.《文物》,1978(5)
    钟兆华.尉缭子校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1
    华陆综.尉缭子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何法周.再论《尉缭子》.河南师范大学科学讨论会论文集,1980
    袁宙宗.《尉缭子》时代考.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0(13:1)
    张烈.关于《尉缭子》的著录和成书.文史第8辑,1980
    何法周.尉缭子补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3)
    龚留柱.《尉缭子》考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4)
    何法周.尉缭子与互著法——三论尉缭子.史学月刊,1986(2)
    李解民.尉缭子前言.兵家宝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徐勇.尉缭子浅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郑良树.近代学者《尉缭子》争论述评.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徐勇.《尉缭子》的成书、著录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1)
    《李靖问对》
    蓝永蔚.《李靖问对》伪辨.安徽大学学报,1979(1)
    (六)天文算法类
    《甘石星经》
    蔡克骄,管成学.《甘石星经》是一部伪书考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
    (七)杂家类
    《墨子》
    严灵峰.现存墨子诸篇内容之分析及其作者的鉴定.幼狮学志,1967(6:3)
    《鬼谷子》
    萧登福.鬼谷子真伪考.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3(16:11~12)
    金德建.《鬼谷子》述作考.管子学刊,1988(1)
    陈蒲清.关于鬼谷子和《鬼谷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1(4)
    李学勤.《鬼谷子·符言》篇研究.中国史研究,1994(4)
    麻天祥.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文献,1996(3)
    陈炎.《鬼谷子》.古典文学知识,1998(6)
    郑杰文.《鬼谷子》哲学与《老子》哲学.齐鲁学刊,1999(1)
    《子华子》
    寿普暄.子华子考.(台湾)师大学刊,1942(1)
    《於陵子》
    林庆彰.於陵子考辨.丰坊与姚士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
    《刘子新论》
    杨明照.《刘子》理惑.(燕山大学)文学年刊,1937(3);学不已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序.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林其錟,陈凤金.刘子集校·附录二.《刘子》作者考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林其錟,陈凤金.再论《刘子》作者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6(4)
    郑韶.刘勰与《刘子》.百科知识,1986(9)
    程天祜.《刘子》作者辨.吉林大学学报,1986(6);文心雕龙学刊第5辑,济南:齐鲁书社,1988
    杨明照.再论《刘子》的作者.文史第3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
    程天祜.《刘子》作者新证——从《昔时》篇名看《刘子》的作者.吉林大学学报,1990(6)
    曹道衡.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2)
    刘跃进.《刘子》作者.《中古文学文献学》下编第三章第七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八)农家类
    柳士镇.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中国语文,1989(2)
    (九)小说家类
    《燕丹子》
    徐松林.燕丹子成书的时代及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1982(4)
    罗根泽.燕丹子真伪年代之旧说与新考.古史辨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李学勤.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河北学刊,1989(5)
    刘跃进.燕丹子传.中古文学文献学下编第一章第二节之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孙晶.《燕丹子》成书时代及其文体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2)
    《世说新语》
    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1)
    郑学.《世说新语》的思想倾向与成书年代.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4)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曹之.《世说新语》编撰考.河南图书馆季刊,1998(1)
    《云仙杂记》
    曹之.《云仙杂记》真伪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4)
    《刘宾客嘉话录》
    唐兰.《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文史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65
    罗联添.刘宾客嘉话录校补及考证.幼狮学志,1963(2:1~2)
    翁同文.项元汴名下蕉窗录九辨伪探源.故宫季刊,1983(17:4)
    王国良.搜神后记作者考辨.搜神后记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王梦鸥.周秦行纪与周秦行纪论的作者问题.中外文学.1972(1:2)
    《儒林外史》
    章培恒.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卷.复旦学报,1982(4);古典小说版本资料选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献疑集,长沙:岳麓书社,1993
    章培恒.儒林外史原貌初探.学术月刊,1982(7);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献疑集,长沙:岳麓书社,1993
    遇笑容.《从语法结构》探讨《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中国语文,1996(5)
    遇笑容,曹广顺.计算与计量——以《儒林外史》为探讨解决中国文学作品作者与年代问题的新途径.
    顾鸣塘.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文汇报,2000年6月7日
    胡益民.近年《儒林外史》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6(1)
    陈新,杜维沫.《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真伪辨.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出版社,1982
    地藏堂贞二.从语言的角度看《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中国语文,2000(1)
    《西游记》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作.社会科学战线,1983(3)
    徐朔方.论《西游记》的成书.小说考信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张燕,胡义成.《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01(1)
    谢巍.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5(4)
    《金瓶梅》
    张鸿勋.试谈金瓶梅的作者、时代、取材.兰州大学学生科学论文集,1957(1)
    郑振铎.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及时代的推测.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魏子云.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探原,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9
    朱星.《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社会科学战线,1979(3)
    朱星.《金瓶梅》被窜伪的经过.社会科学战线,1979(4)
    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说.复旦学报,1983(3)
    李时人.贾三近作《金瓶梅》说不能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4)
    魏子云.金瓶梅作者是屠隆说.中外文学,1983(12:4)
    魏子云.“金瓶梅作者是屠隆考”补说.古典文学第5集,台北:学生书局,1983
    徐朔方.《金瓶梅》成书新探.小说考信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徐朔方.再论《水浒传》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同上
    徐朔方.《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质疑.同上
    徐朔方.《别头巾文》不能证明《金瓶梅》作者是屠隆.同上
    徐朔方.笑笑先生非兰陵笑笑生补证.同上
    徐朔方.《金瓶梅》考证要实事求是.同上
    徐朔方.中国古代早期长篇小说的综合考察.同上
    赵国栋.《金瓶梅》作者新议.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4)
    《水浒传》
    刘世德.《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文史知识,1998(4)
    吴小如.“古本水浒传”辨伪.读书,1986(11)
    罗尔纲.《水浒传》的著者及其成书年代.文史第32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黄俶成.近八十年来对《水浒》作者的争议.文史知识,1984(11)
    王利器.《水浒》李卓吾评本的真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2辑,1979
    徐朔方.从宋江起义到《水浒传》成书.中华文史论丛,1982(4);小说考信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罗尔纲.水浒真义考.文史第1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罗尔纲.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商韬,陈希年.用三遂平妖传不能说明水浒传的著者和原本问题——与罗尔纲先生商榷.学术月刊,1985(2)
    徐朔方.再论《水浒传》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
    周岭.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说质疑.文学评论.1998(1)
    马成生.《水浒传》作者与成书年代论争述评.中华文化论坛,2001(1)
    崔文印.袁无涯刊本《水浒》李贽评辨伪.中华文史论丛,1980(2)
    曹雪芹与《红楼梦》
    陈方.“曹雪芹佚诗”辨伪.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7(4)
    吴世昌.曹雪芹佚诗来源与真伪.徐州师院学报,1978(4)
    王利器.高鹗、程伟元与《红楼梦》后四十回.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78(1/2)
    薛洪.从“脂稿本”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社会科学战线.1978(3)
    陶剑平.《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续作.中华文史论丛,1979(3)
    吴世昌.论曹雪芹佚诗——辟辨“伪”谬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79(4)
    刘钧杰.《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言语差异考察.语言研究,1988(10)
    佚名.《红楼梦》作者是墨香.新华文摘,1998(10);文论报,1991年8月20日
    欧阳健.论红学辨伪的思路和实证——兼答郭树义先生.红楼梦学刊,1996(2)
    欧阳健.红学辨伪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孙建中.“辨伪”要把“真经”取——从一篇短文看红学考证中的方法与学风问题.红楼梦学刊,2000(3)
    欧阳健.“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辨伪.东南大学学报,2001(1)
    《山海经》
    顾颉刚.论山海经书.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2集第21期
    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中华文史论丛,1962(1)
    袁珂.《山海经》写作的时地及篇目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复刊号
    袁行霈.《山海经》初探.中华文史论丛,1979(3)
    吕子方.读《山海经》杂记.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孙厚岭.《山海经》辨伪暨篇目次第新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4)
    张步天.20世纪《山海经》作者和成书经过的讨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四、集部
    (一)楚辞类
    《楚辞》
    刘大白.宋玉赋辨伪.小说月报,1927(17)
    方书林.九章的真伪谈.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1928(4:43)
    朱东润.离骚的作者.光明日报,1951年3月31日
    郭沫若.评离骚的作者.光明日报,1951年5月26日
    沈知方.对于离骚作者的商榷.光明日报,1951年6月9日
    胡念贻.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马茂元.离骚关于时代问题的商榷.文学遗产增刊第3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孙作云.论国殇及九歌的写作时代.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56(1)
    孙作云.大招的作者及其写作年代.文史哲,1957(9)
    陈朝璧.关于“招魂”的作者和内容的商榷.文学遗产增刊第6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金德厚.关于“‘离骚’中窜入的文字”.同上
    苏雪林.天问是否为屈原所作.台湾新生报,1959年5月29日第6版
    张宗铭.试论远游仍当为屈原所作.文学遗产增刊第11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
    陈子展.卜居、渔父是否屈原所作.学术月刊,1962(6)
    汤炳正.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江汉学刊,1963
    李宝强.远游篇作者问题商榷.南洋大学学报,1967(1)
    汤炳正.关于《九章》后四篇[《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真伪的几个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7(4)
    陈子展.论《卜居》《渔父》为屈原所作.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
    龚维英.屈原赋辨伪.南京师院学报,1981(4)
    袁梅.宋玉辞赋今读.济南:齐鲁书社,1986
    朱碧莲.宋玉辞赋真伪辨.宋玉辞赋译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陈子展.楚辞直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朱碧莲.宋玉辞赋真伪辨.楚辞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3
    陈学文.《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文史知识,2001(3)
    莫道才.《大招》为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招魂词之原始记录说.云梦学刊,2001(5)
    刘刚.重论宋玉大小言赋之真伪.社会科学辑刊,2002(6)
    刘刚.《笛赋》为宋玉所作说.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I)
    (二)总集类
    孔雀东南飞
    陆侃如.孔雀东南飞考证.国学月报汇刊,1928(1)
    黄节,陆侃如.孔雀东南飞之讨论.国学月报汇刊,1928(1)
    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写定的时代.学术月刊,1958(2)
    徐铭延等.对徐复的“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写定的时代”一文的商榷.学术月刊,1958(12)
    《木兰辞》
    罗根泽.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和地点.光明日报,1954年4月20日
    郭明忠,罗根泽.木兰诗产生时代和地点的讨论.光明日报,1954年7月18日
    徐朔方.评罗根泽先生关于木兰诗的两篇考据文章.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萧涤非.从杜甫、白居易、元稹诗篇看木兰的时代.同上
    游国恩.《木兰辞》非唐人作[居学偶记].文史第5辑,1978
    齐天举.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64
    齐天举.《木兰诗》的著录及时代问题续证.文学遗产,1984(1)
    齐天举.结论应来自可靠的材料——就《木兰诗》的著录及时代问题再答赵从仁先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1)
    唐长孺.《木兰诗》补证.江汉论坛,1986(9)
    黄震云.《木兰诗》作者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4)
    赵从仁.《木兰诗》的著作及其时代问题.中州学刊,1985(5)
    赵从仁.《木兰诗》题注源流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1)
    《胡笳十八拍》
    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1月7日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3月20日
    郭沫若.三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6月8日
    刘大杰.关于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6月7日
    刘开扬.关于蔡文姬及其作品.光明日报,1959年6月8日
    李鼎文.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作的吗?光明日报,1959年6月14日
    王达津.胡笳十八拍非蔡琰作补证.光明日报,1959年6月14日
    郭沫若.四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6月21日
    王运熙.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7月5日
    高亨.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7月12日
    王竹楼.胡笳十八拍不是蔡文姬作的吗.光明日报,1959年7月12日
    郭沫若.六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8月14日
    谭其骧.蔡文姬生平及其作品.学术月刊,1959(8)
    刘大杰.再谈《胡笳十八拍》.文学评论,1959(4)
    李西戎.谈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4)
    文学遗产编辑部.《胡笳十八拍》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萧涤非.《胡笳十八拍》是董庭兰作的吗.《胡笳十八拍》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胡念贻.关于《胡笳十八拍》作者的争论问题.同上
    黄诚一.从诗韵的角度谈《胡笳十八拍》的时代问题.同上
    叶玉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四论.同上
    郭沫若.为“拍”字进一解.文学评论,1960(1)
    张德钧.再谈“胡笳十八拍”的商兑.文学评论,1960(1)
    黄瑞云.《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黄石师范学院学报,1982(2)
    陈书录,胡腊英.关于《胡笳十八拍》作者问题的讨论.文史知识,1986(12)
    杨宏峰.论蔡文姬被虏与《胡笳十八拍》.宁夏大学学报,1983(1)
    萧涤非.再谈《胡笳十八拍》.山东大学学报,1960(3/4)
    卢兴基.蔡琰和《胡笳十八拍》的作者.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
    刘凌沧.中国画里的《胡笳十八拍》.文物,1959(5)
    沈从文.谈谈《文姬归汉图》.文物,1959(6)
    王去非.关于摹《胡笳十八拍》的一些问题.文物,1959(6)
    王树村.民间年画里的《胡笳十八拍》.文物,1960(2)
    段熙仲,金启华.再谈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南京师范学院学报第1卷
    游国恩.论蔡琰《胡笳十八拍》.游国思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王小盾.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新考.复旦学报,1987(4)
    吴鹭山.杜甫《同谷七歌》与《胡笳十八拍》的关系.文献,1981(7)
    卞孝萱.谈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胡笳十八拍》讨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2
    张耶.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北京日报,1978年6月20日
    曹水.蔡文姬和《胡笳十八拍》.吉林日报,1979年9月23日
    苏李诗文
    马雍.苏李诗制作时代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李淑如.《李陵答苏武书》辨伪.台北工专学报,1973(6)
    雷树田.试论李陵及其几首五言诗的真伪.西北大学学报,1981(3)
    艺舟.远托异国,昔人所悲(读《李陵答苏武书》).文史知识,1983(4)
    曹道衡.“苏李诗”和文人五言诗的起源.文史知识,1988(2)
    郑文.论李陵与苏武三首诗的假托.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81(4);汉诗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刘跃进.苏李诗文辨伪.中国古文学文献学(第五章第一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王清淮.苏李诗文辩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2)
    章培恒,刘骏.关于李陵《与苏武诗》及《答苏武书》的真伪问题.复旦学报,1998(2)
    跃进.有关《文选》“苏李诗”若干问题的考察.文学遗产,1996(2)
    《古诗十九首》
    贺杨灵.古诗十九首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8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考证.古诗十九首集释,上海:中华书局,1932
    史根泽.古诗十九首之作者及年代.读书通讯,1941(31)
    邓茂元.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古诗十九首探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李炳海.古诗十九首写作年代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张茹倩等.古诗十九首创作时代新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4)
    赵敏俐.论班固的咏史诗和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兼谈当代五言诗研究中流行的一种错误观点.北方论丛,1994(1)
    《文选》
    许世瑛.长门赋真伪辨.中德学刊,1944(6:1~2)
    许世瑛.司马相如与长门赋.学术季刊,1957(6:2)
    简宗梧.长门赋辩证.大陆杂志,1973(46:2)
    张寿平.《九歌》之名称、性质、时代及其作者.大陆杂志,1966(32:10~11)
    郑良树.屈赋与《淮南子》.大陆杂志,1976(52:6)
    李生龙.近十年来关于宋玉赋真伪问题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9(4)
    袁梅.宋玉和他的《九辨》.文史知识,1985(5)
    李世刚.宋玉及其《九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5(4)
    曹明纲.宋玉赋真伪辨.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4(2)
    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济南:齐鲁书社,1983
    成绩.从曾侯乙墓的竹笛看宋玉《笛赋》的真实性.江汉论坛,1986(7)
    龚维英.宋玉作《招隐士》考辨.江汉论坛,1986(3)
    廖名春.宋玉散体赋韵读时代考.古汉语研究,1993(2)
    张仲良.屈原学术讨论会观点摘要.江汉论坛,1984(8)
    姜昆武等.远游真伪辨.文学遗产,1981(3)
    程弘.《翰林论》作者质疑.文史第l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樵童.《不自斋文》作者朱熹说质疑.文史第7辑,1979
    (三)别集类
    《后出师表》
    谢宫礼.《后出师表》辨伪.现代文学,1933(1:1)
    王秀芝.《后出师表》真伪辨.台北师专学报,1980(8)
    马植杰.《后出师表》的作者问题.文史第17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庞怀清.论《后出师表》非作伪.人文杂志,1983(2)
    贯井正.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晋阳学刊,2001(2)
    《柏梁台诗》
    刘跃进.《柏梁台诗》真伪.中古文学文献学(第五章第四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王荣曾.柏梁台诗真伪及其拟托时代之推测.大夏,1935(1:9)
    逯钦立.柏梁台诗辨.现代学报,1947(1:4~5)
    游国恩.《柏梁台诗》考证.游国思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丁邦新.从音韵论柏梁台的著作年代.“台北中央研究院”:“总统”蒋公逝世周年纪念论文集,1976
    蔡琰《悲愤诗》
    张少康.蔡琰悲愤诗本事质疑.文史哲,1958(3)
    张少弓.蔡琰悲愤诗辨伪.东方杂志,1945(41:7)
    余冠英.论蔡琰悲愤诗.汉魏六朝诗论论丛,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
    叶庆炳.蔡琰悲愤诗二首都是真的、有关中国文学史的一些问题,联合报,1972年4月28~30日
    蔡义江.史载蔡琰《悲愤诗》是晋宋人的拟作.北方论丛,1983(6)
    刘文忠.蔡琰《悲愤诗》二首的真伪及其写作年代新考.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济南:齐鲁书社,1986
    戴君仁.蔡琰悲愤诗考证.戴静山先生全集第3册内,1980
    苏者聪.蔡文姬和她的《悲愤诗》.长江日报,1979年6月23日
    黎洪声.蔡文姬和她的《悲愤诗》.紫琅,1979(5)
    张晓兵.《悲愤诗》的写作时代考.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4)
    张炳森.亦说五言《悲愤诗》非为蔡琰作.河北大学学报,1990(4)
    李白
    詹瑛.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词辨伪.真理杂志,1944(1:1)
    詹瑛.李诗辨伪.东方杂志,1945(41:2)
    詹瑛。李白作品辨伪.李白诗论丛,香港:文苑书屋,1962
    俞平伯.今传李太白词的真伪问题.文学研究,1957(1)
    张琬.菩萨蛮及其相关之诸问题.大陆杂志,1960(20:l~3)
    杨胤宗.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考.大陆杂志,1960(21:12)
    李延先.李白清平乐词三首辨伪商榷.文学遗产,1981(4)
    吴企明.试论李白诗的考辨工作.江苏师范学院学报,1978(2)
    吴企明.论李白《别内赴征三首》的真伪问题.江苏师范学院学报,1979(4)
    詹瑛.《李太白诗集》严羽评点辨伪.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4)
    郁贤皓.黄锡珪《李太白年谱》附录三文辨伪.学林漫录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郁贤皓,尹楚斌.李白诗的辑佚与辨伪.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何林天.李白诗辨伪.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王辉斌.李白词真伪证说.襄樊学院学报,2003(6)
    王辉斌.李白《菩萨蛮》辨伪——兼论词的起源问题.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8)
    杜甫
    程会昌.杜诗伪书考,杜诗王原数注辨伪.斯文半月刊,1941(2:4);古诗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吴孟复.杜甫《过洞庭湖》诗辨伪.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2(3)
    张熙侯.读吴孟复《杜甫(过洞庭湖)诗辨伪》札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2(3)4
    陈尚君.新发现杜甫佚诗证伪.草堂,1984(1)
    柳宗元
    梁容若.《柳宗元集》中的伪作.国语日报,1965年5月5日
    王维
    陈铁民.王维诗真伪考.文史第1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韩维钧.王维现存诗歌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
    《陋室铭》
    卞孝萱.《陋室铭》非刘禹锡作.文史知识,1997(1)
    段培丽.《陋室铭》作者辨析.文史知识,1996(6)
    苏轼
    顾吉辰,俞如云.苏轼《王大年哀辞》质疑.文史第1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邹同庆,王宗堂.苏词辨伪.郑州大学学报,1995(1)
    金诤.苏轼散文编年、辨伪拾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4)
    孔凡礼.《艾子》是苏轼的作品.文学遗产1985(3);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李寅生.苏文辨伪三题.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刘友竹.“苏东坡谪惠州诗二首”辨伪.成都大学学报,2004(3)
    朱熹
    郭齐.朱熹诗作六篇辨伪.中国文学研究,1997(3)
    束景南.新发现朱熹佚文辨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6)
    陆游
    孔凡礼.陆游著述辨伪.文史第1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苏曼卿
    陈植锷.《苏曼卿诗集序》的作者问题.文史第27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
    戴叔伦
    赵昌平.戴叔伦作者真伪及其有关行事商榷.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蒋寅.戴叔伦作品考述.中华文史论丛,1985(4)
    《心史》
    陈福康.井中奇书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蒋逸雪.心史辨伪.东方杂志,1944(40:23)
    姚从吾.郑思肖与《铁函心史》关系的推测.庆祝蒋慰堂先生七十荣庆论文集,出版地及出版年月待考
    刘兆祐.心史的著者问题.书目季刊,1969(3:4)
    姜纬堂.辨《心史》非郑所南遗作.文史第1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姜纬堂.再辨《心史》非郑所南遗作.学术月刊,1987(4)
    鲁同群.《心史》是一部伪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2)
    陈福康.论郑思肖《心史》绝非伪托——与姜纬堂先生商榷.学术月刊,1985(10)
    杨玉峰.《心史》作伪论略.大陆杂志,1986.11
    陈福康.再论郑思肖《心史》绝非伪托一一驳姜纬堂先生的“再辨”.学术月刊,1995(11)
    鲁同群.就《心史》真伪问题答陈福康先生.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
    陈福康。《心史》决不是伪书——与鲁同群先生商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赵铁寒.郑思肖及其诗文集——心史.幼狮学志,1975(5:2)
    杨丽圭.郑思肖作品的研究——铁函心史.郑思肖研究及其诗注,台湾文化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77
    李则芬.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文史杂考,台北:学生书局,1979
    辛智.《铁函心史》的真和伪.光明日报,1985年2月13日
    汪荣祖.《心史》固非吴井之藏.中国文化,1992(6)
    杨讷.《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心史》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杨讷.《心史》真伪辨.元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陈福康.《心史》不可能是伪书.社会科学战线,1998(1)
    张新民.“《心史》固非吴井之藏”质疑.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6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辨奸论
    周本淳.《辨奸论》并非伪作.南京大学学报,1979(1)
    章培恒.辨奸论非邵伯温伪作.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献疑集,长沙:岳麓书社,1993
    邓广铭.《辨奸论》真伪问题的重提与再判.国学研究第3卷,1995;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王水照.《辨奸论》真伪之争.新民晚报,1997年2月15日
    邓广铭.再论《辨奸论》非苏洵所作——兼答王水照教授.学术集林第13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王水照.再论《辨奸论》真伪之争——读邓广铭先生《再论<辨奸论)非苏洵所作》.学术集林第15卷,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其他
    王智勇.宋人文集误收诏令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4)
    周全.斜川集考辨.东吴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76
    王瑶.李清照词真伪考.文史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马美信.龚自珍佚札三篇辨伪.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万联众.《明日歌》非钱鹤滩所作.文史知识,1983(12)
    罗炕烈.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作者考.两小山斋杂著,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刘文忠.刘琨与卢谌作品真伪小识.文史哲,1988(3)
    隽雪艳.关于《赠中尉李彪诗》的作者.文史第2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
    湛之.《答陆澧》诗不是张九龄所作.文史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陶敏.《全唐诗中重出了刘禹锡诗甄辨》续补.文史第2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
    曹汛.《石佛谷》非皇甫浞诗.文史第2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
    曹汛.徐铉集内所收《贡院锁宿吕员外使高丽赠送》一送作者考辨.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管订.从《文苑英华》看古代诗文主名的误乱问题.文史第2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7
    于天池.《蒲松龄集》载《日用俗字》非蒲松龄原作.文史第20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王辉斌.孟浩然诗歌辨伪.襄樊学院学报,2001(1)
    谢重光.再论《龙湖集》是后人伪托之作.福建论坛,1991(4)
    岑仲勉.白氏长庆集伪文.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9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郑良树.王世贞短长说辨伪.大陆杂志,1974(49:4)
    梁庚尧.刘爚云庄集的版本及其真伪.书目季刊,(8:2)
    许逸民.《重刊周尚书二首》之二非庚信作.文史第6辑,1979
    王梦鸥.唐诗人李益生平及其作品.台北:艺文印书馆,1973
    吴在庆.杜牧疑伪诗考辨.中华文史论丛,1985(1)
    陈尚君.《班婕妤》非严武所作.中华文史论丛,1985(1)
    何冠彪.戴名世临刑诗辨伪.中华文史论丛,1985(3)
    王利民.二程诗辨伪.江海学刊,2004(2)
    (四)诗文评类
    二十四诗品
    张健.《诗家一指》的产生时代与作者——兼论《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5(5)
    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中国古籍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汪涌豪.论《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诗论异趣.复旦学报,1996(2)
    汪泓.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辨综述.复旦学报,1996(2)
    王运熙.《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少康.《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王步高.《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作质疑.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汪涌豪.司空图论诗主旨新探——兼论其与《二十四诗品》的区别.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伯伟.从元代的诗格伪书说到《二十四诗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健.从怀锐编集本看《诗家一指》的版本流传及篡改.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蒋寅.关于《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束景南.王唏《林湖遗稿序》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陈尚君.《二十四诗品》辨伪追记答疑.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李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献疑.学术月刊,1997(10)
    大山洁.对《二十四诗品》怀锐说、虞集说的再考察——根据朝鲜本《诗家一指》《木天禁语》及日本江户本《诗法源流》.唐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大山洁.《二十四诗品》的著者和成书年代的考察——根据朝鲜本《诗家一指》《木天禁语》.东京大学中国语中国文学研究室纪要,1998(1)
    李祥林.《二十四诗品》是否系司空图所作.成都大学学报,1998(3)
    程国赋.世纪回眸:司空图及《二十四诗品》研究.学术研究,1999(6)
    江照斌.《诗品》为司空图所作的可能性之一种探讨.中国诗学第6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刘永翔.司空图《诗品》伪作补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
    姚大勇.近年《二十四诗品》真伪讨论综述.云梦学刊,2000(4)
    赵福坛.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及其作者辨伪综析.广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2)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1)
    张柏青.从《二十四诗品》用韵看它的产生时代与作者.文学遗产,2001(1)
    独孤棠.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讨论述要.中外文化与文论第l辑
    祖保泉,陶礼天.《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1)
    王步高.关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的争鸣.晋阳学刊,1998(6)
    陶礼天.司空图家世、信仰及著述诸问题综考.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李庆.也谈《二十四诗品》——文献学的考察。中国文学研究第4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张少康.清人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
    李春桃.从《二十四诗品》及相关文字流传概述.兰州学刊,2004(6)
    张国庆.《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5(1)
    诗格
    许清云.现存唐人诗格著述初探.东吴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78
    张伯伟.元代诗学伪书考.文学遗产,1997(3)
    《文心雕龙》隐秀篇
    詹瑛.《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2辑,1979
    杨明照.《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质疑.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1980;学不已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张严.文心雕龙五十篇编次及隐秀篇真伪平议.大陆杂志,(23:8)
    王更生.文心雕龙成书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中华文化复兴月刊,(9:4)
    刘跃进.《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的真伪.中古文学文献学(第三章第六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岳飞《满江红》词
    王学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真伪问题.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
    村愚.《满江红》确为岳飞作之一证.中国史研究,1979(2)
    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浙江日报,1962年9月16日
    谷斯范.也谈岳飞的满江红词.浙江日报,1962年10月14日中一.岳飞的满江红.贵州日报,1962年11月25日
    学初.岳飞《满江红》词真伪问题.文史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孙述宁.岳飞的满江红?——一个文学质疑.中国时报,1980年9月10日
    李安.潇潇雨未歇——岳飞的满江红读后.中国时报,1980年9月21日
    大度人.一首值得再谈的名词——岳武穆满江红词.台湾日报,1981年3月18日
    李安.踏错贺兰山.中国时报,1982年1月6日
    邓广铭.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文史知识,1981(3)
    吴战垒.难以推倒的疑案——谈岳飞《满江红》词.文史知识,1981(3)
    吴战垒.《满江红》词是岳飞作的吗?文史知识,1981(1)
    邓广铭.再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文史哲,1982(1);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夏承焘.岳飞的《满江红》词考辨.夏承焘集第2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本册未标出版年月
    吴山萝.《酹江月(水天空调)》作者考.文史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宝霖.宋词《六州歌头(秦亡革昧)》的作者是谁.文史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
    夏承焘.姜白石诗词晚年手定集辨伪.夏承焘集第2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本册未标出版年月
    唐圭璋.读词续记.文学遗产,1981(2)
    王克,孙本祥,李文辉.从“贺兰山”看《满江红》词的真伪.文学遗产,1985(3)
    (五)词曲类
    西厢记
    周妙中.西厢记杂剧作者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5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陈中凡.关于西厢记创作时代及其作者.江海学刊,1960(2)
    陈中凡.关于西厢记杂剧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61年1月29日
    陈中凡.再谈西厢记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61年4月30日
    王季思.关于西厢记作者进一步探讨.光明日报,1964年7月9日
    张清华.也谈西厢记的作者问题——向陈中凡先生请教.天津日报,1961年8月16日
    陈中凡.关于西厢记作者问题的再进一步探讨.光明日报,1961年10月22日
    蔡丹治.西厢记的作者为谁.“中央”日报,1965年10月14日
    张永明.西厢记作者问题与文学价值.“中央”日报,1966年2月9~10日
    琵琶记
    朱建明,彭飞.论《琵琶记》非高明作.文学遗产,1981(4)
    五、佛藏
    牟子理惑论·四十二章经
    现代佛都学术丛刊编辑委员会.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汤用彤.牟子理惑论考辨.汉魏两晋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55
    周一良.牟子理惑论时代考.燕京学报,1949(36)
    李世杰.牟子的理惑论.台湾佛教,1963(17:11~12)
    伯希和.牟子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2(6:3)
    福井康顺.牟子的研究.道教基础的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福井康顺.牟子的研究补述.同上
    胡适.论牟子理惑论.胡适文存第4集第2卷,合肥:黄山书社,1996
    吕澂.楞严百伪.中国哲学第2辑,北京:三联书店,1980
    周叔迦.读牟子.醒钟,1931(1:4)
    余嘉锡.牟子理惑论检讨.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
    六、道藏
    太平经
    王明.论太平经抄甲部之伪.史语所集刊第18本,1948
    熊德基.太平经的作者和思想及其与黄巾和天师道的关系.同上
    周易参同契
    潘雨廷.参同契作者及成书年代考.中国道教,1987(3)
    方春阳.周易参同契作者考.周易研究,1992(3)
    七、辨伪学史
    曹养吾.辨伪学史.水荇(东吴大学),1928(1:1);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史学年报,1935(2:2);古史辨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中国辨伪史要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孙钦善.古代辨伪学概述.文献第14辑,1982;文献第15、16辑,1983
    郑良树.古籍真伪考辨的过去与未来.文献,1990(2)
    杜泽逊.古籍辨伪学小史.古籍整理研究论丛.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孙钦善.王充与辨伪.北京大学学报,1985(5)
    胡可先.汉代辨伪略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3)
    古国顺.清代古文《尚书》学述评.“中央图书馆”馆刊,1979(12:2)
    林庆彰.清初考辨群经风气的探讨.复兴岗学报,1990(43)
    王俊义.论清代学术思想特色与清初经学的复兴.哲学研究,1995(5)
    叶树声.论清儒辨伪.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6(2)
    李威熊.晚清的疑经风气及其时代意义.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1992
    杨绪敏.明清辨伪学的成立及古书辨伪之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4)
    刘重来.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历史研究,1999(6)
    阎兴无,余敏辉.欧阳修疑古辨伪再评价.池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韦顺莉.论张舜徽在考证、辨伪、辑佚诸领域的理论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2(5)
    徐健.汉代兴起的辨伪学.津图学刊,2002(3)
    八、辨伪学家
    刘知几
    耿天勤.刘知几辨伪的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6)
    张小乐.刘知几辨伪探微.山东社会科学,1998(4)
    柳宗元
    林红艳.柳宗元与古籍辨伪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朱熹
    钱穆.朱子辨伪学.蒋慰堂七十荣庆论文集,1968
    钱婉约.朱熹在辨伪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1987(4)
    梅鷟
    傅兆宽.梅鷟辨伪略说及尚书考异证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傅兆宽.明梅鷟、清阎若璩二家辨伪方法之研究.华冈文科学报,1988(16)
    胡应麟
    曾贻芬.胡应麟与古籍辨伪.史学史研究,1996(2)
    邵胜定.胡应麟梁启超伪书鉴别法补正.图书与情报,1988(2)
    仓修良.辨伪学家胡应麟.浙江学刊,1998(5)
    汪燕岗.胡应麟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4)
    王嘉川.论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图书与情报,2004(5)
    阎若璩
    毛奇龄.与阎潜丘论尚书疏证书.西河文集卷七,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苏庆彬.阎若璩胡渭崔述三家辨伪方法之研究.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61
    刘善哉.阎若璩攻击胤征的评议.学园,1970(6:3)
    刘善哉.对阎若璩以孔传尚书用七世庙为伪文的反考证.学园,1971(6:5)
    黄爱平.“卓然不惑,求是辨证”——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文史知识,1989(12)
    刘人鹏.诠释与考证——阎若璩辨伪论据分析.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1992
    于语和.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方法评析.南开学报,1994(5)
    赵刚.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的客观意义.哲学研究,1995(4)
    李春光.阎若璩的治学精神及其学术成就.辽宁大学学报,2000(5)
    姚际恒
    叶树声.论姚际恒辨伪.图书馆工作,1994(3~4)
    杨绪敏.评“清初最勇于疑古的学者”——姚际恒.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3)
    毛奇龄·李塨
    林庆彰.毛奇龄、李塨与清初的经书辨伪活动.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1991
    崔述
    钱穆.读崔述《洙泗考信录》.综合月刊,1974(72)
    彭林.崔述和考信录.人物,1986(6)
    赵光贤.崔述在古史辨伪上的贡献和局限.史学史研究,1991(2)
    曾贻芬.崔述及其“考信录”简介.文汇报,1961年9月7日
    曾贻芬.驳崔述及其“洙泗考信录”的两个考证.文汇报,1961年9月7日
    李剑雄.古史考辨学家崔东壁.文史知识,1984(8)
    山塞.对古史辨伪考信事业的贡献——《崔东壁遗书》.中国社会科学,1984(5)
    吕思勉.读崔东璧遗书.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陶懋炳.崔述《考信录》初探.史学研究,1984(1)
    陈其泰.《考信录》——探索科学古史体系的先导名著.文史知识,1989(9)
    邵东方.崔述的疑古考信与史学研究——与王元化先生论学.学术月刊,1992(10)
    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孔孟学刊,1992(64);历史研究,1993(4)
    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王健文.一个寂寞的史学家——典范变迁中的崔述.历史学报(成大),1992(12)
    陈祖武.古史辨的先驱——崔述.历史月刊,1997(4)
    张利.崔述古史辨伪学说的现代审视.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陈金信.崔述群经辨伪研究.台北:彰化师范大学国文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吴量恺.崔述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韦勇强.崔述古史考辨理论及方法浅谈.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曾杰丽.崔述与罗尔纲辨伪思想比较研究.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康有为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中华书局,1988
    汤志钧.新学伪经考辨.出版史料,1989(2)
    钱婉约.新学伪经考.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朱维铮.重评新学伪经考.复旦学报,1992(2)
    吴剑杰.康有为和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梁启超
    翁惠美.梁启超辨伪方法说书后.中国国学,1988(16)
    吴铭能.梁启超的古书辨伪学.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叶树声.梁启超对辨伪学的贡献.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2)
    廖名春.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的再认识.汉学研究,1998(16:1)
    李廷勇.传统与近代的交融——梁启超古籍辨伪成就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2(2)
    顾颉刚与《古史辨》
    顾颉刚等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罗厚立,葛佳渊.跨世纪的启示——从章太炎到古史辨.读书,1991(10)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7
    以舟.70年论说不断《古史辨》.炎黄春秋,1999(1)
    王煦华.《古史辨》派与先秦史研究.文史知识,1986(6)
    江宁.当代史学流派介绍——古史辨派.文史哲,1987(5)
    郑良树.顾颉刚学术年谱简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文史哲学者治学谈,长沙:岳麓书社,1983
    顾颉刚.我与《古史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l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
    陈寒鸣.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苏州大学学报,1988(3)
    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
    丛小平.古史辨派科学方法简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张岱年.古史研究的新成就——读《古史辨》.光明日报,1991年12月19日
    赵光贤.顾颉刚与古史辨.史学研究,1992(1)
    周明武.顾颉刚疑古辨伪所体现的学格人格略论.历史教学问题,1992(6)
    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学习与探索,1994(3)
    林庆彰.姚际恒与顾颉刚.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
    林庆彰.郑樵与顾颉刚.泰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陈勇.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论.学术月刊,2000(5)
    赵利栋.《古史辨》与《古史新证》.浙江学刊,2000(6)
    杨庆中.论古史辨派的易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2)
    张利.顾颉刚对崔述古史辨伪学说的继承和超越.浙江学刊,2001(2)
    侯云灏.论“古史辨”派史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史学史研究,1997(2)
    刘起釪.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施耐德(Schneider,Lauence A),梅寅生译.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吴少珉.近50年来“古史辨派”研究述评.洛阳大学学报,2000(1)
    路新生。“古史辨派”疑古思潮中的科学性及其偏颇.北京日报,1996年8月24日
    周春元.论古史辨派的史学.史学研究,1984(1)
    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读书杂志,1923(10)
    刘掞藜.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读书杂志,1923(11)
    胡堇人.读顾颉刚先生论古史书以后.读书杂志,1923(11)
    钱玄同.研究国学应该首先知道的事.读书杂志,1923(12)
    刘掞藜.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读书杂志,1923(13~16)
    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1924(18)
    丁文江.论禹治水说不可信书.古史辨第l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现代评论,1924(1:3)
    魏建功.新史料与旧心理.北京大学国学周刊,1926年1月20日第15期。
    周予同.顾著《古史辨》的读后感.文学周刊,1926年7月11日第233期。
    王伯祥.读《经今古文学》和《古史辨》.一般,1926年9月5日诞生号。
    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清华学报,1926(3:2)
    绍来.整理古史应注意之条件——质顾颉刚的《古史辨》.益世报·学术周刊,1928年12月3日第6期。
    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4月13日第170期。
    范文澜.与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史学年报,1931(3)
    陈槃.写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之后.古史辨第5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郭沫若.评古史辨.古史辨第7册下编,1941
    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文史哲,1952(3)
    杨向奎.古史辨的学术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3)
    李锦全.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中山大学学报,1956(4)
    吴泽,袁英光.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历史教学问题,1958(10)
    吴泽.五四前后疑古思想的分析和批判.历史教学问题,1959(4)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人民日报,1980年12月30日。
    杨向奎.论“占史辨派”.中华学术论文集,1981
    蔡尚思.顾颉刚创立的新疑古派——《古史辨》派作用的具体分析.社会科学战线,1981(4)
    白寿彝.发扬破除迷信、追求新知的研究精神(悼念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人民日报,1981年2月19日。
    蔡尚思.顾颉刚先生治学的几个特点.文史哲,1981(6)
    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中国史学研究动态,1981(8)
    庄葳等.从《古史辨》看顾颉刚的治学方法.苏州大学学报,1982(1)
    冯菊年.顾颉刚与《古史辨》.文汇报,1982年6月7日。
    杨宽.顾颉刚先生与《古史辨》.光明日报,1982年7月2日。
    程兆奇.重读《古史辨》仍然使人们感受到热烈的挑战精神.读书,1982(8)
    方诗铭.顾颉刚与《古史辨》.书林,1983(4)
    庄葳,郭群一.考辨古史,廓清迷雾——评《古史辨》.史学月刊,1984(1)
    周春元.论古史辨派的史学.史学史研究,1984(1)
    王煦华.一本论述汉代学术与政治关系的名著:读顾颉刚先生的《秦汉的士与儒生》.文史知识,1987(6)
    刘俐娜.顾颉刚与古史辨派.近代史研究,1988(4)
    鲁毅.顾颉刚与古史辨派的新考据学.史志文萃,1989(5)
    刘俐娜.王国维治史思想、方法与古史辨派.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王煦华.古史辨派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孔子研究,1990(2)
    吴方.晚成堂主人,史家顾颉刚:《古史辨》遗想。读书,1991(1)
    赵光贤.顾颉刚与《古史辨》.史学史研究,1992(1)
    余兼胜.顾颉刚古史观的形成与其古今文经学认识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1992(3)
    吴怀祺.近代新文化和顾颉刚先生的史学思想.史学史研究,1993(2)
    斯维至.《古史辨》在史学上的贡献.史学史研究,1993(2)
    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4)
    罗义俊.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史林,1993(4)
    高增德.试论学术流派的意义及其价值:兼论顾颉刚创建的古史辨学派.学术论丛,1993(5)
    胡绳.由顾颉刚的“古史辨”提出一个问题.北京日报,1993年11月30日
    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习与探索,1994(3)
    顾潮.论古史辨学派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中国文化研究,1995(2)
    路新生.“古史辨派”疑古思潮中的科学性及其偏颇.北京日报,1996年8月24日。
    高增德.以疑古为旗帜:记古史辨学派.社会科学报,1996年9月19日
    王树民.《古史辨》评议.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2)
    侯云灏.论“古史辨”派史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史学史研究,1997(2)
    韦勇强.顾颉刚史料考辨理论与方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
    李可亭.钱玄同经学思想论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
    洪认清.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与胡适的学术影响.安徽史学,2002(1)
    王以宪.论顾颉刚《诗经》研究的方法与贡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张京华.论胡适“缩短”“拉长”两阶段的古史观.江南大学学报,2002(5)
    张京华.谈廖名春评价顾颉刚的方法论问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
    王新勇.论“古史辨”运动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6)
    赵沛霖.论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学术研究,2004(3)
    附录陈其泰、张宗华主编《古史辨学说评价讨论集》(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编选例言
    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
    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
    李锦全: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
    吴泽、袁英光: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
    吴泽:“五四”前后“疑古”思想的分析和批判
    杨向奎:论“古史辨派”
    蔡尚思:顾颉刚创建的新疑古派——《古史辨》派作用的具体分析
    周春元:论古史辨派的史学
    刘俐娜: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赵光贤:顾颉刚与《古史辨》
    吴怀祺:近代新文化和顾颉刚先生的史学思想
    胡新生:略论“古史辨”派的古史研究方法
    杨善群:论顾颉刚的史学思想
    顾洪:论古史辨学派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
    王煦华:试论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
    王树民:《古史辨》评议
    刘家和:《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序
    廖名春: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
    白寿彝:怀念顾颉刚先生
    杨宽:顾颉刚先生和《古史辨》
    周明武:顾颉刚疑古辨伪所体现的学格人格略论
    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100周年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与《尚书》研究
    杜蒸民:胡适与古史辨派
    徐中舒:经今古文问题综论
    汤志钧:《古史辨》和经今文——纪念顾颉刚先生
    余兼胜:顾颉刚古史观的形成与其古今文经学认识的关系
    王元化:与友人书:谈古史辨
    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
    罗义俊: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
    张书学: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史异同论
    李庆:《崔东壁遗书》和二十世纪初中日两国的“疑古”思潮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
    李学勤:谈“信古、疑古、释古”
    宋健:超越疑古走出迷茫
    宋健:酬“断代工程”初遂
    (台湾)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日本)
    小仓芳彦:顾颉刚与日本
    (美国)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香港)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
    (香港)饶宗颐:古史重建与地域扩张问题编选后记
    张心潋
    杨绪敏.张心潋与《伪书通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2)
    林艳红.张心澂与《伪书通考》.津图学刊,2003(5)☆罗尔纲
    郑德全.试论罗尔纲对太平天国史的辨伪.安徽史学,2000(2)
    九、辨伪学通论
    杨鸿烈.中国伪书的研究.晨报副镌,1924(7)张西堂.古书辨伪方法.学灯,1925(3)
    高本汉.论考证中国古书真伪之方法.“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1931(2:3)
    普暄.古书多伪的原因.女师学院期刊,1947(4:1~2)
    粱容若.中国文学史上的伪作拟作与其影响.中国文学研究,台北:三民书局,1967
    黄永武.诗歌辨伪法.中国诗学考据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7
    李致忠.古书造伪与版本学.北图通讯,1978(2)黄裳.古书的作伪.读书,1979(6)
    丁邦新.声韵学知识用于推断文学作品时代及真伪之限度.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
    杜凯.古籍中伪书的辨证.河北大学学报,1981(2)
    何槐昌.明清书籍作伪的种种手段及其识别.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2(1)
    洪湛侯.古籍的考辨.文献第12辑,1982
    唐钺.考订古书撰作年代通则补说.文史第1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郑良树.古籍辨伪学的成立及其研究范围.书目季刊,1983(16:4)
    姜亮夫.古籍辨伪私议.学术月刊,1983(6)
    陈初定.试析中国古代伪书之产生.河南图书馆季刊,1984(4)
    郑良树.论古籍辨伪学的新趋势(代序).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孔智华.我国古籍中的伪书与辨伪学.江苏图书馆学报,1985(1)
    隗定庆.伪书鉴别二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5(1)
    洪湛侯.辨伪.语文学报,1985(9)
    蔡成瑛.伪书、伪本和伪装书漫谈.青海图书馆,1986(3)
    霍桐山.古籍辨伪.青海图书馆,1986(3)
    施天侔.论辨伪.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1)(2)
    陈玉兰.辨伪的目的和伪书的利用.杭州大学学报,1988
    张世超.词义的时代性与古书辨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1)
    牟玉亭.文献目录与古籍辨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1)
    牟玉亭.古书作伪原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1)
    张漱瑜.辨伪古今谈.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0(2)
    刘重来.作伪众生相.博览群书,1991(7)
    黄镇伟.辨伪学研究书录.贵图学刊,1991(4)
    牟玉亭.试论从作品本身考辨古籍真伪.图书与情报,1994(4)
    牟玉亭.古典目录学与辨伪学的产生.图书馆学研究,1994(3)
    刘重来.为了历史的真实:谈谈史疑在名学发展中的作用.光明日报,1994年2月21日
    张侃.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辨伪研究概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6)
    杜泽逊.四库提要辨伪方法探微.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6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陈华.文献辨伪与社会文化.浙江社会科学,1996(3)
    严季澜.中医古籍辨伪方法刍议.北京中医大学学报,1998(4)
    赵立人.读史必须辨伪——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质疑.广东社会科学,1999(3)
    牟玉亭.明清辨伪学的发展.文史杂志,1999(5)
    谷中信一,张青松.新出土资料的发现与疑古主义的走向.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
    冯广宏.考古发现对辨伪学的冲击.文史杂志,2001(1)
    郑良树.从成书过程论古籍真伪的考订——以列子为例.王叔岷先生学术成就与薪传研讨会论文,2001年6月
    熊铁基.重新认识古书辨疑.光明日报,2002年12月24日B3版
    余欣.浙敦065文书伪卷考——兼论敦煌文献的辨伪问题.敦煌研究,2002(3)
    邓禄捷.刘向校书与古文献学框架的建构.广州大学学报,2004(1)
    王树民.古籍整理与辨伪求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十、辨伪学专著
    刘汝霖.周秦诸子考.北京:文化学社,1929
    江侠庵译.先秦经籍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5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郑良树.古籍辨伪学.台北:学生书局,1986
    吴光.古书考辨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梁启超.古今伪书及其年代.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北:学生书局,1984
    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济南:齐鲁书社,1980
    傅兆宽.梅鷟辨伪略说及尚书考异证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杨绪敏.中国辨伪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邓瑞全,王冠英主编。中国伪书综考.合肥:黄山书社,1998
    俞兆鹏主编.中国伪书大观.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马达.列子考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陈福康.井中奇书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遇笑容.儒林外史词汇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司马朝军,武汉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