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文献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名著的评点逐步被学界重视,形成了文学评点研究的热潮,但从文学评点研究的总体格局看,主要侧重于文学评点内容本身的研究,而对文学评点序跋,尤其是那些珍稀罕见的未刊文学评点序跋资料缺乏全面的研究。笔者近年来比较留意杜诗未刊评点文献的搜集,在数以百计的杜诗未刊评本中爬梳剔抉,整理了数量繁夥的名家序跋,这些序跋不仅具有迥异于已刊序跋的独特个性,而且关涉到辨识杜诗批点的作者、反映杜诗批本的传播和阐发杜诗评点的主旨等重要理论问题。今略述其文献价值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一、    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独特个性
    杜诗自唐代开始,便不断有研究者为其撰写序跋,其中很多序跋已成为研治杜诗传播和杜诗学史的重要史料。如唐大历年间润州刺史樊晃所撰《杜工部小集序》称杜甫有“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1]成为杜甫诗集有六十卷本的最早记载。此后,历代公、私书目即以此为标竿开始重视杜甫文献的著录,在杜诗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其他如孙仅《赠杜工部诗集序》、王洙《杜工部集记》、王琪《杜工部集后记》、吴若《杜工部集序》、蔡梦弼《草堂诗笺序》、苏舜卿《题杜子美别集后》、钱谦益《草堂诗笺元本序》,仇兆鳌、杨伦、浦起龙等为自己杜诗著作所撰写的自序以及敦请他人所撰之序,无不成为杜诗研究史上的重要文献。
    杜诗未刊评点中也有大量序跋或序跋性质的题识。这些序跋相较于已刊者而言,拥有别具一格的外在形式和独特个性。
    其一,稀见性。由于此类序跋资料都是未曾刊刻的,故其尚未被杜诗研究领域中的大多数学者所了解。事实上,它们是杜诗批点中最能揭示杜诗传播和接受状况的原始史料。相较于已刊序跋而言,有些序跋理论可能不够系统、格式不够规整、内容也略显单薄,但其原创性、稀见性和资料性仍应引起学界的关注。
    其二,随意性。杜诗未刊评点序跋在行文、结构、语言等各个方面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或不标序跋时间;或不一定写于书前或书后,如方育盛跋并录方拱乾批注《杜诗论文》的4则序跋,除了一则写在批本扉页相当于序言的位置,其他几则都是题在底本的天头之处;或序跋则数不一,如南京图书馆藏方贞观批点《杜工部诗辑注》中,就在不同书册的扉页题写了6则序跋,或许方贞观在批点时并没有将其视为正规的序跋来撰写,但客观上已起到序跋的功能。这也符合有些学者提出的序跋观点,“除正文前的目录和附录外,几乎所有文字都可以称为序跋”。[2]
    其三,无请人作序之例。从刻本序跋的惯例看,序跋之作,多有请名人作序之事。但从杜诗未刊评本序跋来看,序跋作者或为批点者本人,或为藏书家,请人作序跋的情况几乎没有。要么是批点者自己对所批杜诗情况的介绍,交代自己批杜原因、批评理念以及其他关于批点杜诗的相关情况,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王鄰德辑并评《睡美楼杜律五言》中的序言、上海图书馆藏黎维枞批点《杜诗详注》的题序、复旦图书馆藏朱方蔼批点《读杜心解》的跋语等都属此类;要么是藏书家因收藏到珍稀杜诗评点而兴之所致,萌生撰写序跋之兴趣而产生的序跋,如国家图书馆藏伦明跋并录钱载等批注《杜工部诗集》中伦明的跋语、上海图书馆藏清钱陆灿批点《杜工部集》中的张元济跋语、浙江图书馆藏余重耀过录屈复批《钱注杜诗》中余重耀的题跋等都属此类。就笔者查阅的百余种杜诗未刊评本序跋来看,还没有出现请人为自己杜诗批本作序的情况。
    二、    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高峰,杜诗评点亦如雨后春笋。且不说那些业已刊刻的杜诗评点之作,单说那些束之高阁的杜诗未刊评本,笔者目验的就有百余种,其中署名或佚名,绝大多数都存在大量的序跋题识。或系批点者亲自撰写,或为藏书家题写,或是其他佚名者撰写,撰述情况相当复杂,评点质量良芳不齐。兹将笔者所见之序跋题识列表统计如下:
    清代杜诗未刊评点序跋、题识统计表


    杜诗未刊评本

    序

    跋

    题识

    藏地

    张雝敬评《杜诗评点》

    

    3

    

    北大图书馆

    佚名朱、紫笔过录王阮亭、沈归愚批点《读杜
    心解》

    

    

    3

    北大图书馆

    王鄰德辑并评《睡美楼杜律五言》

    1

    

    1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朱笔过录清李念慈批点《杜工部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题清张问陶批注《杜诗论文》

    

    3

    11

    北师大图书馆

    徐松朱笔校注《杜工部诗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王希廉批点《杜工部诗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过录诸家批点《杜工部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批《读杜心解》

    

    20余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批《杜诗论文》

    

    

    2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批《唐杜工部律诗》

    1

    1

    1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批《重刊千家注杜诗全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佚名过录王士禛、查慎行、查嗣璞批点《杜工部集》

    

    

    1

    北师大图书馆

    刘大櫆圈点《杜诗》

    1

    

    1

    复旦图书馆

    陆超曾校正并录诸名家批点《杜工部集》

    2

    3

    11

    复旦图书馆

    朱方蔼批点《读杜心解》

    

    1

    

    复旦图书馆

    佚名批点、涂琛跋《杜诗偶评》

    

    1

    1

    复旦图书馆

    秩斋批点《杜诗分类全集》

    

    6

    时间记载多则

    复旦图书馆

    神生过录钱陆灿、王觉斯等诸家批点《杜工
    部集》

    1

    1

    2

    复旦图书馆

    钱陆灿批点并跋《杜工部集》

    1

    4

    时间记载多则

    国家图书馆

    方育盛跋并录方拱乾批注《杜诗论文》

    4

    

    27

    国家图书馆

    伦明跋并录钱载等注《杜工部诗集》

    

    2

    夹批多则

    国家图书馆

    傅增湘校并跋《杜工部草堂诗笺》

    

    1

    

    国家图书馆

    王国维校并跋《杜工部草堂诗笺》

    

    1

    

    国家图书馆

    佚名朱笔圈点《杜诗镜铨》

    过录郭正域序

    1

    

    国家图书馆

    佚名批《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1

    

    国家图书馆

    傅增湘墨笔批注《九家集注杜诗》

    

    1

    

    国家图书馆

    李以峙批校并跋《杜诗详注》

    1

    

    

    杭州图书馆

    陈治批点《杜工部集》

    1

    

    

    湖北图书馆

    吴广霈批点《杜诗集评》

    

    10

    

    湖北图书馆

    徐恕录鲁一同批点《读杜心解》

    

    2

    

    湖北图书馆

    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1

    

    录他人论杜语二则

    湖北图书馆

    杭世骏抄并录屈复、王士禛批《杜工部集》

    1

    1

    1

    湖南图书馆

    佚名录徐大临等四色批《杜诗论文》

    

    

    1

    湖南图书馆

    严复批校《杜工部集》

    

    1

    时间记载多则

    华东师大图书馆

    吴锡麒批《杜诗偶评》

    

    

    1

    华东师大图书馆

    方贞观批《杜工部诗辑注》

    6

    

    时间记载多则

    南京图书馆

    李柽批、梁鸿翥题签《杜诗胥钞》

    1

    

    

    南京图书馆

    孙承泽批校并跋、陈衍跋《杜诗胥钞》

    

    3

    

    南京图书馆

    吴嗣庐临查初白、邵子湘批校《杜工部集笺注》

    

    1

    

    南京图书馆

    陈訏手批《杜诗详注》

    

    3

    

    上海图书馆

    傅山批点《杜诗通》

    1

    1

    

    上海图书馆

    顾大文批、顾堃跋《杜工部诗集》

    2

    

    

    上海图书馆

    黎维枞批点并跋《杜诗详注》

    1

    

    1

    上海图书馆

    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

    

    1

    

    上海图书馆

    钱陆灿批校《杜工部集》

    

    1

    

    上海图书馆

    许葼聚批、赵宗建跋《杜工部七言律诗》

    

    1

    1

    上海图书馆

    严虞惇批点《杜诗选》

    

    2

    

    上海图书馆

    杨静盦批郭正域评点《杜子美七言律》

    

    抄录郭正域传记资料

    

    上海图书馆

    佚名批《杜诗分类全集》

    

    1

    

    上海图书馆

    张宗柟校、张元济跋、钱陆灿批《杜工部集》

    

    3

    2

    上海图书馆

    佚名批《杜工部集》,残

    

    2

    

    上海图书馆

    丁杰录清王文元批《杜诗偶评》

    

    1

    

    首都师大图书馆

    丁耀亢批《李杜全集》

    

    2

    

    浙大图书馆

    蒋金式批《杜诗辑注》

    

    2

    

    浙大图书馆

    吕留良批、吕葆中跋《杜工部分体全集》

    

    1

    

    浙大图书馆

    吴士模批、吴朗过批《读杜心解》

    

    

    1

    浙大图书馆

    余重耀过录屈复等人批《钱注杜诗》

    

    1

    

    浙江省图书馆

    倪象占批校并跋《杜工部集》

    1

    

    

    浙江省图书馆

    王季芳录王阮亭、汪钝翁批《杜工部集》

    

    1

    

    浙江省图书馆

    朱为弼批校《杜工部集》

    1

    

    3

    浙江省图书馆

    题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

    

    1

    

    社科院文学所

    钱佳批点《杜诗阐》

    1

    

    1

    社科院文学所

    申颋批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

    

    6

    

    社科院文学所

    吴骞批校《杜诗偶评》

    

    2

    

    社科院文学所

    此表显示,在杜诗未刊评点中,撰写序跋已经成为批点者或藏书家对于批校本的一种常见习惯。总结其中规律,大约有:
    首先,就形式而言,以跋语居多。在所列65种杜诗未刊评点中,有序言的21种,有跋语的45种。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未刊评点历经藏书家收藏,而撰写跋语以介绍此本收藏情况或赏鉴辨伪,以显藏家学识是藏书家一贯的做法,如赵宗建为许葼聚批《杜工部七言律诗》撰写跋语,张元济为张宗柟过录钱陆灿批《杜工部集》撰写跋语等,都属此类;二是有些批点者仅简单记录其批点时间、批点经过,此类资料一般归于跋语。
    其次,就数量而言,序跋的数量多寡不一,分布不均,体现出即兴而发的特质。有些批点者有明显的序跋意识,如方贞观批点《杜工部诗辑注》,其所撰写的6则序言,都着眼于杜诗的相关理论问题,体现出很好的批评意识。至于题识,则数量更多。如题张问陶批《杜诗论文》、陆超曾过录诸名家批《杜工部集》都有超过10则的题识,而方育盛跋并录方拱乾批《杜诗论文》更是多达27则,其中涉及的杜诗理论问题和文学批评问题范围更广,深度更深。
    再次,就质量而言,则参差不齐,着眼点各异。有些序跋,充分体现出作序跋者的诗学理念和文学观点,如方育盛过录方拱乾撰写的3则跋语、方贞观在每册卷首所题写的序言,都是如此。也有些序跋撰写者仅仅是为了记载批阅时间,文字简短,除标明时间外,无其他深层次的理论阐发,显然较有意作序跋者逊色一筹。当然,这种序跋质量的参差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撰写序跋者的视角不同,一般而言并没有在序跋中阐释自我理论的主观意识,故深层次的理论性强的序跋非常稀少。
    三、    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文献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有为著述或书籍撰写序跋的传统习惯。作为著作或书籍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序跋与著述内容相得益彰,不但能起到阐述文章主旨、交代编次体例和说明撰写状况的作用,而且很多序跋还涉及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诸多理论问题,具有深刻的文学批评色彩,是揭橥作者创作动机、阐发作者文学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亦不逾斯矩,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阐述评点主旨
    评点者通过序跋来表述自己的评点意图,阐发评点主旨,真正具有一书序言的性质。这是其理论性比较突出的地方,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其他业已刊刻的序跋已没有差异,体现出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成熟。如杭州图书馆藏清李以峙批校并跋《杜诗详注》扉页处的序言即是如此:
    杜集流传,字多互异。近代善本,首推仇注,列其异同,间加辩论,然是正尚少,正矣,而义或未尽,吟讽之下,其无关要妙者,不妨并存。若意义有显乖,音节有失谐,诵之每不安于心,推原其故,讹于形声相近者十之七,淆于后人臆改者十之三。不揣谬妄,为之辨证,不敢袭朱子之“正异”,而易名曰“订”,愚者千虑,岂无一得?倘遇其人,或不视为覆瓿也。
    李以峙这篇序言很鲜明地阐述了批点之目的。他强调自己批点杜诗以订正《杜诗详注》中异字为宗旨,并且解释了著作题名为“杜诗订异”的原委,故此序对于理解李以峙批点多有助益。与正式刊刻的序言可相提并论。
    2.标示批点作者
    杜诗未刊评点中有很多批点者并未标示名姓,因此导致无法确认到底是谁批点的尴尬局面。遇到此类情况,有时则可以通过其中的序跋予以推断辨识。如北师大图书馆藏佚名过录清李念慈批《杜工部集》,该批本并未标明批点者是谁,但在卷二十末有朱笔旁批:“丙申正月抄泾阳李劬菴先生评点。”据此可知批点内容出自李念慈(号劬菴)。又如北师大图书馆藏清王希廉过录诸家评点《杜工部诗集》一书,北京师大图书馆著录为佚名批点。该本卷一首页有墨笔题识:“吴县雪芗王希廉阅,时道光戊戌仲夏下浣。”可知王希廉(1805-1877)曾经阅读该本,且从笔迹来看,此处题识和正文中的墨笔批点笔迹一致,应为一人所写,故其中批点亦出王希廉之笔。但从批点内容看,似过录他人为多,王希廉自己的评语甚少,则此书当为王希廉过录诸家批点,而北京师大图书馆著录为佚名批点,恐未察此题识。同样的情况在上图藏清许葼聚批《杜工部七言律诗》一书中也存在。该本批点内容中并没有任何许葼聚的记载,但卷上天头处有赵宗建光绪十三年墨笔题识:“考印章,知卷上之硃笔评语为吾虞许桐间先生手笔,先生名葼聚,雍正间人。丁亥四月非昔记。”由此可知,藏书家赵宗建根据印章判断该本批点或为许葼聚,其序跋为我们辨别批点者提供了线索。
    另外,南京图书馆藏李柽批校《杜诗胥钞》,其批点内容中亦无李柽姓氏之记载,而仅在封志毅为该批本所撰写的题跋中标明了李柽批点该书的事实:
    是书为南村卢公所抄,苕斋先生评点,而签题则梁志先生笔也。苕斋即州人李圣木先生别字;志南先生名鸿翥。两公穷经学古,为吾州之最,而手迹流传绝少,此其仅存者也。至南村翁之《读杜私言》,元附此部之末,今已不存。予曾访得一本,拟附之卷末,以成完璧。恐后人不知为李、梁两公手定之本,或至毁弃,故并志之卷首,庶昔贤手泽,不至终没云。同里小学生封志毅恭楷七行一百五十徐字,写已,以杯酒自劳。
    如果没有封志毅此跋对该本批点者、题签者的介绍,要断定该批本为李柽批点、梁鸿翥题签,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3.交代批本来源
    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中有些并非批点者自己所撰写的序跋,而是由收藏此批本的藏书家或其他非批点者撰写,这类序跋的内容更多的是介绍批本的情况,叙述得到批本的来源经过。由藏书家撰写的序跋,往往注重批本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借以交代批本来源。如复旦图书馆藏陆超曾校正并录诸名家批《杜工部集》中,在“目录”页末有袁廷梼红笔尾批,指出该本为陆超曾所校勘,并辑录诸家评语:
    此本为吾乡陆西屏先生所校勘,并集诸家评语,实是杜集善本也。康山主人见而爱之,因辍以赠。主人以先世墨迹相报,盖知予好搜罗先泽之故,感铭弗谖。陆氏所校校本乃宋刊黄鹤集注本也,亦藏我家,于癸亥冬售与曾都转矣。嘉庆甲子十一月十日袁廷梼记。
    袁廷梼为清代藏书家,陆超曾也是文献学家,二人均重视珍稀批本的收藏。袁廷梼的跋语表明陆超曾过录批本的文献价值和被人珍视的现实情况。
    另如上图藏题傅山批点《杜诗通》一书,其中亦有藏书家翁同龢墨笔题签:“庚寅夏得此本于西苑朝房,谛审知为青主先生评点。纸既浥脆,乃付潢匠背之。壬辰秋日,排比旧籍,以畀斌孙。一笏斋中何减霜红龛里耶?”翁同龢此处题识既交代了批本来源的时间、地点,又对批本加以谛审,考订其为傅山批点,虽学者对此有非议,但亦多有助益于了解批本的情况,不可抹杀翁同龢跋语之价值。又如湖北省图藏徐恕录鲁一同批《读杜心解》,该书封页有藏书家徐恕朱笔楷书题识:“从谢研穀借所钞鲁通甫评语,迻录未竟,为索回。研穀殁后,其本不知入何人手,后之人倘见鲁评别写本补完之,亦一墨汁因缘也。”此处不但交代了过录批点从何处借来,而且记载了移录未毕而被索回的情况,这对于了解批本形成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再如民国藏书家余重耀过录屈复等人批《钱注杜诗》,该本在卷一前有余重耀朱笔题跋:
    戊午五月,得抄评杜诗于豫章,为屈悔翁评本,向未见锓版,可珍也。惜原书破损,雨窗多暇,遂过录屈评于此帙,以便披览。
    此处余重耀亦交代了批本来源,并简要介绍了原本之破损状况,阐述了过录屈复批点的原因,使人通过此跋知余重耀批点实乃过录屈复评语的实际情况。
    除藏书家撰写的题跋介绍批本情况外,批点者后嗣子孙、友朋或学生撰写的题跋也同样有介绍批本的情况。如上海图书馆藏清顾大文批、顾堃跋《杜工部诗集》,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清吕留良批、吕葆中跋《杜工部分体全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朱方蔼批点、朱琰跋《读杜心解》,南京图书馆藏吴嗣庐临查初白、邵子湘批校《杜工部集笺注》等序跋都是如此,对于了解批本颇有价值。
    4.管窥社会现状和时代风云
    杜诗未刊评点题跋中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批本本身,而且很多序跋或记录了批点者当时所处的艰难处境,或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成为后世了解评点者批点杜诗时时代风云的一个窗口。如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一生历仕明、大顺、清三朝,身处动荡时代,其批点杜诗就颇为关注社会时局。南京图书馆藏孙承泽批点《杜诗胥钞》第六卷末尾墨笔题识称:“戊子夏四月廿九日阅完,是日久早小雨,庭中花竹,湿秀欲滴,因念关东士卒西迁,困顿泥土,又不胜泣然。”“戊子”年为顺治五年(l648),这一年孙承泽“摧兵部右侍郎”,[3]管理军务。清廷调吴三桂入关西征,“与定西将军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同镇汉中”,[4]剿杀西北地区抗清义军,所谓“关东士卒西迁”当指此事。孙氏简短数语中既交代了自己批点时“久早小雨”之个人处境,同时又深切关心“关东士卒西迁”之国家军戎大况,充满了对关东士卒的关注,极富人情意味。另外,叙述批点者穷愁艰涩之生活状况,也是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主要内容。如北师大图书馆藏佚名批《唐杜工部律诗》,该本第二册末有朱笔录杜诗《解闷》十二首之二:“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并在诗后墨笔题识称:“丁亥岁歉,米价几十倍,□年诵工部此诗,令人三叹。”由杜诗中诗句所咏之米价问题,进而叙述自我现实中米价上涨之状况,写出了读书人穷愁实况。同样的描述在上图藏《严思庵阅本杜诗》中亦有反映。该本《杜诗钞》末页《复愁》诗后有严虞惇朱笔题跋称:“丁丑十二月一日阅,时方绝粮,家人相对言愁,别无长策也。”亦是因杜氏《复愁》一诗引发批点者“时方绝粮,家人相对言愁”之窘况的感叹。
    有些题跋则交代重新审读先前批点时的无限唏嘘感慨之情。如国家图书馆藏钱陆灿(1612-1698)批点并跋《杜工部集》卷六末有“己巳四月晦日”钱氏所撰题跋:“借戺臣本,余己未年阅此卷后,题字有‘己未二月十八日送次儿渡江往乌江镇,抽阅此本毕’二十二字,遂鬲[隔]今昔。”钱陆灿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已78岁高龄,重阅自己十年前批点时所作的题跋,不禁感慨万千,发出“遂隔今昔”、时光荏苒的慨叹。在社科院文学所藏清钱佳批点《杜诗阐》的题跋中,有与钱陆灿同样的感慨:
    雍正辛亥长夏……予偶展阅旧序,觉忽忽已三十年,下有“华萼山房印记”,当时兄弟共聚,父母在堂,故虽时逼岁暮,犹暇作此冷淡生活,而今永不可得炎。爰挥泪识之。
    同样是因为展阅旧序,同样是感叹时光不在,其中情境,令人感动。因此,此类序跋直可当抒情散文读也。南京图书馆藏清孙承泽跋《杜诗胥钞》中孙承泽的跋语中亦有此种记载,卷二末墨笔题识记载了其重阅时的情景:“庚寅十一月廿七日,宿司马署中重阅。时夜深霜重,拥被高吟,俨然廿年前借榻西山僧舍听雪挑灯时。”因重阅而回忆二十年前借榻西山僧舍之事,其中今昔之感,只有当事人能理解此中况味。
    有些题跋则如实记录了批本收藏的状况,如上海图书馆藏清顾大文批、顾堃跋《杜工部诗集》,该本书前有“耸肩野臾自识”数行:“丙戌初冬,移榻书巢,小病新愈,梧旁雨夕,挑灯独坐,适有广陵文富书坊寄函求售,中见顾君堃手批杜集一部,检玩之余,爱示□□,爰以重价购之。”从其自识的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出耸肩野史在小病新愈之后,遇到自己心爱之物,“重价购之”的喜悦心情。
    好的序跋往往都是情、理兼美的散文。“序跋在艺术上的第一位要求是简——简严、简劲、简峭、简拔,总之是要简而有力。”[5]衡之杜诗未刊评点的序跋,理亦宜然。很多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作者能够在简短的序跋中阐发众多的理论问题或抒发出感人肺腑的情感。而从文学批评史料学的角度看,序跋是古代文论研究重要的文献来源与理论宝库。我们关注和重视序跋资料,尤其是这些尚未刊刻的杜诗评点序跋资料的研究,无疑能够进一步推动杜诗批评,甚至推动文学批评向更加深层的领域发展。
    注释:
    [1]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中华书局,1964年,第7页。
    [2]李志远:《冯梦龙戏曲序跋研究》,《中华戏曲》第37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3]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卷七九《贰臣传乙·孙承泽》,中华书局,1987年,第6597页。
    [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四七四《吴三桂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837页。
    [5]王先霈:《古代小说序跋漫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页。
    [作者简介]曾绍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