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说“平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学术界在研究中国通俗小说的起源及宋元话本时,“平话”一词便常被提到。虽然有学者对“平话”的基本概念和使用范围做过一些研究甚至界定,但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理解、认识、使用、解释仍不尽一致。看来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本文试图对“平话”一词再作辨析,力争清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供大家参考。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通俗小说的研究者们对“平话”的概念并未作细致的辨析,一般都把它当作宋代话本的同义词来使用,也用它来指称宋代白话小说。
    1915年,缪荃孙为《烟画东堂小品》中所收的《京本通俗小说》而作的跋中说:“闻亲串妆奁中有旧抄本书,类乎平话。”[1]
    1918年出版的《中国大文学史》中,谢无量在言及“平话”时说:“《永乐大典》有平话一门,所收至夥,皆优人以前代轶事敷衍而口说之。……据此,则宋世以平话为书者必多,今惟传《宣和遗事》,黄荛圃列入《士礼居丛书》中,为章回体小说存于世之最古者。”[2]
    郑振铎写于1925年5月25日的《中国短篇小说序》中,把中国古代的短篇小说分为传奇系和平话系这两大系统,其区别就在于一用古文写作,一用白话写作,“平话系始创于宋;十数年前发见的《京本通俗小说》残本,便是这一系的元祖。”[3]其后,郑振铎编《明清二代的平话集》,所收的都是宋元以来的短篇话本小说。
    鲁迅先生出版于1925年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的《宋元话本》里说:“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4]
    发表于1928年10月的方欣庵《白话小说起原考》认为,“宋代白话小说的产生是由于唐宋时代优伶娼妓的唱诗唱词中蜕变出来的”。其轨迹为:唐五代至北宋初,以唱诗唱词为主;至两宋期间,以评话代歌唱;元明以后,以著述代评话。[5]
    胡适先生在1928年所作的《宋人话本八种序》中,认为《京本通俗小说》中的小说,“都是南宋的平话”,“是小说和讲史两家的话本”,也就是“南宋时代说话人的话本”。[6]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家的头脑中,“平话”基本上等同于“宋代白话小说”。如果仔细分析,则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对“平话”的认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当时对宋元说话的认识有限,学者们所说的“平话”指的是话本小说的文本,而非说书。
    2、“平话”的内容包括所有的话本小说,甚至更多地认为是指白话短篇话本小说。
    3、“平话”出现与流行的时期是两宋时期。
    三十年代初期,孙楷第对宋元话本小说作了系统的考证研究,注意到了说书与话本的区别,写作了著名的《说话考》、《词话考》。他在《词话考》中说:
    同一演唱故事杂伎,在唐谓之“俗讲”,在宋谓之“说话”,又谓之“平(评)话”;自元以来谓之“词话”,今谓之“说书”,亦有云“评话”者。以其品目言之,谓之“俗讲”;以其演说故事言之,谓之“说话”;以其有吟词唱词言之,谓之“词话”;以其评论古今言之,谓之“平(评)话”;以其依傍书史言之,谓之“说书”:其名称不同,其事一也。[7]
    孙楷第把“平话”与“俗讲”、“词话”、“说书”、“说话”等同起来,今天看来显然失之于轻率简单,但他把“平话”、“词话”从文本中区别出来,揭示了其说话伎艺的性质,可以说使人们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对宋元说话以及“平话”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是在四十年代之后。l941年,浦江清在《谈京本通俗小说》中说:
    评话者乃演史一家之称,于小说之一名词话者,门庭名别。……对评话两字之解释……余意评话原作平话,平话者平说之意,盖不夹吹弹,讲者只用醒木一块,舌辩滔滔,说历代兴亡故事,如今日之说大书然。[8]
    浦江清从说书的角度,揭示了“平话”为讲史的性质。当然,他还是认为平话一词在宋代就有了。
    对于“平话”的“平”,指的是什么,浦江清认为,平话为平说之意。但张政烺不同意,他在1948年发表的《讲史与咏史诗》中说:
    所谓评者果何所指?如细读之,知以诗为评也。此三种平话(《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宣和遗事》)中之诗皆在开端结尾及文字紧要处,凡有两种用法:一作论断之根据,二状事物之形容。此两者皆品评之意,故可以“平”字赅之。[9]
    张政烺把“平”解释为“品评之意”的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
    迄今为止,对平话最精辟的解释和分析来自于叶德均。他在完成于1952年4月的著名论文《宋元明讲唱文学》中,分析了词话与评话的关系:
    评话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元代称为评话的和宋代说话的讲史一家是完全一致的。评话的“评”是评论、批评的评,用诗文来批评史事;而元人写作“平话”是省笔划的简写。评话是从元代以来就以散说为主,它的话本也以散文为主(其中插用的韵文是念诵而非歌唱的),和讲唱文学的词话是显然不同的两类。……元明两代评话虽是以讲史为限,但到清代除了讲史以外,又加入小说的公案、灵怪等类,这虽是沿用元代的称谓,内容却已有变化了。诗话、评话也不见于宋代文献,它们和词话同是起于元代的。[10]
    叶德均对评话内容、形式、时代的界定都很明确。此后,关于研究说书和话本小说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陈汝衡的《说书史话》和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对评话的解释和分析都与叶德均一致。可以说,平话的概念辨析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近二十多年的各类研究话本小说的文章和专著的论述中,甚至在权威的工具书中,人们在解释和使用“平话”一词时,仍出现不少混乱。其中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三个:
    1、绝大多数学者在使用“平话”一词时,都把它当作话本(文本),而没有作为说书的一家来看待,这造成了在引征史料和叙述分析时出现误读,把说话的史料当作话本的史料来使用了。
    2、绝大多数学者对“平话”的时代性质不明确,不断地把“平话”与宋代的“讲史”相混淆。“宋代平话”、“宋元平话”、“平话小说”的说法十分普遍。
    3、“平话”的“平”究属何意,似乎仍然没有确切的解说,是“平说”之平,还是“品评”之平,仍有疑惑在。
    因此,对“平话”作进一步辨析,似乎仍有必要。
    
    对“平话”的辨析,我们从平话出现的时代、平话的性质以及平话的涵义这三方面来进行。
    (一)平话出现的时代:宋还是元
    很多学者认为,平话出现于宋代。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记载宋代人社会生活、包括两宋说话的各类史料中,都没有见到“平话”一词。集中记载宋代都市生活状况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罗烨的《醉翁谈录》等文献中,都没有发现“平话”一词。而涉及到说话行业中专讲历史故事的家数,往往以“讲史书”、“说史书”、“演史”来称呼。
    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传统上被认为是宋代讲史话本之传世者的《梁公九谏》、《大宋宣和遗事》和《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公九谏》,今传本一卷,篇幅很短,叙唐狄仁杰劝谏武则天的故事。其卷首有《唐相梁公庙碑》,为范仲淹贬官番阳时所作,这说明,《梁公九谏》无疑是宋代作品。
    《大宋宣和遗事》今存两卷本和四卷本两个系统的版本。清黄丕烈收入《士礼居丛书》,因其避讳,记为宋本。但鲁迅、郑振铎、柯敦伯等都因为书中“杂元人语”而怀疑它成于元代。胡士莹则详细分析其语言和风格,以为是“宋人旧编而元人增益”,且刊于元代。
    这两部作品都是讲史话本,但既没有题名为“平话”,文中也没有提到“平话”一词。
    惟一需要讨论的是《新编五代史平话》一书。此书亡佚已久,元明以来历代官私书目都没有著录。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曹元忠在游杭州时发现此书,因书中有避宋讳而定为宋刻巾箱本。后董康也认为“宋椠无疑”。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它视为宋人讲史话本,而此书恰题名为“平话”。
    郑振铎、柯敦伯对这一观点是持怀疑态度的。郑先生认为“颇为有元板的嫌疑”,柯先生则怀疑为“宋人原本而经元人窜定者”。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继承这一说法,论定为“宋人旧编而元人增益者”。事实上,曹元忠因此书“每于宋讳不能尽避”,对自己认定的宋刊也是有疑问的。
    真正有力的考证来自于宁希元的《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11]。他详考了书中的地名,判定此书产生于“金亡前后的动乱年代”。综合地看,《新编五代史平话》一书中所用素材多为宋人作品,但其成书和刊刻则一定是在宋亡之后。
    因此,即使此书以“平话”题名,但也确实不能说明宋代就有“平话”一说。况且,这“平话”二字很可能是元人刊印此书时按当时的习称新加的。至于此书真正刻于元代什么时期,现在已无从判断了。
    真正有确切纪年的元人称“平话”者,为刊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新全相三国志平话》。这都是典型的讲史话本,“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12]。同时,我们也在元代的戏曲传本中发现了“平话”(评话)一词。而据《永乐大典目录》,卷四十六收录了平话二十六卷(见《连筠移丛书》),也都是元人讲史话本,可惜都已经佚失了。
    所以,宋人说话中无称“平话”者,演说历史故事称“讲史”或“演史”。“平话”的说法是从元代开始的。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学者有“宋元平话”,“宋代的平话小说”等等的说法,似乎都不妥。
    (二)“平话”的性质:说话还是文本
    我们提到“讲史”、“演史”的性质时,会十分明确,这是宋代说话伎艺中的一个门类,是南宋说话四家中的一个家数。只有在提到“讲史话本”时,指的才是文本。而讲史这门伎艺在表演时,是只说不唱的,也没有音乐伴奏;即使是诗词,也是念诵而不是歌唱的。
    元代的“平话”和宋代的讲史在表演形式和讲述内容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它首先是说话的一门伎艺,而且也是只散论、不歌唱的。有一条史料最典型地说明了“平话”排斥音乐的特点。世德堂本无名代《赵氏孤儿》第十出《张维讽谏》:
    (贴)乐声絮繁。(净)夫人说得是。张维会说评话,说得好赏他。(丑)……
    正因为嫌音乐闹,才请出没有音乐的评话来表演。陈汝衡先生在其《说书史话》中说:
    元代讲史,别称“平话”,也就是明清人所说的“评话”。它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并以散说为主的一种“说大书”,一般说来,不需要弹唱。它的话本中间,纵然有插进韵文之处,但也是念诵的,不是歌唱的。[13]
    但此后他又说:“元代已有这种且唱且说的讲史。”他所依据的史料是元人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七十六中所收的一首词《鹧鸪引·赠驭说高秀英词》:
    短短罗衫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扉玉有香。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链未易当。
    这里描写的是一个说书人高秀英开场表演的场景,因为有“歌扇”、“拍板”、“门键”等道具,自然是有唱的了。而她表现的内容却是历史兴亡故事。这直接导致了陈汝衡先生得出了这是“又说又唱的讲史”这一结论。
    我对此则持不同意见。我颇疑这“驭说”是元代小说中的一种。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之《瓦舍众伎》中说:“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显然,宋代小说一家中,已涉及历史兴亡的内容。而小说人在表演时,是借助拍板门键之类道具,又说又唱的。所以,叶德均先生在《宋元明讲唱文学》中,把这条史料所指的“驭说”归入乐曲系讲唱文学中。所以,我以为这更像是元代的小说,而非讲史,更非平话。
    元代人提到“平话”,主要是指说本,而非指话本。即使是《全相平话五种》,以平话来命名文本,也是从说话借用而来,其本意并非指文字,而是指说话。这与“小说”一词的历史演进过程相似,宋代指的是说话伎艺,但后来变为“小说家话本”的简称,现在则成为一类文学体裁的总称,后二者所指的都是供阅读的文本。
    仔细区分“平话”所指的是说话还是文本,其意义在于,我们在使用史料时,要明确分清史料中所指向的性质,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三)“平话”的涵义:平说还是品评
    对“平话”二字的解释,浦江清先生认为是“平说之意”,张政烺先生则认为是“品评之意”。后世学者更多地倾向于张先生的意见。叶德均先生对“平话”有精辟的分析,但在这一点上,他却是承袭了张先生的解释。程千帆、吴新雷《宋代文学史》十二章说:“平话的平,是评论的意思。”[14]《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评话”条曰:“说话人讲述历史故事时,常用叙中夹议的形式,故称为评话。”[15]可以说,张先生的解释得到了数十年来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但并不是没有学者提出怀疑。吴小如先生写于l973年的论文《释“平话”》就对这一问题作了极有说服力的辨析。他引出了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中的一段文字: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16]
    吴先生说:
    称不尚对偶的散体文为“平文”,这个“平”字,正与“平话”的“平”用法相类。……“平”、“白”二词义同,故复合为一词,至今尚有“平白无故”的说法。明末张岱《陶庵梦忆》记柳敬亭说书一则有云:“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白”是纯用口语,不加歌唱的意思。这“白文”一词的“白”,很有助于我们对“平话”的“平”字的理解。
    吴先生的结论是:“平话”是对话本中“诗话”、“词话”等称谓而言的。讲史家说历史故事,只说不唱,所以其说话底本称为“平话”;另外有说有唱的话本,称为“诗话”或“词话”。至于“平话”变为“评话”,不过是因为说书的行为是用言语进行的,所以后代就擅加了“言”旁。
    在此篇文章的注释中,吴先生提到,启功先生对“平话”的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而且又引录了浦江清先生的有关论述,以证明“吾道不孤”。
    我认为,浦江清、吴小如先生解释“平话”的“平”为只说不唱的“平说之意”,是完全正确的。我愿意在他们论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述。
    首先,平话是说书业中的一门伎艺,其得名应该能够体现这种说话伎艺的特点。在宋代说话业中,最重要的两家是讲史和小说,除了内容上有所不同之外,其表演方法上,讲史是只说不唱的,而小说是又说又唱、伴以音乐的。平话是元代讲史的一个名称,平说之话,即不唱不伴音乐的讲说历史故事,正体现了平话区别于其他说话伎艺的特点。
    其次,平话之谓,确如吴小如先生所言,正好与词话相对应。与讲史发展至元代称平话一样,小说这一说话伎艺,发展至元代,也出现一个名称,叫“词话”。在今天看来,词话是讲唱文学中的一种了,有音乐伴奏,有说有唱,尤其是其中有韵的诗词部分,都是唱出来的。词话之得名,正体现了这一唱的特点。
    第三,平话与词话的区别,除了说与唱之外,还有不带韵和带韵的区别。平话主要是用散文化的言词来讲故事,而词话除了散文化的讲说之外,更有大量的有韵的诗词需要唱出来。这从宋元时代人们对“平”字的理解也能看出来。宋代有“平语”、“平词”之说。如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曰:“洪文安遵在翰林苑当直,例作平语,谏宫随之击之。”又曰:“上曰:‘公武言卿党思退,朕谓平词出朕意。’固却其章,仍徙户侍矣。”这“平语”、“平词”,指的是文章中所使用的不是对偶的韵文,而是散文。而当时又把散文称“平文”,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言。朱弁《曲洧旧闻》卷九:“方古文未行时,虽小简亦多用四六,而世所传宋景文公刀笔集,虽平文而务为奇险,至或作三字韵语,近世盖未之见。”可见,平文是和韵文相对而言的,而“平”字乃具有不带韵的,符合口语习惯的散说的意义。所以,我认为,平话之得名,与“平文”、“平语”、“平词”之得名,正是同一原因。
    第四,“评话”一词的出现,应该是在“平话”之后,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平”与“评”通假,这一现象出现得也很早,汉人牟融《理惑论》:“吾子尝好论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后汉书·张酺传》:“宜下理官,与天下平之。”李贤注曰:“平之,谓平论其罪也。”后世“评论”写作“平论”,“评注”写作“平注”都很常见。所以,把“平话”写作“评话”是很自然的。二是在“平”字前加言旁,以进一步说明其口说的特点。这在中国文字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至于如张政烺先生所说的“品评”之意,倒并非是讲史平话独有的特点,小说词话里也有大量的议论、品评。
    
    在明代的典籍中,关于“平话”的资料并不多,今引述几条:
    明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五《书乙未事》:“元美家有厮养名胡忠者,善说平话。”
    明沈德苻《万历野获编》:“(郭勋)自撰开国通俗纪传名《英烈传》者……令内宫之职平话者,日唱演于上前,且谓此相传旧本。”
    另外,《说岳全传》中《大相国寺闲听评话》一节和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中第一百十回《宋江东京城献俘》中,都有听评话的情节。《说岳全传》中讲牛皋听《北宋金枪倒马传》评话,《水浒全传》中讲燕青、李逵听《关云长刮骨疗毒》评话,都应该是明代说评话的状况。
    另有两条清代人追述明代事的材料:
    钱曾《读书敏求记》:“盖三保下西洋委巷流传甚广,内府之戏曲,看场之平话,子虚亡是,皆俗语流为丹青耳。”
    俞樾《九九消夏录》:“明万历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郭子章巡抚贵州,与李化龙同讨平之。……事平,化龙有《平播全书》之作。其后一二武弁造作平话,以播事全归化龙一人之功。据此,知明人于时事亦有平话也。”
    从以上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平话发展到明代已有了不少变化,这变化首先表现在内容已有了较大的扩展。宋代小说中的公案类如《石头孙立》、《戴嗣宗》,朴刀类如《杨令公》、《青面兽》,杆棒类如《花和尚》、《五郎为僧》等题材,包括所谓上马金鼓之事的铁骑儿也都进入了平话的范围。同时,所谓时事也被说平话的说话人用来讲说,如元末明初群英开国事、平定播州叛乱事、三保太监下西洋事等。其内容虽然扩展了,但仍是以历史事件人物为中心,其核心仍没有变化。
    在表演方式方面,明代的平话仍是讲说的,这从《说岳全传》和《水浒全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但《万历野获编》中所说宫中“职平话者,日唱演于上前”,似乎说平话也“唱”,这应该怎样理解呢?
    叶德均先生在《宋元明讲唱文学》中,谈词话在元明时期的发展时说:
    宋代讲唱的小说发展到元明词话阶段时,已有下列的种种变化:在篇幅上是由短篇发展为长篇;题材是由一人一事的故事进展到讲史的范围;在文体上是把一部分散说的讲史韵文化,又把讲唱的小说散文化,而唱词由于词调已经不能歌唱,就改用通俗的诗赞。
    那么,这“唱演”的平话是否就是“讲史”的“韵文化”呢?事实上,在清代,人们把很多讲唱伎艺,如弹词、南词、弦词之类都称作“平话”。看来从明代开始,平话和词话就出现了合流的趋势,宋元时期严格的讲史平话与小说词话的说话家数的分野被逐步打破了。
    在明代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人们已经直接用“平话”或“评话”来称呼话本了。在元代,《全相平话五种》的刊行,已经用平话来称呼讲史话本,但因为当时印刷业还不甚发达,尚不普遍。进入明代,这种现象就十分常见了,如《永乐大典》用评话来指称元代讲史话本。不仅如此,人们甚至用评话来指称小说话本,如《警世通言》中《苏知县罗衫再合》:“这段评话,虽说酒色财气一般……”《钝秀才一朝交泰》:“听在下说这段评话。”而《崔衙内白鹞招妖》:“这段话本,则唤作《新罗白鹞》、《定州三怪》。”这“评话”和“话本”是同一意思,指的就是话本,而且是小说家话本。这也应该被看作是平话与词话合流的一个例证吧。
    在清代,谈平话的资料就非常多了,这里也不再详加引述,而只是根据相关史料,对清人使用平话作一个概述。
    清人使用平话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续了元明时期的用法,把只说不唱的说书称作“平话”或“评话”。
    清代的说书业十分繁荣。在南方,出现了说大书和说小书的分野。大书只说不唱,继续习用平话的名称。清范述祖《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说,不用家伙,惟有醒目(木)一块,纸扇一把。”而所谓小书则是弹唱的。此时词话的名称也早已不用了,代之以苏州的弹词、杭州的南词和扬州的弦词等名目。在北方,平话称作“评书”。评书是只说不唱的,而带音乐演唱的称作鼓词、子弟书、大鼓书之类,这些都没有称作平话的。
    说大书、说评书,都是说平话。清代以说平话成名者众多,如柳敬亭、韩圭湖、浦琳、龚午亭、叶霜林、王少堂等。平话的内容也大为扩大了,除了传统的《三国志》、《隋唐传》、《水浒传》、《岳家将》等历史故事之外,像《西游记》、《封神榜》等神怪故事,《施公案》、《济公传》等公案侠义故事,甚至如《清风闸》等世情故事,也都成为平话的讲说内容。
    第二,在南方,用“平话”泛指所有的说书,包括弹词、南词和弦词。
    郭䴦《樗园消夏录》卷上:“江浙多有说平话者,以善嘲谑诙谐为工。浙人多用唱本,有《芭蕉扇》、《三笑姻缘》之类,谓之南词。”这是用平话来指称说书,其中自然包括南词。
    王韬《瀛蠕杂志》卷五:“平话始于柳敬亭,然皆须眉男子为之。近时如曹春江、马如飞皆其矫矫独出者。道咸以来,始称女子,珠喉玉貌,脆管幺弦,年令听者魂销。”柳敬亭自然是说书大家,曹春江、马如飞则是说弹词的翘楚。道咸以后,在上海出现了女弹词,一时盛行沪上。这些说书弹词,都可称为平话。可见,此时平话已经可以用来指称各种说书了。
    第三,用平话泛指通俗小说作品。
    最典型的是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七:“《平妖传》、《禅真逸史》、《金瓶梅》,皆平话也。”可见,当时一切通俗小说,不论是长篇还是短篇、历史演义还是神怪世情,都可以被称作平话。甚至还出现了“平话小说”说法。俞樾在《重编七侠五义传序》中说:“偶与言及今人学问远不如昔,无论所作诗文,即院本传奇平话小说,凡出于近世者,皆不如乾嘉以前所出者远甚。”
    
    综上所述,对“平话”较为全面的解释是:
    1、宋代的讲史发展到元代,称为“平话”。其讲说的内容是历史故事,主要是史书上的故事。明清时期,其内容扩展到野史、传说,甚至灵怪、公案中与历史人物或事件有关的故事了。
    2、“平话”是元代说书中一门伎艺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指称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用它来指称话本,甚至泛指小说。
    3、“平话”的表演方式是只说不唱的,语言是散说的。后来把弹唱也称作“评话”,是明清后的事情了。
    4、“平话”之称,原指不带音乐的平说故事;“平”指的是“平说之意”,而非“品评之意”。我们现在使用“平话”一词时,既要注意其时代特性,也要照顾到明清时的使用习惯,更要避免使用其泛称,以免出现概念上的混乱。比如,元明时期的讲史可称“平话”,但“宋元平话”之称,则不妥。清代南方的说大书可称“平话”,但弹词、弦词、南词等就不应称“平话”。元明时期的讲史话本可称“平话”,清代的有说书基础、并据说书改编的历史类小说可称“平话”或“平话小说”,但把所有的小说作品都称作“平话”,就毫无必要了。至于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今天就更不宜称作“平话”了。
    注释:
    [1]《烟画东堂小品》之一,江阴缪氏刊本1920年版。
    [2]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华书局,1918年版,北京)卷八。
    [3]郑振铎《西谛书话》(三联书店,1983年版,北京)。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l975年版,北京)。
    [5]文载《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l928年10月24日第5集第52期。
    [6]《宋人话本八种》,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版。
    [7]原载l933年《师大月刊》第l0期,收入作者《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l956年版,北京)。
    [8]收入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l989年版,北京)。
    [9] 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
    [10]收入作者《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北京)。
    [11]文载《文献》1989年第l期。
    [12]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
    [13]陈汝衡《说书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l987年版,北京)。
    [14]程千帆、吴新雷《宋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l991年版,上海)。
    [15]《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北京)。
    [16]收入作者《古典小说漫稿》(上海古籍出版社,l982年版,北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