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承接前人智慧 开释当代新义——读任火先生《汉字百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 参加讨论

    文字的功能是贮存和传递信息。然而汉字除了贮存和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摹形画象、表情写意的汉字,为众多的解说留下了弹性空间。古往今来,说文解字者,有的就文字本身谈文字,有的则借助文字形象,来谈论社会人生问题。一经“借助”,文字事实上就成了喻体,而谈论的社会人生问题,倒成了本体。任火先生的新著《汉字百味》(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2.),当属后者。
    以字喻人、以字喻事,又可分为神秘化解说与现世化解说两种。《汉字百味》,亦当属于后者。对汉字作神秘化的解说,不仅古代存在,现代同样存在。谶纬神学中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解、组合以预示社会、政治演变,可谓神秘化的典型。现代汉字神秘论者,则宣称汉字体现着“宇宙的先天图式”,藏着“玄机”,泄露了“天机”云云。这样说,也未尝不可,但毕竟属于玄学清谈之列,终究于世无补。而现世化的解说,则从文化理性出发来审思汉字,发掘其中蕴藏的学理、精神和智慧,从而可以起到启示人生、鞭挞丑恶、挽救颓风的积极作用。
    《汉字百味》的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受文字启发的体会:“正当我在天空遨游的时候,一项行政任命使我管的人和事骤然多了起来。我一下又被卷入到纷纷扰扰、喧喧嚷嚷的世事之中。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稍得闲空,当我带着一身的疲惫,走进汉字世界时,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静。我生活在两个世界。”“我轻轻地抚摸着汉字,仿佛是在抚摸一个不朽的生命。”由此看出,《汉字百味》不是就文字论文字,而是“趣”谈文字,在对文字的形象感悟中,力求承传古老的文化,开释古人的智慧,挖掘蕴藏于文字结构中的精神内涵,以开阔今人的眼界,启迪为世俗功利所尘封的心灵。
    《汉字百味》在文本结构上不分章节,从单个文字形体组合部件规则入手,引申出相关的事相、事理、事态加以讨论,因而所涉问题颇为杂多和零散,但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谈得相对透彻,值得现代人关注与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一些汉字构架启示我们,需要双向地、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生命的全部流程。
    人作为高级生命形态,能够对外在的客体世界及自身的主体世界做出抽象的、哲理化的思考和概括。对立统一规律即是哲人思考和概括的产物。
    《汉字百味》以“人”字的笔画组合来谈论人的对立统一性。“人”字本来是象形字,表示一个侧立的人。这个侧立形象在小篆( )中还清晰可见。只不过发展到后来,“人”字“什么也不像”了。于是作者便按这个左撇右捺的简单字形来说“事”,重新赋予这个貌似简单的文字不简单意义,即开释出前人未曾言及的新义:“相反、矛盾、冲突、对立、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情与仇、正与邪、公与私……矛盾的两面,相反的两面,冲突的两面,对立的两面,这不就是人吗?”“人”是对立的统一,是双向的合成。将人单一化,机械化,必将坠入庸俗社会学的陷阱。“一大二公”的失败,就是忽略了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把“人”当成了机器。
    在对“命”字的生发、阐述中,作者进而说明:“生命是幸福,也是苦难;是朦胧,也是明媚;是坚强,也是脆弱;是袒露,也是神秘……”到了说“爱”,也强调包容于其中有两面性因素,一面是甜蜜,一面是苦涩;一面是温馨,一面是悲愁。所有这些,其意都在告诫人们,不能从一个角度看待人、看待情、看一切事物。这样一来,辩证思维在这种符号释义中得到形象的展示。人的两面性,事物的两面性,属于世间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并不意味所有的言论都合理。因为有言论,就“有了义正词严的和胡搅蛮缠的”。这正如宋代理学家所言:“有善则有恶,君子小人气常停,不可都生君子。”(《二程遗书》卷十五)。正、负两面往往相交织,相渗透,相包容,不可能像切西瓜那样分成各自独立的两半。作者阐释道:“觉醒是在美丽中看出了丑陋,觉醒是在欢乐中看出了灾难,觉醒是在微笑中看出了险恶,觉醒是在合理中看出了荒诞。”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利与弊,相比较而存在,相矛盾而化育,相交织而运动,相斗争而发展。从汉字角度看,社会需要“割”,以刀切“害”:也需要“和”,以禾养口。而“太”字,就是一种偏向,夸“大”了“一点”。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单一的斗争论与和谐论,各自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和缺陷性,用以指导社会实践,会带来社会危机。个中道德,不难理解:一味地“斗”,必然造成社会的分裂,撒播人心的仇恨;而一味的“和”,也难免导致姑息贪腐、包脓养疮的后果。因此有理由认为,过分的斗,过分的和,都会导致社会生态的失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言,属于笔者的引申和发挥,文责自负。
    归纳起来说,如何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如何在斗争与和谐之间找到适度的张力,本身是一个有关涉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话题。而利用汉字符号,阐释人生、社会运行中的辩证思想,就显得生动而形象。作者在释“势”中,说明了“执”、“力”相合则为“势”,而“势”意味着“一种隆起一种偏向”,“一种排斥一种倚仗”。只依仗“势力”,横行无忌,必然造成分崩离析的局面。萨达姆、卡扎菲一类人物的统治术及其后果,就是“执力”过度而导致失衡的生动注脚。
    第二个问题,一些汉字结构启示人们,需要确立是非观念,勇于揭露、对抗、反击各种虚伪、丑陋和邪恶现象。
    “二分法”表现的是辩证思维,它并不泯灭是非界限,并不抹杀善恶区分。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人类文化要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对丑恶现象进行思想意识上的斥责、批判和实际行动上的对抗、反击。《汉字百味》借助“说文解字”,在轻描淡写的叙谈中,将笔锋指向丑恶现象,渗入了冷峻犀利的社会批判。不难看出,作者嫉恶如仇,对虚假、丑恶、歪风邪气予以猛烈抨击和鞭挞。你看,区区一“腐”字,透示出腐败的内幕。“腐”是“府”下有“肉”。按汉字命义,“府”指政权机构,也指豪门富邸,如王府、相府、官府、府衙等等。而“肉”代表了山珍海味,钟鸣鼎食。府中有好肉,有肥肉,有酒肉。府下肉一多,极易腐烂,腐烂即是腐败。可见这个字造得绝妙。用唐人名句表达,就是“朱门酒肉臭”。任火老师有感于历朝历代官场腐败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的极大危害,大声疾呼:“一边是府衙里变质的烂肉,一边是雪地上横躺的饿殍”。这种悬差现象,发人深思,它“仿佛是悬挂在政府门前的一口大钟,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钟声”。如何解决官腐的问题,分明是一个亘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写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古时一位清官抗腐的事迹——“羊续悬鱼”。汉时官吏羊续为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便把鱼肉挂起来。府丞再送鱼时,他就把所挂的鱼拿出来教育他,从而杜绝了贿赂。后世的文化界便以“悬鱼”、“悬枯”、“挂府丞鱼”一类词语来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悬挂贿鱼于空,风干而不致腐烂,特别是将行贿者的劣行暴露于天下,人所共知,以儆效尤。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公开性”、“透明度”。千古之下,我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而感动。羊续悬鱼虽不失为一种防府肉腐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只能在有良知的官员中生效。现代社会,除了提倡官员自律,更重要是还是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汉字百味》中,对奢侈、浪费现象也有批判。如说“侈”中,借字形结构,说明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容易奢侈华靡。因为“多是撑门面的,多是做样子的,多是耍派头的,多是摆阔气的”。不难想象,人烟称少的地方,排场自然讲不起来。事实上,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对保护环境、封存资源来说,含义可谓深远。一个“侈”的解说,可以提醒国人,在人口高峰期,减少浪费,降低消耗,是一项事关后世千秋资源续用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作为知名编辑,《汉字百味》的作者对文化界存在的浮夸、作假、剽窃之类现象耳有所闻,目有所见。书中抨击这类歪风邪气的地方很多。比方说,借说“伪”、“谎”、“诡”一类字,鞭挞离开自然本真的虚伪与机诈,“虚情假意、虚张声势、虚有其表、虚与委蛇”,“装腔作势、装聋作哑、装傻充楞、装模作样”;“谎言装扮不出风度、风采,流言装扮不出功劳、功绩”;“谎言犹如无源之水,大地干涸后,就会露出丑陋的河底。流言不会让贫穷变得富裕,不会让荒凉变得美丽,不会让愚蠢变得聪明,不会让平庸变得神奇”;“诡”是导致危局的言论,是陷阱,是圈套,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能允许诡谲之道存在的。此风盛行,时间一久,人心散落,信誉消失,危局日渐显露。这便是文字的警示力!在说“抄”中,对令人睥睨的抄袭行为予以辛辣的嘲讽和凌厉的痛击。在作者看来,“抄”,就是“少手”,少手者,不动手也,鹦鹉学舌、剽窃他人成果而已。这种“走一条捷径,得一回虚名”的卑劣行为,最终还是“抄不出文思泉涌、才华横溢”,“抄不出荡气回肠、惊天动地”,只能偷鸡摸狗,为世人所斥笑。皎然《诗式》便有“偷语最为钝贼”的说法,将抄袭者与盗贼相提并论。任先生还在说“跪”中揭示奴才、走狗们灵魂的极度扭曲,在说“众”中指责某些得势者心甘理得地骑在他人的头上,在说“闭”中惋惜“门里闭着的是才”,对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和嘲弄。
    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有句名言说:“医治丑恶的正确方法是和它进行斗争”。《汉字百味》可贵的地方,就在敢于直面丑恶,揭露丑恶,批判丑恶。批判丑恶有利于减少丑恶。说“瞰”中,有一段淋漓尽致的表述,因文字较长而不再引述,读者自可观之。
    第三个问题,一些汉字形象启示人们,需要关注灵性的修持,寻找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港湾。
    《汉字百味》谈论对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通过文字部件的解读,引导人们内修,内视,内省,思考自身,检点自身,以确立高远的情怀,塑造高尚的人格,以至面向终极的关怀。
    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以伦理形态为主要内容,十分强调道德因素、人格因素。这一点,在汉字的组织造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孝”、“善”、“仁”、“义”、“礼”、“智”、“信”、“让”等字,便明显地凝结了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汉字百味》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解说这些文字,并力图掺进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孝”在传统社会被置放于道德的首位,有所谓“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任火先生在说“孝”中列举了不少行孝的方式,诸如赡养侍奉、嘘寒问暖、莫让心烦、养老送终等等,都属于生活琐事,却需要实际的行动。另如释“仁”字时,认为仁心需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释“让”中认为,“有了上言,就不会吵吵嚷嚷恶语相向;有了上言,就不会怒目圆睁剑拔弩张”;释“信”时,要求人言要有可信度;释“德”时,说明人的德性就是一心想着很多人;释“伴”,提倡做好同事、朋友、亲人的“另一伴”;释“谦”,提醒人们注意做好与周围人、事的兼容、兼收、兼顾;释“好”,主张符合阴阳相互补充和化育的合生之道等等,都富于道德教化的色彩,可以带给人们人格完善和德性自持的精神导引。
    汉字在阐发道德生成和弘扬时,总是从“该如何”和“不该如何”两方面进行来倡导和校正人们的思想、行为。比方说,“路”和“跌”,就是一正一反两相对照。“路”提醒人们,各自要走好各自脚下的行程;而“跌”提醒人们高度警觉自己的脚下,谨防“失足”,因为“一足失成千古恨”。“正”是人们应当做的,如任火先生谈到的不看人脸色、不捧人臭脚,不随风摇摆、两面讨好,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不藏奸耍滑,投机取巧等等。而“舍”,则是不要去做,如放弃逐名、放弃逐利,放弃心计、放弃算计,放弃美色、放弃美味,放弃权势、放弃权力等等。如此一来,经作者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汉字默默地告诫世人放弃“不该”的,就等于保住了道德的底线;做了“该做”的,就等于实践了道德精神,实现了人格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百味》将笔触延伸到人的生命中灵性修持领域,讨论了终极关怀意义上的精神向往。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和文化的存在。事务过分的繁“忙”,自觉不自觉地会造成灵性磨灭,精神异化。所以前人造字,说“忙”是“亡心”。利用空闲,进行自我反省,就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人不能只是“拿着尺子满街跑,不量自己量别人”。“疚”字意味着对精神诟病的反思:“疚是良心的自我苛责心灵的自我反省,疚是内心的自我批判善心的自我儆惩。”社会上有种人,老是埋怨别人,不检点自己,这就是心灵被尘封的缘故。这种人中,需要“内疚”一下。“禅”、“仙”、“诗”等字,提醒人们拂拭心灵镜面上的尘封。“禅”意味着独自与佛展开对话,“仙”意味着远离尘土飞扬的闹市,“诗”意味着言语有神性的光芒和文采。这些字,都包含了一种精神超越的品格和特立独行的情调。唐人诗句有“独上江楼思悄然”,“独立苍茫更咏诗”,体现的就是独立的体认与感受。禅诗多是独特的、瞬间的、空灵的顿悟。当人们吟诵“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暗室百千灯”,“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等诗句时,就会有所悟“道”,心境便会豁然洞开,淡定从容地看待一切,不再为苟苟营营所绁累。可以说,人生需要关注红尘的解脱,精神的永恒,灵魂的安处。这便是任火先生所说的不同于世俗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拒绝灯红酒绿、拒绝喧嚣扰攘”!它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港湾!
    需要附加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汉字百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字训诂,即不是从文字本身来讨论音形义问题。它是以“字”说“事”的小品文,可归入议论杂文之列。正是这种文体形式,作者并不考究文字本身的演变与衍生,且以简体字为读解对象。如“穷”字,是个简化字。繁体是“窮”。大义是住在躬着腰的窑洞里,就是现代人说的“贫民窟”。但作者按简化字解释。“比”的本义是两人并立,但作者解为两个“匕”。再如“妙”中的“少”,未取“少年”义,取“数量小”义。这都体现文学体小品文 “言其一而不及其余” 的个体化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把《汉字百味》看作是“说文解字”中的“怪味豆”,“怪”中有“味”。正如作者所言,老子能写出五千言经典,却隐身而去,表面看来有点“怪”,但圣心存焉。苏东坡被抻解到黄州,是处凄风苦雨,却留下了“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表面看来有点“怪”,但内在原因同样是由于圣心存焉。
    作为精神文化成果,总会有瑕疵可摘。因为一则成果自身难以十全十美,二则品评者各自持有见仁见智不尽相同的看法。即是诺奖获得者的作品,也常为人们所病垢。毋须讳言,《汉字百味》也存在表达及内容上的不足。由于文句过多地使用对仗和排比,给人单调、呆滞之感。对部分字形的解说及联系人、事时,显得牵强、生硬。如将“抚”硬解为“无手”,义似不通。当然,作为杂文体式,允许表面上的“乖舛”与“片面”,不宜按论文标准衡量。总体地看,《汉字百味》较好地借用字形,抒发了作者蕴涵内心的体认与感悟,表达了诸多朴素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为现代人的精神升华带来灵异和启迪。
    ——原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